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畫家畢卡索曾說過,作為父母,必須拿出全部的愛以及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能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的人。
家庭人際關係中,親子關係的質量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最為重要,此外,父母婚姻關係的質量對兒童心理發展也具有深刻的影響。
教育專家朱永新認為,人的一生,實際上就生活在四個地方—子宮、家庭、學校和職場。家庭伴隨人的一生,是人生最重要的場所。
親子關係是一柄雙刃劍,良好的親子關係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不良親子關係則會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童年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裡成為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就形成了孩子的性格,從而由「性格決定命運」。
親子依戀關係奠定了孩子生命的底色,良好的親子關係,親密的童年關係模式,與孩子的事業、婚戀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
良好、安全的親子關係是孩子人格完整、心智健全的基礎。心理學家格塞爾說:「失去父母的愛是人類感情發展的一種缺陷與不平衡。」
做父母本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許多父母總以為給孩子好吃好喝,提供好的物質條件就足夠了,其實對孩子來說,親子感情、親子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許多狀元都形容自己的父母「寬鬆、信任、像朋友一樣」,而成績差的孩子,很多是因為沒養成好習慣,更多的則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與孩子不親近,即便作為父母,在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會逐漸失去位子,無法成為孩子心目中最親最愛的人。
家長的素質決定親子關係的質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家庭調查顯示:「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關心」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74.12%,成績優秀學生的家庭更多採用協商、民主的親子互動模式。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梅奧教授的人際關係理論指出,民主的氛圍、融洽的關係比物質環境、物質刺激更有意義。
歡迎評論、轉發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