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牛郎織女鵲橋會,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佛教怎麼看?

2020-12-26 尚思修善學佛

中國有四大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這四個故事無不以愛情的甜美為開端,又以愛情的悽慘為終結。讓人們在追逐愛情的過程中,也是付出了辛酸與無奈。

今天恰逢農曆七月七日,民間把今天這個日子稱為的「七夕」「乞巧」節,讓人們在享受男歡女愛的時候,懂得堅守愛的結果,懂得愛的那一份承諾。

愛情真的是那麼美嗎?

為什麼看似偉大的愛情都是悽美的?

一個個愛情的故事怎麼如此悽慘?雖然壯烈,可這不是人們需要的結果,人們總是期待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完美,不願意看到生死離別的悲劇。究其原因,我們不僅要思考什麼是愛情?是貪婪那種你恩我愛的感官享受還是一種愛恨情仇心理體驗?沒有答案!

一年一度的鵲橋會,是為了什麼?是在體驗什麼?是在執著什麼?還是沒有答案!

梁山伯和祝英臺為了愛化成了蝴蝶,為什麼成蝶?就像歌曲《酒醉的蝴蝶》裡唱的那樣:「你的那一句誓言,來的輕描又淡寫,卻要換我這一生再也解不開的結」,一語成讖,還別說,你還真解不開這個「結」。

梁祝的愛情傳說,引無數人嚮往

誰能解開這個結呢?佛法!唯有佛法的智慧才能讓你覺悟!

《牛郎織女》是一場跨越「人天」的愛情悲劇,為什麼稱為悲劇呢?因為得不到,因為執著!這個傳說無關真假,而真正執著的並不單單是牛郎與織女,還有千百年來對這個故事津津樂道的人們!

人生之苦「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在這幾個民間傳說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人們因為所求而不得,會產生抱怨、憎恨、嗔恚,有因為這些,產生了愛、別、離的痛苦,於是有了愚痴、迷惑。

美好的愛情為什麼如此悽慘?

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什麼會化成蝴蝶呢?

《地藏菩薩本願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中佛陀應四天王之請「世尊,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云何至今未絕?」佛陀說:「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四大天王問佛陀原因,既然地藏菩薩發了那麼--大的願,為什麼到現在還有這麼多的眾生受苦呢?佛陀說,這主要是在無量劫中眾生造的因如同藤蔓一樣源源不斷。

糾結於愛情會是這樣的報應

造的什麼因呢?殺、盜、妄、淫。地藏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發了甚深願力,不停地教化眾生,怎麼教化?就是說「因果報應」,「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什麼是邪淫?貪戀這種男女之歡就是邪淫!我們讚美的這些愛情故事,這樣看來只不過是一對對痴迷於男歡女愛的「登徒子」罷了。

既然《地藏經》上說:邪淫者得到雀、鴿、鴛鴦的果報,那麼梁山伯與祝英臺化成蝴蝶也就順理成章了,不過是一種因果的報應,這樣也就不足為奇了。

都變成蝴蝶了,愛情還美嗎?

佛說:「五百年的回眸一笑」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可見能成為夫妻的緣分是多麼的深遠,能成為夫妻就是來了情緣的,來了互相之間所欠的,如果執著這種互相間的緣分就會又造下繼續輪迴的因,不得出。不得跳出三界、五行、六道帶來的痛苦。

愛情是美好還是痛苦的呢?

愛情的美好與痛苦關鍵還是在一念,如果愛情能夠讓兩個人互相成全,增上緣,在純淨、看開、放下,不掛礙中遞增,這種緣分的境界就是美好的。

如果執著、貪戀、糾結,就會痛苦、迷惑,並且延續下去。愛國詩人陸遊,為了對表妹唐婉的愛戀之情也痛苦了幾十年,到頭來還眷戀還「紅酥手,黃滕酒」,還抱怨「東風惡,歡情薄」,還放不下「一杯愁緒」。

人蛇殊途,怎麼也有愛戀?

那個修煉千年的「蛇妖」白素貞,為了一份情,放棄了千年的修行,去嘗試「人獸之歡」,並且還有了兒子,這種執著的心也是讓人服氣啊!

唯一勵志的應該就是《孟姜女哭長城》了,這是對現實命運的抗爭,能夠哭倒長城,裡面有愛情的偉大,她不同於其他三個傳說對愛、情的貪著,這是孟姜女的一種堅貞,一種恪守。

人生不易,既然來到世間,就要通過對愛情的觀照,來提高自己的品質,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對愛情的覺知,都是「經驗」,卻絕非「實相」。能認識到這一點,便是邁出了通向實相的關鍵一步。

愛情的實相唯佛法能知

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的。無盡的輪迴,遲早都會認識到這一點。實相與幻相之間沒有邊界,無從對立。實相從來都在,而幻相,無論表現的多麼逼真,它片刻須臾都沒有存在過。實相非相。

在今天這個日子裡,盼望著牛郎織女早日結束這種狀態,不要執著於這種愛的假相上,好好修行,明年就不要去了,也省得讓那些喜鵲去打橋了,畢竟這不是圓滿,這麼多年也應該覺悟了!應該為自己想想未來。也希望修行多年的白蛇開悟,心無所染,真想報恩,不如成佛以後乘願再來,度化恩人。還有化蝶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墮落成蝴蝶,延續那種痛苦與煎熬,不如聞法修行 早脫苦海。

相關焦點

  • 秦觀的《鵲橋仙》,其愛情觀有別於眾多寫牛郎織女的作品
    作者 閔曉萍歷代的文人墨客用牛郎織女的故事作為創作素材,留下了許多的佳作。內容多半是為這一對愛侶受到天帝的幹涉,對他們長期分居而感到悲哀同情,並為他們代訴相思之苦。但有一首詞,卻成功的為這個神話故事翻案,那就是宋代秦觀的詞《鵲橋仙》。
  • 《詩經》中一首詩,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最早記載,卻和愛情沒有關係
    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討厭了天上的生活偷偷跑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抓回天空,強迫兩人分離,只能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鵲橋上見一次面。
  • 聽了幾千年的神話故事竟然真實存在,牛郎織女並非只是傳說
    孔雀東南飛、牛郎織女等等。這些愛情故事或精彩或曲折或感人肺腑,男女主對愛情的熱愛與忠貞讓世人佩服歌頌,也被代代傳承。其中牛郎織女的故事尤為熟知,在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的領域也是比較廣。其中原因可能是故事男主出身於農間,而古代勞動人民佔多。
  • 我為七夕寫首歌《七夕,我們點燃愛情》
    七◆夕 中/國/傳/統/情/人/節 【七月初七】 七夕節由來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浪漫主題彩票「鵲橋會」邀您共享美好!
    刮刮樂「鵲橋會」是以中國民間傳說「七月七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為主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一條天河將牛郎織女相隔,他們日日在盼望著每年七月七日的鵲橋相會,畫面整體採用「牛郎勤耕」「織女相愛」「星河遙盼」「鵲橋相會」展現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 「青島」福彩攜刮刮樂新票「鵲橋會」走進婚姻登記處送祝福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傳承的是千萬年的愛情故事,訴說的是牛郎織女的相知相戀,它驚豔了歲月,溫柔了時光,同時也讓人們對這一節日充滿嚮往。在這個寓意美好的日子裡,不少年輕戀人都選擇在這天登記結婚,為愛情畫上註腳。
  • 夜讀|在星月鵲橋下許願幸福——光明詩友話七夕(中)
    ,一個是人間勤苦放牛的漢,只因為遇見彼此多看了一眼天上人間從此上演一場悽美絕戀管什麼天規難犯要什麼富貴王權月下花前農舍田園哪裡都是相思的福地處處都有歡聚的笑顏東風惡歡情短銀河隔變天塹牛郎織女生離死別難上難哀怨斷腸感動王母九天一年三百六十日才有七月初七鵲橋訴纏綿
  • 《牛郎織女》竟是一場驚天騙局,窮小子誘拐白富美,根本沒有愛情
    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存在諸多爭論的話題,所以自古以來就存在各種各樣關於愛情的討論,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更是為我們演繹了不同的愛情故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是我們一直推崇和嚮往的愛情,但小編如今將這個故事細細研究一下,才發現裡面的愛情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美好,今天小編為大家解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咱們一起往下看!
  • 牛郎織女的故事
    6、牛郎又驚又喜,忙上前將織女的紅衣白素裙緊緊抱在懷裡。眾仙女嚇得忙跳上岸,穿衣飛升而去。織女無衣裙,羞得立在荷花間,答應了牛郎到人間成婚的請求。9、忽一日,王母娘娘聞得織女已到下界與牛郎結婚,心中大怒,即刻派金甲二神到人間將她捉拿歸天。此時牛郎正好不在家,這可急壞了織女。
  • 苦候一載的相會是悲還是喜—粵曲《仙侶會鵲橋》視頻與簡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是一個民間傳說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這天於鵲橋上相會。隨著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廣泛流傳,七夕這一天被日益演變成中國的「情人節」。
  • 「牛郎織女」演進史
    七夕臥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當作是中國的情人節。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
  • 七夕節牛郎織女英語翻譯
    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The Queen Mother was eventually moved and allowed them to meet each year on the 7th of the 7th lunar month.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一課《牛郎織女》課文筆記,預習和複習專用
    每年的七月初七,稱為七夕節。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中國人自古以來以嚴肅規矩著稱,相對於西方人的浪漫熱情來說顯得十分保守。然而在古人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也不乏有一些突破世俗的愛情故事,被傳頌了幾千年。在那個婚姻和愛情被藏在屋子裡不能拿出來見人的時代,那些愛情故事就像天空中一顆顆璀璨耀眼的星,讓人心懷神往。而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是古人對天空中的星星進行研究,然後加以想像行成的情感故事。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
  • 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對現代人感情觀的啟發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優秀的語言藝術家」葉聖陶整理的牛郎織女的故事是這樣的:牛郎父母早逝,一直與哥哥嫂子一起生活。牛郎織女婚後生活很美滿,還育有一兒一女。織女偷下凡間的事情被王母得知,王母親自下凡捉織女回天宮。牛郎按照老牛臨終前的遺囑,緊急情況之下披著老牛的皮帶著孩子追趕,王母拔下玉簪一划,變成了一條天河。天河隔著牛郎和織女。織女不死心,在天宮和王母對抗,最後王母拗不過,允許他們每年農曆七月初七見面一次。
  • 《天仙配》VS《牛郎織女》,90%的人認為是同一個故事
    《天仙配》《牛郎織女》的傳奇故事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但是這兩個故事你真的分得清嗎?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一個故事就連小編也差點分不清楚特意去做功課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天仙配和牛郎織女兩個故事到底有什麼不同吧牛郎、織女之說最早記載於《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這裡的牽牛和織女是兩個星宿名稱。
  • 「每日詩詞」鵲橋仙·纖雲弄巧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創作背景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公元1097年(紹聖四年)七夕,秦觀在郴州寫下了這首《鵲橋仙》,借牛女雙星的鵲橋相會寄託了他對長沙歌女的戀情。譯文注釋譯文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 《天上的街市》課後詩歌《秋夕》《七夕》《鵲橋仙》1課時教案
    四、《鵲橋仙》(秦觀)1、請簡要分析「忍顧鵲橋歸路」的「忍」字的表達效果。答案: 「忍」:怎忍,豈忍;全句意思是:怎麼忍心回頭看那從鵲橋回去的路呢?如「一相逢」與「無數」,「久長」與「朝朝暮暮」,表現了牛郎、織女的忠貞不渝的愛情。③比喻。如「柔情似水」,形象地寫出了牛郎織女相會時溫柔纏綿的情意;「佳期如夢」,極言相會時間之短暫,表達了牛郎織女相會時的複雜心情。
  • 牛郎織女之間有愛情嗎
    如果說在西方,「情人節」在起源上表達的其實是「基督教之愛」;那麼在中國,七夕傳統上的內涵也同樣並不包含現代意義上的「愛情」。牛郎織女之間有愛情嗎?七夕之所以被聯繫到「愛情」,當然是因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鵲橋相會的傳說。白居易在《長恨歌》中便有膾炙人口的名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七月七 拾香粉
    七月七 拾香粉趙林祥岐山農村,自古流傳著七夕節姑娘媳婦拾香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