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古代「三妻四妾」,那麼古代男子可以娶幾個妻子、納幾個妾?

2021-02-13 香茗史館

提到古代的婚姻制度,我們總會想到「三妻四妾」,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我國古代實行的乃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夫一妻」乃是古代婚姻的基本原則,每個男子只允許存在一位正妻,即使是納「妾」,也不是想納就能納的。

古代「一夫一妻」的觀念始見於《易》,以自然解釋人事,將日月比作夫婦,認為「一日配一月,故一夫只可配一妻」,自周以後該制度得以逐步完善。《春秋·隱公五年》中便有「諸侯無二嫡」的記載,即使天子諸侯也不能同時娶兩個妻子,歷朝歷代的律法均對此予以了繼承。

《唐律疏議·戶婚律》和《宋刑統·戶婚律》均規定,「諸有妻更娶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離之」。也就是說,家中有妻而再娶,不僅男方要被判處徒刑一年,若女家明知男子有妻而將女兒嫁給對方,也要減一等處罰,若女方不知而被騙嫁人,則女方不受懲罰。當然,雙方的婚姻關係則必須解除。

元朝時期雖然蒙古族實行多妻制,但漢人仍然按照傳統婚姻制度實行「一夫一妻」制,不過在處理「重婚」問題上則與唐宋有所差異,《通制條格·戶令·嫁娶》規定「有妻更娶妻者,雖會赦,猶離之」,「有妻妾復娶妻妾者,笞四十七,離之。有官者,解職記過,不追聘財。」

明朝時期,朝廷開始全面恢復漢制,對於「重婚」問題依舊予以嚴懲,《大明律》規定,「若有妻更娶妻者,亦杖九十,離異」,「有妻更娶妻,並耦匹嫡,有乖正義,亦杖九十,後娶者,離異。」清朝對此基本沿用。

網上有種說法認為,「三妻四妾」中的「三妻」指的就是一正妻兩平妻。事實上,歷朝歷代之中雖然存在「平妻」這種特殊的現象,但卻並不被律法承認。

先秦時期,曾出現過「滕妾」這個特殊現象,《儀禮·士昏禮》中有「古者嫁女,必娣侄從之,謂之媵」的記載。所謂「滕妾」,其身份雖然低於正妻,但卻比妾要高,如果正妻去世,那麼滕妾便有機會被抬為正妻,而妾卻是沒有資格成為正妻的。這種「滕妾」雖然是平妻的特殊表現,但從其稱呼不難看出,從律法方面來講,其還是妾的身份。

唐朝時期風氣較為開放,曾存在過「並嫡之風」,朝廷對此也持默許態度。例如《舊唐書·王毛仲傳》有載,「其妻已邑號國夫人,賜妻李氏又為國夫人;每入內朝謁,二夫人同承賜賚」。又如《安祿山事跡卷》有載,「(天寶)六載,加御史夫人,封兩妻唐氏段氏並為國夫人」。不過,官府雖然默許這種現象存在,但事實上仍然違背了律法,如果有人因「有妻更娶」而鬧到官府,官府仍然會依法予以處理。

清朝同樣出現過特殊現象,乾隆四十年時,大清律集解附例》中曾規定,「如可嗣之人系獨子,而情屬同父周親,兩情相願者,取具闔族甘結,亦準其承繼兩房宗祧」。也就是說,如果一家兄弟幾人只有一門生有男子,那麼可以實行「獨子兼祧」這種特殊的繼承方式,即一個男子娶多個妻子,然後每個妻子生的孩子分別延續幾門宗祧。不過,這種繼承方式下,雖然一個男子擁有多個妻子,這幾個妻子在身份地位上也幾乎相同,但在名分上卻實際屬於堂妯娌。而且,大理院認為:「兼祧後娶之妻,法律上應認為是妾,惟定婚之時,不知有妻,又不自願為妾者,許其請求離異。」

如上所述,古代其實並不存在「平妻」這種說法,雖然歷朝歷代均有「平妻」這種特殊的情形存在,但在法律層面上,朝廷並不予以承認。

正如前文所說,古代實行的乃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對於正妻人數限制極為嚴格,但對於妾的人數限制卻相對較為寬鬆,然而即使如此,納「妾」也不是想納就能納的。也就是說,並非所有人都有納妾的資格。

漢朝時便明確規定,「功成受封,得備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庶人一夫一婦」。也就是說,只有因功受封者,才可以納妾八人,卿大夫則只可以納妾兩人,至於普通百姓,就只允許娶妻一人,而不允許納妾。而這一制度被後世朝代所繼承。

直到元朝時期,朝廷對於普通百姓納妾才有所放鬆,《元史》有載:(譚澄)建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宜令民年四十無子聽取妾,以為宗祀計。」也就是說,如果你四十歲還沒有孩子,那麼為了保證血脈延續,朝廷允許你納妾。

明清對這一制度進行了繼承,例如明朝便明確規定「至於庶人,必年四十以上無子,方許奏選一妾」。注意,雖然允許你在四十歲無子的情況下納妾,但同樣只限制為一人。

不過,雖然朝廷允許無子納妾,但卻並非允許你有兩個妻子,例如元朝的《通制條格》明確規定,「有年及四十無子,欲圖繼嗣,再娶妻室,或已有所生,自願者,合斷無罪,聽改為妾。戶部議得,有妻更娶,自願者,改為妾」,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讓後娶者為妻,那么正妻便必須改為妾室,可見仍然維護者「一夫一妻」的基本婚姻原則。

當然,歷朝歷代以來對於民間納妾,實際上管控並非那麼嚴格,尤其是對於商賈之家,雖說沒有納妾的資格,但憑藉財富卻可以行納妾之實,而朝廷一般也是默許的。但如「平妻」一樣,朝廷雖然默許,但卻並不合法,一旦有人鬧到官府,還是會遭受處罰。

相關焦點

  • 古代可以納幾個妾嗎?
    在古代中國相當長時間裡,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上至皇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是這樣,而不是一夫多妻制。但在「一妻」之外允許納妾是事實,即過去民間所說的「娶小老婆」,這就所謂「媵妾制」,稱為「一夫一妻多妾制」。從先秦到清末,中國是一直禁止男人娶兩個老婆的,歷朝歷代的法律中,都嚴禁「有妻更娶」。如——先秦:夫有二妻則誅,妻有外夫則宮,曰滛(淫)禁。(《七國考·魏刑法》卷十二)唐代: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
  • 都是找來的老婆,為什麼在古代妻是娶的,妾是納的?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男人可以娶幾個老婆,所以一般大戶人家或者有權勢的人有個三妻四妾很正常的
  • 古代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別被誤導了,在古代可是有「重婚罪」滴
    引言提到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古代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準確的說,古代婚姻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小老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家族也不會認同,出身大多非良家,和現在的二奶、小三性質差不多。有妻了,再娶妻,在中國古代是違法的。
  • 古代多納幾個妾可以嗎?有精力你就試試看!!!
    在古代中國相當長時間裡,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上至皇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是這樣,而不是一夫多妻制。但在「一妻」之外允許納妾是事實,即過去民間所說的「娶小老婆」,這就所謂「媵妾制」,稱為「一夫一妻多妾制」。從先秦到清末,中國是一直禁止男人娶兩個老婆的,歷朝歷代的法律中,都嚴禁「有妻更娶」。如——先秦:夫有二妻則誅,妻有外夫則宮,曰滛(淫)禁。(《七國考·魏刑法》卷十二)唐代: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
  • 古代的三妻四妾,是三個妻子和四個妾嗎?三妻地位一樣嗎?
    甚至有些娶了一個老婆的男人,別人還會爭先恐後地給這個男人送老婆,當然這樣的男人往往都是一些達官貴族、一些有權力和有地位的男人,才會有這樣的待遇。那麼話又說回來了,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三妻四妾」,但是大家了解這個「三妻四妾」,具體指的是哪三妻和哪四妾嗎?
  • 中國古代納妾制度:妻為何叫娶?妾為何叫納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男人可以娶幾個老婆,所以一般大戶人家或者有權勢的人有個三妻四妾很正常的。可是,古代男子如何納妾?妾的地位是怎樣的?男子可以隨便納妾嗎?納妾需要經過誰的同意??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等。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更是妻妾成群。在明代,法律上還明文規定:凡男子年滿40而無後嗣者,得納妾。這是因為中國有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娶上幾個小老婆,都是為了給祖宗延續香火。這也給中國古代男子納妾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註腳,使納妾變成了一種堂而皇之的行為。當然,納妾現象只是體現在富裕人家及官宦人家的,貧苦百姓一日三餐尚無著落,又何談三妻四妾、「雙騎駿馬行」呢?
  • 回古代可以三妻四妾?兄弟你想多了!
    似乎只要男人有錢,就可以娶三妻四妾。但這更多只是今人的美好幻想,因為中國古代實際上並不存在一夫多妻。從商周時期開始,婚姻制度就實行一夫一妻。當時的禮法非常嚴格,上到天子諸侯,下至黎民百姓,能娶多少女人都是有明文規定的。
  • 古代三妻四妾真的很幸福?男子60歲還要履行義務,現代人無法忍受
    古代三妻四妾真的很幸福?男子60歲還要履行義務,現代人無法忍受古代的男子能夠娶三妻四妾,我們看到的情景大多都是從電視劇裡看到的,很多現代人非常羨慕古代這一制度,並且有的還進行古今對照,妄想穿越時空。古代男子能夠娶三妻四妾嚴格意義上來說,三妻四妾這一說法並不是指嚴格的數據,而是泛指妻妾眾多。按照法律規定,古代社會其實是強調一夫多妻多妾制度。
  • 古代男子娶小妾除了延續香火,還有一作用,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當今社會中應該有不少的男生想回到古時候的,想回到古時候並不是古代的生活有多好,而是因為一件事,因為古代的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不僅皇帝可以佳麗三千,就是民間的男子也是可以有三妻四妾,在古代三妻四妾並不只是皇帝地特權,它屬於古代男子的每個人,在那樣一個封建的時代,這對女子來說是非常的痛苦的。
  • 三妻四妾:三妻是哪三妻,四妾是哪四妾?
    現代的男生表示自己單身的原因竟是「生不逢時」,每個男生都覺得要是有穿越的機會,憑藉自身的顏值,回到古代一定能有三妻四妾。
  • 網友:我想回古代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合法的,就是因為這樣,有很多的男人找不到妻子,因此一生都要打光棍。而這些打光棍的男的因為壓力得不到紓解,很可能會走上強搶民女的犯罪道路,使得社會不穩定。
  • 古代男人為何喜歡娶小妾?除了傳宗接代,還有2個作用
    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古代的男人除了娶了妻子之外,還可以納很多的小妾,雖然這樣可以讓他們享受齊人之福,可以左擁右抱,但是也是增添了很多甜蜜的煩惱。畢竟女人多了是非多,三個女人一臺戲,後院的小妾多了,鬧騰就自然更多了。
  • 古代俗語:「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你理解其中道理嗎?
    馮夢龍說的完整版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得著不如偷不著。」。指的是古代男人都比較花心,他們在娶妻之後依然可以「偷腥」。這其實也再次體現出了男尊女卑,封建社會中女人就要從一而終,而男人則可以三妻四妾。第一、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在封建社會,由於大男子主義盛行,再加上男主外、女主內的成功,就直接導致了女人的地位特別低。
  • 古代沒有生育能力的男人,是如何來傳宗接代的?看後讓人無法接受
    就更別說是在落後而又封建的古代了,在我國古代的時候,一個男子沒有傳宗接代的話是最不孝的一件事情,又加上古人們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說如果生下的孩子不是一個男子的話,也是會被人們所瞧不起的。雖然說古代的時候人們都過得比較的落後,但是古人們為了能夠生下一個兒子,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就是為了能夠傳宗接代。
  • 古代有一個房間,專為男人設計,目的是可以快速解決自己的需求!
    ,並且現在我們的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在古代男人是可以三妻四妾的,並且女子嫁到夫家之後,只有正妻的位置才是有地位的,如果是小妾,那和丫鬟是沒有什麼兩樣的,這也是體現出了古代男人的地位很高,而古代男人地位高,不僅表現在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在男人所住的房間中,也充分體現出了古代男人的地位高。
  • 古代最無恥父親:見女兒美貌,逼妻子說女兒不是親生,納女兒為妾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有趣 | 「三妻四妾」是對古代人最大的誤解
    當代社會實行「一夫一妻」制度,而在我們的認知裡,古時候的人允許「三妻四妾」。這是真的嗎?古代人納妾有什麼要求?一個男人真的可以有多個女人嗎?看完這篇圖文並茂、生動有趣的文章,你才會發現我們對古代婚姻制度有所誤解。
  • 他貪圖自己女兒美貌,逼老婆說女兒非親生,然後強行將女兒納為妾
    他貪圖自己女兒美貌,逼老婆說女兒非親生,然後強行將女兒納為妾 導語:在古代社會中,皇帝有後宮佳麗三千,而普通男子也都有三妻四妾,不過對於古代男子而言,雖然娶這麼多老婆,但是他們還會遵守基本的倫理,哪怕唐代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
  • 中國古代的「納妾」制度是什麼樣的?真的每個男人都可以納妾嗎?
    中國有個成語,叫做「齊人之福」,在古代泛指一夫一妻一妾的美滿家庭組合,這個成語典故來自於《孟子》中記載的故事。話說有個齊國人,家中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妾室,丈夫每次出門,都是吃喝的滿面紅光回家來,進門之後就跟老婆和妾室吹噓,跟自己吃喝的都是有錢有勢的朋友,於是妻妾二人商議後,決定由妻子跟在丈夫的後面,看看是不是跟他自己所說的一樣。
  • 古代「老爺」睡覺時,還要讓丫環守在旁邊伺候,其中有何緣由?
    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沒有機會讀書的,而且古人的思想和意識還比較的封建傳統,衣食住行都要守規矩,很多方面也非常的保守,尤其是在婚姻方面,也不像如今這樣開放和自由。而且古代位於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卻要從一而終,否則就會被認為是水性楊花,因此會受到各種嚴厲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