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物價上漲的速度似乎變快了,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豬肉、大蔥、生薑價格的大漲。例如,現在豬肉價格一直維持在二十幾元一斤的高位沒有降下來,甚至在前段時間還出現了一定的上漲。
與此同時,作為生活必需品的大蔥、生薑價格也在前段時間大漲。根據中國農業信息網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國內大蔥、生薑的批發價格分別為每公斤4.56元、14.08元,同比分別上漲了99.1%、71.5%。
而除此之外,今年還有很多食品的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這直接導致了居民生活成本的提高。那麼為什麼今年物價會漲得那麼快呢?
首先,豬肉價格已經逐漸成為了人們衡量物價標準的重要因素。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豬肉價格受豬瘟和豬周期的影響開始大漲,十幾塊一斤的價格直接翻倍漲到了二十幾元一斤、三十幾元一斤。
雖然在之後的調控中,各地豬肉價格出現了一定的下跌,但是2020年全年都沒有回到「十元時代」,所以人們普遍認為今年的物價很高。
其次,今年上半年很多產業都受到了疫情、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農產品產業,包括大蔥、生薑在內的等各類農作物產量出現了下跌,市場供不應求,也就導致了食品價格的整體上漲。
物價這樣的上漲趨勢幾乎一直維持到了今年10月份,到了11月,物價終於傳來了好消息!
根據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而10月份為上漲0.5%;環比下降了0.6%。從整體上來看,1-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7%,漲幅比1-10月份回落了0.3個百分點。
而且包括食品菸酒、衣著、居住、醫療保健等方面的價格都在11月份出現了下降,其中食品菸酒同比下降了0.7%。食品方面能有這樣的降幅主要得益於豬肉價格的下跌,11月份的豬肉價格降幅高達12.5%,而糧食、鮮果、鮮菜價格都是在上漲的,所以豬肉相當於是獨自舉起了食品價格下跌的大旗。
雖然11月份全國物價下跌的幅度並不是很大,但這是今年物價的第一次下跌,同樣也代表了物價快速上漲趨勢的終結。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物價上漲終於到頭了呢?
事實上,單單看11月份物價的下跌並不能預示未來物價的整體走向。因為物價的變化趨勢不僅受貨幣發行量的影響,同樣也受市場供需的影響。而在年底的這段時間裡,各類食品的需求會逐漸增長,這可能會給農產品的價格帶來一定的上漲空間。
只不過,在今年物價上漲的過程中,市場自身也在不斷調整供需平衡,像是供給少的產品會加大產量、也會加大進口力度,從而降低價格。就拿豬肉來說,11月份的豬肉價格整體上下降其實主要得益於生豬產能的恢復,只要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今年物價快速上漲的趨勢有很大的可能會慢慢放緩。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物價穩定!11月全國CPI年內首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