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最有才的女人,最賢惠的妻子」,對楊絳來說當之無愧

2021-02-07 婷婷教書育人

楊絳和錢鍾書相濡以沫的一生,是無數人羨慕的夫妻楷模。但楊絳先生在百歲採訪卻表示,她只是一位老人,對於現代婚姻,實無良言可貢獻。

她以為: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知心的朋友或者伴侶間可以互相尊重的朋友。「最才的女,最賢的妻」,是錢鍾書先生對楊絳先生的評價,我相信也是每個女性追求的理想吧!

「最才的女」,可以理解為女性最大程度地實現了自我,追求了獨特的自我理想,並取得了該有的成就。換句話說,從個人角度講,她的人生是成功的,精彩的,不留遺憾的。

「最賢的妻」,賢妻良母是自古以來,社會對女人的要求,但是「最賢」卻總是難以界定。古代不乏賢妻良母,比如她們要以夫為天,處處為丈夫考慮,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和委屈,甚至要在丈夫納妾時大度地接受,或道聲恭喜,對於庶出的子女要視如己出等等。

但真正的賢妻良母,卻是可以與丈夫相濡以沫,督促夫君上進,打理家事、撫育子女,同時贏得夫君的尊重和愛護;遇到難關時夫妻一起攜手共度,就像楊絳先生夫婦帶著孩子回國後,在戰亂年代,錢鍾書在外任教,楊絳先生全力支持,一人帶著孩子擠在娘家,並一直堅持工作和創作。

楊絳先生談婚姻

1.從寬裕的娘家到寒素的婆家,但楊先生並不覺得這是「下嫁」

在百歲採訪中,被問到從寬裕的娘家到寒素的婆家,甚至還要行舊禮,是否認為是「下嫁」的時候,楊先生否認這是「下嫁」。她說,夫妻之間不該太計較細枝末節。

是的,至於婆家的經濟狀況、禮儀風俗等在結婚之前應該已經有所預見。既然決定結婚,就要接受他的一切,並想辦法攜手共度,如果太計較細枝末節,日子過起來就艱難了。這是楊先生的婚姻觀告訴我們的道理。

但有人或許會問,如果結婚前這些情況並不能預見呢?因為在很多情況下,想要真正了解一個家庭,必須深入其裡,才能知其全貌。

這就需要結婚前多方考察,慎重考慮。婚姻並非兒戲,需要深入了解結婚的對象及其背後的家庭,開誠布公地預見將來可能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解決的問題,如果雙方確定可以攜手度過,那就是一段成功婚姻的基礎和前提。

楊先生和錢先生因兩人都酷愛文學、痴迷讀書而相互吸引,並在互相交流中彼此愛慕,進而順其自然建立牢固的感情,在兩個家庭的見證下走在一起。

但在現實中,因理想走在一起的夫妻,並不能全部笑到最後。因為理想可能在現實的柴米油鹽中消耗殆盡,但是楊錢夫婦為什麼可以一直保持初心,攜手走到最後呢?

首先是因為尊重,其次是理解和支持,最後是對彼此發自肺腑的欣賞。「最才的女,最賢的妻」就是見證!

2.「最賢的妻」

楊絳先生因第一部劇本《稱心如意》,於1942年在上海公演而成名。比錢鍾書先生成名早,那是文化圈裡,錢鍾書一直被介紹為「楊絳丈夫」。但這件事並未令錢先生並未感到失落,反而令他為有這樣有才的妻子而感到驕傲。

詩人辛笛說錢先生有「譽妻癖」,不論生活操勞還是翻譯寫作,都對妻子表現出極大的欣賞和鼓勵。楊絳先生對丈夫亦如是。

後來,錢先生說想寫一部長篇小說(《圍城》),楊先生也不曾擔憂過丈夫的名氣由此超過她,而是全力支持並為此驕傲。甚至為了支持錢先生寫作,節省家裡開銷,楊先生辭掉了家裡的女傭,親自動手打理家事。

但在家事方面並沒有經驗的她,總是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卻依然能夠苦中作樂,甚至認為她苦難中學到不少本領,這是在安逸的生活中學不到的。

而錢先生也很心疼妻子,知道她是個愛面子的大家小姐,要一個人出門買菜,有點難為情。於是,他便親自陪著妻子,夫妻二人同去菜市場,挽著手臂說說笑笑,倒也沒覺出任何尷尬,反而一幕夫妻恩愛的生活化畫面,令無數路人羨慕。

有時,錢先生為了幫妻子分擔些家務,偷偷關在洗手間洗衣服。雖洗得一塌糊塗,甚至要楊先生再重洗,但這種體貼妻子的心意還是讓人感動不已。

在《圍城》出版時,為了提煉出這部作品的內涵標語,楊絳當著出版社的面,直接說了出來,錢先生在一旁笑著表示,「實獲我心」。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去,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

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所謂理解和支持,就在這一點一滴的柴米油鹽和家庭瑣事當中,接在相互懂得的默契之中,就在這互相考慮、互相呵護之中。而「理解和支持」中,最重要的則是「相互」二字。婚姻就像玩蹺蹺板,只有相互發力,才能玩得盡興,才能長久地維持下去。

寶寶樹上有位孕媽說,她大著肚子連腳指甲也剪不了,大年初一跑出去喝酒的老公回來後,她希望老公給她端洗腳水並剪指甲,結果老公說:「才不呢!」然後倒頭就睡了。這位孕媽只能自己心心裡委屈。

留言中另一位孕媽卻說,她老公給她洗腳洗澡洗衣服,凡是有求必應,有些事還能替她想在前面呢!那麼她是怎麼對老公的呢?沒懷孕之前,他們一直是互寵模式,有時候她給老公端洗腳水、掏耳朵,有時候她累了懶得動,老公就為她提供泡茶、捏腳、按摩等「一條龍服務」。

楊絳先生的才情、智慧和對家庭的付出,終究有知己懂得、欣賞,並得到憐惜和回報,這是錢鍾書先生作為丈夫和靈魂伴侶所具有的可貴品質。

「最才的女」當之無愧

前文已言,楊絳先生比錢鍾書先生成名早。那麼楊先生有哪些成就呢?讓錢先生這樣一位古今少有的才子,譽為「最才的女」呢?

楊絳先生,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一生留下的著作30多部。其中包括研究論文、散文集、小說、專著等多種形式,以《我們仨》、《坐在人生邊上》最為我們熟知;此外,還有數部譯作,其中1978年出版的《堂吉訶德》,是在艱苦的環境中,自學西班牙語翻譯完成的;另有20世紀四十年劇作4部,分別為《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遊戲人間》和《風絮》,是早年的成名作。

1938年,在攜帶一歲女兒回國後,錢先生在外任教,楊先生先後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蘇州振華女校(滬校)校長工部局半日小學等學校任教,同時撫養女兒,創作劇本,並於1943年至1945年,4部劇作相繼在上海公演。

中國當代作家周國平評述:「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著全部最寶貴的收穫平靜地上路。」

人民文學出版社:「楊先生(楊絳)一直筆耕不輟,她不像一般作家是為寫作而寫作,而是一直伴隨著對人生、對生命、對人間情感的思考、總結和表達。」所以,「最才的女」,楊絳先生當之無愧。

總結

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我們能從楊先生身上學到什麼立身處世的智慧呢?

第一,生活中,可以扛起家庭責任的那種堅韌不屈的精神。

試想,如果我生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丈夫不在身邊,一邊要撫養年幼的女兒,一邊要工作和創作,還要寄居在娘家,甚至要替錢先生來回奔波於婆家和娘家之間,能夠堅強地撐起這一切,還能如此任勞任怨、成績斐然嗎?

更何況楊先生從小也是一名大家閨秀,受過良好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但並未像底層老百姓家的孩子那樣吃過苦,讀書、結婚、出國留學,回國後就可擔起一家的責任,除了她的學術成就,在生活中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最賢的妻」名副其實,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第二,事業上,在艱苦的環境中堅持學習、創作。

我們看到,在80年之前,20世紀40年代的艱難形勢下,一個扛起家庭的重擔,工作、創作並成名的一個光輝女性形象。那麼生於現代太平盛世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隨波逐流、放棄自我呢?!

吃苦能磨礪心性、銳變內心,由內而外地磨礪蛻變自己,是2021年我最想對自己做的事!

第三,夫妻間相濡以沫的前提是尊重,基礎是理解、支持。尊重已經是老生常談了,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前提,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和認可,夫妻、家人之間更需要如此。而夫妻之間的理解和支持,最重要的是「相互」二字。

第四,教育孩子——言傳不如身教。

不論是父母對楊先生的影響,還是他們對女兒的影響,皆是如此。楊先生說,她小的時候,看見父母在讀書,她和兄弟姐妹們也會自覺去讀書。後來有了女兒阿圓,她和錢先生要麼讀書要麼創作,阿圓也會自覺去讀書學習。

在對女兒的教育方面,也是鼓勵她自己去尋找答案。比如阿圓有不認識的字,他們鼓勵阿圓自己去通過查字典等方式找答案。他們只作引導和鼓勵,每次阿圓都會自己花一定的時間找出答案,並獲得意外的收穫,這個過程也會讓大人受益匪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圍城,就看你怎麼體會,點擊下方連結:讀一讀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也許對你的生活會有所啟迪。#楊絳#

相關焦點

  • 錢鍾書與楊絳,勢均力敵的愛情,最讓人感動
    他對女兒楊絳說塵世間的得失總是在所難免,個人畢竟渺小,付諸力量即可。他把自己的留學經歷講給女兒聽,希望女兒將來能有一顆清明之心。後來的楊絳在父親的影響下真的做到了,她雖然歷經人生的起起落落,內心卻依然不卑不亢。淡定從容的走過了人生旅途。楊絳的母親賢惠寧靜、賢惠內斂,很喜歡看書。
  • 紙短情長——楊絳與錢鍾書的伉儷情深
    錢鍾書遇見妻子之前說過,遇見妻子之前從未想過要愛情,從未想過要結婚;遇見妻子後,再也不會娶別的女人為妻,他會一直相伴與她,會和他共同白頭到老。可見這是一段完美的,曠世的愛情故事。這是他們愛情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低調卻隱藏不住恩愛的甜蜜與快樂。而他們愛情的天長日久更是引人注目,生活中的他們的點點滴滴,都能看得出他們的恩愛非常和對彼此的包容與信任。很多女人會選擇去改變自己的丈夫,可楊絳從來就沒有想過去改變丈夫。對她來說,愛是包容,不是改變,更不是去剝奪那個最初的他自己。
  • 錢鍾書在才學之外,還是一個「寵妻狂魔」,一生把楊絳寵成孩子
    有一位優秀的丈夫這樣評價妻子:他說,我一年賺二三十萬,妻子是家庭主婦,但是撐起這個家的不是我,而是她。這位丈夫的這句話,感動了我很久。進入婚姻的時間久了,太多的人感覺只不過是左手牽右手,索然無味。好的婚姻,丈夫把妻子寵成孩子;不好的婚姻裡,丈夫把妻子變成女漢子;最差的婚姻,丈夫把妻子逼成瘋子。上面的那位丈夫,顯得尤為稀缺,因為他很寵妻子,他們的婚姻也無疑是幸福的。說到寵妻,我想起了錢鍾書先生,是典型的寵妻暖男。
  • 楊絳與錢鍾書的愛情,藏在這封最動人的情書裡
    世界上最短的情書:有一天楊絳心血來潮給錢鍾書寫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個字,慫。她本想難為錢鍾書一下,沒想到錢鍾書立馬回了一封信,信上同樣也只有一個字,「您」。其實這是一封暗戳戳的情書,錢鍾書看到楊絳的信後,立馬就領會了她的意思,立馬回信表達心意。其實楊絳是想問你的心上有幾個人。
  • 錢鍾書眼中的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嚮往他們美滿的愛情與婚姻
    他寫道:1.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2.我娶了她幾十年來,從未後悔娶她;3.也從未想要娶別的女人。我把這段話讀給鍾書聽,他說:『我和他一樣。』這是楊絳先生曾在文章中寫的一段話,用在她和錢鍾書先生的美滿婚姻中,是再合適不過了。而在錢鍾書先生的眼裡,楊絳就是那個「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 「文化崑崙」錢鍾書與楊絳
    錢鍾書不光「神秘」,還很「狂」,他曾經說:「一個人,到了20歲還不狂,這個人是沒有出息的。」 這句話,他一直踐行著,在回清華任教後,還放言「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夠資格當錢某人導師」,被稱為最「狂」的才子。而其妻楊絳先生,同樣博學多才,德望俱重,生活中兩人鶼鰈情深,志同道合,錢鍾書有一個外號叫「書痴,」楊絳也是手不釋卷之人。
  • 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才是我們最想要的婚姻,《我們仨》令人淚目
    世界越浮躁,錢鍾書與夫人楊絳的婚姻境界,讀著越是暖人可貴。前幾年看錢鍾書的《圍城》讓我差點得了恐婚症,在不了解錢鍾書和楊絳的情況下,我一度認為《圍城》的作者錢鍾書一定是和主人公方鴻漸一樣的人,搖擺不定,不思進取,風流泛濫。
  • 說說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婚姻小瑕疵
    都說楊絳是錢鍾書的一生摯愛。只是大家都忽略了名人愛情是經過包裝的,其實關於錢鍾書在情感上的小花邊也是有的。比如,他與楊絳相戀前,暗戀著「民國第一白富美」的趙蘿蕤。這個趙蘿蕤是何方神聖?趙蘿蕤與陳夢家錢鍾書與楊絳結婚後,還有過一位緋聞對象。她是陸小曼疼愛有加的「乾女兒」何靈琰,也是出身名門。
  • 楊絳和錢鍾書:這裡有愛情最美的模樣
    大家閨秀第一次挎著菜籃子出門,面子上過不去,錢鍾書於是陪著妻子一起去小菜場,兩人有說有笑買了菜,也見識到社會一角的眾生百相。淪陷上海時,楊絳和錢鍾書常把日常感受,當成美酒般淺斟低酌,細細品嘗,一起見識世態炎涼,從憂患中感悟智慧。
  • 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錢鍾書,也就是與楊絳走過風雨,一生結伴的丈夫,這樣形容自己的妻子:他的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我們大概都覺得,從甜蜜的日子走過來的人,都不那麼堅強,但楊絳卻是可以讓生活開出一朵花的人。楊家有女初長成楊絳降生在一個溫暖的書香世家,父嚴母慈,楊絳原名楊季康。
  • 人世間最理想的婚姻:楊絳和錢鍾書先生的愛情故事定令人動容啊!
    5月25日恰好是楊絳先生去世四周年紀念日。於是,這幾天又翻了翻《我們仨》,想和大家介紹一下楊絳先生與錢鍾書先生令人生羨的愛情故事。回憶錄《我們仨》,楊絳先生在錢鍾書先生離世四年後,女兒錢瑗此前先他們而去,用心記述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雨點滴。
  • 錢鍾書跟楊絳說的第一句話:我沒有訂婚,楊絳的回答更直接
    、感情與樂趣,所以他們成為了彼此的靈魂伴侶,代表了愛情最美好的部分。錢鍾書在出版《人·鬼·獸》時,在自留的樣書上面寫下了對楊絳的情話:「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楊絳與錢鍾書的緣分是從清華開始的1928年,楊絳17歲,她一心一意要報考清華大學,但當時清華招收女生,南方沒有名額。楊絳只得轉投蘇州東吳大學。
  • 楊絳給錢鍾書寫信只寫一個字:慫,錢鍾書也寄回一個字,楊絳感動
    她和錢鍾書的父親都是飽讀詩書的江蘇無錫名士,兩人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影響,都喜歡書籍,喜愛文學,錢鍾書比楊絳大1歲,錢鍾書在清華讀書的時候,楊絳機緣巧合到了清華園借讀,兩人就這麼碰上了。後來楊絳的母親回憶女兒對清華的執念,笑著說,這是月老的紅線在作怪,否則楊絳怎麼會心心念念只要到清華去。
  • 楊絳批張愛玲意境卑下,錢鍾書批林徽因丈夫最馴良,更狠
    她筆下的女人,都是性饑渴者。」楊絳先生毫不客氣的如此評價張愛玲。如果用大家閨秀來形容楊絳,那麼張愛玲就是小家碧玉,她們的文風迥然不同,一個淡泊,寫大家的家事國事,另一個風花雪月,就是寫小女人的情情愛愛,她們的婚姻也截然不同,一個有愛守護一輩子,一個被愛傷透心,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 錢鍾書與楊絳:一眼的傾心,一生的相守
    錢鍾書曾這樣當眾向楊絳表白:「遇見她之前我從未想過結婚;結婚十幾年後我從未後悔,也從未想過娶別的女人。」只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錢鍾書與楊絳用彼此一生的陪伴便成就了世間最完美的愛情。經得起風花雪月,耐得住柴米油鹽,傾盡一生的相守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 楊絳給錢鍾書寄去一個「慫」字,錢鍾書寄回一字竟令其感動淚目
    楊絳和錢鍾書是公認的神仙眷侶,夫妻兩人一見鍾情,相伴到老,從未因為什麼紅過臉。楊絳給錢鍾書寄過一個「慫」字,就是想問問錢鍾書心上到底有幾個人,錢鍾書高情商的回一個「您」字,意為心上只有你一人,這般愛情真實舉案眉頭羨煞旁人。不愧是人間的「神仙愛情」!
  • 錢鍾書深情表白楊絳:你身上的互不相容的三種「身份」,我最喜歡
    楊絳坐月子時,平時忙於做學問的錢鍾書,破天荒地承擔起了家務。可惜業務不精,總是闖禍。憨憨的錢鍾書,對妻子哭訴說,自己幹了壞事。原來他打翻了墨水瓶,還把桌布染上了色。楊絳說:「沒關係,我會洗。」錢鍾書如釋重負了,不久他又不小心把檯燈砸了。
  • 蔣勳:錢鍾書講到錢穆很尖刻,楊絳在旁邊永遠不發言
    蔣勳論錢鍾書每次,蔣勳去到錢鍾書家作客,二人聊起偶爾聊起錢穆,錢鍾書的言語總是十分尖刻,而他的妻子楊絳則在旁邊永遠不發言。這不禁讓人感到有些奇怪,要知道錢鍾書與錢穆出自同宗,錢鍾書是錢穆的侄輩,按輩分論,錢鍾書應當叫錢穆一聲叔父,而且,從才學上來說,錢穆是我國著名的史學家,著作等身,成果豐碩,與錢鍾書、錢偉長三人一起稱為「三錢」。所以,為何錢鍾書在談起錢穆時言辭十分尖刻,這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答案,首先就應當要對錢鍾書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 她是大作家翻譯了堂吉訶德,她還是一位好妻子,說說先生楊絳
    有很多敬佩楊先生的人,其實對楊先生是一知半解的,那麼楊絳先生到底好在哪兒呢?她已經離開人世的就1998年就辭世的老伴錢鍾書生前對楊絳先生有一句最精準的評價,他說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啥意思?賢惠的妻子,最有才華的女人,其實如果了解楊先生的人就知道這真的可以說是知妻莫若夫。
  • 1932年,楊絳在宿舍收到錢鍾書的信,只有1個字,她看完先哭後笑
    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愛情。「我給他寫了一個慫字,是想問他心裡到底裝了幾個人,他給我回您,意思是我的心上人只有你一個。」她是感動落淚,但又為兩人心有靈犀感到快樂。這個女生就是楊絳,而男生正是錢鍾書。對, 他們的生活一直都是這麼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