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量跑速究竟應該是多少?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2021-01-10 騰訊網

隨著馬拉松熱度的持續增加,一些大眾跑者在沒有經過系統訓練,也沒有跑過這麼長距離的情況下,「跟風」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但是你要知道,超過一定的運動量就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抵消運動帶來的好處,甚至弊大於利。

如果僅僅是把跑步作為健身方式,那麼你每周跑步3次左右,每次約3~5千米即可,這樣的跑量對於保持健康完全是足夠的。盲目增加跑量,頻繁參加馬拉松,忽視科學運動,會導致身體產生嚴重的損傷,更有甚者會對我們的心血管系統產生嚴重的影響。

我們跑步是為了健康,大可不必「攀比」, 不要給自己定製不切實際的目標,重視日常訓練和營養才是科學的跑步方式。

為了健康跑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很重要。那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在評估時考慮以下問題,有助於為自己選出最好的訓練計劃。

01

怎麼選擇訓練裡程?

●訓練計劃中的訓練裡程大於你本身的訓練裡程時,受傷的概率會有所提高。

初學者5千米訓練計劃先由走路開始,先步行1分鐘在開始跑步。

初級馬拉松訓練計劃每周通常進行40-60公裡的跑步訓練。

大多數馬拉松計劃會由每周24-40公裡的訓練開始。

02

周訓練裡程數是多少?

5千米長跑訓練計劃的裡程數是每周24-40公裡,馬拉松訓練計劃的裡程數是每周40-120公裡。

03

訓練時長是多少?

訓練計劃時長通常為12-30周不等,有些時候,訓練時長由你是否完成基礎訓練決定。

修改訓練計劃,使其符合自己的比賽安排,可以影響訓練計劃的效果。

04

過去3周你最長的一次跑步是多長?

●如果訓練計劃中第一周的裡程數超過了你最近跑過的最長距離,你也需要再多幾周的基礎訓練。

●訓練計劃應該幫助你改善目前的跑步狀態,而不是使你精疲力竭。

05

是否需要速度訓練?

重複軌道訓練?在測量好的跑道上以特定的距離和速度進行跑步。

法特萊克訓練法?將快速跑步訓練穿插到常規跑步中。

節奏跑步法?在既定的速度或發揮下跑步 15 ~ 30 分鐘。

06

每周需要訓練幾天?

●通常每周跑步3~7天。

07

是否需要綜合訓練?

什麼種類的綜合訓練?

騎行、划船、橢圓機訓練和樓梯機等。

你是否有渠道進行計劃中包括的這些訓練?

訓練的頻率是多少?

建議為每周0到2天。

跑步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我們不僅要學會怎麼科學跑步,更應該學會如何吃,這份膳食指南請你一定要重視,它可以教會你如何科學飲食。跑得好吃得好,這才是跑步的最高境界。

一、食物多樣,穀物為主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

●食物多樣性、穀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

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食不過量,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

●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三、多吃蔬菜、奶類、大豆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奶類富含鈣,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

●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應佔1/2。

●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克。

●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

●每周吃魚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類280~350克,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克。

●優先選擇魚和禽。

●吃雞蛋不棄蛋黃。

●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

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每天烹調油25~30克。

●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克。

●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 1500~1 700毫升), 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六、食物多樣,穀物為主

●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

●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

●食物製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

●學會閱讀食品標籤,合理選擇食品。

●多回家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

●傳承優良文化,興飲食文明新風。

以上內容來自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無傷跑法》

《智慧跑步訓練法:如何成為一名健康的終身跑步者》

-End-

相關焦點

  • 跑步時我究竟應該跑多快?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配速!
    強度,也即配速是馬拉松訓練的核心,想要更高效的進行馬拉松備戰,金字塔訓練是最佳訓練模式;其本質是在備賽訓練中,合理安排不同配速、不同跑量的訓練,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掌握適合自己的配速呢?輕鬆跑位於金字塔的底部,表示其佔總跑量的比例最大,為整個備賽打下基礎;記住:一定要讓自己學會先慢下來,現在的慢是為了將來的快。輕鬆跑時心率控制在65%—78%最大心率,一次訓練時長介於30—150分鐘,一次輕鬆跑訓練相當於周跑量的25-30%。
  • 輕鬆跑的配速是多少?對輕鬆跑的誤解,是很多跑者進步緩慢的因素
    大家好,這裡是跑步時光機,本專欄的內容主要是解決在跑步中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比如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裝備?遇到傷病該如何恢復和預防?如何備戰馬拉松?如何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如何通過跑步瘦身?如何科學地補充營養等等,讓大家能夠科學無傷的跑步,跑得長長久久。今天要聊的話題是:多少配速才算是輕鬆跑?
  • 5公裡跑用時多少算合適?別只關注跑量和速度,還有更重要的事!
    經驗上,業餘跑步愛好者,5公裡跑用時30分鐘左右,屬於難度適中,但是要進入25分鐘以內,就比較困難了。新手開跑:不求跑量、不求速度!對於跑步新手,5公裡應該用時多少呢?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不過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剛開始跑步,應該更多地專注於身體的適應過程,不要一上來就追求跑多遠、跑多快。5公裡,並不是一個適合新手的跑量。
  • 5公裡跑用時多少算合適?除了跑量和速度,還有更重要的事
    第二,我們應該從自己能夠承受的跑量開始訓練,儘可能使速度慢一些,逐步提高。對於一個沒有跑步經驗的人來說,剛進行跑步訓練一定要從自己能夠承受的跑量開始,那怎麼樣才算是自己能夠承受的跑量呢?就是你用比較均勻的速度跑,在跑步的過程中你不會感覺累,不會出現大口喘氣,體力跟不上的感覺就說明你的身體能夠承受得了這種運動強度。
  • 跑步三大基礎問題之三:究竟應該跑多快
    有的人堅持每天都跑步,但對於身體來說,這不是最好的選擇。不管是初跑,健康跑還是馬拉松備賽,很多跑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每周跑幾次或者多久跑一次最好?這是跑步的三大基礎問題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跑多快(訓練強度)和跑多久(訓練時間)。只有科學跑步,才能讓你更健康。
  • 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每周最低跑量應該是多少?專家給出最佳答案
    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每周最低跑量應該是多少? 跑步運動是維護健康的一種生活方式,跑步因其簡單容易,場地局限性小,既有高強度運動也有中等強度運動因此成為大家健身的首選。 有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周應該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鍛鍊。
  • Tempo Run究竟應該怎麼跑?別被字面意思糊弄了
    只要接觸跑步一段時間,想要挑戰馬拉松比賽的跑者,多多少少都會聽說過『節奏跑』、『乳酸跑』還有很洋氣的『Tempo Run』。實際上這三個詞指的是同一種跑步訓練類型。『節奏跑』源自英文Tempo Run的字面翻譯,也是挺讓人迷惑的:怎麼跑才算有節奏?一百個跑者也許會給你一百個答案。準確的說,Tempo還有速度的意思。
  • 你的周跑量是多少?如果達到這個公裡數,半馬比賽隨便跑……
    如果你的全馬目標是在比賽時限6小時內完賽,你的周跑量可以比目標「破4」的人少些。 原則三:各類跑法換著來,讓身體得到全面鍛鍊 任何跑者都不該每天跑同樣的配速,制定跑步訓練計劃時,應該包含長跑、速度訓練、間歇跑與節奏跑,藉此鍛鍊身體不同的素質需要。
  • 周末刷個半馬已成跑者標配了嗎?跑長距離如何練更有效?
    2、有效燃燒脂肪,提高脂肪利用率大家都知道慢跑是最好的減肥之一,可以有效燃燒脂肪,但究竟應該多慢呢?其實就是應該慢到跑步時比較輕鬆舒適,這時脂肪供能比例高,因此可以有效促進脂肪燃燒。對於跑者而言,長距離拉練究竟應該跑多長距離呢?這個問題顯然是跟跑者水平有關,對於一個進階跑者而言,10公裡就算相當長的距離。而10公裡對於成熟跑者而言,只是日常一次普通訓練的正常跑量,所以推薦成熟跑者或者高級跑者進行半馬拉練更加合適一些。
  • 晨跑減肥,怎樣跑減肥的效果才最好?
    點上方減肥達人方法↑關注獲取快速減肥達人訓練方法
  • 為了健康,跑量,配速多少合適?
    為了健康,跑量,配速多少合適?家人始終反對我跑步,在2014年被迫仃跑6個月。後來在我的堅持下又恢復了跑步。很多朋友反對我跑步的理由是年令大了,還是走路比跑步安全。我為此做過試驗,體驗到了走路與跑步的區別。我曾利用一個月時間進行對比,結論是在同樣時間內,跑步比走路效果好六倍。我以配速10:00走路六公裡,用時60分鐘,減重O.2斤,以配速7:OO跑步用時42分鐘,減重0.8斤。
  • 提升配速關鍵一步,跑者頂級訓練方式——間歇跑
    要提升跑步配速關鍵的一步,那就是進行間歇跑練習,提高你的耐久跑的能力和速度耐力。大家有沒有發現,剛開始跑步,總是感覺呼吸上氣不接下氣,感覺自己沒跑多遠就會覺得累了,然而後來堅持訓練一段時間後,自己回過頭來發現現在自己跑一樣的距離並不會覺得很累。
  • 低配速有氧訓練=垃圾跑量?
    低配速有氧訓練=垃圾跑量?
  • 冬訓的長距離應該怎樣跑,為何冬季一開跑心率就很高?
    第二階段,LSD的訓練強度就要提高,配速相應提升,可以一開始是輕鬆跑,然後逐漸提高有氧強度,越跑越快的節奏。第三階段,長距離訓練的重點就是在最後8-10公裡模擬馬拉松配速跑,檢驗自己後半程對比賽配速的駕馭能力。
  • 跑步勿「攀比」,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科學跑步應該這樣做
    隨著馬拉松熱度的持續增加,一些大眾跑者在沒有經過系統訓練,也沒有跑過這麼長距離的情況下,「跟風」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但是你要知道,超過一定的運動量就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抵消運動帶來的好處,甚至弊大於利。如果僅僅是把跑步作為健身方式,那麼你每周跑步3次左右,每次約3~5千米即可,這樣的跑量對於保持健康完全是足夠的。
  • 入門跑者,如何找到合適的配速?附跑者配速等級表
    有經驗的跑者通常談論的話題大多是分段用時、間歇跑或者乳酸閾值。但這些內容可能幫不到你,因為大多數入門跑者最困惑的問題可能是是我應該跑多快?我應該跑多遠? 這裡有一些針對入門跑者的一些小技巧,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配速。來自美國的專業跑步教練安德魯·卡斯託給大家提供了一些秘密的小建議,能夠讓你快速找到合適的配速,同時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 別被「跑步很簡單」之談所蒙蔽。跑步,不僅要用腿,更要用腦。
  • 一個嚴肅的問題:新手跑者應該天天跑,還是隔天跑?
    而且相對於其他單人運動來說,戶外路跑還可以欣賞周邊的景色,沒有那麼枯燥。但是作為一個新手,跑步的頻率到底是天天跑,還是說一天隔一天跑呢?什麼樣的頻率才是最有效的呢?這部分新手如果想要從跑步中得到好處,那麼建議是一周至少保證3次的頻率,但是最好不要超過4次。如果身子比較虛,那麼建議是一周2次,不能再少了。其次,要知了解如何跑步才有效果跑步有很多種不同的跑法,在本文老魏就不給大家一一贅述了,就挑兩種最適合新手跑者朋友們的方法——恢復跑和間歇跑。
  • 基本跑量你達標了嗎?成熟跑者更愛這樣做規劃!
    又到了月初大家輕鬆聚一聚的時候啦,特別熱愛跑步的朋友們,當談論到「跑步」這個話題的時候,有的跑友啊就會請教請教:「如何制定跑量計劃?」 雖然跑友們的跑友圈都是在曬跑量、拼跑量和不斷刷新個人PB,以此來激勵自己繼續堅持。
  • 陪你強 | 跑前一杯黑咖啡對提升跑速有多大幫助?
    本文針對黑咖啡對於運動的優缺點來做解析,讓大家了解跑前先來杯黑咖啡對於提升跑速是否有幫助?還有,對於某些咖啡因敏感的人來說,喝咖啡可能會引起頭痛或心率加快等問題,這對於一位跑者來說也不是好現象。最後,儘管咖啡因已被廣泛研究,但許多研究規模較小且範圍有限。並非所有的發現都是有好處的,事實上,有一項針對「咖啡因是否能改善800m跑速」的研究,證實有喝咖啡與無咖啡因的跑者,在時間上並無太大差異。
  • 跑友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膝
    挑戰自己平時跑步量,參加競賽等都是導致受傷的誘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用合適的護具來加強支撐保護。另外,如果本身就已經有舊傷,或是平時在運動中後程已經有特定部位出現不適的症狀,則應該選用保護型護具來針對重點部位做防護,這樣可以明顯減輕局部不適感,使我們可以在護具的幫助下,順利跑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