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勝負欲」強怎麼辦?教會他贏的同時,還要告訴他如何面對輸

2020-12-15 育兒family

人都有一種趨成必敗的心理,但是成功依舊總是屬於少數人的,成功與失敗就像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兄弟,經常在生活中出現。

大到我國順利發射了航空母艦,小到幼兒園的小朋友成功在一場遊戲中獲得了勝利,生活處處有比拼與較量,因此,孩子們慢慢的對成功與失敗逐漸的有了清晰的概念,所以說培養勝負欲很重要。

而成功了會高興,失敗了會難過,這就是一種勝負欲的表現,所以說家長要幫助孩子們學會控制勝負欲。

據研究,大腦智力的發展,有75%是在競爭和遊戲中獲得的,如果孩子在競爭中有了勝負欲,就比如他們會想著怎麼樣才能成功,那麼冥冥之中他們也發展了自己的智力。

但是物極必反,勝負欲過高或過低,對孩子本身都沒有很大的好處,所以說一些聰明的家長就會在這個方面來做出一些控制,以便孩子能夠從中受益。

01勝負欲太強:讓孩子只注重結局,而忽視過程

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做許多事情時,相比來說都會更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他們認為「我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爭取第一過程並不重要。」但是,這種習慣只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急功近利的心理,甚至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投機取巧。

因為在他們心裡,結果是第一,他們在意自己的成功與否,以及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而過程就會模稜兩可,無法立足依據。這樣也會讓他們養成划水的壞習慣,沒有腳踏實地的努力,最終的成就也是虛空無實的。

就比如在幼兒園中,老師要求小朋友們一起比賽誰穿衣服穿的更快,於是一個勝負欲特別強的孩子,為了比賽穿的速度更快,就慌張的把穿反的衣服套在了身上。

最後被老師質問時,他便進行了詭辯:您又沒說可不可以穿反,但是我依舊穿的是最快的呀,所以我還是贏了。如果只為了贏得比賽的勝利,而不注重努力的過程,那孩子也不會領悟到勝利的真諦。

由於還在各個方面都還未發育成熟,因此,在面臨一次次還算簡單的成功時,就會愈加膨脹,無法控制住自己的虛榮心,因為經常被成就感和喜悅感,團團包裹住。

所以說很難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改進的方向,這樣一來,他們便會停滯不前,甚至為了保住自己的成就感,而不擇手段,這就得不償失了。

孩子勝負欲過強時,家長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這要求父母要在幫助孩子學習某種技能時,注意好約法三章,要多幾個附加條件來約束孩子們的成就感。

就比如,在孩子們比賽穿衣服時,除了「穿的更快」這一條件之外,還需要保證穿衣服穿的整齊完好,不能糊弄過去,要保質保量。

又比如在校園運動會上,孩子與其他的同學比賽跑步,跑步過程中不能推搡其他的成員,一定要遵紀守法,如果為了獲得第一名而不擇手段,那麼,孩子與真正的成功也會失之交臂。

02勝負欲太弱:沒有幹勁,停滯不前

勝負欲過強的孩子,會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努力奮鬥,證明自己,但是恰恰相反,勝負欲太弱的孩子往往沒有幹勁,在面對困難時,習慣於打退堂鼓。

這樣一來就會停滯不前,毫無進步,表面上看來是心態好,性格佛系,實際上,這種怠惰的心態往往是不符合該年齡段的孩子的,因為沒有勝負欲,就無法進步。沒有進步,那麼何來的成長與發展呢?

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勝負欲?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沒有勝負欲,是懶惰亦或是不願正面的對抗挫折?在家長們弄清楚後,需要採取一些實際的行動。

比如,再給他們制定目標時,可以在目標的盡頭安置一些小獎勵:好好吃飯,可以獎勵一塊糖。

考試考取100分,可以獎勵一次去遊樂場玩的機會,有了這些獎勵,就會激起他們的幹勁,讓他們學會逼自己進步,從而感受到苦盡甘來的樂趣,也在暗中鍛鍊了他們的勝負欲。

03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勝負觀念呢?

一、告訴他們:失敗並不能代表全部,應持以順其自然的態度

考慮到年齡小的孩子,並沒有過強的抗壓能力,因此他們也沒有勇氣獨立面對挫折,這時家長應該用安慰的口吻告訴他們:

失敗就是失敗,他們並不能代表其他的事物,幾次失敗,不能否定一個人的努力與智力所以孩子不用氣餒,只是某一次運氣不好而已,貴在堅持不懈的精神與毅力。

家長應該發揮最大的作用,讓孩子從失落的情緒中走出來,畢竟他們還沒有成熟的思考能力,不會自我調節情緒,面對失敗,他們只會認為是自己不如他人、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是自己笨拙,要給予其足夠的信心,他們就可以「涅磐重生」。

二、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向前,決不能停滯不進

雖然失敗了一次,可以再次嘗試,但是絕對不能抱有一種僥倖的心理,認為真的只是自己的運氣不好,如果家長教會孩子掌握一些技巧,或者思維方式,那麼他們就不會在同一個問題上跌倒數次。

當孩子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時,家長就可以趁熱打鐵的告訴他們:

這次我們用這種方法失敗了,那麼是不是可以去尋求另外的方法呀?可以多思考一下,是否還有別的方式,這樣你是不是就離成功就又近了一步呢?

孩子在父母的一番鼓勵後,就會重執信心,並且學會了去自己找失敗的原因,為以後的次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當下一次成功時,他們不會出現驕傲的心態,而是總結歸納,虛心向前,這也是家長們也最想看到的場景。

培養孩子的勝負觀念,是在他們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這可以讓他們懂得競爭、努力的意義,我覺得面對以後人生中的每一個成功與失敗,勝不驕,敗不餒,這也是他們順利成長的一個墊腳石。

相關焦點

  • 【星座控】十二星座的勝負欲有多強?
    十二星座會的勝負欲有多強呢? 白羊座 100分 白羊座的勝負欲可以說很強了,達到了100分,白羊座是一個每件事都想爭第一的星座,白羊座,在黃道十二宮中排第一位,所以爭第一成了白羊座的一種習慣,有時候勝負欲也表現的很幼稚,像孩子一樣輸不起。
  •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家長做好5點,孩子不怕輸
    成年人尚且都在學習如何去面對輸贏,更何況是孩子呢?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小朋友,贏得時候歡天喜地,輸的時候就會哭鼻子,甚至摔東西,不講理。記得在《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有一期小豬比賽賽跑的環節。
  • 請告訴孩子,有時候贏並不是全部,重要的是享受過程
    當媽那些事兒 請告訴孩子,有時候贏並不是全部,重要的是享受過程 「凡事力求第一。」幾乎是每個家長和孩子的終極目標,過程如何不重要,因為沒有人會看到、會關心,只有結果是第一,才能贏得鮮花和掌聲,才有人會深究「你的第一」是怎麼努力得來的。
  • 白巖松:教孩子如何去贏,不如教會他們體面而有尊嚴地輸
    如何把孩子教育好應該是各位家長一直探索的問題。其實孩子成長沒有一個具體的模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都是通過一個模式培養孩子,那就失去了多樣性,成長應該是真實而立體的。我們看一下白巖松結合其自身成長及教子經歷是怎樣說的 !「輸」是中國人很缺乏的一種教育。
  • 葉一茜吐槽森碟太「佛系」,缺乏勝負欲,專家:輸不起人生會很慘
    教育專家:輸不起的孩子,以後會輸的很慘對於葉一茜的觀點,同樣作為寶媽的傅首爾卻覺得,孩子性格「佛系」挺好的,有這種輕鬆的心態,反而人生不會太累。教育專家張敏,對於傅首爾的看法表示贊同,對於孩子的勝負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輸不起的孩子,以後的人生可能會輸的很慘。」
  • 女兒田雨橙沒有勝負欲被親媽嫌棄,專家:輸得起才是最大的贏家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孩子的性格除了先天條件會遺傳到父母,還會受到後天環境以及父母的行為影響。現在社會生活壓力大,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對於孩子的勝負欲很是在意。
  • 孩子10歲母親還不敢讓他到外面玩,是控制欲太強?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爸爸提問:我孩子10歲,媽媽還不敢讓孩子在外面玩,認為媽媽的控制欲太強。應該怎麼樣勸媽媽放寬心?底下有800多個回答,都在告訴這位爸爸,媽媽的擔心是正常的,這和控制欲根本沒有直接的關係的。
  • 馬雲35歲以前沒體會過成功,李玫瑾:「輸得起」的孩子更容易贏
    01「輸不起」的孩子都有啥特徵?在養育禾禾的過程中,禾禾媽媽發現,女兒有那麼一段時間「輸不起」,比如有一次禾禾和爸爸玩跳棋,剛開始爸爸故意讓了她兩局,她玩的很開心,可是當後來爸爸贏了她一局後,她就吵著不想玩了,其實這就是「輸不起」的表現,孩子「輸不起」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逆商」水平低。
  • 天蠍座:驕傲的天性,卻愛得單純,勝負欲超強,但從不習慣去偽裝
    感情強烈且極端化的天蠍,給人的感覺既是驕傲的,也是擁有很強的勝負欲。在面對感情的時候,他們也是真的很單純,但是由於他們的勝負欲要求他們一定要贏,必須佔上風。
  • 孩子只能贏不能輸,怎么正確引導?
    孩子還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概念 小孩子在八歲以前,對於因果邏輯的感受還不強烈,他不會覺得我現在要贏,是因為只有贏了,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他更多的感受就是,我贏了,我覺得很快樂;我輸了,我感覺很不開心。
  • 孩子總是贏並不是好事,清華附中校長: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才最健康
    前段時間我去朋友家玩,她家有一個7歲的小男孩,我和他一起玩撲克牌的彌竹竿遊戲,剛開始他嬴到的撲克牌比較多,他高興得手舞足蹈,後來我慢慢佔了上風,把他的一大半撲克牌都贏走了,這時候,他開始生氣了,把牌扔在桌子上喊著不玩了,不玩了,沒意思。
  • 孩子有競爭心並非不好,做「良性比較」,鼓勵孩子正向競爭
    表姐的孩子前幾年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因為競爭紀律之星失敗之後,在家裡大哭大鬧了很久。表姐一家沒在意,倒覺得孩子從小有勝負欲,有競爭心是一件好事。但是慢慢地,表姐卻發現。孩子的勝負欲越來越重。不論大事小事,只要她"輸了"家裡人就要花費時間精力去哄她。表姐因此也越來越擔心孩子的心理發展。
  • 孩子輸不起,什麼都要第一名?這些繪本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輸贏
    你有沒有因為孩子太喜歡競爭而擔心?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不管和誰一起玩遊戲,總是喜歡爭第一,連玩個石頭剪刀布都不能輸?估計不少家長都為此糾結過,陪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我贏了,他輸了,孩子就很不高興。可是,總故意讓他贏的話,他會不會越來越輸不起呢?
  • 玩耍失敗就崩潰,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困難?
    雖然可以理解,但是玩不了兩下玩具就又哭又叫的真的讓人很困擾啊有沒有,怎麼能讓孩子不受挫敗的情緒困擾,克服困難繼續玩下去,堅定的面對挑戰呢?這時候有人說啦:挫折教育啊!現在小孩子心理這麼脆弱就是受到的挫折太少了,讓他多受一點挫折他就勇敢堅強了。這個理論真是大錯特錯,南轅北轍了。
  • 王一博快本玩遊戲,勝負欲讓他倒掛,看他掛那挺開心的 掛著吧!
    他還看了hg 一眼。他一扭腰帶翻了兩個人啊朋友們,小神龍擺尾不過如此。 內心OS:先提前抖摟一下看看我帽子穩不穩 穩了 OK 都給我下去 我王一博的一必須是第一的1.啵崽使起戰術(戰場欺詐師),也沒想過跟隊友溝通一下,贏就完事兒了。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有的家長拼命催促著孩子跑,教孩子怎麼成功,卻從不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
  • 昆凌讓女兒和兒子比賽吃飯,女兒表示:我不需要贏,只要認真就好
    害怕輸的孩子,成為不了人生的贏家著名作家劉震雲曾經表示:生活並沒有輸贏一說,但人類一旦產生了勝負之心,那將成為不了人生的贏家。贏並不可喜,輸並不可悲,勝負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擁有怎樣的心態去看待勝負。
  • 笑話:你想想你孩子,他還小,你死了他怎麼辦?
    如果有別人欺負你,你就立刻用鏟子呼他臉。可是爸爸,我是女生啊。那你可以用粉色的鏟子呼他臉。。。3、昨天出差回來發現走前放在桌上的一百個保險套變成了九十九個畢竟出差這麼久一次而已可以體諒突然感覺哪裡不太對勁才TM想起來走之前放的是一百個杜蕾斯回來變成了九十九個傑士邦4、一男子欲跳樓,談判專家趕到:你想想你孩子
  • 孩子缺乏自信的3種表現,只要有一個,父母就要注意了!
    但朋友苦惱的是孩子在下棋時勝負心太強,贏的時候不可一世,輸了就會非常生氣,而且這種負面情緒還會持續影響他很久。 勝負心太重,根本上還是在於自信心不足。 所以,要想避免孩子陷入「輸不起」的心理陷阱,最核心的解決辦法,就是增強孩子的力量感和安全感,引導他完成越來越多的事,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逐漸建立起自信。
  • 面對「不能輸」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學學這六種正確的鼓勵方法
    也有家長提出疑問:「現如今的社會就是只注重結果不在乎過程,如果孩子表現的不好還鼓勵他,難道不會讓他變得更加任性嗎?」當然不會,事實上只注重結果並沒有意義,因為沒有人能夠做到一直成功,而人生也總是起起伏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