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蹄是我們餐桌家常菜的長紅明星,豬蹄裡富含膠原蛋白,豬手皮薄肉厚,非常適合滷著吃,燉著吃,兩廣聞名的白雲豬手就是前蹄為主要食材。而後蹄豬腳呢?豬骨大而肉少,黃豆豬腳湯相信徵服了不少食客們的味蕾吧?
但是有個問題困擾著很多新手朋友做豬蹄,就是豬蹄到底要燉或者滷多久?才會入味才會軟糯無骨,那我今天就借著給大家分享這道紅燜豬手的菜裡,來一一解答大家的困惑。
【紅燜豬手】
主要食材:豬手2隻(選前蹄)、蔥姜蒜、料酒、冰糖6顆、鹽、生抽、少許紅椒。
【具體做法】
1、涼水下鍋放入薑片、料酒、豬手,煮沸逼出血水即可,通常來講能在空氣中聞到料酒味的時候,第一步焯水就差不多了。
2、焯水完的豬手撈出控幹水分,鍋裡放入3顆冰糖,小火炒出糖色,慢火熬出糖色把豬手放進去同樣小火翻炒,讓豬手兩面都染上焦糖般的黃褐色,一定要控制溫度不能太大火,由於粘著糖分,容易炒焦豬手令味道會發苦。
3、炒好糖色放薑片和蒜頭,以及配色的紅椒,這個時候就可以大火爆炒了,用炒菜鐵鍋更佳,結束翻炒前倒一小勺料酒撒在鍋的周圍迅速蓋上鍋蓋燜5秒鐘。
4、打開鍋蓋一次性加滿溫水,倒2勺生抽,再放3粒冰糖,大火30分鐘,小火1小時以上,臨出鍋視情況加小半勺鹽調味,撒上蔥花熗香,紅燜豬手完成,做法特別簡單。
小貼士:
1、大家最在意的燉多久問題,如果是鐵鍋或者砂鍋燉豬手,那必須要1.5個小時左右才能軟爛滑嫩,若是豬腳,時長則還要看具體情況往後加,如果是高壓鍋,那麼最快25分鐘也是能燉入味的,比較適合年輕人牙口好,有嚼勁。
高壓鍋、鐵鍋、砂鍋燉出來的味道各有不同,砂鍋味道最醇厚濃香,但就口感來說,三種鍋燉出來無明顯差異,高壓鍋不趕時間燉久一點味道更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
2、冰糖上色新手怕控制不好,可以選擇在燉的過程放老抽生色,之所以用冰糖,是冰糖味道燉完後幾乎沒有,更能嘗到豬手的原味,放過生抽的豬手更接近滷味。
【選材指南】
「豬手」和「豬腳」差別很大,最直觀的就是價格上的體現,豬手為前蹄肉多骨少,適合燉煮,滷味,白灼紅燒,價格必定比後蹄貴。
豬腳為後蹄,骨頭大蹄膀多肉量少,需要燉煮的時間更久,更適合煲湯,口感自然不如豬手,價格不及前蹄。
看形狀,豬腳骨架大,關節多,豬手則關節少比起豬腳要直,都是皮包著厚厚的蹄花肉。大家有興趣的我可以專門出一期如何分辨豬手和豬腳的細節。
【吃豬蹄好處】
豬蹄中的膠原蛋白質在烹調過程中可轉化成明膠、它能結合許多水,從而有效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皮膚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防止皮膚過早褶皺,延緩皮膚衰老。
如果你們喜歡吃豬蹄,請別忘了關注點讚加評論,並把美食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哦,這樣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我每天分享的作品了。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每天分享美食的動力啦,祝大家越萌越會吃越吃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