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語言很多,而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約有16億使用者。
現中國大陸地區、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新加坡官方語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主要流通於中國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及海外華人社區。
都說漢語(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這不是我自己隨便說說的,而是世界公認的。
外國人經常會說「中文發音為什麼這麼難?」「中文同一個詞語意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種,且完全不一樣?」
種種外國人對於中文(漢語)學習上的難度,其實,對於最開始學習中文的中國人而言也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漢語作為大部分中國人的母語,從小耳濡目染自然比那些學習第二語言的人來的有巨大的優勢。
但就算是到了現在,很多人還是分不清前鼻音(n做結尾的韻母)後鼻音(ng做結尾的韻母),說不清「S」和「SH」的區別,還有北方口語中各種的兒化音,真真是逼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正是由於這些問題,所以出現了很多有意思的繞口令。
其中從小學就學過的,最簡單的一首就是: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別把四十說十四,別把十四說四十。就是這麼簡單的幾個字組詞的繞口令,將多少人拍死在了沙灘上。
對於那些「S」跟「SH」說不太清的人,這真的是太難太難了。可能比讓他們做100道數學難題還要難得多得多。
我大學有個舍友是湖南的,她說她們那邊的人經常連自己的省份「湖南」都說不清。不是把h開頭的字, 湖南的「湖」讀成fu, 就是把n開頭的字, 湖南,「南」讀成lan,能真正讀對的湖南人都不多。可想而知,對於土生土長的湖南人,「湖南」是多讓他們記憶深刻了。
當然說不好這些的人都是一些九牛一毛,但是還有一個繞口令卻是讓我至今為止都沒有攻克。要知道我的發音雖說比不上那些學習從事播音、主持的人,但是在普通人中也是傲然群雄的了。可就是這樣的我,一樣敗在了那首地獄級別的繞口令中。
來來來,大家跟我一起再來感受一些它狂風暴雨般的洗禮吧。化肥會揮發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黑化肥揮發發灰會花飛;灰化肥揮發發黑會飛花黑灰化肥會揮發發灰黑諱為花飛;灰黑化肥會揮發發黑灰為諱飛花黑灰化肥灰會揮發發灰黑諱為黑灰花會飛;灰黑化肥會會揮發發黑灰為諱飛花化為灰黑化黑灰化肥灰會揮發發灰黑諱為黑灰花會回飛;灰化灰黑化肥會揮發發黑灰為諱飛花回化為灰
……
好吧,我已經念了3遍了,都一字一字的念了,最終還是沒有攻克這個比之喜瑪朗雅山也不逞多讓的難關。
我真覺得,那些能夠把這些都一口流利的念對,且正常口速,甚至超越正常口速的人,真的是太強太強了,我就像是在仰望星空,脖子都已經僵硬了變成了彎脖子也還是那麼的觸不可及。
當然正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會說到這些高難度的挑戰的。但是,你覺得中文的難度就只在於此了嗎?哼哼,那你就太小看作為最難學語言那偉岸的身軀了。
下面,就讓我們來說一說那些中國人也不一定都能分清,外國人基本分不清的中國獨有多種量詞的使用方式。大家一起來填空吧。
一()雲 一()樹 一()花一()豬 一()狗 一()貓一()桌子 一()門 一()燈我們可以說一片雲,一棵樹,一朵花,一頭豬,一條狗,一隻貓,一張桌子,一扇門,一盞燈。
這些所有主語對應的量詞全都不一樣,而這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對於我們這些從小學習的人來說,還經常會弄錯,更不用說那些後來學習中文的人了。
就比如我,雖然我知道門是一扇門,但是我經常說話的時候都會說成「一頭門」。雖然在書面作業上這道題我不會做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就幾乎沒有說對過。雖然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說成「一頭門」,但是,「一頭門」這個詞語在我腦子裡是根深蒂固,不可磨滅。
中文最有意思的便是同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句中意思完全不同。
就比如「意思」這個詞語。
A:「我幫你忙,你是不是應該意思意思。」B:「意思意思,是什麼意思?」A:「這都不知道,你真的是很有意思。」
這三句話中,都有「意思」這個詞語,但是他們的意思一樣嗎?
很顯然,作為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能夠很明確的告訴你:「這當然是不一樣的啦。」那麼,它又有什麼不同呢?
第一句話中的「意思」,說的是給點好處費,這個「意思意思」就是好處費。第二句話中的「意思」,問的是A說的第一句話是有什麼含義。這裡的「意思」指的是話中含義。第三句話中的「意思」,是A在說B連「意思意思」都不懂,覺得他很有趣。這裡的「意思」指的是某一個人在某方面比較有趣。
看到這麼簡單的一個「意思」,延伸出了這麼多種的意思,是不是很有趣?
是的,中文就是這麼的有意思,我們在中文這片浩瀚海洋中遨遊,不知哪裡會是終點。裡面豐富的知識是我們這一輩子都無法一窺其全貌。
我愛我的母語,雖然它坑過我很多次。可是她是那麼的有魅力,讓我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