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CT、磁共振、超聲……傻傻分不清?這篇全都講明白啦!

2021-02-12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

從小到大,吃了幾十年的飯

走了幾十年的路,進了無數次的醫院

相信有一件事

你們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

X光、CT、磁共振、超聲這四樣影像學檢查

到底有什麼區別?比如

它們的成像原理是什麼?

它們的優缺點是什麼?

它們各自適應哪些身體部位的檢查

為了解除大家心中的諸多疑慮

今天,就讓小編來仔細和你們梳理一下吧

首先來看看這些基礎性知識……

我們在影像科常見的設備一般有普通X射線攝片機、計算機X射線攝影系統(CR)、數字X射線攝影系統(DR)、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核磁共振成像(MRI)、超聲(B超)等。

X光片,大多數醫院用的是數字X線成像(DR)。它是大家日常接觸較多的一項檢查。X光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檢查時相當於給身體內部拍了一張平面影像照片。

由於被照射物體密度的不同,拍攝之後的圖像上會形成黑白不一的顏色。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片子上骨頭呈白色,氣體呈黑色,肌肉等軟組織則顯示不清。

X光片是觀察骨骼和肺部較簡便的檢查方式,如果傷到了骨頭,或胸悶懷疑有大量胸水及氣胸,一般醫生會建議首先拍X光片;X光檢查中骨骼顯示相對清晰,一般多用於粗看明顯的骨折或骨質增生等骨質情況。

 優點 :檢查快捷、價格價廉。

 缺點 :一般只能提供組織重疊的二維平面影像,成像也容易受衣物、首飾甚至過厚的軟組織影響,有時病變顯示不清或不能顯示,所以一般作為初步檢查使用。

CT檢查其實也是利用X光給身體拍照片,與X光的區別是X光片只是拍一張照片,而CT則需要為患者從上到下拍很多張照片,它是一層一層穿過人體檢查的,因此受外物幹擾小,簡單來說就是看得更清晰準確。

這一系列照片經過計算機整合處理後,可以從多個平面觀察組織結構,也可直接反映出人體的三維形態。

在某種意義上CT可以說是X光片的加強版,當然其價格也高於X光片。但是在檢查中,如果粗看X光片看不清楚,可能得選擇做CT進一步細看。

如果你還不明白兩者的區別

下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把X光看成一整個麵包

把CT比喻成切片麵包那就非常形象了

 優點 :可以任意平面顯影,經各種後處理可以顯示豐富的信息。

 缺點 :費用比X光昂貴,輻射劑量高於單次X光攝影。

磁共振,英文簡稱MRI,是目前能用於人體最為精密和昂貴的醫學成像設備之一。磁共振是利用強大的磁場讓身體中的水分振動起來,利用不同組織裡水分的震動差異形成影像,用以區分正常組織和患病組織。

原理類似搖晃礦泉水瓶。剛搖晃時,會發現裡面的水開始振動,我們的手能感受到這種振動,停止搖晃過一會兒水才會靜止下來。磁共振也是這樣。因此,磁共振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

磁共振檢查是一種安全可靠的高科技檢查設備,無X線輻射,一般對人體無危害。可以做任何角度的切層,擅長對顱腦、脊柱、脊髓、關節、軟骨等部位病變的顯示。

 優點 :無輻射,多方位、多參數成像,軟組織解析度高。

 缺點 :費用相對昂貴,檢查時間較長。

超聲檢查俗稱B超,它是利用超聲波穿透人體,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計算機利用反射的回聲強弱不同進行成像即為超聲圖像。這就好比挑選西瓜時,邊敲邊聽來判斷裡面的情況。

超聲檢查以方便快捷、解析度高、對人體無損傷、顯示方法多樣而著稱,尤其對人體軟組織的探測和血管內血流情況的觀察有其獨到之處。由於超聲對氣體和骨骼的穿透力較弱,對含氣性器官或骨骼較小病變很難檢出。

 優點 :多方向觀察,可實時動態成像。

 缺點 :對於胃腸道等含氣較多的器官,超聲診斷準確率較低。

外傷時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或者想要通過觀察骨骼生長了解發育情況,優先選擇X光照片,簡便快捷、價格低廉。若要進一步觀察,則需要選擇CT。

X光胸片可粗略檢查心臟、主動脈、肺、胸膜、肋骨等部位明顯的問題等。胸部CT檢查對上述結構的顯示更清晰,對胸部病變檢出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均大大優於常規X光片,特別是對於肺結節、早期肺癌的檢出具有極高的敏感性。

腦中風、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及韌帶、半月板、肌肉、脂肪等軟組織病變,磁共振是最佳選擇。如想要了解除韌帶、半月板外的上述病變,CT可作為次選檢查。

 腹腔、盆腔病變——

超聲或X光初篩,CT常用、可細看  

患者出現腹痛,懷疑膽道結石、泌尿繫結石、肝臟、脾臟、腎臟等病變以及宮外孕、黃體破裂等病變首選超聲檢查;懷疑嚴重的腸梗阻、胃腸道穿孔首選X光初篩;上述情況需要進一步細看以及懷疑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等病變時則選擇CT檢查,當高度懷疑血管性病變時還需進一步注射造影劑做增強CT。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兒童腹痛、哭鬧需排除腸套疊時應首選超聲檢查。

常規的心臟結構與功能檢查,彩超除清晰顯示心臟的形態以外,又可實時動態觀察心臟的運動情況,所提供的信息較為充分,簡便易行。但是,懷疑冠心病欲了解冠狀動脈情況時則首選CT(需注射造影劑),無創傷,且較準確。

X光攝片、CT、磁共振成像、超聲檢查都是常見的影像學檢查,它們各有所長,亦有局限。看病時醫生會根據病情需要選擇其中的一種檢查,或者幾種檢查有機地結合、互補,從而幫助我們更精確地診斷疾病、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相關焦點

  • X光 CT B超 核磁共振 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去醫院看病,「CT」、「核磁」、「X光」、「B超」等這些醫學檢查名詞對於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這些常用醫學影像設備,卻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今天雲姐姐就給大家來做個科普
  • CT、核磁、X光的區別,講得太到位了!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台州3條「金臺鐵路」,傻傻分不清楚?這篇文章講明白了
    台州3條「金臺鐵路」,傻傻分不清楚?這篇文章講明白了 2020-10-27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句話說清B超、CT、磁共振、X光的區別(電磁波的發射與接收、電磁波譜)
    點擊關注↑↑↑↑即可免費訂閱本公眾號對於X線、CT、B超、核磁共振這些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很多人分不清楚。
  • 在紐西蘭做CT、核磁、B超傻傻分不清楚 幾句話就弄明白
    X線、CT、B超、核磁共振傻傻分不清楚?
  • 吃貨的世界裡,原來X光、CT、B超、核磁共振是這樣的!去醫院體檢不用犯迷糊了!
    每次去醫院體檢醫生都會開一大堆檢查的單子,X線、CT、B超、核磁共振,從裡到外把自己折騰個夠,卻不明白為什麼要做這些檢查,這些檢查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磁共振對於骨皮髓質顯示不如X光、CT檢查,但對於X光及CT發現不了的一些隱匿性的骨折,磁共振可以清晰顯示,對肌腱、股骨頸、軟骨等結構,能夠明確是否損傷,此外,磁共振也可以辨別新舊傷,指導臨床治療。
  • X光、CT、B超、核磁共振有啥區別?去醫院體檢不用犯迷糊了!
    一般需反覆多次施加磁場又突然消失,核磁共振機器會得到充分的數據並運算後成像。軟組織的分辨優於CT成像。簡單說就相當於用手搖一搖,讓水分子振動起來,再平靜下來,感受一下裡面的振動並記錄下來。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就診時,醫生常會開各種各樣的影像學檢查單:超聲、CT、磁共振……不少患者會有疑惑。
  • CT、X光、B超、磁共振檢查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
    很多人對X光、CT、超聲、磁共振檢查都有著這樣的擔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幾種檢查的分別和影響。超聲B超的原理是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通過計算反射波呈像。就像挑西瓜一樣,邊敲邊看顯示病灶情況,完全沒有輻射。超聲對人體幾乎是沒有損害,B超和彩超就是超聲中的其中兩種,連孕婦也可以做。
  • 為什麼拍了CT還要拍磁共振?X片、CT、磁共振有什麼區別?
    倫琴射線X射線又叫「倫琴射線」,它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威爾海姆.倫琴發現的可以讓人體骨骼顯影的射線,因為這一發現倫琴獲得了1905年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了紀念發現者,X射線別名「倫琴射線」。我們的骨頭密度高,X線光透不過去,所以顯示白色。X線片的優點是快速並且價格較低。大家最關心的輻射劑量問題:X線差不多是0.02-0.1mSv,劑量跟坐一次飛機接受的輻射差不多。
  • X光、CT、B超、核磁共振有啥區別
    對於X光、CT、B超、核磁共振這些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很多人分不清楚。現在,把身體比作食物,告訴你這些檢查如何發揮不同的作用。  X光會穿過人體,遇到被遮擋的部位,底片上不會曝光,洗片後這個部位就是白色的。
  • B超、DR、CT、MR(核磁共振)的區別:(簡易收藏版)
    >對於 X線、CT、B超、核磁共振這些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很多人分不清楚。磁共振一問世,很快就成為在對許多疾病診斷方面有用的成像工具,包括骨骼肌肉系統。肌肉骨骼系統最適於做磁共振成像,因為它的組織密度對比範圍大。在骨、關節與軟組織病變的診斷方面,磁共振成像由於具有多於CT數倍的成像參數和高度的軟組織解析度,使其對軟組織的對比度明顯高於CT。
  • 終於明白了!X光、CT、B超、磁共振,區別太大了......
    對於X線、CT、B超、核磁共振(MRI) 這些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很多人多分不清楚。某三甲醫院專家把身體比作食物,告訴你這些檢查如何發揮不同的作用。 1X光:像把麵包壓扁了看X光會穿過人體,遇到被遮擋的部位,底片上不會曝光,洗片後這個部位就是白色的。
  • 最全知識|X光、CT、B超、核磁共振…區別到底在哪裡? 終於明白了!
    對於X線、CT、B超、核磁共振這些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很多人分不清楚。
  • 【漲姿勢】X光、CT、B超、核磁共振有啥區別
    對於X光、CT、B超、核磁共振這些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很多人分不清楚。現在,把身體比作食物,告訴你這些檢查如何發揮不同的作用。  核磁共振機使用較強大的磁場,使人體中所有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一致,這時磁共振機的磁場突然消失,身體中水分子的磁力線方向,突然恢復到原來隨意排列的狀態。反覆多次施加磁場又突然消失,核磁共振機會得到充分的數據並運算後成像。  簡單說就相當於用手搖一搖,讓水分子振動起來,再平靜下來,感受一下裡面的振動。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
  • X光、CT、B超、核磁共振的區別,講得太到位了!
    陽光一生yangguangyisheng來源:人民日報對於X線、CT、B超、核磁共振這些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很多人分不清楚核磁共振機使用較強大的磁場,使人體中所有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一致,這時磁共振機的磁場突然消失,身體中水分子的磁力線方向,突然恢復到原來隨意排列的狀態。
  • 大德蘭、小德蘭、德蘭修女,別再傻傻分不清啦!
    大德蘭、小德蘭、德蘭修女,別再傻傻分不清啦!1.聖女大德蘭聖女大德蘭,即聖德蘭·亞維拉。聖女嬰孩耶穌德肋撒是加爾默羅聖衣會的一位年輕修女。西利選了一根絲帶,德肋撒說:「我全都要。」她後來自述道:「我全部都要」這句話是我一生的準繩,我後來年紀長大了,對天主說:「我全部都要,我不願意做一個50%的聖人。」聖女一八九七年九月三十日安逝。教會立她為傳教區的主保。3.聖德蘭修女聖德蘭修女,即加爾各答的德蘭修女。
  • 小學生名詞、動詞、形容詞,傻傻分不清,高級教師講得明明白白!
    小學生名詞、動詞、形容詞,別再傻傻分不清,高級教師講的明明白白很多小學生在做語文題的時候遇到動詞,名詞、形容詞相關題目的時候總是傻傻分不清,高級語文教師總結出這些詞的概念和用法,快給孩子收藏起來,列印後貼在床頭!
  • CT與MR(核磁共振)的區別
    CT與MR(核磁共振)究竟是什麼,想必有很多家長不是很明白,孩子有病做什麼檢查好,是不是MR一定比CT強。下面我們談談CT與MR(核磁共振)的區別  CT是X線束圍繞人體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透過該層面的X線小部分身體被吸收,大部分穿透身體被探測器吸收,後經計算機重建生成圖像。
  • X光、CT、核磁,瞬間讓你明白該做哪些檢查
    專家:翟光耀,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主治醫師  影像學檢查怎麼選,先來一個簡潔版,不去細講道理,但求實用:  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核磁看不清;頸椎、腰椎:最佳核磁,次選CT;腦、脊髓:腦梗看核磁,出血看CT,其餘包括腦腫瘤大多核磁最佳;胸部:大致了解X光片,細緻分析選CT,看肺不選核磁,心臟下面單說;腹部、盆腔:除腸道,臟器一般超聲即可,CT、核磁均有各自優勢;心臟:
  • X光、CT、核磁,一句話讓你明白該做哪些檢查
    你可能心中疑惑,這麼多種類別的檢查,為什麼給我選這種?難道只是越貴的越好嗎?健康時報君今天就來解答這個「為什麼」。  影像學檢查怎麼選,先來一個簡潔版,不去細講道理,但求實用:  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核磁看不清;  頸椎、腰椎:最佳核磁,次選CT;  腦、脊髓:腦梗看核磁,出血看CT,其餘包括腦腫瘤大多核磁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