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一種趨成必敗的心理,但是成功依舊總是屬於少數人的,成功與失敗就像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兄弟,經常在生活中出現。
大到我國順利發射了航空母艦,小到幼兒園的小朋友成功在一場遊戲中獲得了勝利,生活處處有比拼與較量,因此,孩子們慢慢的對成功與失敗逐漸的有了清晰的概念,所以說培養勝負欲很重要。
而成功了會高興,失敗了會難過,這就是一種勝負欲的表現,所以說家長要幫助孩子們學會控制勝負欲。
據研究,大腦智力的發展,有75%是在競爭和遊戲中獲得的,如果孩子在競爭中有了勝負欲,就比如他們會想著怎麼樣才能成功,那麼冥冥之中他們也發展了自己的智力。
但是物極必反,勝負欲過高或過低,對孩子本身都沒有很大的好處,所以說一些聰明的家長就會在這個方面來做出一些控制,以便孩子能夠從中受益。
01勝負欲太強:讓孩子只注重結局,而忽視過程
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做許多事情時,相比來說都會更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他們認為「我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爭取第一過程並不重要。」但是,這種習慣只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急功近利的心理,甚至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投機取巧。
因為在他們心裡,結果是第一,他們在意自己的成功與否,以及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而過程就會模稜兩可,無法立足依據。這樣也會讓他們養成划水的壞習慣,沒有腳踏實地的努力,最終的成就也是虛空無實的。
就比如在幼兒園中,老師要求小朋友們一起比賽誰穿衣服穿的更快,於是一個勝負欲特別強的孩子,為了比賽穿的速度更快,就慌張的把穿反的衣服套在了身上。
最後被老師質問時,他便進行了詭辯:您又沒說可不可以穿反,但是我依舊穿的是最快的呀,所以我還是贏了。如果只為了贏得比賽的勝利,而不注重努力的過程,那孩子也不會領悟到勝利的真諦。
由於還在各個方面都還未發育成熟,因此,在面臨一次次還算簡單的成功時,就會愈加膨脹,無法控制住自己的虛榮心,因為經常被成就感和喜悅感,團團包裹住。
所以說很難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改進的方向,這樣一來,他們便會停滯不前,甚至為了保住自己的成就感,而不擇手段,這就得不償失了。
孩子勝負欲過強時,家長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這要求父母要在幫助孩子學習某種技能時,注意好約法三章,要多幾個附加條件來約束孩子們的成就感。
就比如,在孩子們比賽穿衣服時,除了「穿的更快」這一條件之外,還需要保證穿衣服穿的整齊完好,不能糊弄過去,要保質保量。
又比如在校園運動會上,孩子與其他的同學比賽跑步,跑步過程中不能推搡其他的成員,一定要遵紀守法,如果為了獲得第一名而不擇手段,那麼,孩子與真正的成功也會失之交臂。
02勝負欲太弱:沒有幹勁,停滯不前
勝負欲過強的孩子,會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努力奮鬥,證明自己,但是恰恰相反,勝負欲太弱的孩子往往沒有幹勁,在面對困難時,習慣於打退堂鼓。
這樣一來就會停滯不前,毫無進步,表面上看來是心態好,性格佛系,實際上,這種怠惰的心態往往是不符合該年齡段的孩子的,因為沒有勝負欲,就無法進步。沒有進步,那麼何來的成長與發展呢?
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勝負欲?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沒有勝負欲,是懶惰亦或是不願正面的對抗挫折?在家長們弄清楚後,需要採取一些實際的行動。
比如,再給他們制定目標時,可以在目標的盡頭安置一些小獎勵:好好吃飯,可以獎勵一塊糖。
考試考取100分,可以獎勵一次去遊樂場玩的機會,有了這些獎勵,就會激起他們的幹勁,讓他們學會逼自己進步,從而感受到苦盡甘來的樂趣,也在暗中鍛鍊了他們的勝負欲。
03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勝負觀念呢?
一、告訴他們:失敗並不能代表全部,應持以順其自然的態度
考慮到年齡小的孩子,並沒有過強的抗壓能力,因此他們也沒有勇氣獨立面對挫折,這時家長應該用安慰的口吻告訴他們:
失敗就是失敗,他們並不能代表其他的事物,幾次失敗,不能否定一個人的努力與智力,所以孩子不用氣餒,只是某一次運氣不好而已,貴在堅持不懈的精神與毅力。
家長應該發揮最大的作用,讓孩子從失落的情緒中走出來,畢竟他們還沒有成熟的思考能力,不會自我調節情緒,面對失敗,他們只會認為是自己不如他人、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是自己笨拙,要給予其足夠的信心,他們就可以「涅磐重生」。
二、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向前,決不能停滯不進
雖然失敗了一次,可以再次嘗試,但是絕對不能抱有一種僥倖的心理,認為真的只是自己的運氣不好,如果家長教會孩子掌握一些技巧,或者思維方式,那麼他們就不會在同一個問題上跌倒數次。
當孩子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時,家長就可以趁熱打鐵的告訴他們:
這次我們用這種方法失敗了,那麼是不是可以去尋求另外的方法呀?可以多思考一下,是否還有別的方式,這樣你是不是就離成功就又近了一步呢?
孩子在父母的一番鼓勵後,就會重執信心,並且學會了去自己找失敗的原因,為以後的次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當下一次成功時,他們不會出現驕傲的心態,而是總結歸納,虛心向前,這也是家長們也最想看到的場景。
培養孩子的勝負觀念,是在他們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這可以讓他們懂得競爭、努力的意義,我覺得面對以後人生中的每一個成功與失敗,勝不驕,敗不餒,這也是他們順利成長的一個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