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嶽陽樓,我便不由自主地會想起範仲淹當年的名篇《嶽陽樓記》,想起其中那句震撼人心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於是總想去瞻仰一下嶽陽樓,只是一直都沒有時間,這一次好不容易得了機會,可以和朋友小田一起去嶽陽樓看看,我便欣然前往,想到在嶽陽樓上感受那種「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情懷,便不由得添了幾分喜悅之情。
終於來到了嶽陽樓,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高聳入雲,只有三層的嶽陽樓如同一個樸素的隱者一般,挺立在洞庭湖邊,然而,當我仔細地打量嶽陽樓的時候,卻又似乎感受到了它的高度,它仿佛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叟一般,臨江而立,用帶著智慧的眼神俯瞰浩茫的洞庭湖。
我和小田對視了一眼,我們向著嶽陽樓走了過去,每走一步,我們都會抬頭仰望一下嶽陽樓,帶著一種虔誠的目光,隨著我們的腳步緩緩向前,我們愈發感受到了嶽陽樓的壯觀。我看見門牆之上有一幅楹聯,寫的是「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橫批是「巴陵勝狀」,好一幅氣勢浩蕩的對聯啊。嶽陽樓上下一共有三層,都有著紅色的欄杆,黃色的瓦片,鬥拱飛簷讓人感受到了古代的丰韻,那屋簷的邊角處有鳳凰樣的雕刻,它們的口中都含著風鈴,當微風拂過的時候,風鈴便會發出聲響。
走入了嶽陽樓之後,給我的第一印象竟然是這裡的質樸,一樓有木質屏風,上面雕刻著《嶽陽樓記》,二樓懸掛著紫檀木的屏風,上面也刻著《嶽陽樓記》,據說這是清代書法家張照的書法作品,他功力深厚,將範仲淹作品中那些重複的七「憂」十「之」都寫得各有不同,讓人感嘆他的才華。
只是,如此簡單的樓中擺設卻讓我微微有些失望,這時候小田卻對我說道:「怎麼?你好像不是很喜歡這裡啊,不過我告訴你啊,這嶽陽樓可不簡單啊,據說這是三大名樓之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建築,尤其是這盔頂結構,更是十分了不起呢。」
我見小田對嶽陽樓如此熟悉,於是便問道:「小田,那你給我說說唄,我對這嶽陽樓的了解啊,其實真的是很有限的,我只知道《嶽陽樓記》,所以,你給我上一課唄。」
小田笑道:「上課我可不敢當,不過,你也知道的,我是搞土木建築的,所以我對於建築物還是很有了解的,對嶽陽樓這樣的古代建築也有所研究,你知道嗎,這嶽陽樓的建築沒有用一釘一鉚,都是用梁柱等木質構件彼此連接起來的呢。你看這通天柱,從一樓直接通到三樓,而且木柱之間彼此牽連,不僅增添美感,更讓建築物堅固無比啊。」
我不由得感嘆道:「小田,你還真的知道很多啊,看來讀書真的沒有少讀。」
小田神秘地一笑道:「其實,這嶽陽樓的風光啊,不在於樓中,而在於從這裡向外眺望。」他說著就帶著我向外觀望,對我說道:「你看,這裡是不是很壯觀啊,想當年,這裡可曾經是東吳大將魯肅的閱兵樓啊,一直到西晉南北朝時,它還被人稱為巴陵城樓,直到李太白的一句『樓觀嶽陽盡,川回洞庭開』之後,這裡才有了嶽陽樓的名號。你看,在這裡觀望四周,是不是給人『水天一色,風月無邊』的感覺啊。」
聽小田這麼一說,我便也好奇地向著外面看了過去,果然,我的面前就是煙波浩淼的洞庭湖,暗綠色的波濤不斷地拍擊著堤岸,那是一個無邊無際的水的世界,洞庭湖那茫無邊際的水波在不斷地蕩漾著。我想,這個時候如果吟誦唐朝孟浩然的那首大名鼎鼎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實在是太合適不過了,「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一個「蒸」字,一個「撼」字,這種氣勢實在是浩大無邊啊,若非心胸寬廣之人,恐怕是寫不出這樣氣宇軒昂的作品的。
小田似乎和我想到了一起去,不過他脫口而出的卻是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我微微一笑,看來這嶽陽樓還真的是讓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流連忘返啊,竟然有這麼多題寫嶽陽樓的詩文,而且它們全都是家喻戶曉、流傳千古的名篇啊。
我突然想起來什麼,對小田說:「對了,你知道嗎,其實,那範仲淹雖然寫了《嶽陽樓記》,但是卻從來都沒有看見過嶽陽樓呢。」
小田雖然在土木建築方面是行家,不過在典故方面知道的就不如我多了,他聽我如此說,便好奇地問道:「是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你說給我聽聽吧。」
我點頭道:「好,其實當時範仲淹正被貶謫,他應該是在河南,而他的好友滕子京因為被人誣告也遭到了貶謫,來到了嶽州,不過滕子京是一個很能自娛自樂的人,他看到這洞庭湖的浩渺,於是就決定要重造那嶽陽樓,在改造完畢之後,他覺得如此恢宏的嶽陽樓如果沒有文字歌頌的話,未免有些遺憾,於是就給範仲淹寫了一封信,他請求範仲淹看了《洞庭晚秋圖》之後為嶽陽樓寫一篇記。」
說到這裡小田點頭道:「啊,原來如此,照這麼說的話,其實範仲淹當初並未看見嶽陽樓,而是看了嶽陽樓的畫?」
我點頭道:「不錯,這件事情在當時引起了轟動,滕子京重修嶽陽樓,範仲淹寫記,再加上大書法家蘇舜欽書寫《嶽陽樓記》,邵竦篆刻,這四件事情被宋人合併在一起,稱為天下四絕,你看,是不是很了不起啊。」
小田點頭道:「範仲淹未曾看見這裡的景致,但是卻惟妙惟肖地寫出了這裡的美景。」
我點點頭,是啊,那種碧波千萬裡,水鳥在空中翱翔的場景的確是極美的。這時候小田又對我說道:「對了,在嶽陽樓附近還有很多古建築呢,不如我們待會兒也一起去看看吧。比如嶽陽樓北邊有三醉亭,南邊有仙梅亭,這兩個亭子遙相呼應,就好像是守衛嶽陽樓的侍衛一般呢。」
我笑道:「三醉亭?我倒是想起來了,據說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經三醉嶽陽樓,難道這三醉亭就是得名於此嗎?」
跟隨小田來到三醉亭之後,我們看見這亭子和嶽陽樓一樣,也都是木質結構,上面雕刻著各種花紋,仔細一看,那上面的圖案竟然還是講述各種傳奇故事的呢。嶽陽樓附近的名勝古蹟頗多,就拿小喬墓來說吧,它位於嶽陽樓的北面,據說裡面埋葬的乃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美女小喬,這建築乃是江南園林的風格,覆蓋有青色的琉璃,給人郁郁青青的感覺。
逛了一圈之後,小田對我說:「來嶽陽的話,自然是要吃魚的,尤其是松鼠桂魚,那是天下美味啊。雖然說吃不了『巴陵全魚席』,但是嘗嘗這裡的名菜,也是不虛此行啊。」
我笑著點頭道:「你啊,就知道吃,我看你想要領略嶽陽樓的風採是假的,想要在這裡饕餮一番,這才是真的吧。」
小田嘿嘿笑道:「我也就只有這點愛好了,走,走,我請客還不行嗎?」他說著就拉著我來到了一家小飯店,我們在這裡嘗到了大名鼎鼎的洞庭銀魚,說實話,我以前還真沒有見過這麼奇怪的魚,真的有點像是一根麵條,體型是圓條形的,最讓人感到神奇的是,它竟然既沒有魚鱗,也沒有魚刺,實在是適合我這種吃東西粗心的人,我吃著吃著想起了套用一句廣告詞:「吃洞庭銀魚,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卡魚刺了。」
小田說這種魚是當年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吃過的,不僅肉質細嫩,而且還有補腎的功效,所以來嶽陽的話是一定要品嘗的。
不過,我倒是對一些價廉物美的小吃更感興趣,比如說臭豆腐和蝦餅就是其中的代表,尤其是蝦餅,都是用真正的鮮蝦製作的,塗上面糊放在油裡頭炸得外焦裡嫩的,別說是吃了,就算是聞到香味就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嘗一口呢。
小田一邊吃一邊對我說:「這嶽陽樓從誕生之初,就不斷地遭到毀棄,但是卻又不斷地被重新造起來,你說這嶽陽樓咋就有那麼大的魅力呢,竟然能夠讓如此多的人為了修葺嶽陽樓而努力。」
我突然想起了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的名句,於是便順手拿來對小田說道:「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說罷,我和小田相視一笑,我不由得感嘆,嶽陽樓之所以美,其實和那八百裡洞庭是分不開的,嶽陽樓面對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昂然挺立,如同一位看穿了世事的高人一般,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在登上嶽陽樓之後,面對湖光山色,便感到身心開闊,於是也便有了自己的領悟,這或許就是嶽陽樓給我們帶來的特殊驚喜吧。在現在這個物質社會之中,要做到當年古人的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在是不容易,但是我們卻能夠借著登臨嶽陽樓這樣的機會和古人先哲來一個親密接觸,感受一番千年前的憂思,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感覺吧。
想到這裡我的腦海中又浮現起了嶽陽樓的形象,是的,它並不高,但是它卻依然十分偉岸,它有著自己獨有的文化內涵和深邃厚重的歷史,在詩詞歌賦中感悟嶽陽樓,在煙波浩渺中登臨嶽陽樓,實在是人生中一次不錯的境遇。隨著世事的變遷,各種景觀或許會逐漸磨滅,但是它們卻並不會被人們忘記,人們用那些膾炙人口的詩文將那些景觀鐫刻在人們的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