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減貧的「中國智慧」促千萬人致富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甘肅隴南12月22日電 (劉玉桃 閆姣)世界旅遊聯盟主席段強22日在甘肅隴南介紹,2011年以來,中國通過鄉村旅遊已帶動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佔貧困人口的比重超過10%。

22日至23日,甘肅省政府聯合中國農業農村部、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在甘肅隴南市康縣,舉辦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系列活動。

世界旅遊聯盟是由中國發起的國際旅遊組織,自成立以來就將自身定位為旅遊減貧事業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並將「旅遊促進減貧」作為使命之一。從2018年開始,該聯盟聯合世界銀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連續3年共同發布了3本《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在全球範圍內累計收錄了100個旅遊減貧案例,為旅遊減貧事業貢獻了範例和智慧。

段強說,近年來,中國鄉村旅遊業快速發展,成為推動鄉村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注入了強勁動力。從國家層面,旅遊業已成為一些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推動鄉村地區減貧的重要產業。

「中國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區之間和地區內部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部和中、西部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差別,特別是鄉村地區的生產力發展比較緩慢。」段強說,中國政府直面困難、迎難而上,從綠水青山到美麗中國,通過一系列措施,實現了從「輸血式」減貧到「造血式」扶貧的轉型,創造了環境美、產業優、百姓富、民風淳的「美麗鄉村」新圖景。

會議披露,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催生了「美麗經濟」新產業。發掘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重價值,培育了30多萬家鄉村休閒旅遊經營主體,年接待遊客達30多億人次,營業收入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創建了10萬個鄉土品牌,形成了3274個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這不僅讓鄉村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而且讓資源要素循環流通,形成鄉村產業新的增長點。美麗鄉村建設,大幅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就業容量,讓農業『有幹頭、有賺頭、有奔頭、有念頭』,讓農民的錢包鼓起來、笑臉多起來。」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如是說。

中國美麗鄉村建設還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方案」。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表示,中國的扶貧經驗對世界其他國家而言具有極高的借鑑意義,對面臨相似社會經濟特徵和自然地理挑戰的周邊國家更是如此。「例如,通過旅遊業、當地產品銷售和創造就業機會等有針對性的項目改善山區民眾生活,這一點與尼泊爾息息相關,同樣重要的還有對農業現代化、農村發展、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等部門的重視,以及對衛生和教育部門的投資,這些都是尼泊爾在建設美麗鄉村中必須牢記並付諸實踐的方面。」(完)

相關焦點

  • 「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100」發布,六安4地上榜!
    同時,還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亞太旅遊協會(PATA)等相關國際組織、聯盟全球會員、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各省級文化和旅遊部門等多方面合作,在全球範圍內徵集旅遊減貧案例。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根據可量化的減貧效果、創新性、可複製性、積極的社會影響和可持續性等標準進行遴選,為國際旅遊減貧事業貢獻了範例和智慧。
  • 保繼剛:「阿者科計劃」將是中國旅遊減貧模式的樣板工程
    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團隊和來自雲南阿者科村的代表為我們在現場分享了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的「阿者科計劃」,該計劃在減少貧困、創造就業、改善居民生活、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示範效應。案例的背後,有著許多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的人,他們應當被我們認識和銘記。
  • 旅遊減貧④ | 平壩區小河灣村:因地制宜,專業運營
    旅遊減貧④ | 平壩區小河灣村:因地制宜,專業運營 2020-12-21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旅遊共受益 美麗鄉村促發展
    康縣依託環境優勢,立足當地特色,在全域範圍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積極開發鄉村旅遊,走出了一條鄉村旅遊發展致富之路。康縣長壩鎮司法所花橋村包村幹部 史萬龍:花橋村通過近十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發展,村莊變得越來越美,人們的收入也變得越來越高。現在的群眾可以說是穿得精神了,素質也整體提高了,都是說文明話、做文明人,對遊客也是熱情接待。而且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助推精準脫貧,穩定帶動了咱們花橋村40戶貧困戶,達到了穩定脫貧。
  • 寧遠:創建鄉村致富車間121個 鄉村旅遊景點54個
    近年來,寧遠縣紮實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大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加速跑」。為著力破解基礎條件差、啟動資金少、產業實施難等問題,寧遠縣注重政策推動,注入發展強心劑。寧遠縣財政先後安排2600萬元引導資金,對100餘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進行扶持,持續打造集體經濟示範村,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 旅遊扶貧送春風 致富之花次第開 ——看金秀瑤族自治縣鄉村旅遊...
    漫步在山間棧道,陣陣清新中透著微涼的山風和民宿泳池中遊客嬉水的打鬧聲相映成趣……10月8日,「中秋·國慶」雙節假期的最後一天,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大嶺村依舊遊人如織,好一幅特色生態鄉村遊畫卷。從昔日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到如今的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大嶺村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 ​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集選④ | 河南欒川重渡溝:水+竹...
    ​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集選④ | 河南欒川重渡溝:水+竹、農家特色旅遊扶貧 2020-05-14 0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丁真爆紅的背後,或許是無數次的旅遊減貧嘗試 | 雙語精讀
    旅遊需求與經濟增長掛鈎,經濟增長又可以減少貧困。減貧的主要途徑是創造永久性就業機會。創造旅遊業就業機會可以通過增加旅遊需求來實現。政府在培育各種間接的旅遊減貧渠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 固定表達:sb/sth has long been +名詞/adj.
  • 貞豐:旅遊扶貧顯成效 脫貧攻堅展新顏
    探索旅遊新模式,鄉村振興新標杆2020年10月10日,「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100」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旅遊減貧案例中,貴州有5例入選,黔西南州貞豐縣者相鎮納孔村榜上有名。納孔村位於貴州省貞豐縣三岔河畔的納孔布依寨,有6個自然村,1984人。
  • 旅遊減貧③ | 盤州市舍烹村:農旅融合 共赴小康
    旅遊減貧③ | 盤州市舍烹村:農旅融合 共赴小康 2020-12-18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
    段強:旅遊業成為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重要力量世界旅遊聯盟主席段強認為: 「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地區涵蓋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各種類型,鄉村產業發展互補互促,彼此圍繞鄉村治理、村莊規劃、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信息互通,對開展務實合作,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具有重要意義。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建設具有顯著的外部效應和溢出效應,表現在「五個新」:催生美麗經濟新產業、實現美麗生態新蝶變、塑造文明和諧新風尚、形成共建共治新格局、提升生活富裕新品質。  劉煥鑫表示,近年來,中國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拉開新一輪美麗鄉村建設序幕,已推動廣袤鄉村發生全方位歷史性變化。
  • 李保東:分享亞洲經驗,鞏固減貧成果,加強後疫情貧困治理
    儘管挑戰重重,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採取積極措施鞏固脫貧成果,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正是博鰲亞洲論壇推出《亞洲減貧報告2020》的重要背景。作為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高端政商對話平臺,博鰲亞洲論壇始終將促進亞洲和世界的共同發展視作自身使命,努力為全球性發展議題凝聚亞洲智慧、貢獻亞洲方案。
  • 「幸福花開新邊疆」「非遺+旅遊」 致富顯成效 解鎖鄉村振興新途徑
    「從2016年到現在,像這樣的遊客,我們新發鄉已經接待了18萬餘人。」新發朝鮮族鄉黨委副書記鄒風華告訴記者。自東光村民宿建設投入使用以來,「朝鮮族第一家園」民宿群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18萬餘人,在滿足遊客們住農家院、摘農家果、吃農家菜、領略朝鮮族民俗風情的生態遊、鄉村遊需求的同時,2019年,新發鄉全鄉旅遊產業總收入達2000萬元,民俗及朝鮮族特色產品線上銷售收入達400萬元,大大提高了村民們的收入。
  • 連平縣以魚梁文化搭建鄉村旅遊平臺 打造鄉村旅遊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前日,河源市鄉村旅遊衝鋒號系列活動之「鄉夢初心·千年魚梁」連平專場活動啟動儀式暨連平縣旅遊扶貧產品展銷會在田源鎮肖屋村舉行。活動推介連平鄉村旅遊特色產品,打造具有連平特色的鄉村旅遊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推動連平旅遊業發展向「全域、全景、全業、全時、全民」邁進,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活動現場的文藝演出。
  • 用鏡頭記錄美麗鄉村,「文旅江蘇幫扶致富路」大型融媒體採風行啟動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 文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關注熱點。依託鄉村豐富的文化資源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融合產品,不僅能讓文化歷久彌新,還可以助力鄉村振興,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 邯鄲曲周特色農業促鄉村旅遊
    近年來,該縣依託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的科技優勢,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綠色農業,建成曲周育苗產業園、四千畝銀杏林、東劉莊村多肉植物、前衙、胡近口村葡萄等一批特色農業。曲周縣2019年入選國家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等。憑藉豐富的農業資源,農業觀光遊、農業採摘遊和美麗鄉村遊等鄉村旅遊在曲周縣蔚然形成。
  • 墨玉縣:鄉村旅遊悄然興起
    新疆新聞在線網消息(通訊員阿地拉):隨著鄉村生態休閒旅遊的不斷升溫,墨玉縣加汗巴格鄉達裡亞博依村民宿旅遊悄然興起。村民艾力是達裡亞博依村舒心農家樂老闆,他告訴記者:「今年我又擴大了農家樂規模,裝修了230平方米營業面積,為7人提供就業崗位,其中4人是貧困戶。現在天氣雖然冷,但是每天接待的客流量達200多人。」隨著農家樂客流量增多,加汗巴格鄉達裡亞博依村65戶村民開起了小商店和小餐廳。村民古麗娜爾·艾麥爾也看到商機,投資3萬元開了家小商店。
  • 蘋果+旅遊,山西吉縣「網紅果」成「致富果」
    圖為吉縣東城鄉果園一景9月20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吉縣蘋果文旅小鎮。黃河新聞網訊(記者侯津剛 張旭)「今年的果子已經全訂出去了,訂價每斤2.6元。」9月20日上午,山西吉縣東城鄉果農趙智勇正在向「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記者介紹自家果園的情況,「我家承包了6畝地種蘋果,一年收入6萬元左右,這幾年日子過得很不錯」,他笑著補充。東城鄉位于吉縣以西15公裡,地處黃河岸畔,屬黃土高原垣面平坦區。
  • 「金鑰匙」打開鄉村 「致富門」
    哈勝平 攝鄉村興則國家興。時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鄉村田野間,處處湧動著產業發展的熱潮。在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聲中,這些農村產業猶如一把把「金鑰匙」,打開 「致富門」的同時,也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