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鐵鋅小麥「秦黑1號」(血麥)
血麥是高鐵鋅小麥「秦黑1號」的別稱,是小麥物種中的新資源。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何一哲帶領團隊研究人員,利用秦嶺野生紫粒小麥孑遺種,經過25年人工辛勤培育研發而成的新型天然營養類作物。
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質量檢測中心和陝西省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測定,並經美國康奈爾大學農學與生命科學院食品科學系重新檢測,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微量元素鐵、鋅含量分別高達749mg/kg和135mg/kg,是小麥的19.2和4.1倍,是黑小麥的10.6和4.9倍。其鐵、鋅含量居國內外現有農作物之首,並於2000年5月通過國際自然醫學基金組織認證。
經陝西省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科技文獻中心、農業部情報研究所分別進行的國內外文獻檢索查證表明,血麥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微量元素鐵含量最高的穀物營養食品。血麥的鈉元素含量僅為普通小麥的1/20,穀氨酸含量是普通小麥的8倍,血麥不僅所含營養成分全面,並且具有「高鐵鋅、高纖維、高花色苷、低鈉,低脂肪」的顯著特性。
以「高鐵鋅」著稱的血麥,是「生物強化」「食物強化」補充人體所需血紅蛋白營養元素的最佳選擇,符合國際天然食品、自然醫學發展的主流方向,在國內外均具有廣闊的市場。血麥有著卓越的營養保健價值和非凡的食療功效,是我國藥食同源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的典型體現,是真正健康的「補血聖品」 。。
發現過程
"秦黑1號"是1993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在陝西秦嶺山區發現的野生紫粒小麥種質資源,經多年人工系統選擇(非轉基因)、定向培育而成的特異質天然營養小麥新品種,株高90釐米左右,穗長13~16釐米,其麥粒硬質,種皮為紫黑色,麵粉呈褐色。據測定,該品種18種胺基酸總和高於普通小麥35.1%,穀氨酸含量高於普通小麥8倍。在現有農作物中,其鐵、鋅含量最高,鈉和膽固醇含量最低,是理想的營養食品。
高鐵鋅小麥「秦黑1號」(血麥)育成後,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國家有關部門也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該項目曾被列入中科院西安分院擇優支持計劃項目、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科技開發基金項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重點科研項目、西安市農業科技創新工程項目、陝西省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陝西省技術轉移與重點科技成果推廣計劃項目、科技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航天育種工程項目等。血麥於2009年6月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0610041972.0.
形態特徵
「血麥」屬半冬性,分櫱力極強,一般單株分異櫱20-30個。莖粗2-3mm,莖壁厚,近於實心,基部莖杆壁厚近1mm,苗期幼苗基部分櫱節處呈紫黑色,起身拔節期葉耳,葉舌呈紫黑色。抽穗後灌漿期穎殼亦呈現紫黑色,至成熟期穎殼紫黑色逐漸消褪轉白。株高90cm,穗長方形,穗長14-15cm,芒長14-16cm(具與穗等長或超長的特長芒),每穗小穗數23個,小穗為分枝狀,小穗軸長2m左右。每小穗有5-7朵小花,小花間隔3-5mm,呈互生排列。籽粒紫黑色,長條形,粒長8mm ,寬3mm,近似黑米,千粒重40g左右,胚乳琥珀色,硬質。
「秦黑1號」(血麥)麥粒為紫黑色、長條形,麵粉呈褐色,與一般黑小麥皮黑面白的性狀表現不同,因「秦黑1號」(血麥)所具有的這些神奇特性,從而被譽之為「麥域黃金」。據黃土高原農業測試中心和西北農業大學實驗中心分析測定,它不僅粗蛋白、麵筋、賴氨酸、澱粉、乾物質和18種胺基酸總和含量等品質指標明顯高於普通優質白粒小麥,更為突出的是其礦物質營養微量元素鐵、鋅含量分別高達749mg/kg、135mg/kg,分別是普通小麥的19.2倍和4.1倍。鐵、鋅兩種微量元素對預防和治療現代社會人體因營養元素失調而導致的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生長發育緩慢、胎兒畸形和智力低下等病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它的錳、銅、硒等微量元素和鎂、磷、鉀等常量元素的含量也明顯高於普通小麥,脂肪含量低於小麥44.2%。
分布範圍
「秦黑1號」(血麥)由於曾長期處於野生狀態,人工馴化培育較晚,雖經多年人工系統選擇培育,但在自然生長條件下產量水平仍偏低(約100-150kg/畝)。該品種對氣候土壤水質要求苛刻,目前只生長於秦嶺山區,適宜種植的地域範圍較窄,且對栽培種植條件和種植技術有特殊要求,方能維持一定的產量水平和高營養品質。
科研人員經多年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研發的高產高效互補栽培技術將其產量水平提高到了250-300kg/畝,同時解決了機械化收穫的難題,使該品種走向了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階段。
營養成分
高鐵
血麥中微量元素鐵的含量高達749mg/kg,是普通小麥的19.2倍,是黑小麥的10.6倍,居世界穀物之首,這大大增強了血麥的補血造血功能。我國南方主食以大米為主,米業加工技術導致穀物中的有益微量元素,膳食纖維損失嚴重,尤其是鐵元素,在人們的日常膳食中,平時可以選擇鐵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血,動物肝臟等,含鐵較豐富。但是單純的為了補鐵而增加動物性食品的比重又會帶來能量過高,蛋白質,脂類過量等問題,從而容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在植物性食品中,血麥含鐵豐富,人體的吸收率高。多食用血麥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調節人體各內部器官的功能性。血麥作為日常食物,能夠滿足人體每日鐵的需要量,既可以有效改善鐵缺乏和貧血,又不會造成鐵的攝入過量。
高鋅
血麥中微量元素鋅的含量高達135mg/kg,是普通小麥的4.1倍,是一般黑小麥的4.9倍。鋅被稱為「生命的火花」,是人體內絕大多數活性酶的構成元素;鋅也是促進免疫器官發育的重要因素,而人體90%的疾病與免疫力有關。及時補充鋅元素,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增進食慾、促進少兒身體生長發育、促進皮膚健康和增強男性性機能。
高膳食纖維
血麥的膳食纖維含量達到1.6%,是其他小麥的8倍之多,其有整腸通便,清除體內毒素的良好功效,是人體消化系統的清道夫。
低鈉
血麥的鈉元素含量僅為普通小麥的1/20。
低脂肪
血麥的粗脂肪比普通小麥低44.2%。血麥脂肪酸組成主要有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均為人體必需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亞油酸含量極高,而亞油酸是人體最重要的脂肪酸,體內不能合成,對幼兒有促進生長發育作用;對成年人可防止冠心病。由於是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可以有效降低體內血脂黏度。同時,因含有抑制皮膚生成黑色素的物質(2,4二羥基順式肉桂酸),有預防雀斑及老年斑的作用,是美容護膚的佳品。
完全蛋白質
血麥是胺基酸全面的營養作物,18種胺基酸總含量高達35.1%。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齊全,屬於完全蛋白質。血麥蛋白有近三分之一為清理蛋白,可清理體內毒素和異物。在非必需胺基酸中的天冬氨酸、穀氨酸含量也很高,這兩種胺基酸都是構成人體血液(血漿蛋白)的重要成分,穀氨酸還與人腦細胞發育關係密切。天冬氨酸是消除疲勞的強壯劑,對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老年人都是很好的保健劑。而且,血麥蛋白由於富含精氨酸,可以防止體脂增加,有控制體重的作用。
豐富維生素
血麥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B1能增進消化機能,抗神經炎和預防腳氣病。維生素B2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是預防口角,唇舌,瞼緣炎的重要成分。維生素B2的含量是玉米粉和大米的2-10倍。維生素C有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是治療高血壓,心血管病的重要輔助藥物,能降低微血管脆性和滲透性,恢復其彈性;對防止腦溢血、維持眼循環,保護和增進視力有效。維生素E中生育酚含量較高,對防止氧化和治療不育症有效,並有促進細飽再生、防止衰老作用。
營養價值和作用
益氣養血血麥最顯著的特點是具有極高的鐵鋅含量,高鋅使得「血麥」能夠增強免疫力,促進皮膚健康,高鐵使得「血麥」成為需要補血的孕期和經期女性首選營養健康食品。
抗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
血麥的種皮和麵粉均富含花色苷,花青素含量達到了藍莓的水平。花色苷近年來被稱之為「第八營養素」,是當今人類發現最有效的抗氧化劑,也是最強效的自由基清除劑,它的抗氧化性能比VE高50 倍,比VC高20 倍。血麥中的花色苷含量是一般品種的5-10倍,而花色苷是由200多種黃酮類和多酚類物質構成,這些物質在人體內主要起抗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功能,是人體抵禦疾病侵染、解毒排毒的重要物質基礎。
美容養顏
血麥含有抑制皮膚生成黑色素的物質(2,4二羥基順式肉桂酸),有預防雀斑及老年斑的作用,是美容護膚的佳品。
另外,血麥中含有的維生素E生育酚含量較高,對防止氧化和治療不育症有效,並有促進細飽再生、防止衰老作用。
控制體重
血麥的纖維素含量高,膳食纖維有整腸通便,清除體內毒素的良好功效,是人體消化系統的清道夫。血麥蛋白由於富含精氨酸,可以防止體脂增加,有控制體重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