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一米菜園」盤活鄉村零星空地 促進農民增收

2020-12-16 央廣網

  央廣網衢州12月16日消息(記者李佳)一壟壟菜地上,花菜、生菜、青菜、萵苣等一派生機盎然,經過精心布局的菜園,深綠襯著嫩綠煞是好看。菜園打理得很精細,鵝卵石壘成矮牆,青磚鋪砌小路便於採摘。這是浙江衢州市開化縣華埠鎮下溪村打造的高顏值「一米菜園」。

下溪村「一米菜園」(央廣網記者 李佳 攝)

  「一米菜園」成為鄉村靚麗風景

  「原先這片地是危舊附房,堆放了一些雜物,經過清理整治、土地復墾後,打造了『一米菜園』,村莊環境漂亮多了。」破陶罐、破木板等變廢為寶,裝飾在菜園矮牆上,不僅僅是種菜,更是讓菜園變景觀,鄉村成景區。

  下溪村黨支部書記許軍平還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如果將這塊地打造成花園,花草苗木以及養護費用大約需要2萬元,但如今「一米菜園」建成後,通過單位及個人認購蔬菜,開發親子體驗、研學等項目,帶動周邊農家樂、民宿協同發展,截至目前,「一米菜園」已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5萬餘元。而菜園打理由村裡低收入農戶負責,讓他們在家門口就實現增收。

  2018年來,浙江衢州市以「一戶多宅」整治為突破口,重構農房體系,提升農村風貌。但農房整治後,如何盤活這些零星的閒置土地,如何激活鄉村資源,成為一個新課題。為做好農房整治「後半篇文章」,衢州市婦聯2019年創造性推動「一米菜園」創建,打造美麗庭院升級版,以小切口撬動大主題,推動「小美菜園」向「大美鄉村」轉變。

  2020年4月,「一米菜園」被正式寫入衢州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並納入全市鄉村振興考核體系。如今,在衢州,農戶利用自家庭院、房前屋後、拆後閒置地、村裡零星空地等土地,打造一米見寬、便於生產勞作、遊玩採摘的高顏值、高效益的「一米菜園」正掀起創建熱潮。截至目前,衢州全市共創建「一米菜園」27148個,涉及全市1147個村,盤活拆后土地達70萬平方米。

  從風景到產業 小菜園打開增收新通道

  大雪節氣後,氣溫步步下跌,俗話說「霜打的青菜分外甜」,衢州柯城區溝溪鄉露天種的「一米菜園」蔬菜在超市裡備受消費者青睞。

  今年初,溝溪鄉與衢州東方集團籤訂了蔬菜直供戰略合作協議,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農戶種植的蔬菜經統一收購,通過質檢後,運往衢州本地最大的東方超市,以「一米菜園」專櫃進行品牌化銷售。此外,還配送本地知名酒店、鄉政府、衛生院、敬老院及村級居家養老中心食堂等;還通過線上直播等方式,帶動蔬菜銷售,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溝溪鄉黨委書記陳建鋒介紹,今後溝溪鄉還將推進「一米菜園」建設,擴大蔬菜種植規模,設立統一供銷平臺,讓企業、農戶交流更便捷,促使「一米菜園」既有顏值,又有產值,把農戶零星自產自銷蔬菜種植變成生態蔬菜產業。

以農民畫風格設計「一米菜園」外包裝(央廣網記者 李佳 攝)

  「一米菜園」在打造過程中,不僅提升了村莊整體風貌,還為鄉村旅遊和民宿產業發展創造更優質的景觀環境和人文環境,實現「一米菜園」顏值、產值、價值三提升。溝溪鄉餘東村是全國十大農民畫村,也是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村裡打造了112個小而精緻的「一米菜園」,將農民畫文化、大師藝術、鄉賢文化融入其中,還結合研學遊、親子體驗、科普等項目,讓「一米菜園」既好看好吃又好玩,為鄉村旅遊增添了體驗內容。

蒲山村「一米菜園」(央廣網記者 李佳 攝)

  在龍遊縣詹家鎮蒲山村緊鄰國家3A級景區,「一米菜園」的打造,讓村莊也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獲得遊客青睞,成為網紅打卡地。2019年-2020年遊客達到40萬人次,成功實現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轉化。去年,蒲山村村民通過租賃限制民居、流轉田地、「一米菜園」等途徑,戶均增收3萬元。

相關焦點

  • 積蓄起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寫在黨建治理大花園一周年之際
    小小「一米菜園」,讓曾經灰頭土臉的農家菜園變身鄉村美景;一個個鄉村版未來社區試點,用最優的規劃形態支撐起最好的產業形態,為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開闢出一條新路子;全國第一個村播基地落戶衢州,通過村播帶貨讓農民走上了致富「快速路」。
  • 雲南西盟:「方寸菜園」成為美麗鄉村新標配
    方寸菜園。西盟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人勤地生寶,「方寸菜園」裡豐收忙。寒冬時節,走進怕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莫窩村五組,一個個別致的小菜園映入眼帘,讓人眼前一亮、心情舒暢。 只見一塊塊小菜地被整齊規劃,菜地裡各種時令蔬菜應有盡有,鬱鬱蔥蔥。
  • 浙江衢州:農民建房「頭等大事」實現「零跑腿」
    和儲茂生一樣,自衢州市全面推廣房地信息系統以來,已經有4706戶農戶在建房這一農村居民的「頭等大事」上享受到「零跑腿」帶來的便利。浙江衢州鄉村新貌。衢州市農業農村局 供圖  數位化賦能「掌上辦」  開化縣楊林鎮平川村黨支部書記李先明做了多年的村幹部,對建房審批深有感觸。
  • 泰興市根思鄉:多點發力,促進全鄉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來,泰興市根思鄉黨委、政府圍繞農民增收致富這個主題,切實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廣開財路,挖掘潛力,形成了多點發力,多極增長的農民增收新格局。2020年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達2.126萬元,同比增長8%以上。
  • 衢州餘東村農民畫「活」了 來看一幅畫如何繪出美好生活
    今年初,「種文化——浙江衢州柯城餘東農民畫進京展」在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展覽,100餘幅餘東農民畫亮相。這些作品大多取材於農村的景色或村民的生活片段,展現出浙西鄉村特有的風土人情,洋溢著鄉裡鄉親淳樸、善良、奔放的感情色彩,抒發了浙西農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曾經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泥腿子」,怎樣成了農民畫家?農民畫創作如何成為村民致富的新途徑?
  • 「一米菜園」迎來年末「大考」,衢州各縣市區交出2020版靚麗「答卷」
    2020-12-12 11:18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衢州再度被重磅關注
    繼8月16日《人民日報》頭版綜合報導我市農民當主播,農產品賣全國之後,當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浙江衢州——講堂開拓思路,助力鄉村振興》,報導了我市在疫情期間,藉助鄉村振興講堂,支持村民直播帶貨,當地農副產品不僅沒有出現滯銷
  • 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鎮加快農業園區建設 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
    原標題: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鎮加快農業園區建設 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   近年來,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鎮積極響應鳳翔縣委、縣政府南部特色
  • 淳安:黨員引領推動鄉村振興
    淳安:黨員引領推動鄉村振興 2020年12月09日 04:51:15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通訊員 範曉昕   浙江在線12月9日訊(通訊員 範曉昕)淳安縣文昌鎮西河村從不知名的小山村一躍成了全縣知名的「好客西河」,頻頻吸引周邊群眾學習和考察。
  • 廣東揭西火炬村鄉村旅遊拓寬農民增收路
    中新社廣州12月9日電 題:廣東揭西火炬村鄉村旅遊拓寬農民增收路中新社記者 周音廣東省揭西縣南山鎮火炬村是廣東省貧困村,過去無水、無電,6戶村民無房住。現在鄉村旅遊帶旺了村民的日子,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步入了小康生活的「快行道」。火炬、號角、革命戰士衝鋒陷陣的身影繪製在村民家家外牆上。「一牆一畫」的美景吸引著四面八方趕來的遊客。(周音 攝)火炬村原名龍躍坑村。解放戰爭時期,潮汕人民抗徵隊就在此地成立。如今,村裡保留著抗徵隊司令部、後勤部、兵工廠、彈藥庫、軍政法庭、後方醫院等革命遺蹟。
  • 璧山:「菜園」「果園」「花園」 描出鄉村振興新畫卷
    人民網重慶5月13日電 重慶市璧山區積極對接「雙城經濟圈」市場需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的「出發點、落腳點」,在打造「菜園」「果園」「花園」建設上持續發力,描繪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
  • 宿遷新莊鎮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增強鄉村振興動力
    目前,全鎮「2+4」項目格局(2個鎮區幸福家園小區、2個集聚提升項目和2個特色保護項目)初步形成,共規劃建設房屋2191套,建成交付1045套,改善農民住房條件2810戶。小河西成為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
  • 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2020-12-15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銀耀衢州」衢州市老科協柑橘專家走進鄉村為農民培訓技術
    ↑點擊藍字 衢州市老科協柑橘專家走進鄉村為農民培訓技術為幫助衢江區雙橋鄉社後蓬村提升發展柑橘產業,打造村美民富精品村,助力鄉村振興。11月16日,在雙橋鄉政府、衢江區科協的組織下,衢州市老科協會員柑橘專家陳健民應邀,在雙橋鄉社後蓬村中心講堂為50多位村民講授了一堂生動的設施栽培柑桔(葡萄柚)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課。陳健民專家為前來聽課的村民詳細介紹了發展柑橘優新品種及其意義、『雞尾葡萄柚』 的品種特性及其營養施肥、樹體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和抗寒防凍等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 浙江衢州:統戰力量推動「新鄉賢」回歸 助力鄉村善治
    衢州市委統戰部 供圖中新網衢州11月18日電(張斌 童旭)新鄉賢是新時代鄉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如何大力挖掘並鼓勵其成為推動鄉村進步的重要實踐者和引領者,是浙江省衢州市統一戰線不斷探索的課題。近年來,衢州充分運用統戰思維,廣泛凝聚新鄉賢力量,從常山「新昌七賢」注入鄉村發展動能,到開化楊林鎮「懶漢治村」治出美好鄉風,再到江山「村歌治村」文化振興的大陳樣本,一批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新鄉賢激活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成為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法治化進程的「加速器」。效果圖:常山慢城鄉賢俱樂部。
  • ...喜看新變化| 農民變身帶貨主播 「村播」賦能鄉村振興
    德門龍麵坊去年銷售額近500萬元,其中40%是直播吸引的新客源所貢獻,陳家勝的手工面真正走出了衢州,走向全國各地。近年來,柯城區審時度勢,抓住消費升級等時代風口,開設了全國首個阿里巴巴「村播學院」,持續推進「農民主播培育孵化」工作,對村民、農場主和返鄉創業青年等5類群體給予零基礎、零門檻、全方位的免費培訓支持,提供農創空間、直播設備、創業貸和阿里流量支持,打造新時代新農人新形象,培育本土帶貨達人,逐步健全了「培訓培育—創業就業—出村進城」村播人才三步走機制。
  • 村村通快遞 農民喜增收
    提示:近日,我市六部門聯合出臺《關於推進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到2022年,我市郵政快遞服務鄉鄉有局所(網點)、快遞網點行政村全覆蓋。同時,充分發揮電商優勢,進一步加大電商扶持農產品發展的力度,以及對農民增收就業的帶動作用;逐步減少網購農產品二次包裝,鼓勵電子商務平臺引導消費者使用綠色包裝或減量包裝。
  • 「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溝域經濟「盤活」多彩孟津
    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農業農村農民雜誌社、農家參謀雜誌社於8月至12月組織實施「農媒總編走基層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本報即日起開辦專欄,對採訪中的典型經驗、創新舉措、鮮活事例進行集中報導。
  • 關於發展海南諾尼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建議
    海南省農業廳關於海南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第542181號辦理情況的答覆(B類) 吳明哲代表:     您在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發展海南諾尼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建議
  • 浙江日報 | 衢江:精準聚焦短板 提升幸福指數
    農民增收農村變美 湖南鎮蛟壟村的低保戶聶小芳「摘帽」了。經過8年努力,因為衢江區的助農增收好政策,老聶憑藉勤勞的雙手,種植高山蔬菜,尤其是種植蛟壟的特色農產品小皇姜,在2020年實現勞動致富。 在衢江區,像聶小芳這樣的受益者還有很多,衢江區通過兜底保障、產業造血、結對幫扶等途徑,全力推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