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胃九病」,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胃不夠堅強。
平時飲食不規律,偶爾大吃大喝造作了,或者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患有其它胃病,都難免導致有時候胃不舒服。
但除非難受得不行,不然很多人都不會及時去看醫生,尤其疫情沒徹底結束前。
結果就導致:很多人要麼忍,要麼自己找點手頭上的藥吃一下應應急。
但不同情況下的用藥方案可能不一樣,而且也有一些用藥禁忌。
自行吃藥,可能不但緩解不了不舒服,甚至更難受,最後還是需要去問醫生。
與其冒著走彎路身體遭罪的風險,不如一開始就直接問醫生,在醫生指導下安全用藥,科學調養。
胃不好有幾個原因?
精神緊張
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黏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酗酒無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胃黏膜,酒精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過度疲勞
無論是體力勞動或是腦力勞動,如果疲勞過度,都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調,胃酸過多而粘 液減少,使黏膜受到損害。
饑飽不均
飢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飲食不潔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誘因之一,在潰瘍病人中,該菌的檢出率高達70~90%,而潰瘍病治癒後,該菌亦消失。潰瘍病人可通過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觸傳染,不潔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晚餐過飽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造成睡眠不實,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胃不好怎麼弄?
消化不良
大陵穴
這個穴位在五行屬土,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調。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
四縫穴
四縫是經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四縫原本被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後來證實,成人使用四縫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後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問題,就可以找四縫解決,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胃脹氣
足三裡
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傳感可到腳背。按摩本穴可治各種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內關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約2寸)的距離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胃脹或者有吃東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覺,按一按此穴,氣機調暢就通了。
要想胃部健康,做到2點養胃
第一,吃胃的食物
1. 西紅柿
番茄的酸味由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有機酸組成。堅持喝番茄汁對胃黏膜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2、南瓜
南瓜含有大量果膠,可以保護胃壁,減少潰瘍。南瓜皮消化不良,病人消化不良時最好把皮剝掉。
3、主食
最養胃的是麵條,大米含有大量的酸,所以少吃大米,如果喝粥,少放點蘇打水,對胃有好處,還有餅乾。
第二、多喝水
中醫認為,調理胃病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平時不妨喝點養胃茶,對胃病可以起到很好的調理。
丁香麥桂茶選用丁香、大麥、砂仁、桂皮、紅棗、乾薑6種地道食材,這些食材結合各自的性質、對胃的協同作用,搭配很有講究,6種原材料的共同點是養胃護胃、輔助調理老胃病應用廣泛。
1、丁 香
丁香能養胃健胃清胃毒、並可殺菌除口臭。緩解胃寒、排除毒素等奇效、是難得的養胃佳品。
2、砂 仁
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可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
3、大 麥
大麥味甘、性平、能去食療脹、消積進食、平胃止渴、大麥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及胺基酸、可助消化、解油膩、、養胃、暖胃、健胃。
4、幹 姜
乾薑性熱,味辛,歸脾、胃、心、肺、胃經、屬於我國的傳統中藥材、脾胃虛寒的良藥、能調理脾胃,暖胃暖身,促進健康。
胃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吃些養胃食物,不僅能促消化、防脹氣,養胃還修復胃黏膜,能夠緩解胃部不適,養成一個健康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