憤怒不只是情緒,還可以是可怕的武器

2021-01-14 栩先生

按照上一篇文章《你憤怒的樣子,其實很脆弱》裡的承諾,這一次我們專題來談一談到底該如何對待自己瀕臨失控的情緒。

按照我的一貫性格,我要分享的肯定不是 「控制情緒」這麼簡單的道理。這裡面有很多難以擺上檯面、只能做不能講,現實裡卻真正有用的思維方式和操作法則。

裡面的每一條,都是基於我對社會現實和人性的分析和理解,不一定準確,某一些內容甚至很厚黑,希望大家批判地吸取正向能量。

另外,考慮到本文內容有些「邪氣」,希望大家只收藏,不要轉載和分享了。

文章不短,乾貨在最後。

01

有一段時間,我所在的辦公室離單位一把手的辦公室只有「一步之遙」。

關於一把手的故事,我在一篇關於國企領導有多讓人無語的長文裡講過一些。

他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人。文革時期一直在鄉下放牛,直到恢復高考才考進了一所理工類名校。

畢業進了一家研究所,一步步從小小的技術員成長為一家大國企的一把手。

他有關係嗎?有背景嗎?

有,那就是他自己。

他現在已經成了很多人的關係和背景,就像那些我們在生活裡常見到的某個官二代、白富美那「優秀的爹」一樣。

但從普通農家子弟走到現在這一步,當年的他除了自己,別無憑籍。

我之所以敢這麼肯定,是因為我曾詳細了解過他的過去。

去年夏天,我被臨時抽調去幹了一件影響我很深的事情——審核人事檔案。

當那些形形色色的領導、普通員工、關係戶的檔案資料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你面前時,從裡面真的可以讀出太多的東西了。

深夜裡,我翻開一把手那厚厚的檔案盒,一頁紙一頁紙地仔細查看有些泛黃的舊材料,反覆去思考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個位置的。

我在檔案裡看到了他的努力,從大學裡的成績到工作初期獲得的各種榮譽和表彰,再到當上領導之後無數次帶領團隊取得成果……我還看到了他的機遇,恢復高考考上大學是一次機遇,大學畢業進研究所是一次機遇,從技術員轉型做管理是一次機遇,國企改制是一次機遇……

他的經歷驗證了一句老話:沒有任何成功來自僥倖。

更有意思的是,從一些犄角旮旯裡,我還看到了他一項非常厲害的本事:善於搞團結。

幾乎所有的民主推薦和總結評價裡,都會提到他善於和大家打成一片,群眾公認度高,同事評價好。

光看這一點,簡直就是老好人一個啊!

BUT,也就是這一點,與我現實中的觀感正恰恰相反。

02

因為辦公室離的近,工作中我會時不時聽到一把手的聲音透過牆壁傳來。

很響亮,也很可怕。

因為凡是能透過牆壁傳到我這裡聽到的,大部分都是訓人的聲音。

所以在我看來,一把手的脾氣並不是很好。

經常有部門經理或者是事業部負責人在他的辦公室裡被訓得狗血淋頭。

有時候經理會上,他眼睛一瞪、嗓子一粗,就能把一個中層領導懟得下不來臺。

所以,很多人都怕他。

但就是他這樣的性格和脾氣,偏偏每次一搞領導測評或者民主生活會,員工們對他的評價都很好,甚至是那些被他訓得面紅耳赤的經理們,私底下談起來語氣裡也很尊敬。

難道這些人都是媚上或者刻奇嗎?

我覺得並不是。

在長期的觀察中,我發現他雖然看起來脾氣不好,但事實上每次發火都非常有原則。

第一,他從不對普通員工發火。比如對我,即使我在他面前犯過很多低級錯誤(唉,不堪回首),也從沒見過他對我說重話;甚至對那些大白天闖進他辦公室無理取鬧的員工或者家屬,他也從不動怒。他的怒火,一般只對那些中高層的領導發,對公司裡的絕大多數普通員工而言,他都是給人一副謹慎低調、如沐春風的感覺。

換句話說,能看到他「另一面」的,僅僅只是圍繞在他身邊的一小部分人,而這些人恰恰又佔據著決定公司運轉的關鍵位置。沒有一點脾氣,能管得住這些人嗎?至於普通員工,「我」跟你生得著氣嗎,生了有用嗎?

這也就是我上一篇文章裡說的,做大事者不生小氣。

第二,重要緊急關頭不發火。這幾年裡,公司曾遭遇過一次極其慘重的損失,我們一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的新產品,批量投產並提供給客戶後,客戶在他的競爭對手面前作演示時,我們那號稱「可靠度高達99.999999%」的優秀產品,現場短路,燒了。

這臉打得親媽都快不認識了。

退貨、賠償再加上前期投入,損失直接上了九位數,一把手氣得肺都快炸了。

在分析問題的會上,所有人都提心弔膽、噤若寒蟬。

按理說接下來的劇情就應該是一把手黑著臉進來,然後一拍桌子,把所有人大罵一頓。

沒想到他一反常態地並沒有訓任何人,反倒是主動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對那些直接參與研發和生產部門頭頭、專家骨幹們更是親切慰問,一臉真誠地鼓勵他們不要灰心,要繼續努力。

只是在快散會的時候,才忍不住發了一句牢騷:

幸好我們公司不是做食品的,要不然我非得被你們弄進去勞改幾回。

讓原本壓抑沉悶的會場裡,居然響起了悉悉索索的笑聲。

03

我曾經說過,憤怒和生氣,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情緒。

但總有人會把它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不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軟柿子、沒脾氣,但又不至於經常被激怒,情緒失控。

這中間需要把握的度,有些人靠的是天賦,而更多的人,需要後天不斷的思考、分析和訓練。

就像我們單位的一把手,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

其中一點就是:每一個能當上高層領導的人,必然都有其過人之處。

他讓我明白了,其實他所謂的「發火」從來都是有的放矢,有因而發,而不是簡單的宣洩情緒。

他所有表現出來的情緒,很可能都不是他真實的情緒,至少不是他當下最強烈的那股情緒。

在他這裡,情緒已經不僅僅是「控制」這麼簡單了,而是變成了處理問題、解決難題,塑造個人性格的一種手段。

從他身上觀察和分析出來的東西,在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曾經給予了非常多的幫助。

比如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我把它們歸納成了四條。

04

第一條 暫緩處理, 而不是不處理

克制憤怒,這是很多人經常說的話。

但事實上,一味的克制只會讓身心壓抑。

我們怕憤怒。因為怕,便會去壓抑和克制它。

問題在於,這種壓抑和克制往往只是暫時的,終究它會另一種方式出現,比如更嚴重的心理問題或者生理疾病。

那些從小憤怒被壓制的人,長大後往往會變得暴戾冷漠,或是行為怪異。

每一次經歷的憤怒都像是打開了一座火山口,無論再怎麼壓抑,終究也會有一天噴湧而出,而當那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這種積蓄已久的破壞力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憤怒一定要處理,只不過不是當場處理。

這就是我的經驗之一,越是憤怒、越是情緒激烈,越不能在現場任其爆發出來,因為彼時彼刻你的思維往往是混亂的,無論是破口大罵還是大打出手,最後的局面一定非常難處理。

所以最佳的方法莫過於,「讓怒氣先飛一會兒」。

我們之所以要暫緩處理,是因為我們需要時間,來推論反省為何憤怒,了解它,過濾出所有的成分,從無邏輯中過濾出邏輯的,從不合理中過濾出合理的。

先冷處理,再想辦法宣洩出來。

宣洩情緒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運動、冥想、傾訴,甚至是按摩等等,因為怒氣會使你的頸部和肩部內的肌肉緊張引起頭痛,自我按摩頭部或大陽穴,有助於減少怒氣,緩解肌肉緊張。

這樣的內容,許多書裡都會談到,所以這並不是我想要談的重點。

真正困難的,其實是第一步,如何才能在當場控制住自己?

這就需要不斷去鍛鍊自己的心理容量,像是庫區蓄水一樣,蓄水量越大,面對洪峰過境時就越能遊刃有餘。

心理容量和怒氣的爆發是成反比關係的,心理容量越小的人,就越容易怒氣傾胸。而心理容量較大的人,卻能經受較強的刺激而不動怒。

這是一個需要反覆提醒自己、不斷鍛鍊的過程,做到了這一點就摸到了「喜怒不形於色」的邊角。

而每一次經歷情緒刺激,卻能做到當場忍而不發,本身就是提高心理容量的最佳方法。

05

第二條 可以轉移注意力,但不要遷移情緒

許多人在遭遇負面情緒,或者心裡藏著某種強烈的情緒難以排解時,都自然而然地會去嘗試轉移。

這是一種成本低、效果好的方式,比如心情不好時去吃個火鍋、看場電影甚至睡個懶覺。

但很多人並沒有將轉移注意力和遷移情緒分清楚。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踢貓效應」,一個人被領導罵了,就去罵他的下屬,下屬只能回家罵兒子,兒子被罵了也很惱火,便將自己家裡的貓狠狠地踢了一腳,最後只有貓沒辦法轉移仇恨,只能「喵」一聲表示憤怒。

這是空間上,負面情緒的遷移過程,即壞情緒是可以不斷傳遞的。

但我發現更可怕的是,一個人負面情緒在時間上的遷移。

我相信,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兩口子吃飯,男的突然對菜的口味橫加指責,女的莫名其妙、因為平時也是這口味,於是忍不住反駁起來。

等兩個人吵累了,女的才發現,男的發火跟菜一點關係沒有,是因為前兩天她花錢太多。

他忍了兩天,終於憋不住找了個由頭髮出來。

這種情況在悶騷型的男人身上更為明顯,你覺得你有件事得罪他了,他卻一再表示沒生氣,等到過了幾天甚至一個月,卻又可能在另一件事情上發出來。

很多人面臨負面情緒,特別是諸如憤怒這種特別強烈的負面情緒時,如果當場壓抑,事後又沒有得到正確的宣洩和開解,最喜歡做的就是將這種情緒遷移下去。

但很少有人意識到一點,我們遷移情緒的對象往往都是經常打交道或者身邊最親近的人,比如父母、孩子或者朋友。

你在其他人那裡引起的負面情緒,最終卻由最不該承擔的人承擔了。

這,就是所謂「假聰明」。

06

第三條 為反應過度道歉,而不是為憤怒道歉

這是一種有點厚黑的心理戰術。

無論再會調節情緒,再會控制自己,情緒也總有壓抑不住的時候。

如果那一刻你腦子一熱,激烈爆發出來,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那一定要記住:

事後,不要為你的憤怒道歉。

因為,為憤怒道歉,其出發點是「你不該憤怒」,這是從源頭否定了你的所有行為。

但事實上,絕大部分情緒失控,都一定是有某項事情強烈的刺激到了你。

你憤怒,一定有你憤怒的理由。

如果一切正常,你又何必發那麼大的火?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為你「憤怒後的行為」道歉。

兩個人吵架後,你如果說「我剛才不應該生氣」,那說明你從一開始就做錯了,你變成了錯誤的一方。

你要表達的應該是「我應該生氣,但我不應該那樣做。」

做錯的是對方,你生氣沒有錯,只不過反應有點過度。

這在男女交往中,最容易得到應用。

多數男女吵架時,不管哪一方一開始佔理,但只要另一方做出過激行為後,多數時候都會演變成對過激方的單向指責。

而許多過激方,也從有理說不清變成了無理瞎取鬧,搞不好最後還得送禮物、請吃飯,才能換來對方「原諒」。

那你的憤怒和生氣還有何意義?

憤怒,永遠都不是只發洩情緒,而應該是表達態度、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

就像我在一本關於外交的書裡看到的一段話:「做外交可以發怒,但一定是先想好的,決定發怒,再發怒。也可以發表憤怒的文章,但哪一篇不是在冷靜的情況下寫成的呢?」

同樣,也是在這本書裡,美國的外交官們這樣評價日本人:「在談判桌上,你無法激怒他們,所以很難佔日本人的便宜」。

這,就是所謂的「心術」。

07

第四條 表達憤怒, 而不是表現憤怒

相對於前面的三條,這一條已經是戰略思維層面的東西了。

完全沒有脾氣的人,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會非常累。你必須要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學會生氣。

只不過這種憤怒也好,生氣也罷,實際都是經過自我修飾後的產物,並不是你當下最真實的情緒反映。

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你會發現裡面的曹操、孫權、劉備等等,動不動就會「大怒」或者「大喜」。

但事實上,他們大喜的時候並不是真的大喜,大怒的時候並不是大怒,他們只是在需要的場合準確地表達出了最適合的一種情緒。

比如,劉備「怒摔阿鬥」,他的這一「怒」,就收服了趙子龍這一員猛將的心。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最高的演技就是把情緒給演出來。

只有當你把憤怒的情緒當成是表達自己態度的一種方式時,你才能真正拿捏到位。

而周圍的人,也能從你的情緒表達中了解了你的內心感受,他們會覺得更易與你溝通,你的個性也就更為鮮明了。

反之,如果你水遠不生氣,對方將水遠不知道自己錯得有多嚴重,有永遠也不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

這就像是我前文中提到的一把手,當他訓斥下屬時,他真的有那麼「生氣」嗎?

他不過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對某項工作的不滿,甚至這只是他御下的一種方式而已。

事實上,當工作真的出現大的問題,他真的快暴跳如雷的時候,反而不會讓這種真實的情緒「表現」出來。

這,就是所謂的「城府」。

08

最後,把上一篇文章和這一篇文章合起來,總結一下。

憤怒是一種很可怕的情緒,因為它具有驚人的爆發力,同樣也具有可怕的破壞力。

它就像是藏在我們心中的洪水猛獸,如果我們能馴服它,使其為我所用,那它可以變成一種可怕的心理武器;但如果我們被它所掌握,那很可能毀掉的就是自己。

從暴躁易怒到喜怒不形於色再到不怒自威,至少需要四步。

第一步,需要懂得什麼是憤怒,明白自己在憤怒時到底是怎樣一種模樣,做不到的人可以試試在自己生氣發火的時候去照照鏡子,看看鏡子裡的那個人有多可怕。

第二步,學會提醒自己不要當場讓憤怒升級、情緒失控,最終導致一切無法收拾,而是通過暫緩處理、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漸漸平息怒火,這也是拓寬自己心裡容量的最佳方式。

第三步,學會正確地表達憤怒,你既要通過發火,清楚明了地傳達自己的態度、性格和想法,也要避免過猶不及,造成不良影響。

第四步,從心所欲地利用憤怒。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古往今來,我們從很多歷史書裡能看到它的影子,秦皇漢武、高宗宋祖,朱元璋、雍正、曾國藩、毛爺爺,都是精通這門學問的大宗師,但很少會有人告訴你,怎樣才能走到這一步。

這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觀察、分析和鍛鍊。

要不然,你以為長者的那句「I'm angry」是隨口說的麼?

「獨立於萬物之上,乃為有志;能屈於萬人之下,乃為有養。」— 周亮工

——————

寫完這一篇5000字長文,關於情緒管理方面的內容,僅僅只是打開了一道門縫。

這裡面還有更多更深刻的東西,需要我們慢慢去挖掘和研究。

就像我曾經說過的,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東西,但情緒不是。而情緒的改變又能深深地影響我們的行為、狀態,以及大腦的決策和判斷。

後面,我還將持續分享我在這方面的思考和總結,當然,按照我的一貫性格,我不會採用學院派的說教或者什麼專業的術語,我的所有這一切思考和總結,都來源於現實生活的賜予。

—— END ——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栩然說。微信上寫毛澤東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於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毛澤東,學習毛澤東,實現從三觀到認知的重塑。

如果你想讀到有深度、有洞見的好文章,推薦關注:栩然說,作者栩然將藉助於對歷史、現實和人們行為規律的分析,幫助你預測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質,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

關注「栩然說」,後臺回復「毛澤東」可獲取更多關於毛主席的精彩好文;

回復「合集」,可獲取關於毛主席的全網獨家資料合集;

回復「君主論」,可獲取「帝王心術」系列解讀文章。

相關焦點

  • 《控制憤怒》:發洩憤怒、壓抑情緒就能減輕憤怒?這樣只會更憤怒
    人雖然有七情六慾,憤怒只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但如果憤怒過了頭,不僅會傷害和破壞與同事、伴侶、孩子和朋友之間的關係,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如今,通過新聞媒體的報導不難發現,很多暴力行為,甚至犯罪行為的始作俑者都是憤怒。所以,在眾多的情緒中,憤怒可以說是一個極度危險的情緒,如果對憤怒的情緒放任自流,帶來的可能是不堪設想的後果。
  • 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緒
    每一個壓抑都避免了一次我們暫時不願意去面對的衝突。至於我們現在還要不要壓抑,取決於我們有沒有準備好應對一個可能的衝突,或準備好表達真實的自己。老實說,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出現壓抑的情緒。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依賴父母和他人,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獨立,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不壓抑幾乎是不可能的。
  • 《怒火青春》:一種憤怒情緒的青春態
    C是主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後果(Consequences)。該理論認為A只是誘發C的間接原因,而B才是導致C的直接原因。現實中很多不良情緒來自B的非理性觀念,調節B,就可能改善情緒,所謂「境由心生」。A.三個年輕人憤怒情緒的誘發性事件是非洲裔男孩阿布德爾被警察毒打入院。巴黎發生暴亂。影片開頭以真實的新聞片交代了這一事件過程。
  • 一個人越表達「憤怒」情緒,他的人緣越好,原因很現實
    如果你遇到的是那種不開心的事情,那麼,你的心情肯定也是會受到影響的,要不就是默默地待在原處不說話,要不就是將自己的脾氣宣洩出來,讓別人感受到你的憤怒。當然,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時候,遇到一個喜歡發怒的人,都是會儘量遠離的,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的這種情緒會傳遞給自己,也就是說,明明他發怒情況是和你毫不相干的,只因為你在他的旁邊,於是他就將自己的這個憤怒的情緒傳遞到了你身上,感覺就好像是你引起他發火一樣。
  • 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也不存在真正的「負面情緒」
    說到憤怒,很多人會覺得可怕、令人害怕和抗拒。實際上憤怒只是一個情緒而已,它和其他所有的情緒一樣。會讓我們害怕的,是表達憤怒的這個人,所附帶的其他破壞性的行為和能量。比如,表達:我很生氣,這是憤怒;摔東西、打人,也是憤怒。由於承載憤怒的個體是否學會了合理的表達憤怒,而造成的表達方式的不同。但憤怒本身只是種情緒,它並不是一定要暴力或者極端表達。憤怒裡包含著力量和自尊自重。當你不斷的退縮和被侵犯界限,你很難不憤怒。
  • 這10個方法,教你高效管理憤怒情緒
    又或者,大多數憤怒都是在跟配偶交流過程中產生的。一旦了解自己的憤怒誘因後,那你就可以更好地預知自己的憤怒情緒。如果你這樣做過後,就不會有那麼多讓你「措手不及」的時刻,你的情緒也可能不會爆發出來,而且還可能會更加有效地去應對和處理。2.
  • 情緒失控;你憤怒的樣子真的很難看
    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憤怒」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舉個例子小趙和女朋友約定好了今晚要去吃牛排,疲憊的小趙興衝衝的拿起公文包,打算飛奔回家去見妻子。想著終於可以結束這該死的工作了!像小趙一樣憤怒嗎?當然憤怒是人類基因裡所具有的一種特性,俗話說的「七情六慾」就有憤怒這一個。而憤怒本身並不好,還是拿小趙這個例子來說,本來他可以集中精神用一個小時完成老闆交代的任務。然後飛快跑回家,「不好意思,寶貝。
  • 情緒失控,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沒控制情緒的後果太可怕了!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一遇到小事就易怒易爆,過分放縱著自己的情緒。事實上,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真的很可怕。他們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爆發時足以摧毀一切,看看身邊的例子還少嗎?重慶某小區內,一對夫妻在家中爭吵。隨後妻子欲開車離開,丈夫怒氣衝衝地追出來張開雙臂攔在車的正前方。下一秒,妻子情緒失控,加速了車子,丈夫重重地摔了出去,後腦勺著地。
  • 用情緒正念冥想消除憤怒
    冥想訓練投入的時間越多,就越能更好地了解自我,從而提升自我認知能力,更清楚自己的優缺點,甚至可以覺察自己尚未解決的心理問題。3正念幫助人明確自己的問題很多心理求助者想以成熟、有效的方式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與他人之間的問題。但不確定自己的問題是什麼,那就根本無從下手,更不要說圓滿地解決問題。
  • 你憤怒的樣子,其實很脆弱
    他們力氣比你大,可以死死鉗住你的雙手雙腳,看著你憤怒地掙扎,直到老師來的時候,才心滿意得地站起身來。這時候的你一定會憤怒,腦子裡一片空白,全身顫抖,如果這時候給你一把刀,你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衝上去捅那個人十刀、一百刀、一千刀!事實上,你已經這麼做了,你瘋狂地試圖去找一切能反擊的武器,磚頭、石塊、削筆刀,你想要盡情發洩你的怒火,卻被老師和其他同學死死抱住。
  • 血清素管理情緒閘門,缺了它,就會與憤怒相伴
    ,由此,激發憤怒的情緒和言行。血清素,還有1個學名,叫5羥色胺,它不像多巴胺那麼有名氣,不過,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血清素,其實對情緒控制及表達,至關重要。咱們形容某人憤怒至極時,會使用失去理智這個詞。但是,從科學角度來看,1個人即使整天像缺少教養的瘋狗那樣狂吠,也還是有理智的,只不過,大腦中控制情緒的閘門失守,而那個情緒守護者,就是血清素。
  • 扼殺愛情的不是憤怒,而是不在乎
    1、憤怒:完全自然且正常的人類情緒我們都有各自的差異,你不能完全同意另一半的行為和決定是完全正常的。如果他們做了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你完全有權利為此感到生氣。唯一重要的是你如何處理它。你應該接受你們關係中發生的爭吵,但是要小心,不要讓憤怒情緒控制你,說一些你事後會後悔的話。2、比憤怒更糟糕的事情:冷漠冷漠。
  • 感覺情緒要爆發?3個方法讓你快速控制憤怒
    這是「弘禾師兄」的第 122 期分享"憤怒"一旦與"愚蠢"攜手並進,"後悔"就會接踵而來。——富蘭克林人生在世,免不了受到各種情緒上歷練。下面給你分享三個小建議,助你在憤怒來臨時,更容易控制自己。阿Q精神勝利法這個方法,就是讓你阿Q一樣,在情緒來時轉換對事物的認知,進而控制自己的內心。注意!阿Q是在生活中遇到一點不順,就使用精神勝利法,這是不太合適的。
  • 堅不可摧只是一個神話,漫威中這五件強大的武器都被摧毀過
    堅不可摧只是一個神話,漫威中這五件強大的武器都被摧毀過眾所周知,裝備武器是增強一個角色戰鬥力的最佳途徑,即使漫威宇宙中那些擁有強大超能力的超級英雄也不例外,在漫威中有許多超強的經典武器,有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神器般的存在,不過有很多終究逃不過報廢的一天
  • 憤怒管理的10個小貼士
    文 | meiya來源 | meiya(ID :OneStepUp) 一說到憤怒情緒,很多人都會覺得憤怒很可怕,會下意識地抗拒這一情緒。
  • 控制你的憤怒
    或者說,即使是那樣的憤怒,你都可以接受。學會管理自己的憤怒,真的很重要,特別是當你被一個無關的人刺激的時候,在你即將開始憤怒,火冒三丈的時候。憤怒常常帶來大禍,一次控制不住的怒火,常常是下一次後悔的開始。因此,假如你現在就要發怒了,不妨先試試,看看你還能不能深呼吸一下。解決問題,通過發怒是不行的,要溝通,就要讓兩個人都理智下來,要停下來。
  • 《情緒管理》第二篇:喜悅、悲傷和憤怒這三種情緒該如何處理?
    情緒處理其實不難!1喜悅的處理。很多人可能會問,喜悅這種情緒的出現不是應該多多益善麼?怎麼還需要處理呢?一般在我們有時間的情況下,喜悅這種情緒確實不需要處理。我的總結如下「今後我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切不可用自己的直覺做判斷,要通過客觀依據才能對事物做出判斷」總結:悲傷情緒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應該通過總結經驗實現自我提高來處理,在沒時間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儘快補償自己吃點好吃的或者玩點好玩的來暫時處理。3憤怒的處理。我要給大家先介紹一個觀念: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是不違反大自然法則的事情都是合理的,所謂「存在即合理」。
  • 情緒溫度計:讓孩子的情緒不發燒!
    正面和負面情緒,也只是象一個硬幣的兩面而已,它只是一個客觀存在著的事實,本身沒有好壞對錯之分,都是一個人當下的真實狀態而已。2.賄賂哄勸「如果你不哭的話,我帶你去吃好吃的,買好玩的balabala~」3.不給予幼兒表達情感的機會「你是男子漢,男子漢怎麼可以哭呢?!」4.沒有共情「有什麼好哭的,我不是早就和你說過了……」
  • 父母對孩子發火究竟是為了教育孩子,還是為了宣洩自己憤怒的情緒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尤其是孩子犯了錯誤以後管教孩子時,總是怒氣衝衝的,其實,這時候大多數的父母都只是在發洩自己的憤怒情緒,而很少去考慮孩子的感受,也很容易就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這樣的結果就是,父母傷了孩子的心,孩子也沒有心情去聽父母的說教,因此也不會接受父母的勸告和教導。
  • 分享一個能化解嫉妒、憤怒、憎恨之類負面情緒的套路
    相信大家對於嫉妒、憤怒、憎恨之類的負面情緒都不陌生:過往的生活中,它們或多或少都曾顯現過;未來的生活裡,它們多半也不會悄然缺席。問題是,對於這些讓我們不快的情緒,我們能拿它們怎麼辦呢?1.在我看來,遇到某些人或事我們出現嫉妒、憤怒、憎恨之類的情緒反應,就如同我們吃了不合適的食物出現上吐下瀉、頭暈目眩、四肢無力之類的生理反應。可以說,反應的出現——無論心理上的還是生理上的——都是正常的,屬保護機制。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對付的絕不是嫉妒、憤怒、憎恨之類的情緒,而是引發嫉妒、憤怒、憎恨之類情緒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