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兒女神Miss劉(個人原創,歡迎轉載分享)」
每一個父母都寄希望於孩子的身上,智商爆表、腦力超常、高人一等,寶寶一出生就能擁有異於凡人的表現,或許是每一位母親夢寐以求的心願。
但這種好運氣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大多人出生後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可最終的結果卻有著三六九等之分。這就要說到腦力發育了,每一個嬰兒都一樣,一聲哭啼落地起,腦力就要開始發育了。
同時,嬰兒出生的那幾年也是腦力發展最迅速的階段,隨之,後期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腦力發育都呈遞減狀態。所以聰明的父母要抓住寶寶腦部發育的「黃金期」,培養一個聰明的寶寶不再是難事。
美國兒童協會:嬰兒腦力處於「待開發」狀態,需要伯樂的助力
美國兒童協會與世界各地著名兒科專家合作,對嬰兒腦力發育做了多次研究,已經得到了成熟的可行性報告。
各項調查數據顯示:嬰兒的腦力發育和空地開發是一樣的。起初嬰兒的腦部處於「空地」狀態,他們等待著伯樂的賞識,隨時準備「開發建設」。嬰兒的伯樂就是父母,這就要求父母有能識別千裡馬的能力和養育千裡馬的技能。
同時法國腦力研究所的專家也指出,嬰兒的接受能力和腦力發育速度呈「遞減法則」,這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腦力發育的速度和質量會隨之減慢或削弱。這就要求父母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對孩子進行腦力開發。
3歲後嬰兒腦力發育的「黃金期」
過來人總是會為新手父母提供經驗之談,他們也是常說三歲是寶寶的一個明顯「轉折點」。剛出生的嬰兒就像一個「布娃娃」任人擺布,沒有行為能力,三歲後孩子出現明顯變化。
大概三歲後寶寶就好像一個十萬個為什麼機器人,我們眼中微不足道、再平常不過的事物都能引起他們的關注。有好奇、愛追問、好動手這些是三歲寶寶明顯的特徵。
孩子出現奇葩問題,刨根問底追著問的情況,寶媽寶爸偷著樂吧,這說明你家寶寶對新世界的探索能力和學習欲望與日俱增,稍加培養就是學習的料,做好寶寶人生的伯樂,日後他會感恩的。
嬰兒「黃金期」腦力發育,聰明的父母抓住這三個系統的訓練
腦部相當於整個機體的樞紐站,機體的任意部位都是腦部支配的分支。換言之,腦部是機體任一系統的領導者,機體的任一系統都是在為腦部發育發展提供幫助,所以機體的每一個系統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一.寶寶聽覺系統是「前提」
對於新生兒來說,隨其自然,無需費力鍛鍊就可以優先掌握「聽覺」這一基本能力,這也是我們人際交往中的第一要求。
很多父母等待寶寶開口的過程中,會不自主地就對寶寶講話,其實這是正確的。即便寶寶不能做出回應,她也可以零星地接收到一些訊息。
二.寶寶視覺系統是「關鍵」
寶寶的視覺系統最為敏感,但寶寶都存在著「視線障礙」這一情況。需要人為地幫寶寶打開視覺開關,眼睛需要不斷地磨合訓練。
等寶寶的視眼和外部環境形成自然聯繫,寶寶的視覺能力和記憶就被激發出來了,也為寶寶打開了「新世界」。
三.寶寶觸覺系統是「重中之重」
除去聽覺、視覺這兩大系統,更多感覺要通過觸覺來獲取。起初嬰兒不愛動,也沒有觸覺能力,但他們享受父母撫摸觸碰的感覺。
等到寶寶有觸覺能力的時候,他們會第一時間模仿父母的動作做出回應。肢體動作可以刺激神經系統發育,這種刺激運輸到大腦,就能促進腦力發育。
家長都知道培養孩子,鍛鍊腦力發育,可這不是說說就能實現的,付出行動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很多的遊戲、早教課程目的性太強烈,枯燥乏味的同時無法激發寶寶的興趣。無形中增加了對父母的考驗。
很多會說話的字帖成為了父母的第一選擇。大多家庭中都會掛著看圖識物的字帖。《會說話的有聲書》是專門針對寶寶設計的,為孩子腦力發育提供了全新的認知和體驗。
內含2052個有聲讀物,中英文雙語朗讀,涉及人物、食物、動物、數字等生活學習中的多方面內容。
這本有聲書,需要寶寶挑選感興趣的讀物,觸碰開關發聲。這是一個需要視覺、觸覺、聽覺全面協調配合的一個過程。
書中還貼心設計了音樂電子琴的功能,寓教於樂的過程中,更好地放鬆,同時也可以用音樂來刺激寶寶的興趣。
3歲左右為寶寶準備一個這樣的有聲書,幫助寶寶的腦力發育,同時它也可能成為寶媽帶娃的得力助手。
ps: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