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鼎泰豐用眼、耳、手、心精確感應顧客需求

2021-02-27 陳廣利

在餐飲業,翻臺率高達19次,產品價格比普通小籠包貴30倍的鼎泰豐,成功的秘訣就是擊中了人們內心最渴望被滿足的服務需求。來看看鼎泰豐員工「雷達」一般,用眼、耳、手、心精確感應顧客需求並及時提供服務的工作現場,你或許能更直觀地理解「用戶體驗」。

|耳力|
聽到筷子掉落會馬上送上新的

在鼎泰豐,無論餐廳有多少食客,只要聽到客人掉筷子的聲音,馬上有人主動送上新筷子,名副其實的「筷」遞服務。

因為在新人教育訓練裡,會有「聽筷子掉落聲音」的課程,組員通過聽辨訓練,能迅速辨別出筷子掉的方位。這就是「順風耳」的功力。

在鼎泰豐,最高記錄是,同時為客人送上三雙筷子,因為不同區域的多位服務員都第一時間聽到了聲音。

|眼力|
看到孕婦、拿藥袋的客人會送上溫水

我們平常說一個人有眼色,到底是怎麼樣的?

在鼎泰豐,當客人轉了一圈放置調味罐的轉盤,再抬頭,服務人員會主動對上他的視線,問道:「請問您是不是需要辣油?」客人驚訝點頭。

看到從包包拿出藥袋的客人、看到孕婦,服務員會主動送上他們需要的溫水。

那位正哄著小朋友吃飯的媽媽,還沒開口拿紙巾,服務員已經送到她面前。

答案有跡可循,轉盤轉了一圈卻沒有拿出任何調味罐,應該是吃辣的客人;餵孩子的媽媽桌上放的全是使用過的紙巾,猜想她會需要新的;客人拿藥袋,下一個動作便是想要一杯溫水方便吃藥。

在鼎泰豐,根據觀察服務人員發現,孕婦通常是不喝茶的,也不宜喝過多咖啡因的飲料。

如果看到客人自己拿隨身溼紙巾在擦拭衣服時,服務人員也會主動拿過去去漬包,若是女性,會由女性組員送上,若是男性客人就由男性組員服務,「不光送上去漬包就離開,還要跟客人互動,教他們怎麼使用。」

|微笑力|
光看眼睛就能感覺到口罩底下的笑容

發自內心的微笑是什麼都掩飾不了的

走在鼎泰豐的總部、央廚、餐廳現場,就算是戴著口罩、帽子的傳菜員、跑包小弟,也能從他們的眼睛感覺到口罩底下的笑容。

服務業是高壓工作,在鼎泰豐更辛苦,假日與尖峰時段,顧客平均用餐時間約40分鐘,如何讓員工在高速的工作節奏裡,記得且保持發自內心的微笑?

秘訣就在找出每個團隊的「黏著劑」人物,這種角色常存在於常勝球隊裡,是凝聚隊友向心力的靈魂人物。

鼎泰豐的「黏著劑」人物,每天會在機子裡講笑話,保持組員快樂的心情,帶動大家微笑,還善於模仿,同事形容他們就像空心菜一樣「超多梗」。

而這也源於鼎泰豐秉持的「管理心情比管理業績更重要」的理念。鼎泰豐第二代掌門人楊紀華說,沒有快樂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顧客。員工若心情好,工作效率、創意自然提升,微笑也是發自內心的,營業額就會提升。

|心力|
「讀心術」挖掘客人潛在需求

資料來源:《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
當客人問:請問有溼紙巾嗎?很多服務員會按照要求送上。但是鼎泰豐的員工會問,為什麼需要溼紙巾,如果客人是因為衣服不小心沾到醬,她們會送上有去漬片的乾淨小毛巾,還有溼紙巾的「去漬包」,並協助客人清理。

誠如楊紀華那句名言:「大多數客人是沉默的!客人不說,不代表沒事!」員工必須思考客人問話背後的原因與目的,挖掘客人的潛在需求。

這也就是鼎泰豐員工的「讀心術」,要求員工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善於觀察客人的一舉一動,去猜測客人每個動作的意義,務必做到「想在客人之前」。

|記憶力|
熟記客人的姓氏、特徵和喜好

你以為記憶力是天生的嗎?顯然是靠隨時隨地的溫習。

如果你在鼎泰豐,服務員能直接叫出你的姓氏,你的喜好、習慣無須重複贅述,你會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報到,最後變成常客?

鼎泰豐員工有熟記客人的秘密武器,那就是每位員工天天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裡面記錄著常客的姓氏、特徵和喜好,以及今日學到的技巧與心得。

「我常在來上班的車上,打開小筆記本,溫習常客的名單。」餐飲組組長謝家宜說,只要有客人變成固定每周至少來一次的常客,她們就會在筆記本裡記下這位客人的特徵。「大家也會分享資訊,讓更多組員認識新的常客。」

這是鼎泰豐把顧客變成常客的秘密,有賴於一線服務人員經營好顧客關係管理(CRM)熟記客人的習慣、喜好,創造比在家用餐更自在、愉悅的體驗價值。

|感知力|

用同理心思考客人的需求

客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不妨換位思考,同理心可以幫你找到答案。

在鼎泰豐,服務人員即使對待小客人也一樣細心,有的兒童椅對小孩來說太大,他們會主動拿一條大毛巾墊在背後,讓小客人舒服。

曾有媽媽帶著一歲多的嬰兒與四五歲的女兒到鼎泰豐用餐,吃到一半,女兒想上洗手間,媽媽懷裡抱著剛入睡的嬰兒,安撫女兒說吃完再去,女兒就非常生氣。員工看到了主動對媽媽說,「如果您放心,我來帶妹妹去洗手間吧。」

這是服務人員有同理心的表現,同理心是一種換位思考,當自己是客人時,會怎麼期待今天的用餐時光?當自己是客人時,碰到一樣的情況會希望有人為你做什麼?

|小結|
魔鬼的服務細節是這樣來的

鼎泰豐每到一個國家,都成為當地權威評價受歡迎的餐廳,創造令人驚奇的全球排隊現象,鼎泰豐靠的不僅僅是產品的美味,更因為其讓客人戀上的「服務心法」。

他們這樣定義:服務是連接顧客情感的過程,顧客的體驗會轉為對品牌的記憶,我們必須準備一個心靈舞臺,像是表演般的展示,為服務者與被服務者,創造出倍感美好的幸福滋味。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鼎泰豐不鼓勵員工殷切過頭,而是追求「剛剛好的服務」。所謂「剛剛好」,是一種優雅又熱情,沒有過度打擾,又能及時送上所需、令顧客驚喜的互動體驗。

員工不必為了替顧客製造感動而絞盡腦汁,只要徹底將分內的事情做到最好就行。每個人各司其職,和諧共事,一切都像是瑞士手錶那樣精確無誤。
臺灣財經作家林靜宜曾評價這種服務:挖掘客人潛在的需求,通過一次又一次滿足他們的潛在需求,超出客人預期,正是通過這樣的做法,鼎泰豐一次次地把第一次來的客人變成黏著度高的常客。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告知。

 

相關焦點

  • 鼎泰豐與海底撈:餐飲的成功秘訣是什麼—《鼎泰豐》讀書筆記·第18期
    鼎泰豐用「有溫度的服務」創造了餐飲業的傳奇。讀完《鼎泰豐自述——有溫度的完美》這本書,很自然的將「天下第一包」與「天下第一鍋」進行對比。更多深度研究,歡迎關注「燕首席」微信公眾號查閱。  鼎泰豐的標準化程度,可謂令人驚嘆,因為鼎泰豐提供的食品,完全是靠科學管理和數學公式計算出來的,將標準化做到了極致。這源於鼎泰豐與日本高島屋百貨的合作,同時這也是是鼎泰豐走出臺灣地區、走向國際的第一步。 在擴張的過程中,鼎泰豐只有製作流程,沒有製造流程,對日本人來說,沒有精確的步驟,很難學習。
  • 用小籠包徵服米其林 探索鼎泰豐生意火爆背後的秘密
    瑞士以一代代專業的「工匠」精神,打造了舉世聞名的鐘表;臺灣的鼎泰豐(需求面積:300-500平方米),以細緻的「手藝」精神,打造了小籠包世界。   曾經不知道有多少餐飲業老闆,排隊去鼎泰豐吃飯,又派底下骨幹去吃,甚至別家小籠包店乾脆去臥底當師傅或外場人員。然而,不管怎麼被偷學,終究還是沒有把鼎泰豐的精髓學會。
  • 當遇到真愛,你的心、耳、眼、手皆會有神奇感應!
    耳朵:聽之於耳,記之於心真正愛一個人、在乎一個人時,不需要你刻意提醒,你說過的每一句話,他都會聽在耳裡,記在心裡。  記得作家七堇年說:「真正的愛情不是甜言蜜語、海誓山盟,而是潛藏在細枝末節的暖心呵護。」耳聽八方的關心,耳鬢廝磨的歡愉,通過這些反應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對你的愛。雙手:執子之手,皆是溫情兩性交往時,最觸手可及的溫情和浪漫,就是牽手和擁抱,千言萬語也不及肢體的纏綿更能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 當你遇到真正的愛情,你的心、耳、眼、手皆有感應!
    耳朵:聽之於耳,記之於心真正愛一個人、在乎一個人時,不需要你刻意提醒,你說過的每一句話,他都會聽在耳裡,記在心裡。  記得作家七堇年說:「真正的愛情不是甜言蜜語、海誓山盟,而是潛藏在細枝末節的暖心呵護。」耳聽八方的關心,耳鬢廝磨的歡愉,通過這些反應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對你的愛。雙手:執子之手,皆是溫情兩性交往時,最觸手可及的溫情和浪漫,就是牽手和擁抱,千言萬語也不及肢體的纏綿更能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 鼎泰豐如何讓中華小籠包開遍全球?核心秘密全在這了
    對於一家跨區域的連鎖餐飲品牌,最終所有的顧客體驗都仰仗紮實的底層建設。鼎泰豐,也是如此。鼎泰豐運營的靈魂:DPS精確係統,從餐飲服務業到精密製造業DPS是DinTaiFung Precision System的縮寫,直譯成中文就是「鼎泰豐精確係統」。在鼎泰豐的門店後廚、辦公室各個地方,都經常能看見「品質是生命,品牌是責任」的標語。
  • 一年賣2800萬個小籠包,鼎泰豐的秘密是什麼?
    為什麼鼎泰豐的生意會這麼好?為什麼大學生、碩士生們都紛紛去應聘?本文將探索鼎泰豐生意火爆背後的秘密。當目前美國高科技公司仍然傲視世界時,在臺灣有一項秘密武器可以對抗——那不是新竹園區,而是在臺北信義路上,以小籠包聞名中外的鼎泰豐,大數據的作者麥爾荀伯格教授對鼎泰豐不斷的稱讚「不斷的探尋極致,為顧客帶來不斷的驚喜」。
  • 【剖析】鼎泰豐為何能成為讓全世界都認識的臺灣小籠包?
    餐廳就是表演的現場,每位服務者都是表演者,構成全心待客的「三度空間」。三度是指溫度、態度與速度,這是楊紀華最重視的「顧客接觸鼎泰豐的關鍵印象」。溫度,是指客人所能感受的任何冷熱感覺包括環境的空調、享用的餐點、烹調的火候、服務人員的笑容.
  • 把錢給到位,讓心不委屈!看鼎泰豐如何寵員工,讓人力變人才
    有花時間投資自己的員工,才能從人力,也就是一家企業隨時可以更換的螺絲釘,變成人才,指老闆身邊不可替代的左右手。然而,《鼎泰豐,你學不會》卻提供了另一項觀點:人,能不能成為人才,還要看公司給予員工多少。簡而言之,就是要馬跑,總要讓馬吃草。員工努力加強自己,如果老闆、主管、公司在照顧、回饋上不足,或總是讓員工失望。久而久之,反而會讓人才退化成人力。
  • 造就鼎泰豐傳奇之小籠包18褶「內功」
    另外,當年楊秉彝夫婦是向「鼎美油行」進的油,各取其字,取名「鼎泰豐」。鼎泰豐招牌「鼎泰豐」招牌三個字,是民國首席草書大家于右任老先生手墨。「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于右任,有舊文人的清高和耿介,一生不貪權,也不愛錢。當年北洋軍閥政府為拉攏他,授予他文虎勳章,可他卻斷然拒絕並嘲諷:「什麼文虎章,你貓也給,狗也給,我看不值一文。」
  • 米其林餐廳鼎泰豐的「匠心精神」:對產品和服務的堅持
    (贏商網記者報導)來自臺灣的餐廳「鼎泰豐(需求面積:300-500平方米)」,即使是沒有品嘗過他們家佳餚的朋友們,對這個名字也不會陌生,這個以賣「小籠包」出身的包館,如何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獲得得美食殿堂的最高榮譽,如何被客人口口相傳,獲得一次次讚美,更是令無數同行對手爭先學習和模仿...
  • 【鼎泰豐】「一心一意做好每一件事」 Dendy Harjanto和他的鼎泰豐
    你叫廚師去做這種東西,有的廚師說,唉,我做了幾十年,我的手沒問題,用手摸一摸就有感覺。不可以,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小籠包的大小不一,太大顆或太小顆放入嘴,咬下去,感覺就不一樣。太大,很難吃,太小,感覺吃不到東西。所以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要堅持的。這個堅持很重要。客人每次來吃,都能吃到一如既往的品質。我覺得這是客人希望得到的,所以也是我們儘量去做到的。」「每一個師父都必須會『黃金十八折』。
  • 鼎泰豐,如何將小籠包做得聞名世界
    ▲鼎泰豐創始店從那時起,鼎泰豐的蟹粉小籠包就是用純蟹粉製作的,豬肉也用的是最適合做小籠包的腿肉和豬頸肉。為了客人全年都能吃到這蟹粉小籠包,鼎泰豐與陽澄湖養殖基地籤訂了全年大閘蟹的供給協議。做餐廳的根本和初心,是食物。在大多數餐廳都追求低成本的形勢下,本著一顆「給家人做飯」的心,鼎泰豐始終沒有降低過標準。在可選範圍內,食材一定選公認的最好的。
  • 馬尼拉中餐廳鼎泰豐恢復堂食 顧客填健康表用餐
    本文轉自【中新網】; 當地時間6月20日,全球連鎖中餐廳鼎泰豐馬尼拉馬卡蒂店開放堂食,顧客須填寫健康表後進店用餐。工作人員佩戴面罩、口罩服務。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當地時間6月20日,全球連鎖中餐廳鼎泰豐馬尼拉馬卡蒂店開放堂食,一對父女在餐廳內錯位用餐,慶祝父親節。服務員戴面罩、口罩服務。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6月21日,馬尼拉灣濱海一露天餐廳為復業做好準備,餐廳座位進行隔離安排。
  • 米其林級小籠包鼎泰豐落戶青島嘉年華
    鼎泰豐的服務是發自內心的真誠,以客人需求為第一優先,主動提供服務,期許每一個細節都能累積出鼎泰豐的服務理念與品牌價值。原料的嚴選堅持、食材的細膩處理、烹飪的嚴謹調味、上桌的質量服務,每一個環節都謹慎面對,層層把關,才能將這份信念送到客人的餐桌上。對美食的堅持,是對客人的一種責任,每一刻都是真正打動消費者的關鍵時刻,每一個細節都是累積鼎泰豐品牌金字塔的砂礫,鼎泰豐的用心,可以讓每一個人嘗到安心。
  • 拒絕Uber Eats 50次、砸錢建串接系統,獨家直擊鼎泰豐5大外送心法
    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要求完美,在他的堅持下,鼎泰豐花費一年時間建立的外送流程成了業界競相學習的標竿。永康街信義路口一家小油行起家,變成全球168間,臺灣國際化最成功的餐飲品牌。在18折小籠包後,去年開始外送,一年就建立了眾家餐廳競相鑽研的鼎泰豐門檻。暢銷書《鼎泰豐,你學不會》作者,獨家進入總部,揭密其外送心法。
  • 如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10個字訣竅: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魯迅先生讀書時曾提出「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因此,如果有人再問我,聽課是不是坐在教室裡聽就可以了?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是盲目的聽課狀態,不僅聽課效果不會很好,而且很容易導致疲勞。
  • 鼎泰豐員工忠誠度高、服務水平強的秘密原因是?
    鼎泰豐的員工忠誠度高、服務水平強,一直是業界學習的榜樣。今天博覽餐飲的【鼎泰豐案例研究第三期】帶你探秘鼎泰豐的人才管理秘密。對於連鎖品牌,按照常理說,開越多的店數,總體營業額越高,品牌總部的利潤也會越高。
  • 一窺鼎泰豐
    記者高智洋/攝影     1956年的鼎泰豐老闆楊紀華,由創辦人楊秉彝手中接下鼎泰豐後,便一改原本小吃店的經營模式,運用企業經營與高科技管理,逐步將觸角伸往海外,包含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地,都有鼎泰豐的招牌,更創下全球每年30億元的營收,成為世界知名餐飲品牌。     「質量比賺錢重要」是鼎泰豐的成功經營策略,更是第二代老闆楊紀華的最大堅持。
  • 鼎泰豐:讓餐廳客人心甘情願排隊的訣竅
    到了2014年,鼎泰豐的分組叫號系統進化為「預計等候時間熒幕」,店內外都有,門外給排隊的顧客看,門內的給工作人員看,這樣顧客可以知道取票後的等候時間,叫號人員也不必花時間用無線電跟接待人員一再確認候位時間。裝上「預計等候時間熒幕」後,因為要等多久可以「眼見為憑」,反而提高客人取票候位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