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討不起老婆,都用這個方法傳承子嗣,現代人接受不了

2020-12-26 卡季奇文史

對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說法,大家應該都是耳熟能詳的,知道這說的是以前的社會現象。實際上,傳宗接代這種思想,現在依然存在,更別提更遠的過去了。不過,和建國初期比起來,現在要好了許多。

在古代傳宗接代那可是頭等大事,沒有後代不是被人恥笑的問題了,而是沒有辦法立足社會。大家看過那麼多宮廷劇,都知道皇帝有三宮六院,不只是因為皇上好色,繁衍後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太后常常會對妃子們說,要為皇上開枝散葉,說白了,後宮主要任務就是為了給皇帝生孩子,沒有孩子的妃子在後宮是很悽涼的。

別說是皇帝了,有錢的男子都可以三妻四妾,兒孫滿堂的。只是對於大多數窮人來講,娶妻太難了,可香火必須延續,哪怕家庭極其貧窮,吃穿都難以為繼,也要千方百計做到能夠傳宗接代,可拿不出聘禮根本就娶不起媳婦,那又該怎麼辦呢?

一種方式:「典妻制」成為合法討老婆生育方式

古代社會,男子可以靠讀書科舉進入仕途,而女子從很小就開始定親了,十五六歲就嫁人,最大的價值就是生育孩子,然後服侍男人,伺候公婆,日子過得非常艱辛。若是這樣倒還幸運,就怕被當成商品隨意買賣。因為那些娶不起媳婦的男人,都是靠女人來為自己生孩子的。

這種現象在古代社會是很普遍的現象,大概從南北朝就開始,這在當時成為「典妻制」,就像典當行典當物品,而且這個做法還是具有合法性。

為了男性更有效率地繁衍子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財力,還能享受兒孫滿堂。丈夫可以將妻子在固定的期限,僱給別的男人做妻子,期限到了之後對方再歸還回來,並支付一定的租金。女子在僱傭期間,便要履行做妻子的義務,為所僱之人生兒育女,做一切要做的事情。

這種辦法,不光是窮人採用,有些富人也用此手段滿足多子多福的需求,這比娶妻納妾要省錢、省心得多。這一社會陋習,讓很多人沒有了廉恥之心,他們會利用自己的妻子租借來賺錢,那些娶不起老婆的,通過這種方法來減輕負擔,達到延續香火的目的。租借雙方的男人在典妻契上會寫好租借的時間和歸還的日期。

第二種方式:以糧食換媳婦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用糧食物品換媳婦。也就是說一個窮人家庭已經娶了媳婦,也有了子嗣,可家庭太困難,難以維持,就想用自己的女人來解決燃眉之急,而交換的那家沒有娶到媳婦,但是家裡還有餘糧,這樣雙方就做了交換。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時間不能夠容忍的是,可在當時社會,司空見慣也就習以為常了,女性就好像是生育工具一般,被賣來賣去,她們的價值,有時甚至只值一袋小米。

如果說這種現象在戰亂不堪的時代可以理解,那到了唐宋年間,政治比較穩定,經濟已經很繁榮了,可這種現象依然盛行。元朝曾經禁止過這一陋習的蔓延,可也沒能徹底根除,明朝又死灰復燃,更是盛行,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清朝。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種陋習才得到徹底改變。現在已經完全實現男女平等了,女人做到了自主獨立,在社會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生育能力的男人,是如何來傳宗接代的?看後讓人無法接受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如今,我們中國人都將血脈的傳承看的是特別重要的,如果一對夫妻在結婚之後沒有能夠生下孩子的話,這會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情,即便是在現如今思想開放的今天也是如此。就更別說是在落後而又封建的古代了,在我國古代的時候,一個男子沒有傳宗接代的話是最不孝的一件事情,又加上古人們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說如果生下的孩子不是一個男子的話,也是會被人們所瞧不起的。雖然說古代的時候人們都過得比較的落後,但是古人們為了能夠生下一個兒子,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就是為了能夠傳宗接代。
  • 古代有一類男子,不僅要為自家繁衍後代,還要給其他家族延續香火
    古代有一類男子, 不僅要為自家繁衍後代, 還要給其他家族延續香火古代是一個非常離奇的時期,他們存在各種各樣的職業。而且這種職業真的是匪夷所思的。太監就是裡面讓人匪夷所思的職業。感覺太監有點像我們現代的人妖,都是為了生活沒有辦法選擇了這樣的職業。
  • 名表配金鍊是現代人的炫富方式,那古代男子都用什麼彰顯身份呢?
    現代人一說起男性代表配件,無非就是名車名表大金鍊子,全身充滿RMB的氣息。那古代的男子都會佩戴哪些飾品彰顯自己氣質的呢?古代男子佩飾如繁星數不勝數,包括刀、劍、印、玉、佩、囊、符、袋、笱、帶等,下面久久給大家介紹幾個常見的。
  • 古代三妻四妾真的很幸福?男子60歲還要履行義務,現代人無法忍受
    古代三妻四妾真的很幸福?男子60歲還要履行義務,現代人無法忍受古代的男子能夠娶三妻四妾,我們看到的情景大多都是從電視劇裡看到的,很多現代人非常羨慕古代這一制度,並且有的還進行古今對照,妄想穿越時空。古代男子能夠娶三妻四妾嚴格意義上來說,三妻四妾這一說法並不是指嚴格的數據,而是泛指妻妾眾多。按照法律規定,古代社會其實是強調一夫多妻多妾制度。
  • 古代男子洞房花燭,通房丫環為何要穿睡衣在旁伺候?原因很難接受
    但是妾作為封建婚姻制度的一個部分卻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而且,古代男子為了滿足自身欲望,在有名分的妾室之外,往往還會收用一些丫鬟,這也就是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通房丫鬟」。在古代的家庭生活中,通房丫鬟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與普通的丫頭相比,她們和男主人多了一層親密關係,與正經的妾室相比,她們又沒有名分,而且有時在男子與妻子洞房之時,還需要通房丫鬟在一旁侍候,這恐怕是很多現代人難以想像和接受的。
  • 古代定情信物如此之多,為何現代人卻偏偏選了戒指呢?
    提到愛情這個恆古不變的話題,從古至今都有聊不完的內容,雖說古代人封建保守,可是在愛情上卻從不吝嗇保守,不然的話情詩,情話也不會流傳至今那麼多。髮簪古代每個女子的頭上都會帶一支纖細的髮簪,女子只有過了笄禮才可以嫁人成家,笄其實就是簪,所以有的男子對想娶的心悅之人都會送一支髮簪,笄禮之後女子就可以用簪子盤發了,當男子看到自己心儀的女子頭戴自己送的髮簪的時候,心裡應該是幸福的吧!
  • 日本天皇娶老婆,除了外貌好看,還要滿足一條件,令人接受不了
    在古代各種醫學發展不完善的年代,人們對於近親結婚這個問題是沒有什麼不好的概念的,根本也不會想到將來的生育問題,反而有不少人都覺得這種模式的婚姻結合反而有利於親上加親。不過這樣的現象到了近現代已經發生了扭轉,只是還是有一個「頑固」的家族並沒有廢止,這就是日本天皇。
  • 古代男子:為何普遍娶14、15歲的女子?歷史原因有3點
    但是,一個國家的青壯年數量是很有限的,但是,軍隊又急需擴充,於是,國家便要求女子在一定的年齡就要嫁人,如若不嫁,那就是有違法令,是要受到懲戒的(懲戒主要是罰很高很高的賦稅)。在漢朝的時候,就是 用了這個辦法,一直到漢武帝的時候,國家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9000萬,後來,憑藉著人口的優勢,軍隊的實力也得到了加強,這也是後來擊退匈奴的重要原因之一。
  • 在古代,為什麼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原來另有隱情
    可是,在古代,如果女子20還不結婚可是要被周圍的鄰居非議的。大多數的人家,在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相看未來乘龍佳婿了。很多古時候的閨閣少女15、6歲就已經成為了別人家的媳婦,或者還可能是幾個娃的母親了。除了女子早嫁之外還有一件很離奇的事情,古代男子也非常願意娶14、5歲,剛剛及笄的女子。那麼,在古代,為什麼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何意?現代人是否還需遵從?
    在古代社會,娶妻生子、生老病死是一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大事,一般來說,古代女子沒有什麼社會地位,男子為了給自己討一個好老婆,還會立下許多規矩,比如:年齡要處於妙齡,不可過大,性格一定要溫順,乖巧、懂事,為人要善良、孝順、賢惠,略通詩書,熟讀《女戒》、《女則》等。總之,在男人一手遮天的古代社會,許多女子活成了男子所期待的樣子,就像畫框中的女人,被框得死死的。
  • 三妻四妾是現代人對古代人最大的誤解
    >官宣元朝成為第一個明文規定老百姓不能娶妾的朝代但還是有人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最硬核的理由為廣大男同胞爭取到了一個娶妾的機會>啊作為人們最想穿越的朝代之一唐朝,尤其是盛唐生活美滋滋人美地好社交生活豐富還不愁沒手機打發時間
  • 印度男子娶39個老婆,一天要吃掉430個雞蛋!男子:還要繼續娶妻
    ——凱洛夫印度這個國家雖然和我們國家相鄰,但是對生活和對事物的認知真的是天差地別,價值觀也是完全不相同的。我們都知道,印度的女人在自己的國家是十分沒有位置的,簡直就像是一個「商品」一樣,印度有很多男人都是一夫多妻的,並且受到了法律的保護,就是說,印度是允許一個男人有好幾個老婆的。
  • 都是找來的老婆,為什麼在古代妻是娶的,妾是納的?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男人可以娶幾個老婆,所以一般大戶人家或者有權勢的人有個三妻四妾很正常的
  • 古代大門口掛燈籠有講究,對現代人影響很大,你是否也在其中
    所以說電燈的發展,現代人已經普遍使用各種照明燈具,燈籠這樣的東西已經不在生活中使用,個別地方也會用電燈,來改裝燈籠作為一種裝飾品。但是在古代燈籠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起到照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將影響一個家族興旺發達的象徵。
  • 古代一男子身材矮小,兒女卻身材高大。方法特別一般人難以接受
    作者:熊貓哥導讀:人人都知道基因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父親的基因決定了兒女的長相和身材。基本上父母是大高個,兒女也就是大高個。所以有些天生的東西是沒法改變的。但古代有個男子卻用特殊方法改變了家族的基因。使本來身材矮小的基因變成了身材高大。哪到底是誰用了什麼特殊方法呢?
  • 古代窮人娶不上老婆,怎麼繁衍後代?一個荒唐制度應運而生
    現在娶妻是個難事,「高價彩禮」讓人喘不過氣來,不僅如此,還要有車有房,更是讓許多男性慾哭無淚,直呼「娶妻難」!「娶妻難」不僅是現代人的痛,這個問題同樣也困擾古人。別看古代允許「三妻四妾」,這僅是少數人的福利,就像全世界的財富都是聚集在少數人手裡一樣。富人妻妾成群,而窮人想討一人都討不到。那麼古代娶不到老婆的窮人,他們該怎麼延續香火呢?難不成去偷去搶別人家的孩子?
  • 古代大戶人家的丫鬟也分好幾個等級,等級低的連主人的面都見不著
    在權貴說了算的古代,普通百姓的貧窮程度是現在人難以想像的。窮人只能一輩子給人當牛做馬,而富人,卻是使喚窮人的人。古代大戶人家的富有程度也是現代人無法猜測的,什麼三妻四妾都是小事,山珍海味也都吃膩了。古代大戶人家有一個生活習慣,可能是現代人完全接受不了的。
  • 現代人每天豐衣足食,古代窮人都吃什麼?我們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那麼問題出現了,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老百姓又靠吃什麼來度日呢?想要了解古代中國百姓吃什麼,不妨讓我們先來了解他們平均每天吃幾頓。現在我們國人的習慣大概都是一日三餐,可是古代老百姓可不比現代社會的發達,他們基本上是吃了上頓沒有下一頓,一日三餐簡直是太奢侈了。
  • 「老婆」用文言文怎麼說?看看古人如何「撩」,簡直甜出新高度!
    就比如現代人稱呼的老婆在古文中,就有很美的表達,那麼今天小糰子要說的就是:「老婆」用文言文怎麼說?看看古人如何「撩」,簡直甜出新高度! 梓潼 這個稱呼聽起來更像是某一位女子的閨名,而不是某一類人的稱呼。但是在古代,「梓潼」確實是代表了男子的妻子。
  • 日本防衛相河野:應考慮接受女系天皇,愛子公主子嗣也可繼位
    圍繞日本天皇的皇位繼承問題,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23日表示,應該考慮接受女系天皇,讓愛子公主(德仁天皇和雅子皇后的長女)等皇室公主的子嗣繼位也未嘗不可。據《朝日新聞》24日報導,河野太郎當晚在網絡節目中說,日本男系天皇已經延續千年,如果有男系天皇當然好,但是將天皇繼位者局限於男性是有弊端的,應該考慮接受女系天皇。他指出,有必要思考若出現無男性繼位者的情況該怎麼辦。「從雅子皇后和紀子王妃身上可以看到,生育男孩的壓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