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9個治療足跟痛偏方

2021-02-13 偏方匯

----

1.預防腳跟痛,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足部的保護,可以參考以下方法1.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慢跑、散步、騎車、打桌球等,使足跟部關節韌帶保持良好的彈性和韌性

2減輕擠壓。要參加較長距離的遠足,如旅遊、爬山時,最好穿軟底彈性較好的膠鞋或加厚鞋墊的布鞋。

3.自我按摩。經常做自我按摩。可以盤腿而坐,以手掌推腳底板,從跟部向腳尖按摩

↓《民間方1.》↓

藥汁浸泡方

【組成】西紅花(或杜紅花)1份,蘄艾葉2份,伽南香(或山奈)2份,生川烏2份,生草烏2份,乳香4份,冰片(或樟腦)1份。

【制用法】將上藥加酒精適量製成酊劑。使用時取20ml劑加開水約200onl,盛臉盆中,趁熱先燻後浸泡,浸泡時以水溫足能浸下為度,另用500ml鹽水瓶1隻,內置開水,塞好皮塞,地下放1塊毛巾,將鹽水瓶橫倒在毛巾上,患足用藥汁浸泡4~5分鐘後踩在鹽水瓶上來回滾1~2分鐘,再浸熱水3~4分鐘,然後再踩鹽水瓶1-2分鐘,反覆數回約半小時,每天2次。令患者穿柔軟的鞋子。

【功效】足跟骨刺、足跟痛。

【出處】中醫骨傷科雜誌

↓《民間方2.》↓

 仙人掌方

  【組成】仙人掌1片【做法】仙人掌去刺,去皮,清洗乾淨後,剖成兩半。

  【用法】用剖開的一面敷於患足痛處,用膠帶固定好。

  【功效】主治足跟痛。

↓《民間方3.》↓

薑黃散

  【組成】乾薑、大黃各20克,草烏15克,白芷l0克,食醋適量,白酒少量。

  【做法】將前四味藥共研成細末,放入鍋中,加入食醋和白酒,文火邊煎邊攪拌,直至調和成糊狀。

  【用法】趁熱敷足跟,每日1次。

  【功效】用於治療足跟痛。

↓《民間方4.》↓

川芎藥袋法

【組成】川芎45g

【制用法】上藥研細面,分裝在用薄布縫製的布袋內,每袋裝15g,3個藥袋交替使用,換下的藥袋曬乾後仍可使用。,每天換藥1右。將藥袋放在鞋裡,直接與痛處接觸,每次用藥1袋

【功效】足跟骨剌。

【出處】四川中醫

↓《民間方5.》↓

踮腳治足跟痛

立正站立,兩手頭後交叉環抱,後腳跟起伏踮100次。每日早、晚各次,持續半年即可恢復正常。

↓《民間方6.》↓

中藥浸漬方

【組成】威靈仙、生桃仁、生川烏、生草烏、荊三稜、蓬莪朮、羌活、獨活、五加皮、秦艽、茜草、牛膝、透骨草、凌霄花各30g,川芎、血竭各10g,細辛15g

【制用法】上藥煎湯,趁熱先燻患部汗出,然後用毛巾蘸藥液趁熱外敷,待不燙足時,伸足人藥液內浸泡20分鐘。每日睡前一次。每劑可用4天

【功效】足跟骨刺。

【出處】《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選》

↓《民間方7.》↓

藥物鞋墊法

【組成】當歸20g,川芎15g,乳香15g,梔子15g

【制用法】上述藥物研末,撒入棉紗布間縫製成合適的鞋墊數隻,1隻鞋墊,交替使用,1個月為1療程

【功效】血瘀型跟骨骨刺

【出處】《當代中藥外治臨床大全》

↓《民間方8.》↓

全效增生湯

【組成】熟地30g,木瓜18g,薏苡仁、牛膝各15g,當歸、川芎、五加皮各12g,木通、穿山甲各10g。

【制用法】水煎服,日1劑,2周1療程。

【功效】足跟骨刺。

【出處】《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選》

↓《民間方9.》↓

熟姜敷腳跟治老年足跟痛

生薑3克,埋入灶火灰裡燜燒,再用一小塊生薑切片蘸上香油擦患處,擦15~20分鐘之後,埋在灶火灰裡的生薑也已燜熟,取出搗爛後敷在腳跟上,再用乾淨的紗布包好。等到腳跟不痛時,再將紗布去下,去掉爛姜,般1次即可見效。

推薦:更多 足跟痛 健康資訊,長按手指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相關焦點

  • 治療足跟痛9個有效偏方
    ↓藥物鞋墊法【組成】當歸20g,川芎15g,乳香15g,梔子15g【制用法】上述藥物研末,撒入棉紗布間縫製成合適的鞋墊數隻,1隻鞋墊,交替使用,1個月為1療程【功效】血瘀型跟骨骨刺【出處】《當代中藥外治臨床大全》↓《民間方2.》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調治腰腿、足跟痛的偏方驗方(下)
    【專家提示】治療期間宜穿軟底鞋,適量活動。陽和湯可散寒通絡【組成】熟地黃30克,白芥子6克,鹿角膠9克,肉桂、生甘草、姜炭、麻黃各1.5克。【做法】將上藥以水煎煮,取藥汁。【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 重慶治療失眠的老中醫
    那麼重慶治療失眠的老中醫,在哪裡可以找到更好的重慶治療失眠的老中醫呢?對於很多失眠患者來講,一覺睡到天亮已經變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現在很多失眠患者開始採取中醫的治療措施來緩解這種症狀,他們在治療前一般都想要了解重慶治失眠的知名中醫在哪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 給新生兒「採足跟血」,能及早診斷治療兩類疾病,多心疼也別抗拒
    有個粉絲朋友說,孩子剛出生三天,孩子奶奶抱著去採的足跟血,採血的地方離她所在的病房不到二十米,聽著孩子的哭聲真是十分揪心。看著採血時寶寶因疼痛大哭,孩子奶奶也心疼不已。採完血後,寶寶的腳後跟還要青上數天。
  • 足跟痛是怎麼回事?矯正治療很重要
    足跟痛是怎麼回事?矯正治療很重要 足弓是人類特有的結構,就像汽車的輪胎,在運動過程中起著穩定和減震緩衝的作用。車胎壞了,還有備胎,人的足弓壞了,不會有別的足弓可以替換,保護足弓很重要。足跟痛很常見,足跟痛是怎麼回事,與足弓有沒有關係呢?足弓塌陷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男子3年前摔傷後足跟壞死,湘雅專家取肩胛皮瓣巧塑足跟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7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肖勇兵 吳攀峰)「終於能腳踏實地走路了,太感謝唐教授團隊了。」3年前一次受傷,讓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劉先生從此左足跟潰爛流膿、行走困難,不僅失去了勞動能力,還飽受痛苦。
  • 緩解足跟痛有這5個辦法
    如果運動不當、鞋子不合腳等均可能致足部受力不均而引發足跟痛出現。足跟痛不單單表現為足部疼痛,腫脹、麻木等不適感均可能因此而發,且足部活動會受到明顯的限制,導致站立、步行等日常活動難以進行。足跟痛怎麼辦?
  • 多位老中醫坐骨神經痛偏方秘方集
    每療程間隔3-5天,一般1-2個療程可顯效至痊癒。[療  效] 用本法治療54例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經痛,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經長期觀察,療效滿意,值得推廣。[驗  證] 蔡,女,68歲,右下肢疼痛5年餘,經西醫診為坐骨神經痛,服西藥效不顯,於1987年8月求治於中醫,餘投蠍蛇散原方,經服2個月痊癒,隨訪至今未復發。
  • 【艾灸治病】女孩愛美常年穿沒有跟的拖鞋,風寒邪氣入侵,時間長了足跟痛,用艾灸治療效果好
    從中醫的角度分析足跟痛屬骨痺的一種,多因肝腎陰虛,感受寒邪,故而氣血四未不達則發生足跟痛。 一些人有持久性足跟痛,只要足跟著地或行走,足跟底就疼痛難忍。雙側足跟底疼底疼痛站立或行走時疼痛加劇,局部不熱、不紅、不腫。中醫認為這是「腎陽不足」。很多女孩為了愛美常年穿沒有跟的拖鞋,而招致風寒邪氣入侵,累積下來,年歲大點就會誘發足跟痛。
  • 足跟疼的不敢走路怎麼辦?按揉腳踝這個位置可極大的緩解足跟痛
    患者主訴近來常感到足跟兩側疼痛的厲害,特別是在早晨起床時那一會,疼痛的甚至足部不敢著地,只有稍微活動下腳踝痛感才會減輕。患者使用消炎藥物後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採用以下的穴位療法,一周後患者足跟疼痛的症狀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 足跟疼痛 跟骨刺有妙招
    足部經絡交匯,有「第二心臟」之稱,足跟一旦受損,則痛在足跟,累及全身。足跟疼痛是由於跟骨刺、滑囊炎、筋膜炎、足腱炎、足墊炎、腱鞘炎等引起的,在早上起床和久坐起身時最為嚴重。
  • 足跟疼痛跟骨刺有妙招
    足部經絡交匯,有「第二心臟」之稱,足跟一旦受損,則痛在足跟,累及全身。足跟疼痛一般不紅不腫,但是行走不便,是由於跟骨刺、滑囊炎、筋膜炎、足腱炎、足墊炎、腱鞘炎等引起的,在早上起床和久坐起身時最為嚴重。
  • OPPO肌效能貼扎技術在線課堂~足跟脂肪墊損傷
    當足跟挫傷急性損傷或反覆撞擊足部亦會導致周圍脂肪墊的挫傷或是更嚴重造成跟股應力性骨折足跟脂肪墊損傷病因足跟脂肪墊位於跟骨與跟部皮膚之間,脂肪緻密而發達,跟部皮膚較厚,跟骨下脂肪墊損傷,發生充血、水腫、增生等病理改變,出現足跟腫痛 、不適,稱為跟骨下脂肪墊炎。
  • 蘇州御生堂首席老中醫許其興:中醫治療腫瘤,重燃生命之火
    其實到蘇州御生堂中醫館現場看一下,就會有個初步的答案。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大廳,前來尋醫問診的患者絡繹不絕,有奔名老專家來的,有奔他的百年歷史來的,百年歷史中醫館絕對經得住患者考驗。患者對它也是讚賞有佳,患者的口碑更好的回答了「蘇州御生堂中醫治腫瘤靠譜嗎?」的問題。看病的患者為何如此多,有什麼獨特的地方?讓我們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 經筋斷病——推經筋治足跟痛
    因此,在治療很多運動系統疾病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經筋的異常變化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痺證、轉筋等,在經筋所循的部位均可以找到相應的病證反應點,或小的筋結,或大的經筋隆起或陷下,從而在局部採用針灸或推拿的方法進行治療。正如《靈樞·經筋》所言:「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這是傳統意義上的經筋的概念和應用範圍。
  • 足跟痛原來是這麼引起的 那腳跟骨痛又該怎麼治
    足跟痛是指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未見紅腫,行動不便,這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病變所引起。臨床上導致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是高強度的運動或扁平足,高弓足導致的蹠筋膜損傷、脂肪墊萎縮、鞋子不合適等。治療時應多休息,儘量減少腳部負重,換掉不合適的鞋子,平時多用熱水泡腳,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症狀嚴重者,建議就醫檢查。
  • 足跟疼痛難忍?醫生教你應對方法
    大多數有這種足跟痛的患者即使不治療,也可在1年內好轉。足底筋膜炎的症狀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為早晨下床邁出第一步開始感覺疼痛或者長時間靜止不動後邁出第一步疼痛, 行走數步後疼痛有所緩解, 但隨著步行時間增長或站立時間增加, 疼痛又加劇。
  • 「兩篩」小課堂——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父母一定要知道!
    寶寶出生才幾天,就被護士抱走採集「足跟血」去了。父母們心裡還挺忐忑:針紮下去寶寶會不會疼?採集足跟血的作用是什麼呢?不採可不可以?為什麼新生兒要採集「足跟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通過對新生兒血液中的相關指標的化驗檢測,在其疾病症狀出現之前,早期發現並通過有效治療,避免不幸的發生。而新生兒代謝性疾病篩查是早期發現患兒的有效方法,如果儘早發現和治療,患病的寶寶就能夠和正常孩子一樣健康發育;而如果發現較晚,治療不及時,寶寶可能就會出現嚴重的生長發育障礙和智力缺陷。
  • 銀屑病名老中醫治療經驗
    現就幾位名老中醫治療的經驗分述如下:1、趙炳南教授治療經驗趙炳南老先生提出「內有血熱,外受風邪或夾雜燥熱之邪; 內外合邪,熱壅血絡」學說,認為血熱是機體和體質的內在因素,是發病的主要根據。血熱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七情內傷或飲食失節,致氣機不暢,鬱久生熱化火; 外受風邪或風邪夾雜燥熱之邪客於皮膚,內外合邪而發病。
  • 足跟痛不能碰地?3個運動方法,通絡止痛
    假期足不出戶,除了躺著就是坐著,當我站起來,腳落地的一瞬間,足跟很痛,走幾步路會有所緩解。我媽說:「會不會是長骨刺了?」我說:「不會的,應該是足底筋膜炎,我知道該怎麼辦。」足底筋膜炎與骨刺的區別足底筋膜炎是指足跟和足底部分纖維組織出現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症,是由足跟著地時反覆高張力刺激足底筋膜的起點造成輕微的撕裂,引起囊腔狀的退行性改變。骨刺則是這種慢性炎症反覆刺激跟骨後產生的反應性增生,從一定程度上反而可以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