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妻四妾:三妻是哪三妻,四妾是哪四妾?

2021-03-05 胖編心頭好

現代的男生表示自己單身的原因竟是「生不逢時」,每個男生都覺得要是有穿越的機會,憑藉自身的顏值,回到古代一定能有三妻四妾。

         

說起婚姻,指的就是適齡男女,在滿足經濟生活、精神物質等條件後,兩個人自願結合併取得社會認可,組成家庭的一種社會現象。


從古至今,出現了多種形式的婚姻,我們最為了解的就是古代的三妻四妾和現在的一夫一妻制。

          

眾所周知,我們現在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男性與一個女性結為夫妻,且雙方同時只有一名配偶的婚姻制度。


在古代婚姻制度中,則與現在的制度有所不同的是,那時候的古人實行一夫多妻制。不僅僅是有權勢的貴族階層如此,就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也是如此。


而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念叨的「三妻四妾」。


「三妻四妾」一詞,出自於明代蘭陵笑笑生所撰寫的《金瓶梅詞話》一書中的第一回:「至如三妻四妾,買笑追歡的,又當別論。」

          

除此之外,史書《莊子·則陽》中,也曾記載:「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是其所以為靈公也。」。


「三妻四妾」,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非常簡單,就是妻妾眾多。


說到這,想必有許多人心裡感到迷惑,這三妻四妾到底指的是哪三妻,哪四妾呢?



古人所說的三妻,指的就是「嫡妻」、「偏妻」、「下妻」


「嫡妻」,也稱為「正妻」,是男子第一次用轎子抬進家門、明媒正娶的妻子,又叫結髮妻子、元配、正室。就地位而言,嫡妻和丈夫平等,無論是在服制,還是其他禮儀制度方面,嫡妻均可享受同等待遇。


在宋朝之前,無特殊許可,若有兩位正妻的行為,會被官府處於一年以上徒刑和相應的杖刑處分,並且會被強制離婚。另外,嫡妻也不能降為妾,無特殊情況,也不能被休棄。


而「偏妻」和「下妻」,二者則是基本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地位要低於「正妻」。



「妾」這一名稱,最早可見於《禮記·曲禮》:「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


對於四妾,則有兩種說法,其一:無論是「嫡妻」、「偏妻」還是「下妻」,這三人每人都有一位陪嫁丫環,再加上丈夫的通房丫環,四人合起來便是名義上的四妾。


其二:四妾指的是四種妾室的稱謂,分別是良妾、貴妾、賤妾、平妾



良妾就是出身是良民的寫了納妾文書,並且不能隨便賣的女子,有一定地位的家庭附屬成員;


貴妾就是妻的隨嫁侄娣、有子的妾、年長的妾;


賤妾則指的是出身不好的女子,只因才藝出眾從而博得男子喜愛成為妾的女子,一般都是娼女、樂人多一些;


平妾則就是普通的妾室。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婚俗禮儀是各不相同,這才有了「三王不同俗,五帝不共樂」的說法。


到了明清時期,三妻四妾發展到了鼎盛,就連普通的百姓人家,若是有能力的話,也可以享受這種待遇。



那麼,為什麼現在要實行一夫一妻制?


從動物角度來說,在雄性動物為首領的哺乳動物種群中,首領擁有交配權,其他雄性會因為爭奪交配權發起挑戰,挑戰成功的新首領會殺死前首領的幼崽,繁衍後代。


而一夫一妻制的種群能避免這種現象,比如狼群。



我們人類的一夫一妻制,使得夫妻雙方共同參與後代的撫養和教育,促使後代更健康良好的成長發育。


從社會角度來說,人類現代社會的一夫一妻制起源於西方。


隨著私有制的產生,資產所有者希望自己的財產由自己的子嗣繼承,所以逐漸確立了這種婚姻關係。一夫一妻制是文明社會開始的標誌之一,同時也更有利於社會的安定。

             

當然也有宗教原因,基督教教義認為,上帝創造了一男一女,就是夫妻的定義,所以在神前發誓的婚約是純潔而神聖的。一夫一妻制也是基督教國家婚姻制度的根本。

   


現在的社會,男女收入趨於平等,維持婚姻的成本不斷增加,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婚姻已經不再是必選項目,發達國家的高離婚率和低生育率就是一種信號。


從古代的三妻四妾,到現在的一夫一妻制,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而不是最終形態。


而當代社會的男女關係,也正在逐漸向新的兩性關係轉化的過程中。

想與胖編「深入淺出」地交流?

快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古代的三妻四妾,是三個妻子和四個妾嗎?三妻地位一樣嗎?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三妻四妾」,但是大家了解這個「三妻四妾」,具體指的是哪三妻和哪四妾嗎?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這個「三妻四妾」的含義,以及三妻的地位是不是一樣高的?首先在古代,男人所娶的第一個老婆是正妻,這個妻子在三妻當中,是屬於地位最高的一個,那麼有多高呢?這個正妻在家中的地位,就如同皇宮的皇后那麼高,這個正妻與丈夫的關係,也是最為緊密的一個。
  • 都是找來的老婆,為什麼在古代妻是娶的,妾是納的?
    據考證,李白不僅娶妻四次,而且小妾多得難以計算。李白也在自己的詩句中充分表現過,如「餘亦如流萍,隨波樂休明。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等。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更是妻妾成群。在明代,法律上還明文規定:凡男子年滿40而無後嗣者,得納妾。這是因為中國有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娶上幾個小老婆,都是為了給祖宗延續香火。
  • 中國古代納妾制度:妻為何叫娶?妾為何叫納
    據考證,李白不僅娶妻四次,而且小妾多得難以計算。李白也在自己的詩句中充分表現過,如「餘亦如流萍,隨波樂休明。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等。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更是妻妾成群。在明代,法律上還明文規定:凡男子年滿40而無後嗣者,得納妾。這是因為中國有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娶上幾個小老婆,都是為了給祖宗延續香火。這也給中國古代男子納妾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註腳,使納妾變成了一種堂而皇之的行為。
  • 古代俗語:「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你理解其中道理嗎?
    馮夢龍說的完整版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得著不如偷不著。」。指的是古代男人都比較花心,他們在娶妻之後依然可以「偷腥」。這其實也再次體現出了男尊女卑,封建社會中女人就要從一而終,而男人則可以三妻四妾。第一、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在封建社會,由於大男子主義盛行,再加上男主外、女主內的成功,就直接導致了女人的地位特別低。
  • 「妻 妾」 迷 霧
    全文如下: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 都說古代「三妻四妾」,那麼古代男子可以娶幾個妻子、納幾個妾?
    提到古代的婚姻制度,我們總會想到「三妻四妾」,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我國古代實行的乃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夫一妻」乃是古代婚姻的基本原則
  • 民間故事:妻不如妾
    在古代,妻和妾是有嚴格區分的。妾就是「小老婆」,用現在時髦的話就是「二奶」。
  • 古代可以納幾個妾嗎?
    在古代中國相當長時間裡,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上至皇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是這樣,而不是一夫多妻制。但在「一妻」之外允許納妾是事實,即過去民間所說的「娶小老婆」,這就所謂「媵妾制」,稱為「一夫一妻多妾制」。從先秦到清末,中國是一直禁止男人娶兩個老婆的,歷朝歷代的法律中,都嚴禁「有妻更娶」。如——先秦:夫有二妻則誅,妻有外夫則宮,曰滛(淫)禁。(《七國考·魏刑法》卷十二)唐代: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
  • 三本重生逆襲文:寧為寒門妻,不做高門妾!
    三本重生逆襲文:寧為寒門妻,不做高門妾!重生之錦繡嫡女作者:醉瘋魔楔子:當表姐出現在眼前,巧笑嫣然的告訴她:「你不是說絕不為妾麼,現在跪在這裡,不是還得叫我一聲主母!"內容:寧為寒門妻,不做高門妾!如霜似雪一身傲骨,到頭卻換得一杯毒酒,三尺白綾,抄家滅族,滿門屠戮。死前眼睜睜看著母親被人勒殺,貼身侍女卻轉眼爬上龍床,步步晉升,榮寵極盛,原來是早已背叛了她。得幸重生,她誓要從頭活過。要爭,要鬥,要保護親近的人,剷除害她的人!
  • 為什麼妾不能變為正妻,妃卻可以變成皇后?
    妻者,齊也,在古代正妻是與家庭之中的男主人平起平坐的存在,是受禮法保護的重要家庭成員。正妻如果沒有重大錯誤或重大缺陷,丈夫是不能休掉自己的正妻的。即便二人關係名存實亡,也要維持下去。而妾則不同,本質上妾就是奴婢,她與男主人之間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係,她與普通奴婢的唯一區別其實就是與男主人上沒上過床。男主人與妾之間的結合純屬生育需要,與婚姻毫無關係,也不需要三媒六聘,舉辦婚禮,一般來說也不屬於正式家庭成員。當然,古代人納妾也不是隨隨便便的,何時納妾,能納幾個妾,這都要遵循禮法上的嚴格要求。
  • 古代多納幾個妾可以嗎?有精力你就試試看!!!
    在古代中國相當長時間裡,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上至皇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是這樣,而不是一夫多妻制。但在「一妻」之外允許納妾是事實,即過去民間所說的「娶小老婆」,這就所謂「媵妾制」,稱為「一夫一妻多妾制」。從先秦到清末,中國是一直禁止男人娶兩個老婆的,歷朝歷代的法律中,都嚴禁「有妻更娶」。如——先秦:夫有二妻則誅,妻有外夫則宮,曰滛(淫)禁。(《七國考·魏刑法》卷十二)唐代: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
  • 中國古代,「小老婆」想上位當正妻幾乎不可能,一朝為妾終身為奴
    說起古代的婚姻制度,大家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三妻四妾」一詞。實際上,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朝代中,古代的妻妾制度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便是坐擁三宮六院的皇帝,在他的「後宮團」中也僅存在一個「正位」,也就是皇后,其他嬪妃、御妻所享受到的待遇,嚴格來說都是妾室,根本無法與正宮皇后相提並論。
  • 古代偷情故事: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
    民間有句俗語: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又不如偷不著。從各種偷情故事來看,失敗者佔絕大多數,自古如此。運氣好還能全身而退者少之又少,而不幸運的就會留下心靈創傷。現代男人偷情,大多受到古代人的影響。按說,古代男人社會地位高,家中可以三妻四妾,出外可以青樓妓館,在性問題上應該不會感到壓抑。但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特別是在女人的問題上,男人似乎永遠也感覺不到滿足。
  • 還珠格格:小燕子與知畫,兩人究竟誰為妻誰為妾
    還珠格格:小燕子與知畫,兩人究竟誰為妻誰為妾《還珠格格》在第三部分的時候永琪變了,他不再那麼的一心一意,他娶了小燕子和知畫兩個女人,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時候永琪變渣了,對於小燕子和知畫的身份大家也是不明白,畢竟在皇宮之中,正妻和妾的位置分得格外清楚,妻是妻妾是妾,妾永遠也越不過妻,而妾在妻的面前也永遠都低人一等
  •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
    做女人要自尊、自愛,「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
  • 《知否》原著:盛紘一妻四妾,為何笑到最後的是窩囊的香姨娘
    也正因他這種幾乎沒有過真心的態度,將盛府一妻四妾的人生攪得天翻地覆:王若弗——一生不被愛,官人像東家王若弗最喜歡念叨兩句話,這輩子嫁的官人不像官人,像東家;養個兒子不像兒子,像老爹王若弗是個好女人,單看養在她膝下的三個嫡出孩子,就一個比一個出眾,華蘭會籌謀、長柏是個做官的好料,如蘭雖然刁蠻,卻沒有害人之心。她的一輩子永遠都在比,跟林棲閣比寵愛比兒女,硬生生把老公推了出去。
  • 妾想上位正室?痴人說夢
    說起古代的婚姻制度,大家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三妻四妾」一詞。實際上,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朝代中,古代的妻妾制度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便是坐擁三宮六院的皇帝,在他的「後宮團」中也僅存在一個「正位」,也就是皇后,其他嬪妃、御妻所享受到的待遇,嚴格來說都是妾室,根本無法與正宮皇后相提並論。
  • 奇案|男妻孌妾案
    這錢妻姓吉,長得天生一副天仙樣兒,人人見了人人回頭。打街上走一圈,頸椎病患者都得大增——因為扭脖子的人太多!吉氏雖然花容月貌,卻並不能生育。大美人有大肚量,她連續給老公錢好古,納了三房小妾。療效很顯著,這三房小妾很快生下兩兒一女。怪事發生了!——這三個小孩兒,長得卻不大像錢好古,而是酷似錢好古的正妻吉氏!
  • 清朝王爺載濤:一生「招惹」四個女人,為了髮妻開心納丫鬟為妾
    男女雙方之間的不平等開始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女子不能做官、不能違抗丈夫的命令,而男子則可以在社會上活動,可以擁有三妻四妾。妻子與妾室需要共同擁有一個丈夫,這在現代看來是完全忍受不了的。兩人在一起生活多年,期間,姜婉貞為載濤生育了四個兒子和四個女兒,可謂是人丁興旺。但是,載濤畢竟也是正兒八經的大清朝的王爺,身份尊貴,後來還是相繼納了三房小妾。第一位小妾叫做周夢雲,之前是在姜婉貞的跟前伺候的丫鬟。這個丫鬟因為跟了姜婉貞很久,自然也是很得姜婉貞的喜歡,將她伺候得很好。
  • 情人語錄: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情人
    自己在家的辛苦完全被老公視而不見,認為自己是應該的,哪有那麼多抱怨,自己的付出成了老公眼中的不懂事,只會抱怨,只會斤斤計較的女人。男人出軌比較被容易原諒,男人是家庭的支柱,結婚久了,家庭孩子都靠男人支撐,所以明知道自己的男人有了情人,鬧騰一番,得到丈夫的保證,為了孩子、為了家庭、也為了面子女人容易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