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很流行紅酒泡洋蔥的吃法,據說可以降血脂、降血壓。於是很多人都一嘗為快,連不勝酒力的也躍躍欲試。但是,這樣的吃法有依據嗎?是否適合所有的人?怎樣吃更保健?帶著這些問題,就讓我們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為大家解析。
紅酒、洋蔥都是保健能手
紅酒是葡萄酒的通稱,是葡萄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裡面的主角是葡萄汁,配角是10%至13%的酒精。起保健作用的是多酚、類黃酮等化合物(如原花青素、白藜蘆醇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預防退化性疾病,如白內障、動脈硬化等。多酚類中的白藜蘆醇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質,對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的各種氧化反應起抑制作用。白藜蘆醇及類黃酮具有溶栓作用,類似常用的藥品阿司匹林,能有效預防缺血性腦中風、腦血栓等。19世紀,科學家巴斯德讚譽紅酒為「最健康、最衛生的飲料」。紅酒也可以作為礦物質營養素和維生素的重要來源,裡面的維生素B1可減輕疲勞;後來發現紅酒在預防冠心病、抗癌方面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居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健康飲品前列。所以說經常適量飲用紅酒確實有預防衰老、延年益壽的效果。
洋蔥被譽為「蔬菜皇后」,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 、維生素C、胡蘿蔔素、尼克酸、鈣、磷、鐵、前列腺素A、櫟皮黃素、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胺基酸等成分,其中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胺基酸具有降低血脂和血壓的功效;前列腺素A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黏度、降血壓、預防血栓的作用。洋蔥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加強消化能力,並有助於排毒;洋蔥中的櫟皮黃素是一種天然抗癌物質,能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控制癌細胞的生長,從而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洋蔥所含的微量元素硒也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能消除體內的自由基,增強細胞的活力和代謝能力,具有防癌、抗衰老的功效。
可以看出來,紅酒與洋蔥搭配在一起,對於抗衰老、預防血栓起到「強強聯合」的作用。長期以來,在西方國家和日本都非常盛行喝洋蔥紅酒養生。醫學研究證明,紅酒裡的原花青素和洋蔥裡的硫胺素都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大量臨床研究也發現這兩種物質對緩解膝蓋疼痛及預防白內障、高血壓、糖尿病、老花眼等效果都相當不錯。而且洋蔥紅酒製作簡單,普通家庭都可以操作,所以風靡全球。
適「度」飲用保平安
但是,洋蔥紅酒雖好,也應該飲用之有「度」。因為紅酒裡畢竟含有酒精,如果長期大量飲用還需注意過多酒精對神經系統和肝臟功能的不良影響。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男士每天酒精的最高攝入量為25克,如果飲用10度的紅酒,每天不應超過250毫升;女士酒精的最高攝入量為15克,飲用同樣的紅酒,每天不應超過150毫升。這是以健康中青年人為標準制定的最大飲用量,患有脂肪肝或者肝功能不好的人以及老年人飲酒量更應減少,甚至戒酒。醫學界認為患有肝炎、肝硬化、膽囊炎、胃腸道疾病、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對紅酒過敏或酒精過敏的中老年人,則不宜飲用紅酒泡洋蔥。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項
適量飲用紅酒雖然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保健作用,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老年人服藥期間為了不影響藥效,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紅酒泡洋蔥。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在適量飲用紅酒的同時,還要講究合理膳食及體育鍛鍊。紅酒泡洋蔥只起保健作用,且只可作為輔助療法,不能替代正規的醫藥治療。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不能因為喝了紅酒洋蔥而擅自停藥,更不能隨意增減用藥劑量。糖尿病朋友喝紅酒應把葡萄酒中的酒精熱能也算作每日飲食中的一部分,才能防止血糖控制不佳。一般來說100毫升乾紅葡萄酒相當於約90千卡的能量。酒精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並且吸收代謝都比較快,容易出現低血糖,尤其在注射胰島素或服用磺脲類降糖藥的時候更容易發生。老年人肝臟的分解酒精能力下降,每天服用紅酒泡洋蔥的量,最好不超過25至50毫升。
不宜喝紅酒的朋友可以試試「醋浸洋蔥」,將洋蔥外皮剝去,洗淨切薄片後放入大碗中,加入少許食鹽拌勻;存放半日後,將洋蔥片裝入玻璃瓶,加入食醋,以浸滿為度;用筷子壓實,旋緊瓶蓋,放在陰涼處;第二天即可食用,每天60克分三餐吃完。
點擊[閱讀原文]更多精彩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