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研報|下肢運動康復器材

2020-12-21 福祉科創

現如今,經濟社會的競爭和人們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數量在不斷增長,尤其是中風偏癱,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主要表現為身體同側上、下肢癱瘓。中風偏癱的康復治療,除了藥物、飲食以外,也包括物理治療和日常的作業治療。

本期福祉研報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肢運動康復治療過程中的一些方法和器材。

一、關節活動技術

1.主動運動

常用的為各種徒手體操或器械體操。動作的設計原則是根據患者關節活動受限的方向和程度、肌力的大小以及可以使用的器械,設計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動作,內容可簡可繁,可以個人練習,也可以將有相同關節活動障礙的患者分組集體練習。

圖:Nustep T5 下肢邁步訓練器

2.主動助力運動

常用的有懸吊練習、滑輪練習和器械練習。懸吊練習是利用掛鈎、繩索和吊帶組合將擬活動的肢體懸吊起來,使肢體在去除重力的前提下主動活動,類似於鐘擺樣運動。滑輪練習是利用滑輪和繩索,通過健側肢體的活動來幫助或帶動患側肢體的活動。器械練習是利用槓桿原理,以器械為助力,帶動活動受限的關節進行活動。

圖:懸吊訓練系統

3.被動運動

根據力量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由經過專門培訓的治療人員完成的被動運動,如關節可動範圍內的運動和關節鬆動技術;另一種是藉助外力由患者自己完成的被動運動,如滑輪練習、關節牽引、持續性被動活動等。

圖:motomed letto2 下肢被動運動康復儀器

圖:下肢連續運動CPM機

二、軟組織牽伸技術

牽伸( stretching)是指拉長攣縮或短縮軟組織的治療方法。

1.目的

主要為改善或重新獲得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伸展性,降低肌張力,增加或恢復關節的活動範圍,防止發生不可逆的組織攣縮,預防或降低軀區體在活動或從事某項運動時出現的肌肉、肌腱損傷。

2.分類

根據牽伸力量的來源、牽伸方式和持續時間可以把牽伸分為手法牽伸、器械牽伸和自我牽伸三種。

(1)手法牽伸是治療者對發生緊張或攣縮的組織或活動受限的關節,通過手力牽伸,並通過控制牽伸的方向、速度和持續時間來增加組織的長度和關節活動範圍。

圖:髖、膝、踝多自由度手力牽伸治療示意圖

(2)械牽伸是利用小強度的外部力量,較長時問作用於縮短組織。

(3)自我牽伸是一種由患者自己完成的肌肉伸展性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重量作為牽伸力量。

圖:大腿後側肌肉的自我牽伸

3.臨床應用

凡是由於軟組織攣縮、粘連或瘢痕形成引起肌肉結締組織和皮膚縮短、關節活動範圍降低均可採用牽伸治療。當肌無力和拮抗肌緊張同時存在時,先牽伸緊張的拮抗肌,再增強無力肌肉的力量。

牽伸的禁忌證主要為關節內或關節周圍組織炎症,如結核感染,特別是在急性期;新近發生的骨折、肌肉韌帶損傷;組織內有血腫或有其他創傷;神經損傷或神經吻合術後1個月內,關節活動或肌肉被拉長時劇痛;嚴重的骨質疏鬆。

此外,當攣縮或縮短的組織具有維持關節的穩定性或使肌肉保持一定力量、增加功能活動的作用時,牽伸應慎重,特別是四肢癱或肌肉嚴重無力的患者。

三、肌力訓練技術

肌力訓練是根據超量負荷的原理,通過肌肉的主動收縮來改善或增強肌肉的力量。

1.肌力訓練分類

根據肌肉的收縮方式可以分為等長運動和等張運動;根據是否施加阻力分為非抗阻力運動和抗阻力運動。非抗阻力運動包括主動運動和主動助力運動,抗阻力運動包括等張性(向心性、心性)等長性、等速阻力運動。

圖:下肢智能反饋訓練系統,可根據恢復程度增加站立角度

2.肌力訓練方法選擇

當肌力為1及2寸,進行徒手助力肌力訓練當肌力達3級或以上時,進行主動抗重力或抗阻力肌力訓練,根據肌肉收縮類型分為抗等張阻力運動(也稱為動力性運動)、抗等長阻力運動稱性運動以及等速運動。

圖:Proxomed Compass 600系列肌力訓練器材可評估運動曲線

因此,在康復治療時,進行正確有針對性的功能訓練,既能調節各個系統的功能, 對改善患者的身、心功能障礙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1]《康復醫學》黃曉琳等主編,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 高春華, 黃曉琳, 黃杰,等. 下肢康復機器人訓練對早期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功能的影響[J]. 中國康復醫學雜誌, 2014, 029(004):351-353,366.

[3] 健朗醫療SET懸吊訓練系統

http://www.sjzjanlen.com/products/21.html

[4] MOTOmed letto2 https://www.motomed.com/produkte/motomed-letto2/

[5] Exercises Lower Extremities - Older Child (Passive)

https://www.nationwidechildrens.org/family-resources-education/health-wellness-and-safety-resources/helping-hands/exercises-lower-extremities-older-child-passive

[6] CPM for lower limb

https://www.gadeliusmedical.com/en/products/Orthopedic/cpm02.html

[7] 下肢智能反饋訓練系統

http://www.yikangshiye.com/legs/a1.html

[8] strength / compass 600, proxomed

https://www.proxomed.com/en/produktlinie/compass_600-2.html

[9] RECUMBENT CROSS TRAINERS DESIGNED WITH INCLUSIVITY IN MIND

相關焦點

  • 福祉機器人亮相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
    近日,2018國際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與服務博覽會暨國際福祉博覽會在秦皇島園博園主場館會議廳拉開帷幕,100多家國內外知名康復輔助器具行業龍頭到會參展。博展會由四個展區構成,分別為科研儀器設備展區、大專院校科研成果展區、康復輔助器具創新產品展區、康復輔助器具應用示範展區,涵蓋康復輔助器具十二大類產品。
  •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打開APP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天津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17 18:16:20
  • 嬰幼兒運動障礙評定與康復
    隨意運動是有意識的,能隨自己的意志進行的運動,又稱自主運動。一般所說運動指隨意運動而言。嬰幼兒運動障礙主要是指嬰幼兒運動功能水平與其相應年齡階段不符,存在運動功能落後,多由於中樞神經損傷引起,如腦癱等。1、沒有評定,就沒有康復。2、康複評定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3、康複評定能幫助康復醫生和治療師找到障礙的原因,進而制定並實施相應康復治療計劃。
  • 南皮縣試點康復器材進家庭 有效助力康復訓練由機構向外延伸
    自2018年腦幹出血致半身不遂後,他的康復訓練就沒有停止過,這對於一個足不出戶的殘疾人而言,實在難得。更為難得的是,王其增訓練用的是專業的康復器材——肋木架。記者早有耳聞,各地在紛紛試點康復器材進家庭,但大都限於一些肩肘關節康復訓練器、上肢多功能康復訓練器等康復器材,肋木架這種相對大型的器材登門入室確是首次看到。
  • 從老年人腿部運動能力的衰退看下肢訓練的重要性
    失去正常的行走能力,人體的各個系統都會出現衰退,比如神經系統(感覺遲鈍)、心血管系統(下肢靜脈血栓)、運動系統(肌肉萎縮)等。因此中老年人要適當做腿部運動,腿腳有力,不僅筋骨強健,還能提高生活質量。移動式地面互動康復系統採用互動投影技術、將豐富的多媒體內容投影在用戶腳下,康復者移動腳步,即可與地面的虛擬角色或道具進行互動,通過趣味的互動方式達到下肢康復作用。
  • 關於中風康復『動』or『靜』,康復不僅僅是運動
    中風患者康復鍛鍊的過程也是重新學習的過程,可能會包括運動、語言、心理等各方各面,通過這種嚴格周密的學習與訓練,患者往往能恢復到較好的狀態。 PART 02 規避不適當的康復鍛鍊
  • 10款家用健身器材推薦 讓你生活運動起來
    發現偶爾爬個4.5層的樓梯也會氣喘籲籲,多少次在心裡呼籲自己該鍛鍊身體,該減肥了,可是擁擠的街道和滿是汽車尾氣的空氣讓人望而卻步,如何讓自己有效能長期性的鍛鍊身體,當你走過健身器材商店時,是不是想過這裡或許有能讓自己堅持下去鍛鍊身體的足夠理由呢。
  • 下肢運動損傷的預防控制方法
    (2) 下肢薄弱運動環節 多數運動員將肌肉練得非常強壯,但一些人體運動的薄弱環節未必會被練到,在下肢中最為常見的是髖關節外展和外旋肌力量弱,它們是維持下肢正確運動姿勢重要肌肉,力量不足易造成下肢運動不穩,增加損傷風險。下肢Q角過大女性尤為常見,也是女運動員下肢前交叉韌帶損傷風險高於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下肢關節的損傷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下肢關節的損傷 2020-09-17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康復家庭篇之橋式運動
    一、什麼是「橋式運動」?  「橋式運動」也叫選擇性髖伸展運動,是早期床上體位變換訓練內容之一,因為姿勢像橋而得名,患者偏癱側軀幹和肢體無力,也可通過健側帶動患側完成並起到誘發、促進作用。二、橋式運動的目的  1.訓練腰背肌和提高骨盆的控制能力  2.誘發下肢分離運動,緩解軀幹及下肢的痙攣  3.提高軀幹肌肌力和平衡能力  4.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三、橋式運動的方法  患者仰臥位,雙手放於體側,或Bobath握手,胸前上舉,下肢屈曲支撐於床面,患者將臀部抬離床面,儘量抬高,即完成伸髖、屈膝
  • 南傘鎮新城社區殘疾人康復示範點建成開放
    近日,鎮康縣南傘鎮新城社區殘疾人康復示範點開放,預示著鎮康縣首個殘疾人社區(村)示範點落戶南傘鎮新城社區。示範點建設堅持資金專款專用原則,聚焦建設目標,圍繞「人性化、全面化、服務化」需求,建成康復示範點辦公室1間、康復訓練場地1個、心裡疏導室1間、圖書閱覽室1間,設有無障礙通道。康復訓練室內配有殘疾人成人站立架、兒童助行器、成人助行器、訓練用階梯、腕關節旋轉訓練器、上肢推舉訓練器、肢體康復器、下肢康復訓練器等康復器材20餘種。
  • 【運動保健課】「運動康復---粗大運動練習」
    粗大運動簡稱大運動或肌肉運動。是運用個體功能配合大肌肉運動,以有計劃、有系統的肢體運動來改善個體的運動機能,促進身心發展,達到一定的康複目的。疫情期間通過一些運動可以幫助同學們調節情緒,增強身體免疫力,也可以通過家長輔助來增進親子關係。
  • 【名師課堂】骨盆康復運動,你真的做對了嗎?
    現代醫學體系中已把預防、臨床、康復組成統一的體系,近些年我們也在不同地方和領域見到了各種各樣的物理康復治療,最常見的要數產後康復、整骨康復、運動康復等等
  • 【神經康復】脊髓損傷的評定及康復治療方案
    脊髓損傷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脊髓結構、功能損害,造成損傷水平以下正常運動、感覺、自主功能的障礙。脊髓損傷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癱或截癱,是一種嚴重致殘性的創傷。脊髓損傷的康複評定(一)損傷水平的評定根據脊髓損傷的不同部位可大致分為四肢癱或截癱。
  • 減肥、健身、康復訓練必看:史上最全的下肢肌力訓練
    強化下肢力量可以使你擁有不一般的體魄,也可以快速的指導受傷者恢復健康,反覆練習這些動作重獲運動場所具備的控制力、強度與肌力。
  • 【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篇】——康復中風偏癱,並非難於登天
    被動運動是指全靠外力來幫助完成的運動。這種外力既可藉助他人或自身健側肢體來實現,又可藉助康復器具。
  • 美季康復 ▏說說產後骨盆運動康復那些事兒
    骨與骨相互構成關節,關節間存在一定的附屬運動。女性順產會通過骨盆來完成,所以骨盆的位置還間接影響著生育功能及產後的康復。當我們骨盆不正時,身體就像「多米諾骨牌」,下肢或脊柱開始「坍塌」。讓骨盆肌肉恢復柔軟度,並且提升收縮力,進而消除引發各種不適症狀的骨盆歪斜與鬆弛。這才是我們康復的首要目標。
  • 開鏈運動與閉鏈運動在體能和康復訓練上的應用
    、大腿、膝關節、小腿、踝關節、足等等形成下肢運動鏈。人們通常將一側上下肢視為一條長鏈,每個關節均為鏈扣。如近端固定,遠端游離即為開鏈,此時可任意活動某一單獨關節或同時活動若干關節。股四頭肌椅訓練、使用啞鈴進行肱二頭肌訓練是典型的例子。反之,遠端閉合,如接觸地面、牆面或桌面,近端(軀幹)運動,即可稱之為閉鏈。此時所能做的肢體運動只能是多關節協調活動。
  • 易建聯赴美康復:跟腱斷裂,運動明星的噩夢!
    據#易建聯中文網#報導,易建聯已經於昨晚出發前往洛杉磯進行康復。在疫情形勢異常嚴峻的情況下做出去美國的選擇,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確實有更為完備的康復體系。希望阿聯身體能得到更好更快的恢復,早日重返賽場!今天,運動醫生和大家聊聊我們的跟腱!▏跟腱斷裂的症狀有哪些?
  • 聚焦WAIC2020:人工智慧賦能康復治療未來殘障人士能把康復機器人帶...
    殘疾人可使用機器人輔助行走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上海企業傅利葉智能展示了一款外骨骼機器人ExoMotus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傅利葉的工作人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道,這款機器人可針對有步行功能障礙的人群,特別是脊髓損傷患者,它可幫助患者每天在家庭和社區等日常生活場景下,進行步行訓練,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