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慘勝到碾壓,蘇聯第二次打日本6天取勝,二戰6年蘇軍有何蛻變

2020-12-26 WarOH協虎

文/大飛

古人講:「國雖大,好戰必亡。」這裡的好戰主要是指參與太多沒有意義的戰爭。其重點在於戰爭行為中,收穫的戰利少於支出,給外界留下的猜忌多於建立的威信。國家的軍事行動不能違背這兩個基本的目標。

從另一方面講,軍紀良好的軍隊不對非戰鬥人員的民眾發動攻擊,但也不能不收割其他國家麥田裡的麥子,回國犒賞自己國家的軍民。如果戰爭僅僅只是支出而沒有獲利,必然會形成消極畏戰的心理。而若是參與戰爭的獲利大於不參與,並且能夠在國內外建立威信,有的國家的軍事力量甚至會因為一場戰爭而崛起。

二戰前後,經歷過衛國戰爭的蘇聯軍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裝備更好,僅得慘勝

諾門坎戰役,是二戰初期蘇日之間發生在1939年的一場戰爭。關於諾門坎戰役,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流傳著這樣的傳聞:蘇聯軍隊以6千人的微弱傷亡,重創日本軍隊6萬人傷亡,取得輝煌勝利。甚至蘇聯坦克一路將日軍外殼薄如紙片的坦克壓扁,讓日軍毫無還手之力。

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檔案解秘,我們才知道在諾門坎一仗中,蘇軍以9703人戰死,15251人受傷的代價,造成日軍18000人戰死,22000人受傷,傷亡比接近1:2,是一場損失嚴重的慘勝。

傳聞中比較接近於真實的部分,是蘇聯力壓日本的武器裝備。這場戰鬥裡蘇聯1個集團軍的戰力,就配備了近500輛坦克,和數量相當的火炮、飛機,346輛裝甲車,可謂武裝到牙齒。但是兵員的身體素質及戰鬥經驗卻不如對手,特別是由於換屆,被派往前線的指揮官,是一群缺乏作戰經驗的青年軍官。這一點讓坐擁強大武器的蘇聯軍隊戰鬥力低迷。

可以說,此時的蘇軍並不是一支優秀的軍隊,但越是慘烈的戰爭越能給軍隊帶來磨礪,此後的蘇軍正要面臨這樣的經歷。他們將在歐洲戰場戰況最激烈的東線,迎來自身軍事實力的成熟。

二、日本招新兵,蘇聯收人頭

諾門坎戰役結束後,又過了6年,蘇聯軍隊和日本軍隊才再次碰頭。1945年8月,蘇聯軍隊在偽滿洲國邊境集結,對日宣戰。出乎所有人意料,這場戰爭主戰只用了6天的時間便結束了,蘇軍一路大勝,這次鋼鐵洪流是真的碾壓了日本軍隊。

有一種觀點認為,關東軍之所以缺乏戰鬥力,是因為精銳被抽調前往太平洋戰場上當了炮灰,軍隊中夾雜著近1/3的新徵召的士兵;同時武器嚴重匱乏,有十幾萬人沒有槍可用等原因。

日軍自身的問題當然不可忽視,同一支軍隊,在全盛時期和衰落時期,完全可以是壯漢和病夫的差別。但另一方面,蘇軍與6年前諾門坎戰役時相比,已經是一支經受歷練的優秀軍隊,完全能發揮出武器裝備和大兵團機械化部隊的戰術優勢。

9日凌晨,蘇聯軍隊冒著大雨對關東軍發動全線進攻。16日,發布關106號令,關東軍主力部隊投降。

此戰,蘇聯以3.2萬人的傷亡,擊斃日軍8.3萬,受降59.4萬。除了在經營多年的邊境要塞有過一些激烈的拉鋸戰,日軍並沒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蘇軍可謂是打了一場輕鬆的大勝仗。

三、戰術升級,物力雄厚

這場戰役的勝利或許沒有太大的秘密,除了日軍的衰落之外,蘇軍方面相較於上一次諾門坎戰役的「升級」主要有3個方面:

一是工業力量的上升,蘇聯是當時全球第二大工業國,在衛國戰爭的總體戰中,軍工潛力被重新整頓和激活。

二是戰術提升,戰術在戰場上不斷的實踐和升級,特別是大兵團機械化部隊戰術,這種對當時的日本來說幾乎是比較陌生的作戰方式,蘇聯甚至幾乎吸收了對手德軍的戰術特長。

三是指揮官成熟,原本缺乏作戰經驗的青年軍官,已經成長為優秀的將領。雖然青年一輩在早期缺乏經驗,但新被提拔的軍官明顯服從性更高,等這批軍官在戰爭的洗禮後成熟起來,反而讓蘇軍成了一支指令貫徹嚴明的部隊。

而且蘇聯高層對這次作戰非常的重視,當時前往遠東的部隊是一支絕對的主力,並派遣了華西列夫斯基、馬利諾夫斯基、麥列茨科夫三位身經百戰的元帥坐鎮指揮。此外,諾門坎戰役時期蘇軍一共投入10萬兵力,而這次總兵力達到150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一共5千5百輛,戰鬥機3千8百架,火炮2.6萬門。光是在軍隊人數和武器裝備數量上,就對75萬關東軍形成了強力壓制。

在整個二戰過程中,日本給「國雖大,好戰必亡。」這句話做了標準的詮釋,不斷惹是生非,盲目作戰。蘇聯則是一個截然相反的例子,通過一場戰爭完成了自身軍隊的升級。最終,窮途末日的日軍面對這支來勢洶洶的軍隊,已經毫無勝算。

參考資料:1、《諾門坎:日軍雖敗卻重創蘇軍1個裝甲集團軍》,王曉易2、《二戰最後一役結束在中國:蘇聯出兵中國東北》,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二戰蘇德戰爭,如果蘇軍打贏哈爾科夫之戰,還有史達林格勒會戰嗎
    因為蘇軍在1942年5月份進攻哈爾科夫時,已經具備了打贏的條件,但此時,蘇軍並沒意識到德軍有進攻史達林格勒的戰略意圖,直到7月12日蘇軍從哈爾科夫戰場退守史達林格勒時,才發現雙方在這一地區集結了大量兵力,蘇軍統帥部這才發現戰場形勢完全跟預想的不一樣,倉促組建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從而打響了蘇德戰爭關鍵一戰——史達林格勒戰役。那麼,如果蘇軍打贏了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還會有史達林格勒大會戰嗎?
  • 中國抗戰8年消滅日軍45萬人,蘇聯6天消滅75萬,為何差距那麼大
    1945年8月9日蘇聯對遠東地區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用時6天殲滅了75萬關東軍。1945年隨著歐洲戰場的結束,日本越來越注意對蘇聯的防守了。蘇聯對遠東的防守一直都嚴密,哪怕在和德國對戰的時候,遠東也有一百萬的兵力部署,遠遠超過關東軍。蘇軍為了這次戰鬥出動了100萬多萬人,都是經過二戰洗禮的老兵和尖兵部隊,並出動了上千架坦克和飛機和先進的武器裝備,蘇聯正是做出了萬全準備才會對日本發動進攻的。
  • 二戰的蘇聯到底有多可怕?德國想贏,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德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截至1939年9月,德國軍隊早已突破《凡爾賽和約》10萬人的限制,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龐大和強大的軍隊之一。彼時的美國軍力只有世界第7,甚至某些方面還不如波蘭。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二戰是不可避免的,但將數百萬精銳消耗在蘇聯本來是有可能不發生的。至少德國完全沒必要在1941年6月就倉促地進攻蘇聯,從而為陷入兩線作戰埋下隱患。
  • 德國有多大可能性打贏二戰
    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實上德國和自己的對手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德國僅僅只是一個千萬人口級的中等強國,而在其對手中卻有美國和蘇聯這樣洲級大國。
  • 紅色的盛裝,二戰蘇軍軍服為什麼經典
    蘇聯的戰鬥英雄  蘇軍是二戰盟軍的主力,而且是主力中的主力。蘇軍在法國被擊敗退出戰爭,英國被重創逃離歐洲大陸,美軍尚未完成整編和訓練,遲遲無法在歐陸主要戰場登陸的情況下,幾乎是獨立抗擊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德軍長達3年之久。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訂投降書,這標誌著二戰正式結束。二戰結束後,英國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在了。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
  • 二戰日軍坦克有多小?蘇軍繳獲94式輕型坦克後,發現鑽不進去
    正因為面對這樣的國家,就算坦克工業不發達的日本,對於先進坦克的需求也就不大了。日本的94式坦克作為二戰中墊底的坦克,一樣能在中國戰場控制戰場,而當面對德國投降後進攻日本的蘇聯時,94式坦克在T34面前就好比向寵物一樣乖巧。不說其他,就是噸位都直接被碾壓,小道出奇。那當時日軍的坦克有多小呢?蘇軍繳獲94式輕型坦克後,發現根本鑽不進去!
  • 二戰羅斯託夫戰役,第1裝甲集團軍被阻,蘇軍打贏首場圍殲戰鬥
    發生於1941年11月到12月間的羅斯託夫戰役,是蘇軍自德軍閃擊蘇聯以來,打贏的首場圍殲戰鬥。那麼,在當時德軍氣勢正盛,三路大軍大踏步向蘇聯縱深挺進的關鍵時刻,南方集團軍群為何在羅斯託夫受阻,第1裝甲集團軍差點被圍殲,龍德施泰特元帥要辭職不幹呢?
  •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不進攻蘇聯?反而要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老周摘要: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在德國進攻蘇聯,特別是在1941年下半年,蘇聯最為困難時,如果日本出兵進攻蘇聯,很可能就會將蘇聯徹底打敗,為什麼結果日本不但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 二戰時德國有一個士兵,一人摧毀519輛蘇軍坦克,6年戰鬥2530次
    他的戰績包括摧毀了足以組成5個完整蘇聯裝甲旅的519輛坦克,還有150個炮兵陣地,近1000輛其他車輛,70艘登陸艦,2架戰鬥機,1架強擊機,擊沉了戰列艦「馬拉」號,還擊沉了另外2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同時他還被擊落過32次,擁有2530架次的戰鬥出動記錄(6年中平均每天出動一次以上,沒有休假、沒有休息!)
  • 基輔會戰,德國閃電戰碾壓百萬守軍,65萬蘇軍被俘
    1941年對基輔來說是歷史上最難忘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基輔發生了二戰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保衛戰,此次作戰讓世人見識到了德軍閃電戰的恐怖和蘇聯軍隊的慘重損失,從基輔戰役中展現出的殘酷令世人汗顏。位於傑納斯河和第聶伯河的交匯處的基輔早在德軍進入蘇聯時就已經被認定為首要進攻目標,並且德軍打算以基輔為起點將蘇軍西南集團軍包圍並殲滅。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初期史達林為何看不起德國軍隊,原來是蘇聯真的太強大!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軍啟動巴巴羅薩計劃,出兵500萬越過波蘇邊境突入蘇聯,對此,蘇聯人在事前一無所知。凌晨3點,睡夢中的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被秘書叫醒,蘇軍將領通過電話向他報告說:「德國轟炸機正在轟炸我們的城市。」史達林被驚醒了。難道史達林對德國人的進攻之前毫無察覺嗎?不是的。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中國、蘇聯還是德國?按照世界戰爭史記載,二戰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開端,以1945年9月3日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為結束,前後歷時6年。在二戰開始的八年前,即1931年9月18日,中國的14年抗日戰爭已然打響。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抗戰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日本統計日軍共死傷195萬人。其中中國戰場死傷133萬人,佔傷亡總數70%。
  • 二戰德軍骷髏師有多可怕?被稱為蘇軍的死神,成員都有抑鬱症
    說起二戰中令人聞風喪膽的部隊,估計大家都不會遺漏掉德軍的武裝黨衛軍,其中有三支黨衛軍堪稱王牌中的王牌。他們分別是骷髏師、帝國師和維京師。今天我們就來瞧瞧他們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來比比看誰才是真正的「地獄之師」。 骷髏師
  • 二戰蘇德戰場,為抵禦納粹德軍,蘇聯1.8億人口死傷6000萬
    世界各國為了 抵禦法西斯國家的進攻,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傷亡最大的就是蘇聯,1.8億人口的蘇聯傷亡高達近6000萬人。 中國在二戰時期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如果我們看看二戰時期蘇聯的衛國戰爭,就會知道歐洲東線戰場比亞洲戰場還要恐怖百倍。
  • ...投原子彈居然是幫了日本,如果蘇聯的計劃成功,找日本只能去海底了
    二戰爆發後,希特勒建議由德國在歐洲發動進攻,日本在亞洲遠東地區發動進攻,東西夾擊蘇聯,日本也很贊同德國的建議。擊敗蘇聯,將能日本佔領全球的野心。 1939年,日本進攻蘇聯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好,所謂的是箭在弦上,蘇聯也看出了日本的野心,史達林將朱可夫調往遠東,擴軍備戰,並秘密的從歐洲戰場抽調蘇軍的精銳部隊到遠東地區。
  • 二戰藍色方案,為何說是巴巴羅薩計劃的補充?閃擊戰打不下去了
    1941年冬季,延緩莫斯科進攻時間一直被認為是德軍失利的重要原因,但是,即使德軍打贏了莫斯科戰役,是否就意味著蘇德戰爭就要結束了呢?事實並不是那樣。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對蘇軍來說是意料之中,同時又是特別意外。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蘇軍付出了多少犧牲?
    在1945年8月風暴戰役,從8月9日主要戰鬥一直持續道8月16日,日本關東軍下達關作戰甲106號命令,全體關東軍投降,主要戰鬥進行一個星期,關東軍主力全體投降,只有零星失去聯繫部隊還在抵抗,比如東寧要塞這樣失去聯繫的部隊,還在抵抗。其中,關東軍第1方面軍在黑龍江孫吳,牡丹江,勃利一線,向蘇軍繳械投降。
  • 二戰時,若侵略我國的是德國,中國能打贏嗎?至少會艱難10倍!
    世界第二次大戰雖然將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捲入了戰爭,但大多數的國家都是為了自保,被迫參戰的,也因此戰爭中主要的戰場和軍事國家都以蘇聯、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和我國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