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浩渺的八百裡洞庭湖,是誰成就了嶽陽樓

2020-12-21 蘇爾好普

1045年春,陽光和煦,春風拂面。洞庭湖面生機盎然,湖面上波光粼粼,在陽光的照耀下,蕩漾著層層金光。成群的魚兒忽東忽西在水下亂竄,湖中有江鷗數百,聚集在一起戲水遊泳。湖堤上綠柳成蔭,爭放嫩綠,柳枝隨風輕舞,竟顯妖嬈。沿著湖堤無數彩旗排列整齊,迎風招展,一直延伸到湖邊的嶽陽樓下。

修葺一新的嶽陽樓坐西朝東,為一座純木結構建築,整體坐落在寬度17.24米,長14.54米,高度為0.65米花崗巖圍砌而成的臺基上,樓高19米。四根楠木柱子從一樓直抵三樓,是整個樓的主要支柱,與其他木柱彼此牽制,結為整體,既增加了樓的美感,又使整個建築更加堅固。樓頂為層疊相襯的「如意鬥拱」託舉而成的盔頂式,展現出這座樓的無與倫比的美麗和高超技藝。

吉時已到,樓外鼓炮齊鳴,嶽陽城的文武百官、商賈名流魚貫而入,在民眾的簇擁歡呼中,為新修好的嶽陽樓舉行盛大的剪彩儀式。嶽陽知州滕子京作為修繕嶽陽樓的主要領導上臺發言,在萬眾熱烈的鼓掌聲中,這位上任一年多的領導竟然扶著樓的欄杆號啕大哭起來,其哭聲之悲切,讓出席活動來賓群眾面面相覷,無不動容。

兩年前,西夏軍隊突襲大宋邊疆,邊疆軍民奮起抵抗,然實力懸殊,一敗再敗。雙方在定川寨慘烈拼殺,殺得昏天暗地,血肉橫飛,屍骨堆積如山,十六位部將戰死,九千四百人全軍覆沒。此戰失敗後,在縱橫六百裡內地區,宋軍只能堅守壁壘,無力抵抗。

此時的涇州城內,戰爭黑雲壓城,民眾內心惶恐不安。雖然這幾年在知府滕子京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人們生活穩定和諧,但涇州城兵力嚴重不足,如何能夠堅守,知府跟幕僚們正在激烈討論。朝廷的援軍在經略安撫使範仲淹的帶領下正在日夜兼程地趕過來,只要能夠堅持住幾天,西夏軍隊就會退兵。

必須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山裡聚集的難民,少數民族、遊俠、方士都被聚集起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滕子京拿著劍毅然地站在城頭,寒風刺骨,巋然不動。

西夏軍攻城無望,大略一場退兵了。涇州城內民眾歡呼喜泣,大家擁抱在一起,我們成功了。知府殺了一頭牛,設了宴席犒賞大家,弔唁死去的靈魂,安撫活著的群眾,兌現當初的承諾,給錢。雖然有人勸阻,錢是軍隊的,不能隨意支使,滕子京不予理會。

範仲淹是非常滿意這次滕子京的表現,就把自己原來經略使位置上奏推薦給了他,但很快就被因範仲淹推行新政而得罪的權貴們嗅到了機會,一封舉報信就發給了仁宗皇帝,狀告滕子京私報開支,貪汙16萬兩銀子。皇帝派人去查,這有什麼可查的,錢是用掉了,但沒有記帳,既然說不清,乾脆就不說了,滕子京一把火燒了帳本,自己抗下所有責任。

雖然有範仲淹、歐陽修出面證明滕子京的清白,皇帝搞清楚事情經過後也贊成他的行為,但反對的人不肯罷休,皇上也只能妥協,滕子京一貶再貶,到了嶽陽。

1045年,範仲淹也被貶到了鄧州,苦悶惆悵之時,滕子京寫信給他:「我重修了嶽陽樓,你過來看看啊」,範仲淹苦笑一下:「我也不能動啊」,「那你寫一篇嶽陽樓的文章吧」。

哽咽了許久的滕子京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從懷裡掏出一張錦緞,緩緩念到:「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此後,嶽陽樓名揚江湖。

嶽陽樓修好後兩年,滕子京調任蘇州,不久病死,範仲淹親自給他寫墓志銘,滕子京「居家清貧,無餘財」,就連當初調查他的人也說,貪汙之事無有證據。然而滕子京已經駕鶴西去,嶽陽樓也幾經毀修,洞庭湖邊的故事卻被說了又說。

相關焦點

  • 八百裡煙波浩渺 洞庭 作者 歐陽斌
    《洞庭》作者:歐陽斌(一)八百裡煙波浩渺八百裡壯懷激烈八百裡憂樂天下八百裡苦苦求索洞庭啊洞庭,湖南的血脈都匯集到這裡了湖南的夢幻與希望都匯集到這裡了屈原、賈誼、李白、杜甫、曾國藩、黃興、毛澤東這些偉大的身影都匯集到這裡了除了跨越城陵磯,走向長江
  • 登臨嶽陽樓是什麼感覺?在嶽陽樓可品嘗什麼美食
    終於來到了嶽陽樓,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高聳入雲,只有三層的嶽陽樓如同一個樸素的隱者一般,挺立在洞庭湖邊,然而,當我仔細地打量嶽陽樓的時候,卻又似乎感受到了它的高度,它仿佛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叟一般,臨江而立,用帶著智慧的眼神俯瞰浩茫的洞庭湖。
  • 湖南最出名的旅遊區-洞庭湖
    嶽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嶽陽市區西北部,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自古以來,洞庭湖就以湖光山以吸引遊人,歷代著名學家為之傾倒。唐李白詩云:「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詩人劉禹錫也吟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搖籃,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許多名勝古蹟。
  • 駛向第三極:銜遠山,吞長江,洞庭湖上嶽陽樓
    從福州到可可西裡、從海拔0米到4600米、從零上25度到零下40度,這是一場品質見證之旅;拼搏的海洋文化、革命的星星之火、荊楚、秦川、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青海長雲暗雪山,這是一段人文追溯之旅;美食、美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這是一個挑戰探索之旅;美麗東南、書繪未來,凝心聚力
  •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嶽陽樓
    境內擁有洞庭湖 60%以上水域面積,城內南湖被譽為「東方的日內瓦湖」,正在實施以王家河流域綜合治理為重點的「四湖兩河」連通工程,致力打造流水環城的水墨丹青嶽陽。洞庭湖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它特色突出,是湖湘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板塊。對洞庭湖的描寫,文人多以詠史、描景和抒情為主,從屈原開始,經過陶淵明,到李白、杜甫、範仲淹,脈絡清晰,根植於湖區的一方水土和人文,隨後形成鮮明的主題。屈原的愛國主義、範仲淹的憂患意識,成為洞庭湖人文創作的源泉。
  • 冬日時節,來洞庭湖,賞美景,觀天下奇鳥
    02洞庭湖冬日景觀「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八百裡洞庭以其磅礴大氣躍然歷史的取景框中。 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總結,清代《洞庭湖志》所載"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幕雪",讓人過目不忘,美不勝收。嶽陽樓:嶽陽天下樓,一座閣樓以天下為標。《嶽陽樓記》功不可沒。
  • 詩聖詩仙都寫過嶽陽樓,關於嶽陽樓的唐詩你喜歡哪一首?
    嶽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湖南岳陽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美譽。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同時,洞庭湖位於中國的中部,不僅是長江中遊的湖泊,也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北通巫峽,南極瀟湘」洞庭湖風景壯觀秀麗,匯聚天下英豪文人,從這裡經過之人無不登上湖邊的嶽陽樓,「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然後發出各種感慨,「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讀了李白這首寫洞庭湖的詩,才知道詩仙的想像力
    李白愛山樂水,寫下不少有關洞庭湖的詩歌,「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都是當中極具想像力的名句,而其中最飄逸、具想像力的,還得屬《遊洞庭湖五首》中的其二。在這首詩中,他用短短四句,僅28字描繪出洞庭湖水月相映,美得不似人間的美好景象,令人無限神往。
  • 環球融創嶽陽環球中心丨千年嶽陽的勢與氣,都藏在洞庭八百裡
    千年嶽陽的勢與氣都藏在洞庭八百裡《漢陽志》說:"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合起來統稱雲夢。雲夢,萬物生命開始的地方,城市文明衍生的源點。枕著八百裡洞庭的波瀾,千年嶽陽城,走過了2500年的時光,開創了「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的錦繡繁華,成為中華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內外聞名的旅遊勝地。洞庭湖,源起於地質年代,其湖盆形成在距今1.5億年前,並在距今3800萬年左右到2400萬年前由鹽湖變為淡水湖。
  •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洞庭湖:詩詞大家最鍾情
    洞庭湖,隸屬於湖南省嶽陽市,古稱雲夢、雲夢澤、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等。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得名於湖中洞庭山。洞庭湖曾經號稱「八百裡洞庭」。那麼洞庭湖到底有多大呢?「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洞庭湖上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歷代詩詞大家爭相到此觀景攬勝、吟詩作賦。
  • 沒有範仲淹就沒有嶽陽樓!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就像嶽陽樓修建起自何年何月一樣自古爭論不休,嶽陽樓名來自哪朝哪代、誰人筆下,至今難以定論。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出自李白的詩中,也就是說不管嶽陽樓始建於什麼時間,唐朝李白之前是沒有嶽陽樓之稱謂的,至少在初唐或中唐嶽陽樓還被叫做「巴陵城樓」「洞庭驛樓」「洞庭連天樓」「南樓」等。
  • 訪問嶽陽樓是什麼感覺?你可以在嶽陽樓享用什麼樣的食物
    說到嶽陽樓,我不禁想起當年範仲淹裡出名的《嶽陽樓記》,還有那句令人震驚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所以我一直想去嶽陽樓,但是我沒有時間,這次,我終於有機會和我的朋友小田去嶽陽樓,所以我很高興去,我不想在嶽陽樓上感受到「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感覺,他增加了一點快樂。
  • 清平樂人物譜之範仲淹:因為能背《嶽陽樓記》,數萬人免費登樓
    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滕宗諒,字子京,與範仲淹是同榜進士。滕子京真是找對了人,樓建好後他請範仲淹作了《嶽陽樓記》,隨著這篇文章的廣為流傳,嶽陽樓名揚天下,也讓滕子京至今還是個大名人。嶽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時東吳魯肅操練北軍的閱兵臺,唐北元四年,中書令張說在此建樓。
  • 範仲淹不曾到過嶽陽,更沒有登過嶽陽樓,嶽陽樓記是怎麼寫出來的
    嶽陽樓之所以能延續千年,為天下人所知,最主要是因為它是一座有靈魂的樓閣,它的靈魂就在於千古雄文《嶽陽樓記》。一提起嶽陽樓,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範仲淹,《嶽陽樓記》, 想到其中表明範仲淹寬闊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還會讚頌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生活態度。在讀嶽陽樓記時,人們大多會聯想到範仲淹站在嶽陽樓上,看著煙雨飄渺的洞庭湖,有感而發,寫出了千古名篇嶽陽樓記,而是事實上是範仲淹根本沒有去過嶽陽,更沒有登過嶽陽樓,之所以能寫出這篇名記,起因是他的友人滕子京。
  • 巴陵勝狀洞庭俊秀——嶽陽樓
    提到嶽陽樓大家都不陌生吧,只因它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更重要的它是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而三大名樓中的黃鶴樓和滕王閣,都是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嶽陽樓最後一次被毀是在1922年,湘軍進佔嶽陽,嶽陽樓窗梁棟柱等多半被毀。至1923年古城牆僅嶽陽樓與半邊街尚存少許,1934年重修。
  • 眺洞庭湖,遊嶽陽樓,賞傳世名句,這裡是嶽陽
    嶽陽因洞庭湖而起,因江湖交匯而興,因嶽陽樓而名。其人文深厚、風景秀麗,集名山、名水、名樓、名人、名文於一體,是中華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內外聞名的旅遊勝地。有幸到此一遊,雖未留刻,卻再一次體味了課本中的範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號稱「八百裡湖天」的安徽巢湖,是怎麼形成的?
    中國有著名的四大淡水湖,湖南有洞庭湖、江西有鄱陽湖,江蘇佔了兩個,太湖和洪澤湖。那麼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在哪呢?距離四大淡水湖都不遠,就是安徽中部的巢湖。圖-巢湖俯瞰巢湖號稱「八百裡湖天」,煙波浩渺,卻不是很深。現在已知的巢湖最深處,也不到8米,這還是巢湖水位較高的時候。巢湖不是一個獨立的湖泊,是長江湖泊姐妹團的一員。巢湖最東邊,也就是巢湖市區的南郊,有一條裕溪河,向東注入長江。裕溪河名氣不大,在古代卻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濡須水。
  • 煙波浩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煙波浩渺,煙波:水波渺茫;看遠處有如煙霧籠罩;浩渺:廣闊無邊。水波渺茫;一望無邊。形容水域寬廣。也作「煙波浩淼」。出自:唐 崔致遠《將歸海東巉山春望》:「目極煙波浩渺間,曉鳥飛處認鄉關。」近義詞有:波濤洶湧白浪連天,反義詞有:風平浪靜,煙波浩渺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形容水面廣闊無邊。煙波浩渺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煙波浩渺(yān bō hào miǎo)成語釋義:煙波:水波渺茫;看遠處有如煙霧籠罩;浩渺:廣闊無邊。水波渺茫;一望無邊。
  • 嶽陽樓景區最新規劃曝光!三荷機場改建再傳新消息……
    ↓↓↓嶽陽樓景區又有新規劃啦!近日,嶽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其官網發布《嶽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嶽陽樓景區(陸地區域)詳細規劃方案批前公示》。該項目規劃範圍北起北門渡口、九華山、南至沿湖南路、東以洞庭湖為界,西至洞庭湖岸線,總用地面積為1.67平方公裡。小易注意到,根據景觀特徵、主題策劃以及自然空間的用地條件,規劃提煉出「一軸一核、兩區五片、四景多點」的總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