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短篇小說就像把一滴血硬擠出來那麼辛苦

2020-12-10 西部網

【編者按】

宮本輝,日本當代文學大家,日本芥川龍之介獎、太宰治獎等文學大獎得主。他說:「讀小說,那是忘我,是感動,是陶醉。理性探究,或執著於觀念,在藝術的創造上是第二位的東西。」他在寫作中力求帶給讀者最純粹的感動和忘我。《燒船》是宮本輝的代表性短篇小說集,包括了《浮月》《燒船》《漣漪》《胸之香》《時雨屋的歷史》《釣深海魚》《在路上起舞》七篇。本文摘編自該書後記,由澎湃新聞經人民文學出版社授權發布。

做小說家有二十年了。

這期間寫下的短篇小說,算上這本《燒船》中收錄的幾篇,總共有三十六篇了。

這些小說,除了兩三篇之外,基本上都是三十張四百字稿紙左右的篇幅。

過去教導我寫小說的先生講,不能把三十張稿紙篇幅的短篇小說寫好的話,說到底也就是個二流作家。這句話一直留在我心裡, 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規則。

雖說只有三十頁紙。但正是因為要把故事凝縮在三十頁之內, 所以誇張地說,對我而言,寫一篇短篇小說就像把一滴血硬擠出來那麼辛苦。每每剛寫完一行,我就立刻會感覺到絕望的痛楚。

但是,倘若在作品的某個地方不小心顯露出作家的辛苦來,那麼把它凝縮在三十頁內就失去了意義,這篇稿子也就變成那種應該立刻棄如敝履的作品了。

因此,哪一行是沒必要的,哪句話是多餘的,哪裡存在不足, 我絞盡腦汁琢磨推敲,有時反而讓作品的世界變得狹小了,會使故事變得不再從容,還會讓形式變得過於討巧。很難避免陷入這樣的陷阱。

有句話叫作「水隨器物而有形」,所以如果把短篇小說比作水的話,最好的狀態就是讓它失去本來的狀態,根據喝下它的人的感覺,有時顯得濃,有時又顯得淡吧。

我覺得那才是最好的短篇小說,於是按照這個標準要求自己, 寫下了《燒船》中的七篇。

它們是六年前出版《盛夏之犬》以後寫下的。這六年間,我的身邊也發生了許多事情。

我想,母親的死尤其影響了這七篇小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子」的我,和「母親」之間的距離漸漸拉遠了。母親死後我讀到的日蓮和尚的一段話讓我對這一點領會得更加深刻。

「父母之赤白二渧,和合以成我身。宿母胎內,二百七十日, 九月之間,有三十七度死之苦。生落時隱忍之念,自頂出煙達於梵天。生後飲乳一百八十餘石,三年間遊於父母膝下……」

生而為人,必須報答三種恩情,「父母之恩」就是其一。但它所表示的並非是「禮儀」或「道德」的問題。

如若「生」本身與憐愛他者的生命力常在我心中不斷研磨,那麼在這幾年之內,我一定已經再次培育出了那種必然的勇氣——那種繼續寫下屬於自己的小說的勇氣。

《燒船》,[日]宮本輝,信譽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9月。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短篇小說之所以短》丨理解短篇小說和長篇的差別,你才能學會寫
    文丨易小星小說要講的是故事,怎麼講故事不管是短篇小說還是長篇小說都是必須研究的問題,那麼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並不僅僅是篇幅的區別啊。我自己也寫小說的,去年寫了個短篇小說還獲得了國家工信部組織的文學大賽中的評委會推薦獎,對我來說,看到這本書更是有話想說,這本《短篇小說之所以短》解開的對於新入門的寫作者來說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識點。
  • 如何寫好短篇小說,寫好框架很重要
    很多人會覺得小說越長越好,比如現在網絡上連載的一些小說,大家看完一章就催更作者,覺得長篇小說才是現在的主流,但是事實上,短篇小說也有其優勢和特色,尤其是當我看到了《短篇小說之所以短》這本書,感覺我的世界開始變得豁然開朗,相比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更加讓人意味深長。
  • 從故事來源、開頭、和結尾來聊一聊《短篇小說之所以短》
    今天我們從故事來源、開頭、結尾三個方面聊一聊短篇小說之所以短。短篇小說中的故事來源於哪裡?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甚至在新聞爆出一些毀三觀或奇特的故事後,大家會調侃一句「往往生活比電視劇更精彩」。可見我們的故事一定是來源於生活的。
  •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這些「木桶的底」中,他寫了什麼
    德米特裡· 納博科夫在1995年曾寫文章談到他對於父親的短篇小說的整理情況:「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52篇短篇小說先是在報刊上發表,後來收入各種不同的選集,最終在作者生前納入四部英文定本選集中(《納博科夫的「一打」》《俄羅斯美女及其他故事》《被摧毀的暴君及其他故事》《落日詳情及其他故事》)。」
  • 盤點世界短篇小說大師
    20世紀短篇小說大師級人物層出不窮,他們每個人的短篇小說成就都堪與上述諸大師相頡頏。所以,讀者一定不要被那三個老頭蒙住了眼睛糊住了心。下面,我們把兩百多年來世界短篇小說大師按照國籍盤點一下。如有遺漏,歡迎補充。你知道世界短篇小說王國是哪個國家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竟然是建國只有二百多年的美國。
  • 五款「硬擠出來」的洗手臺,都值得小面積衛生間參考
    下面,冀仕豐小編就分享五款「硬擠出來」的迷你洗手臺,看看這幾個小面積衛生間是如何把洗手臺安裝進去的,或許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關於小面積衛生間裝修的借鑑經驗。1/5▲ 上面這個案例,目測洗手臺的深度也就在30cm左右,如果按照標準的50cm預留的話,一是突出了管道牆的範圍,二是開門還會受到影響。於是,就選擇了如圖的定製洗手臺,它剛剛好塞到了門後的凹龕裡,和管道牆齊平,不但保證了功能性,而且還保證了顏值,這樣設計是不是很巧妙呢?
  • 施行編輯 | 老頭兒汪曾祺後期短篇小說故事梗概薈萃
    他洗洗手,喝一杯熱茶,道一聲「得罪」,出馬揚鞭,走了。有一年,兩邊打仗,來了個團長,團長的太太要生了,難產,叫來幾個接生婆,也弄不出來,急得團長亂轉,只好派人去找他。他進來,團長命令:大人小孩都要保!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孩子掏出來了。團長特意擺了一桌酒席,讓副官作陪,打賞20元現大洋。他出了天王廟,跨上馬。團長掏出槍來,從後面,一槍就把他打下來了。就像是打只小鳥。團長覺得怪委屈。
  • 劉慶邦:請不要叫我「短篇小說之王」
    而後者,劉慶邦被稱為「短篇小說之王」,迄今寫了300多篇、300多萬字的短篇小說。但對這個稱呼,他特別澄清:「有一次出去開會,他們這麼說我,我很尷尬,甚至覺得不太舒服,就一直想給自己『摘帽』,但是好像很難,所以最近琢磨著準備寫一篇文章來說明。哪有王?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寫短篇小說好的人很多,不可以稱王。」
  • 中國最好的短篇小說——《孔乙己》
    沒有任何疑問,這就是中國最好的短篇小說,不需要加之一。曾經和朋友聊過一個話題,每個人心目中我國最好的五部短篇小說,五部長篇小說。
  • 短篇小說是多麗絲·萊辛特別正確的打開方式
    文珍從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講到寫短篇的萊辛跟印象中很晦澀、非常難以進入的、剛開始就有點拒斥的她很不一樣,肯定短篇小說是她特別正確的打開方式。讀完她的短篇,讀者會感受到萊辛的火熱與極強的同理心。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小說世界,萊辛總在自我逼問,可以為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做點什麼。
  • 喧囂世界的避難所——短篇小說之奇幻魅力
    與朋友溝通我的困惑,她推薦我一本書,說能解開我的疑問和偏頗,重新認識短篇小說的奧妙。這本書就是《短篇小說之所以短》。這部由當代英美26位知名作家訪談匯集而成的書籍,從短篇小說的結構、布局、語言、風格、靈感來源等不同角度,詮釋了短篇小說之所以優秀的內涵:在有限的空間和界限裡,短篇小說是如何做到為我們提供珍貴的、值得品味的動人故事的。
  • 書訊|《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集》:擁有它就擁有了完整的契弗
    2003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綠陰山強盜: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集》,收錄契弗33部短篇小說。2015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德國黑啤與百慕達洋蔥》,介紹了契弗早期未被結集的13部短篇小說。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中國讀者一直未能有機會一睹作家短篇創作的全貌。
  • 一本書是如何寫出來的?
    一篇文章大概需要1500字來講清一件事情,按照一本書20萬字,也就是需要寫134篇文章。這樣計算下來,是不是覺得自己離出書遙遙無期?村上春樹從29歲開始寫作,到現在,始終保持每年出一本書的節奏,目前為止已經連續出了40多部作品。
  • 如何寫好一篇出彩的先進事跡材料?
    就像有的文章,拿過來結構就可以改成自己的,很多語言感人至深、郎朗上口,但是就是感覺沉不下去。小編認為:「寫先進事跡材料難也不難,不難的是他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和結構,難的是先進事跡不同,內容各不相同,怎麼樣寫出個人特點,真正的能夠觸及到靈魂。先進事跡材料的基本寫法比如標題、開頭介紹、人物簡介等等。」下面具體講講如何把一篇先進典型材料寫得出彩。
  • 好看小說排行榜強推 | 10本不容錯過的短篇小說集 Ⅱ
    就像上一篇文章中推薦的「紅糖盒」一樣,它是一個包含許多小故事的大故事的結構。在我看來, 這是一塊人工智慧,討論人類的邏輯思維, 道德, 宗教, 信仰和其他與人類社會息息相關的社會哲學小說。每一篇文章都很溫暖。「詩歌之聲飄揚的那天」使我哭泣。最後一個阿比斯說了那句話「我對你的愛,是3 + 10i「,是虛軸的愛,相對於人類愛情的實數軸。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新作:這本短篇小說集,帶你天馬行空
    如果你看過他寫的另一本暢銷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那麼你對我剛才的那段作者介紹應該不陌生。就是這樣一位不那麼典型的暢銷書作家,用他天馬行空的思想為我們寫出了這部《狂想代理人》短篇集。書中為我們呈現了21個天馬行空的狂想故事,其中涉及的領域眾多,總有一款適合你。我比較喜歡的是武俠,科幻,愛情和歷史。
  • 如何完成一篇高質量Literary Analysis?
    許多學生即便已經寫了很多文學分析Essay了,也還沒有弄明白為什麼要寫文學分析Essay;或者不清楚文學分析Essay怎麼寫才是符合標準的、才能算是一篇好Essay;甚至根本不知道應該遵循怎樣的規範或者原則去寫,每次動筆之前都要對著分析的對象苦思冥想而無從下手。什麼是文學分析寫作?
  • 一部短篇小說,寫盡時代悲劇
    有人根據作品篇幅長短,籠統概括為「短篇寫細節,中篇寫故事,長篇寫命運。」相較於寫命運的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聽起來好像更容易寫,價值不那麼高。其實並非如此,短篇寫作中細節所隱藏的象徵意義,寫作起來一點不比長篇容易。短篇小說展現的事物形狀、紋理、質感的基礎,讓它成為打動人的關鍵。
  • 初中生優秀讀後感作文:我喜歡的一本書
    最近喜歡讀一本書,叫《羊脂球》。作者也是比較熟悉的了,莫泊桑。提到莫泊桑,我們都會想起他是短篇小說三巨匠之一,其他兩位分別是契訶夫和歐亨利。說到這裡,你可能也想到是他們都是寫諷刺小說的。在課本裡,我們學過《我的叔叔于勒》和《項鍊》,我還記得那個時候,學起來還挺辛苦的。也是,被迫學習往往沒有自己去發現其中的樂趣來得有趣,有時候,對於孩子,就是如此。書的第一篇,就是《羊脂球》。就算長大了,我的耐心也沒有多少,不過看長篇小說看多了,自然覺得看短篇輕鬆多了。
  • 名著閱讀之《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一、關於作者契訶夫(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託夫省塔甘羅格市。可是,拿錘子的人是沒有的,幸福的人照樣過他的幸福生活,只有日常生活的小小煩惱才使他感到有點激動,就像微風吹拂楊樹一樣。一切都幸福圓滿。《變色龍》《變色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膾炙人口的諷刺小說。小說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變色龍能夠根據四周物體的顏色改變自己的膚色,以防其它動物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