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知名的菜系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稱為中國八大菜系,八大菜系由來與歷史有關,明清時期一般都說四大菜系是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民國的時候才有八大菜系說法。但是,在中國菜系裡面可不只有八大菜系,還有京菜、津菜、遼菜、豫菜、鄂菜、贛菜、吉菜、黔菜、滇菜、客家菜、清真菜、臺灣菜。八大菜系指的是最知名的,在八大菜系中也是有分流派分地區的。
魯菜
魯菜還分有濟南菜,膠東菜,孔府菜。濟南菜以湯菜為一大特色,膠東菜以烹製海產品為特色,孔府菜是典型的官府菜,是宴會飲食,還是家常菜,所以孔府菜在是魯菜中最知名的,同時是八大菜系之首,其代表菜品如一品豆腐,蔥燒海參等。
川菜
川菜中也分為三派,以成都、樂山為中心地區蓉派川菜,以自貢為中心的鹽幫菜,其中宜賓菜,瀘州菜,內江菜都是分為鹽幫菜,渝派川菜就是以重慶江湖菜,萬州大碗菜為代表。其中四川眉山市,在201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川廚之鄉」,那麼眉山菜成為了川菜的代表。所以說到四川除了火鍋之外,川菜三大主流分支菜系,才是川菜最高水平,其代表菜品回鍋肉,麻婆豆腐等。
粵菜
粵菜就是廣東菜,是傳統的四大菜系與八大菜系之一。在粵菜中,不同地區都有不同菜系,其中以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順德菜最為有名。廣府菜在粵菜中指的是廣州府菜,同時是粵菜的代表。潮州菜講的是廣東潮汕地區的菜系,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作為粵菜代表參賽,關於粵菜有很多美譽與說法,如「食在廣州,味在潮州」的說法。廣東客家菜主要在梅州,惠州,河源等地比較流行,客家菜細分起來也是分「山系」「水系」「散客系」,其中梅州是客家菜之鄉,屬山系客家菜,客家菜中又以東江菜為代表,水系指的也是東江菜。順德菜粵菜中屬於廣府菜系,順德有「中國廚師之鄉」,在201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廣東順德「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粵菜代表菜品燒鵝,蜜汁叉燒等。
蘇菜
蘇菜也稱江蘇菜,是傳統四大菜系之一。起源於先秦時期,發展於唐宋時期,在明清時期得益於沿海發展優勢擴大了蘇菜在海內外的影響。蘇菜也有淮揚菜、金陵菜、蘇幫菜、徐海菜、無錫菜派系組成。蘇菜其代表作品如東坡肉,金陵板鴨等。
閩菜
閩菜發源於福州,由福州菜、漳州菜、廈門菜、泉州菜、莆田菜五個不同地區風味菜系組成,其中以福州菜為基礎。閩菜中很有名一道菜「佛跳牆」是其招牌菜,所以閩菜精髓是湯,一湯十變說的就是閩菜。
浙菜
浙菜也就是浙江菜簡稱,與蘇菜相似,所以經常被人合稱為「江浙菜」。在浙菜派系中由杭幫菜、寧波菜、紹興菜、溫州菜組成,四個流派分別相對應地區是杭州、寧波、紹興、溫州四個地方。浙菜在菜式上以小巧玲瓏,青俊逸秀,鮮美滑嫩,脆軟清爽為主,自古以來,浙江地區多出文士,所以浙菜也有著濃鬱的文化特色,其代表菜品如西湖醋魚。
湘菜
湘菜,即湖南菜。漢朝時期就已經形成的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湘西地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分別是湘江菜,洞庭菜,湘西菜三個流派菜系組成湘菜。在湘菜上除了分地區菜系外,也分官府湘菜和民間湘菜說法,官府湘菜代表菜品「組庵湘菜」,也被稱之為「湘菜之源」;民間湘菜代表作品比如剁椒魚頭,湘西外婆菜,寧遠釀豆腐等。
徽菜
徽菜有「徽州菜」和「安徽菜」兩種說法,無論怎樣說法,在八大菜系中,是獨具一格,自成一體的著名菜系。徽菜起源於秦漢時期,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特別在清朝末年更是鼎盛,徽菜在流派劃分為沿江菜,沿淮菜。徽菜崛起其實與明清時期徽商崛起有關,由於徽商崛起,對徽州菜傳播與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這種特有地方風味菜系更是得到認可,廣泛影響著當時蘇、浙、贛、閩、滬、鄂,長江中下遊地區,曾一時成為八大菜系之首。代表菜品如徽州毛豆腐,紅燒臭鱖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