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雲熙拍戲致韌帶斷裂,膝關節韌帶重建後多久能伸直分兩種情況

2020-12-23 骨科王健醫生

近日,有報導稱演員羅雲熙在拍攝電視劇時,因不慎踩空致左腳韌帶斷裂和骨折。韌帶是維持關節穩定,使關節骨骼在限定的範圍內運動,避免受到損傷。但如果運動不當,或者受到較大的力量衝擊時,可能會導致韌帶受損甚至發生斷裂,嚴重影響正常的活動。因此,出現韌帶損傷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以免日後正常活動受影響。

膝關節韌帶斷裂一定要手術嗎?

如果膝關節內的韌帶發生斷裂,是必須進行手術處理來重建膝關節的穩定性。因為整個膝關節在運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穩定性。當膝關節已經失去了穩定性,如果再出現了不適當的撞擊,膝關節內部的結構很容易就出現損壞。

其實這很容易理解,把膝關節韌帶比作一輛汽車的零件,如果車子的零件都已經鬆動了,然後再把它開出去,開一段時間後其他零件也會鬆散,而這輛車也一定會散架。同樣道理,膝關節如果有韌帶發生了斷裂,就意味著膝關節不穩,如果患者仍然去做運動、去正常的活動,膝關節內的結構很快就會發生一些撞擊性的損傷,繼發會出現一些半月板和軟骨的問題。

所以當膝關節的韌帶出現了斷裂,而不是單純的損傷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外科手術治療。一般膝關節的損傷包括了斷裂和輕微的損傷,像很輕微的損傷,沒有出現斷裂的情況,或許還有保守治療的可能性。但是一旦出現了斷裂這種情況一定要進行手術治療。

膝關節韌帶重建以後多久能夠伸直?

要了解膝關節韌帶重建後多久能伸直,首先需要分清楚這個韌帶重建到底是什麼韌帶重建?膝關節韌帶包括內外側副韌帶,還有前後交叉韌帶,而這兩種情況的伸直時間是不同的。

對於內外側副韌帶斷裂以後進行重建,術後馬上需要伸直。因為韌帶重建以後,內外出副韌帶最緊張的狀態就是在伸直位。所以這個時候,醫生一般膝關節固定在伸直位,讓它有一段時間能夠把組織整合在一起恢復後,患者再進行功能的訓練。

第二種情況是前後交叉韌帶,膝關節在三十度位置的時候,前後交叉韌帶處於最放鬆的一個狀態,這個時候醫生會把整個膝關節重建以後的狀態,固定在這個角度,也就是它最鬆弛的狀態角度上進行維持住。等韌帶長好了以後,再活動到其他的一些位置,那麼這個韌帶在拉緊的狀態下,它就不會再鬆動了,這些是臨床醫生的進行韌帶重建的一些要求。

但前後交叉韌帶重建以後大概多久能伸直呢?一般來講,剛開始的四到六周,醫護人員會給患者每天伸直一次到兩次,目的在於就是預防組織的粘連。但是在六周以後,韌帶組織基本上能夠癒合,基本上可以達到完全伸直的狀態,正常做一些關節的功能訓練。

所以,膝關節韌帶重建多久能伸直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是前後交叉韌帶的重建,應該是需要六周以後才能夠完全伸直。如果是內外側副韌帶的重建,則術後即可達到伸直狀態。

相關焦點

  • 新鄉朋友前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訓練每天多久能慢跑?
    前叉韌帶斷裂的一剎那我們會聽到非常明顯的關節裡面發出「砰」的一聲響,然後關節會迅速出現腫脹疼痛和活動範圍受限的情況,等3-4周腫脹消失後開始出現關節不穩,不能劇烈運動,下樓梯時控制不住自己的腿,容易打軟腿,跑步時不能急停轉向或者大腿肌肉萎縮。
  • 膝關節韌帶損傷
    一般前交叉韌帶很少會單獨損傷,往往合併有內、外側副韌帶與半月板損傷,但在膝關節過伸時,有可能會單獨損傷前交叉韌帶。另外,暴力來自膝關節後方,脛骨上端受到向前衝擊的力量,也可使前交叉韌帶斷裂。前交叉韌帶損傷亦多見於競技運動。4.後交叉韌帶損傷  無論膝關節處於屈曲位或伸直位,來自前方的使脛骨上端後移的暴力都可以使後交叉韌帶斷裂。
  • 膝關節韌帶損傷(附視頻)
    、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止於股骨外髁的內下方;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踝的外側面,膝關節不論伸直或屈曲,前後十字韌帶均呈緊張狀態,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
  • 犬膝關節手術——前十字韌帶斷裂
    內側半月板: 呈"c" 字形, 前端窄後部寬,外緣中部與關節囊纖維層和睦側副韌帶相連。外側半月板:呈" 0" 字形,外緣的後部與靦肌髒相連。作用. 有加深關節窩, 緩衝震動和保護膝關節的功能。( 2) 當膝關節屈曲時,股骨兩側幌後部進入關節窩,嵌鎖因素解除,側副韌帶鬆弛,股巨關節才能繞垂直軸作輕度的旋轉運動。( 3 )膝關節運動時,半月板可發生{立移,屈膝時向後移,伸膝時向前移;小腿旋轉時半月板隨股瞟位移,二側滑向前,另一側滑向後。當膝關節屈曲半月板後移時,股幌曲度較大的後部與半月板肥厚的外緣接觸。若此時急劇伸膝,比如劇烈奔跑,半月板退讓來不及,可發生擠壓傷或破裂。
  • 韌帶斷裂多久能好 韌帶斷裂應該怎麼辦
    喜歡運動的人,往往在運動過度,或是運動不恰當的時候,常常會出現韌帶斷裂的情況,那麼,當韌帶斷裂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需要臥床休息,然而,很多的人還是想儘快好起來,於是就非常關心韌帶斷裂需要多久能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吧!韌帶斷裂多久能好如果是輕度的韌帶拉傷,沒有出現脫臼、骨折,僅僅是稍微有些紅腫,一般1-2周就能恢復。
  • 膝關節韌帶重建的幾大問題,你值得一看
    多久能讓他走路?手術後康復有什麼注意事項嗎?做完還會不會復發?當一個人面臨需要進行關節鏡下韌帶重建手術的時候,他的心裡一定是非常的焦慮的,而且有非常多的疑慮:以前沒有受過傷怎麼認得就斷了呢?這個手術到底大不大呀?做完手術到底多久能走路啊?是不是要很長時間才能正常上班?做完還不會不會復發呀?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方面的一些內容。沒有受過傷會出現關節不穩嗎?
  • 膝關節韌帶受傷怎麼辦?
    在臨床上,前十字韌帶損傷、斷裂的機率比後十字韌帶高,因此,後十字韌帶的斷裂常被忽略掉。以車禍為例,開車時駕駛如果突然承受到往前撞擊的力道 (往儀錶板衝撞過去),則後十字韌帶就有可能會損傷或斷裂;開車或騎摩託車時,駕駛往側後邊跌到、摔傷,前十字韌帶就有可能會受傷或斷裂。
  • 【專業課堂】犬膝關節手術——前十字韌帶斷裂
    內側半月板: 呈"c" 字形, 前端窄後部寬,外緣中部與關節囊纖維層和睦側副韌帶相連。外側半月板:呈" 0" 字形,外緣的後部與靦肌髒相連。作用. 有加深關節窩, 緩衝震動和保護膝關節的功能。( 2) 當膝關節屈曲時,股骨兩側幌後部進入關節窩,嵌鎖因素解除,側副韌帶鬆弛,股巨關節才能繞垂直軸作輕度的旋轉運動。( 3 )膝關節運動時,半月板可發生{立移,屈膝時向後移,伸膝時向前移;小腿旋轉時半月板隨股瞟位移,二側滑向前,另一側滑向後。當膝關節屈曲半月板後移時,股幌曲度較大的後部與半月板肥厚的外緣接觸。若此時急劇伸膝,比如劇烈奔跑,半月板退讓來不及,可發生擠壓傷或破裂。
  • 膝關節承重責任大,韌帶損傷怎麼辦?
    膝關節韌帶損傷指運動不當、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膝關節韌帶損傷,嚴重時有關節不穩,主要表現為膝部傷側局部劇痛、腫脹,有時有瘀斑,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內側副韌帶損傷時,股骨內上髁或脛骨內側髁的下緣處壓痛明顯,外側韌帶損傷時,股骨外上髁或腓骨小託處壓痛明顯。
  • 膝關節韌帶損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丨患者科普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全靠韌帶及肌肉維持其穩定性。韌帶好比是一條堅韌的帶子,把兩塊骨骼緊緊地連在一起,預防兩個骨塊間錯動帶來的不穩。若外力使膝關節旋轉或過度彎曲的力量超過韌帶所能承受的張力,那麼就會導致韌帶的損傷。膝關節有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四組韌帶。
  • 堪稱「災難」的前交叉韌帶斷裂併發症!
    直膝落地——膝關節伸直落地,比如滑雪運動員在跳躍之後落地或體操運動員跳馬落地;3. 膝關節超伸時側向落地——腿在超伸的情況下突然停止,比如棒球運動員在側向滑行上壘時膝關節受到額外的作用力;4. 旋轉及突然減速——突然減速和足扭轉跡成膝關節過度旋轉,比如足球或橄欖球運動員的突燃轉向。5. 正確的落地技巧對預防膝關節損傷很重要。
  • 前交叉韌帶斷裂,該怎麼治療?
    ,會引起韌帶的斷裂。如果發生前交叉韌帶撕裂,感覺關節有問題走路不穩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其實,出現膝關節不穩,說明韌帶撕裂程度應該比較嚴重的。那麼患者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比較安全,通常不會出現後遺症。當然也可以不必過於著急,可以先避免劇烈運動,以熱敷按摩處理,繼續觀察病情。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7個階段歷時1整年!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是運動系統常見損傷之一,傷後關節疼痛、穩定性差、自然修復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功能活動,並且使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增加。圖片來源:Pixabay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關節不穩,通常依賴外科手術重建前交叉韌帶才能根本解決。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的運動治療
    46.2%,多是由於籃球、足球、橄欖球等身體性接觸運動項目和碰撞損傷導致,受到外翻力的作用突然作用於膝關節外側,使膝關節外翻超出正常範圍都造成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而深層MCL比較薄弱,容易引起撕裂。臨床中單純的膝關節副韌帶損傷很少,往往伴有膝關節其它軟組織如內側半月板、前交叉韌帶和關節囊的損傷,併發症的發生率為73%。
  • 【科普文】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膝關節內有前交叉、後交叉韌帶;關節內側有內側副韌帶及內側關節囊韌帶;關節外側有外側副韌帶;後側有膕斜韌帶。這些韌帶構成了膝關節穩定的條件,限制關節的活動範圍,也引導膝關節按規律進行運動。損傷原因1、內側副韌帶損傷為膝外翻和外旋暴力所致。
  • 前交叉韌帶斷裂了一定要手術嗎?
    對我國現役運動員的普查發現,前交叉韌帶斷裂的發病率是0.43%。 三、前交叉韌帶斷裂後對人體的影響?  受傷時的表現:受傷的瞬間,有些人可以聽到〝啪〞一聲,接下來便無法繼續運動,若勉強運動,便會產生膝蓋不穩的感覺。直直的站立時還好,稍微彎曲走路旋轉時,便會感覺好象扭到,膝關節快要跪下去。
  • 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的運動康復
    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損傷: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時,被牽拉的韌帶超出生理負荷而發生撕裂、斷裂等損傷,以膝關節腫脹,疼痛,功能障礙,有壓痛點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 前叉韌帶的康復與訓練
    前叉的解剖AM:前內側束PL:後外側束在屈膝狀態下,前內束是緊張的,提供主要的對脛骨前移的抵抗作用。而在伸膝狀態下,後外束的大部分是緊張的,提供對抗膝關節過伸的主要作用。當屈膝30°-40°時,前交叉韌帶的張力最小。當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前交叉韌帶也有一定的限制脛骨旋轉及膝關節內外翻的作用。
  • 膝關節運動中反覆扭傷?當心它的「看門狗韌帶」
    我這膝關節經常扭,休息兩分鐘,帶傷上陣!老大爺:使不得!使不得!我年輕的時候也曾飛天遁地,膝關節反覆扭傷照樣上場,不懂事,一度放棄籃球,現在變成了「地板流」……小鮮肉:大爺,這能有什麼問題?老大爺:聽醫生說,膝關節反覆扭傷,很可能是前交叉韌帶斷裂!
  • 如何應對膝關節'四大韌帶'損傷?
    前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內,連接股骨與脛骨(起於股骨髁間窩外後部,向前、內、下止於脛骨棘前側),主要作用是限制脛骨向前過度移位。後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踝的外面,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