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慧
當信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大家以各自的善根、因緣聚集在道場,在龍天護法、諸佛菩薩的加持下,呈現以信仰的力量。
孔子看著奔流不息的河水,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但實際上,我們的人生很短暫,同時又因為缺乏思考,所以生命很容易就被擱淺在沙灘上 。 晝夜向前,不是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能如江流一般的。
我們的分別意識太多,入不了如江流一樣的時空。 師父說修行人要帶三分呆,他說自己從小就不活絡,往一個地方一站就可以站半天。 這其實就是生命的一種厚重和淳樸,這樣的生命有能力在天地間如江流一樣奔湧向前不舍晝夜。
電影《大聖歸來》裡的江流兒,那是誰? 是觀音菩薩。 第七末那識如瀑流,以觀音菩薩的智慧才能安止其中。 而我們大多數人,分別意識強,我執重,擱淺在輪迴的岸上,得不到水的滋潤,所以身心疲憊,心神不安。
佛法雖然在人間,但佛法的真諦是什麼,修行是什麼,戒定慧是什麼,我們越來越不知道了。 實際上,皈依後你有沒有三皈體,你的戒體有沒有在防非止惡,在夢中都在保護著你呀?
所以學佛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很神聖的生活。 我們凡人想要轉為聖人,不是一步可以達成的,它要有一種生活方式,甚至也要有師長、同伴的陪伴。 就像小孩子學琴要爸爸媽媽陪著,我們修行也是同樣。
我今天穿的這件衣服叫百衲衣,是作為一種表法。 這上面的每一塊布是從每一位師父的衣服上剪下來的。 所以我穿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信仰。 我穿的是一身信仰!
這衣服上是每個人黃金一樣的信仰,從佛陀到歷代祖師到我們師父再到我們這一代,我們之間延續著佛陀的教法。
佛陀在《金剛經》裡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但佛陀也說——我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解脫之路是金剛、是真實的、是不可 摧毀的,眾生業報的鎖煉是可以斷除的。
佛陀的智慧是遍知的,既知道輪迴也知道解脫。 以哲學的觀點來講,如果要說輪迴是虛妄的,必須了解輪迴的真實,這樣才有資格說它是虛妄的;如果想要合理地建立解脫佛國,也必須了知佛國不可思議的般若 特性,才能如理地建立彼岸的世界、諸佛的淨土。 所以佛陀的智慧都是符合於哲學的命題的,正因如此,祂才可以那麼自信地否定輪迴。
輪迴是我們的手銬腳鐐,是套住我們脖子的絞索,所以佛陀否定輪迴,祂就是我們最大的恩人! 否則,當一個生命擱淺在河岸上的時候,缺水、缺氧、被曝曬,那種痛苦是無法想像的。
因為有信仰,能信仰裡吮吸到佛法,能安定我們的身心。 表面的一些勞作,一些別人無法理解的奉獻,實際上恰恰表明我們的生命正安置在佛光之中。 這是超越一般人想像的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