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導稱演員羅雲熙在拍攝電視劇時,因不慎踩空致左腳韌帶斷裂和骨折。韌帶是維持關節穩定,使關節骨骼在限定的範圍內運動,避免受到損傷。但如果運動不當,或者受到較大的力量衝擊時,可能會導致韌帶受損甚至發生斷裂,嚴重影響正常的活動。因此,出現韌帶損傷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以免日後正常活動受影響。
膝關節韌帶斷裂一定要手術嗎?
如果膝關節內的韌帶發生斷裂,是必須進行手術處理來重建膝關節的穩定性。因為整個膝關節在運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穩定性。當膝關節已經失去了穩定性,如果再出現了不適當的撞擊,膝關節內部的結構很容易就出現損壞。
其實這很容易理解,把膝關節韌帶比作一輛汽車的零件,如果車子的零件都已經鬆動了,然後再把它開出去,開一段時間後其他零件也會鬆散,而這輛車也一定會散架。同樣道理,膝關節如果有韌帶發生了斷裂,就意味著膝關節不穩,如果患者仍然去做運動、去正常的活動,膝關節內的結構很快就會發生一些撞擊性的損傷,繼發會出現一些半月板和軟骨的問題。
所以當膝關節的韌帶出現了斷裂,而不是單純的損傷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外科手術治療。一般膝關節的損傷包括了斷裂和輕微的損傷,像很輕微的損傷,沒有出現斷裂的情況,或許還有保守治療的可能性。但是一旦出現了斷裂這種情況一定要進行手術治療。
膝關節韌帶重建以後多久能夠伸直?
要了解膝關節韌帶重建後多久能伸直,首先需要分清楚這個韌帶重建到底是什麼韌帶重建?膝關節韌帶包括內外側副韌帶,還有前後交叉韌帶,而這兩種情況的伸直時間是不同的。
對於內外側副韌帶斷裂以後進行重建,術後馬上需要伸直。因為韌帶重建以後,內外出副韌帶最緊張的狀態就是在伸直位。所以這個時候,醫生一般膝關節固定在伸直位,讓它有一段時間能夠把組織整合在一起恢復後,患者再進行功能的訓練。
第二種情況是前後交叉韌帶,膝關節在三十度位置的時候,前後交叉韌帶處於最放鬆的一個狀態,這個時候醫生會把整個膝關節重建以後的狀態,固定在這個角度,也就是它最鬆弛的狀態角度上進行維持住。等韌帶長好了以後,再活動到其他的一些位置,那麼這個韌帶在拉緊的狀態下,它就不會再鬆動了,這些是臨床醫生的進行韌帶重建的一些要求。
但前後交叉韌帶重建以後大概多久能伸直呢?一般來講,剛開始的四到六周,醫護人員會給患者每天伸直一次到兩次,目的在於就是預防組織的粘連。但是在六周以後,韌帶組織基本上能夠癒合,基本上可以達到完全伸直的狀態,正常做一些關節的功能訓練。
所以,膝關節韌帶重建多久能伸直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是前後交叉韌帶的重建,應該是需要六周以後才能夠完全伸直。如果是內外側副韌帶的重建,則術後即可達到伸直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