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人生》讀書筆記,關於未來的六大預言

2021-01-10 網易

  《百歲人生》讀書筆記,關於未來的六大預言

  《百歲人生》一書中,關於未來的六大預言。

  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倫敦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其中一位還是牛津大學經濟政治研究所的核心成員,並擔任多家國際金融機構的經濟顧問。

  因此,他們的預言,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礎上,未來的發展或許不會和書中預言的完全相同,但是,大致的脈絡,起碼現在都已經初見端倪。

  

  第一,你很可能會活到一百歲,甚至超過一百歲。

  這個預測有實際的數據做支撐,根據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從1840年開始,每過十年,人類就可以多活兩到三歲,進入到21世紀以後,這個速度還在加速。

  也就是說身邊00後的這些小孩,有50%的概率能活到百歲。

  第二,三段式人生必將消亡,多段式人生即將登場。

  三段式人生是指人生的三個階段。

  學生階段,10到20幾年,工作階段30多年,以及養老階段。

  但是,壽命增加到百歲人生這個長度以後,三段式人生的劃分明顯就跟不上節奏了。

  取而代之的將是多段式人生的劃分,將人生劃分成4到8個階段。

  人類的壽命在不斷增加,而行業的壽命卻在不斷縮減。很難在一個行業裡幹到退休。

  這就要求人類需要不斷地學習,適應新工作。學習和工作往往穿插進行。

  因此,以後的節奏很有可能是學習,工作,再學習,再工作交替進行。

  第三,自我更新將是未來每個人的第一生存技能。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學歷,知識,經驗,甚至是三觀,很可能被顛覆,重建,如此反覆。

  時代變化的太快,如果不能自我更新,顯然是跟不上節奏的。

  我們這一代人可以回顧從1980年開始至今40年的發展歷程,感受應該很清晰。更不用說近百年的歷史,變化更是滄海桑田。

  第四,人工智慧將會搶走大多數人的飯碗,一二三線城市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大量的職業將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社會分工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

  需要大量原創性工作的那些行業將得以保留,比如科研,設計,文化創意產業,娛樂業,教育業等,這些行業會發展得更好。

  另外,比如理髮,化妝,餐飲等個人服務業也會被保留,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剩下的那些科技含量一般,具有重複性,標準性,容易被指令描述的行業將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比如中介,銀行,會計等。

  更好的資源都會流向大城市。

  第五,跨年齡交往在未來將會成為主流。

  20幾年前,你的伴侶比你大或者小10來歲,還是一件很稀奇的事,但是現在,已經司空見慣,在未來,這個年齡的差別可能會更大,老夫少妻或者老妻少夫也許就稀鬆平常。

  現在剛40歲,可能被稱為大齡剩男或剩女,將來,60多正是黃金年齡。

  所以從當下開始,就不要再覺得自己老了,一切都來不及了,在將來,得學會隨時更新。

  第六,人生的選擇,尤其是婚姻的選擇,將會越來越慎重

  過去,一個工作很容易就幹一輩子,30年一晃就過去,但是現在來看,很多企業還撐不到你退休就不在了,將來行業迭代的速度會更快。

  所以選擇職業的時候,會比以前更加慎重,是20年被淘汰,還是2年被淘汰,關乎生計,不得不認真思索。

  以上的6個預言,也是本書的核心部分,圍繞這幾個主題展開。

  我個人強烈建議00後的孩子們讀讀這本書,我們這代人可能趕不上你們的好時候了,但是你們大概率會經曆書中所寫的場景,提前了解一下,或許對你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與工作》喜新厭舊在未來會是一種美德
    這個標題是不是讓你很不爽呢,別著急,下面的六個預言會讓你痛並快樂著。你很可能會活到一百歲甚至超過一百歲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最新權威數據顯示,從1840年開始,人類的壽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約三個月的速度遞增。也就是說每十年,人類的壽命就會整體增長2-3歲。
  • 《百歲人生》從一個審視人生的全新視角,來規劃好自己這一生
    在《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與工作》整本書中,作者一共提出了關於未來的六大預言。第一,你很可能會活到一百歲。第二,三段式人生必將消亡,多段式人生即將登場。第三,喜新厭舊在未來可能會成為一種美德。第五,跨年齡交往在未來將會成為主流。第六,人生的選擇,尤其是婚姻的選擇,將會越來越慎重下面我們來一個個說。第一條預言:你的這輩子很有可能會活到將近一百歲,甚至超過一百歲。
  • 擁有百歲人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最重要趨勢
    如此熱愛工作的你,有沒有想過,假如未來我們需要終生工作,永遠無法退休該怎麼辦? 這並非危言聳聽,日本已經出現了古稀老人重返職場的情況。數據稱,日本社會的老齡人口已佔總人口近40%,勞動力短缺,導致很多老年人70歲還在工作。關於老齡化問題,我們往往會從養老、醫療等角度思考,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趨勢——人類不僅僅越來越老,也活得越來越久。
  •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7篇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7篇,歡迎借鑑參考。《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一第一次接觸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是在上初中時,從家裡唯一的半導體收音機每天中午的小說聯播中聽到的。那時,年少的我對書中的內涵體會的並不深刻。最近在家休息,我重讀了這部文學巨著。
  • 讀書筆記,自己摘抄
    《躍遷——成為高手》共讀筆記(一)序言作者:古典時間:20181107字數786文:超越凡塵3.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須用投資的心態來看待人生。1.幫你省錢、省時間。2.觀察身邊一流的產品、公司和人,都能發現一個特點——他們都有一個非線性跨越成長階段。3.選擇命運,認知選擇。4.其做「得到」App的思路:有頭部(營養)的內容,,才能在市場裡活下去。5.喜歡答案的人很痛苦,因為他的世界不斷崩塌。
  • 如何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讀者對所閱讀書籍後通過自身理解再創造出的產物,不是單純的摘抄也不是用彩色筆圈出幾個重點句子,而是建立在對全書知識框架有足夠清晰的認知後,在自己腦海中進行整理再輸出的一種行為。但是大部分人卻不知道如何寫讀書筆記,不是記得毫無章法就是鬼畫桃符,對於這種筆記估計沒有人會想復盤重新再看。
  • 日本論壇中的預言家,自稱來自2062年,留下關於未來預言消失!
    可是今年在社交平臺上,竟然出現了自稱來自未來的預言家,比如來自2062年的論壇預言家,這是一位日本的男子,他的出現令日本網友深信不疑。論壇中出現預言家2010年的時候,日本某個論壇中,這一論壇主要講述了未來地球和自己對未來地球的看法等等,很多人會在論壇中詢問自己的夢境和未來,一開始大家只把這個論壇當做玩笑話來看,並沒有當真,可是在2019年的11月份,2062初次出現,他的出現意味著不平凡,看似平常的回覆,卻隱藏著關於未來秘密。
  • 讀書筆記——學會做讀書筆記,整理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為什麼必須要做讀書筆記?因為如果一味低頭讀書,讀完就忘就是常態,甚至合上書本那一刻,你已經講不出書中重點。而這點對於實現讀書變現就是最大的障礙。有人說,一篇講書稿就能拿到3000元,多厲害,多羨慕,我也要寫。結果呢?
  • 讀書筆記第54天:《人生的境界》不完滿的人生
    2020年6月27日 庚子年 五月初七 雨 上海(讀書筆記第54天)今天,繼續閱讀季羨林先生的《人生的境界》第一輯「人生隨想」第二部分(P24-P52)。不鍛鍊:絕不是反對體育鍛鍊,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工作,不要為了鍛鍊花費太多的時間。不挑食:不要這個不吃,那個不能吃。每到吃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窘態可掬。不嘀咕:對什麼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開朗,樂觀愉快,有問題則設法解決之,有困難則努力克服之。儘管人的壽夭不同,這是人們自己無能為力的。不管壽長壽短,都要盡力實現這僅有的一次生命的價值。
  • 如何寫好讀書筆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一直以來都有讀書的習慣,閒暇時候,總是喜歡棒一本書,泡上一杯茶,靜靜地品書、品茶、品人生。讀的書是多了,但是下筆,還是覺得欠缺了點意思,不知道這神來之筆,到底該如何揮灑自如。寫讀書筆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之一。現在專講如何寫讀書筆記的書籍很多,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在這裡我也無法去評價其好壞,只有適合不適合之分吧。前段時間我也看過一本,其講述的方法個人覺得還是可行的,但是僅限於是初級,帶人入門還是很有用的。
  • 小學生讀書筆記實用技巧
    「不動筆墨不讀書」,近年來小學語文教材大改版,增加了很多關於「閱讀板塊」的教學,而且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更加重視了。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讓閱讀更好地服務於寫作?根據所讀文章種類不同,所寫的讀書筆記也各有不同,以下是小學生常用的幾種讀書筆記的形式,相信會對閱讀和習作有很大幫助:(1)摘抄式。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低、中段的孩子,培養他們讀書時,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經典的段落,可以把經典段落試著背下來,以便成為寫作文時的素材。
  • 讀書筆記 開啟讀書的另一扇門
    很多人都知道讀書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開闊的眼界和紮實的積累,但是開啟讀書卻很難,或者說堅持讀書很難。不為讀書而讀,只是通過讀書讓自己更充盈、更凝練,打開讀書這扇門至關重要,而讀書筆記就可以讓你的點點滴滴變成生活的井井有條。《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著名的代表作。
  • 好用的讀書筆記app軟體推薦
    特意在手機應用商店搜了下「讀書筆記」四個字,發現出來的都是一些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這些在工作辦公中使用的筆記工具,再往下翻就是一些微信閱讀、愛奇藝閱讀之類的看書app,真正針對讀書做筆記這個場景使用的讀書筆記app軟體很少。
  • 「視覺筆記」如何把讀書筆記變成財富
    另外關於讀書的疑問:01畫筆記費時間,為什麼還要畫?02讀書如何才算是高效,讀的快,讀的多?讀的深,誰重要03我們讀書到底在讀什麼,真正有價值的是什麼?04一本書的重點在哪裡,如何篩選?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說「讀書筆記絕不是這麼膚淺的東西」,但是我認為,就算是這樣簡單地記筆記,也一定能讓你有所收穫,因為把讀書筆記堅持下去才是寫讀書筆記最基本的要求。至於能否得心應手地做好讀書筆記,進而熟練地參考記錄過的筆記,都是堅持寫讀書筆記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後才能收到的效果。所以,為了達到這樣的境界,一切都應該以「能堅持下去」為先。
  • 《筆記思考術》:人生沒有捷徑,用對方法才能走得更快
    錢鍾書老先生被譽為「文化崑崙」,一生熟讀數千本書,只要他讀過的書藉都能流利背誦,這與他酷愛做讀書筆記有關。名人都喜歡記筆記,如果說成功有捷徑的話,那麼就是正確地做筆記了。你不是在記筆記,而是在創變未來以前我讀書的時候老師在臺上口若懸河,我在臺下奮筆疾書,要是一不小心晃神了有一個字沒聽到,我都捨不得在課堂上問。
  • 教育專家告訴孩子:停課不停學,怎樣在家做好讀書筆記,學習知識
    因此他整理了自己的讀書筆記經驗,歸納成《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以下簡稱《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從選書,到讀書做筆記,再到怎樣活用書中內容,筆記本在閱讀的每一步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一旦學會將書中內容化為自己內在的智慧,我們的讀書之路甚至人生之路都將受到深刻的影響甚至改變。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書筆記及整理術實踐
    今年有看幾本整理術方面的書和電影,如《斷舍離》第一本和第二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 不動筆墨不讀書,如何高效地做讀書筆記?(經驗總結)
    我是一名讀書寫作愛好者,今年已經累計閱讀了60幾本書,寫了30多篇讀後感,我就說一下讀書為什麼要寫讀書筆記和一些寫讀書筆記的經驗吧。一、為什麼寫讀書筆記? ①只是一味的讀書,等於沒有讀過 仔細想一下,你讀過那麼多書,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呢?
  • 不會做讀書筆記,你永遠無法成為閱讀達人
    那讀書筆記的作用就不僅僅是「記錄」,而是為「快速理解、掌握和應用」來服務。比如書中的精華部分自然是有用的信息,關於「精華」洋蔥島導航員引入了古典老師在《超級個人》專欄裡提到的概念叫「知識晶體」,我整理了知識晶體的概念卡片如下:
  • 關於讀書和聽書
    所以這裡我們聊聊關於讀書和聽書的幾件事:1. 讀書對於知識結構的意義2. 聽書的常見答疑3. 工具和閱讀器的選擇4. 我的讀書計劃和與你的互動1. 讀書對於知識結構的意義讀書/聽書是件很棒的事情。具體說為什麼這麼棒,要從知識的結構說起。知識是少數交換和交流之後能產生戲劇性變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