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有三億三千萬個神?印度人很奇怪,看到他們的神就知道了!

2020-12-13 匯佳通史

傳說印度有三億三千三百萬個神,這種說法就可以看出印度的神是真的多,因為歷史的原因,印度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其中印度教的教徒最多,差不多有十億人,印度教是成型於公元十世紀的婆羅門教發展出來的,並且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等宗教的元素,所以在印度教的神話體系中,常常能看到其他宗教的影子。

雖然印度教的神很多,但主要就是三大神:梵天,毗溼奴和溼婆。

梵天是宇宙的創造者,因而被奉為創造之神,在三大主神當中地位是最高的,屬於老大中的老大,可能就是因為他的地位太高了,不接地氣,所以在印度數以萬計的寺廟中,專門供奉梵天的寺廟極少。

梵天有四張臉,面向東南西北,還有四隻手,分別持有蓮花、印度教的聖書吠、陀念珠和碗。在印度,雖然供奉梵天的人不多,但是在泰國等東南亞地區梵天卻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並且有一個被大家熟知的名字-四面佛,在東南亞有著非常多的信徒。

梵天的妻子是女神辯才天女,它是一種賜予各種智慧和文藝天分的神,比如說文藝青年或者從事書法繪畫寫作的人都比較喜歡拜這位神。

毗溼奴的地位,雖然沒有大哥梵天高,但是在印度卻很受歡迎,他性格溫和,是仁慈與善良的化身,保護和維持著宇宙的秩序,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與恩惠,而且他常常化身成為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毗溼奴下凡救世的故事,在印度廣為流傳。

最為著名的是他的十大化身,洪水來到時,毗溼奴化身為一條頭上長角的魚,拯救人類的祖先。神和惡魔阿修羅打架打輸了,需要在海裡取藥,增加法力,毗溼奴就化身成為一隻海龜,龜背作為底座,幫助神取得了仙藥。妖魔比拉尼克將大地拖進了海底,毗溼奴就化身成為一頭野豬,潛入到海底,與妖魔搏鬥了1000年,最後殺死了妖魔救出大地。不死身的惡魔,因他的兒子崇信毗溼奴,憤而想殺掉兒子,毗溼奴就化身成為獅面人,打敗了魔王。

魔王奪得了三界的統治權,毗溼奴化身成為一個侏儒和魔王說:我走三步之內的土地,給我可好?魔王想一個侏儒能夠走多遠,於是就答應了他,毗溼奴邁出了兩步就跨越了天堂和人間,從惡魔的手中奪回了三屆的主權,把地獄留給了魔王。毗溼奴化身成為手持利斧的羅摩,先後21次從地球上肅清了傲慢的剎帝利,維護了婆羅門的統治地位。毗溼奴化身為羅摩,消滅了十個頭的魔王。

毗溼奴化身為黑天,來到人間除暴安良,毗溼奴化身為佛陀,沒錯,就是佛教的佛陀,因為印度教融合了其他的宗教,所以這裡把佛陀作為毗溼奴的一個分身,佛陀慫恿妖魔和惡人藐視印度教天神,引導他們自我毀滅。毗溼奴化身成為婆羅門身騎白馬,手持名劍,剷除惡人。毗溼奴的妻子是吉祥天女,是印度教裡幸福與財富女神常見的形象,多為豐滿的美女面帶慈祥微笑,手持蓮花坐在大蓮花上,在印度受歡迎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她的丈夫,由於毗溼奴經常變身吉祥天女,夫唱婦隨,也有不少的化身。

溼婆是戰鬥力最強大的主神,他多變的形象最能體現印度教的複雜性,溼婆的形象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苦行僧人。溼婆曾作為苦行者,在喜馬拉雅山上苦修,他腰圍一條獸皮裙,頸纏一條眼鏡蛇,共有三隻眼睛,四隻手臂,分別持有三叉戟,水壺,手鼓和念珠。

二是舞蹈之神。相傳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會跳108種舞蹈,溼婆有一隻毀滅之舞,叫做坦達瓦之舞,在一個舊時代結束時,他通過跳這支舞來完成世界的毀滅,而舞蹈停止時,這個世界所有的能量都歸還宇宙,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三是毀滅之神。毀滅之神是溼婆最重要的形象,作為毀滅之神,他的形象極為恐怖,帶著骷髏項鍊,瞪大眼睛張開大嘴,他遊蕩於鬼魂之間,管理著死者的靈魂。

四是鄰家。鄰家就是男性的生殖器,象徵著再生,溼婆最強大的武器就是他額頭上的第三隻眼睛,這一隻眼睛能發出消滅宇宙間所有東西的神火,在每一個宇宙的末期,溼婆就會張開它的第三隻眼睛,宇宙中的一切,包括其他的神明都會被他的神火毀滅,溼婆的小兒子象頭神是全印度民間最受歡迎的神,他在印度的地位如同中國的財神,看來全世界人民對財富的熱情都是一樣的,它的外形為斷去一邊象牙的象頭人身四隻手臂。

他象頭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最為廣的一個是溼婆有一天離家之後,師傅的老婆雪山神女生下了象頭神,雪山神女想洗澡就讓兒子在外面守著,不讓別人偷窺,不料溼婆回家之後以為他是雪山神女的情夫,一氣之下就砍下了兒子的頭。

得知真相後,溼婆就去求毗溼奴復活自己的兒子,毗溼奴告訴溼婆,只要第二天往他交代的方向走,看到的第一個生物把他的頭砍下來安在兒子的身上就可以使兒子復活,第二天,第一個碰到的就是大象,於是就成了象頭人身。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象頭神,就會發現他有一邊的象牙是斷掉的,最常見的說法就是象頭神,因為他曾經要記錄下印度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由於這史詩太長了,最後把筆都給寫壞了,於是象頭神就把自己的右牙掰斷當筆繼續抄寫,所以它斷了一顆牙.

除了上面幾個大神之外,印度教還有很多很多的神或多或少都與三大主神有關,要麼是他們的親戚,要麼是被他們創造的。

相關焦點

  • 印度教神話內容既豐富又雜亂,怪不得基督教直接說神是三位一體的
    神話中的婆羅門是紅色的,有四個頭,四個手臂和一隻天鵝作為坐騎。在它被佛教吸收並成為護法者之後,它被稱為大梵天。毗溼奴在吠陀神話中只以「三步走」來測量世界而聞名,不是一個非常高貴的神,但在印度教神話中它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被認為與梵天有同等的地位。
  • 以一個印度人的視角出發,我們會有哪些「奇怪的現象」呢?
    那麼如果以一個印度人的視角來看我國的話,中國會在印度人的眼裡出現哪些「奇怪的現象呢」?一,中國人拜祖先,無神論者很多大家都知道,印度不僅有佛教和印度教,而且歷史上印度被伊斯蘭侵入過,印度還有許多伊斯蘭信徒。
  • 如何識別印度教中的那些神-溼婆篇
    原本想接著寫印度教故事的典型套路以及一些不合邏輯的設定,但看完前兩篇(可戳最下「閱讀原文」進入)的童鞋們說還是記不住這些神的名字,或者看到溼婆的名字腦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是女性的形象。所以,我決定先普及一下印度教各位神,通過介紹他們的外形特點、手持法器來認識他們。先寫溼婆,接下來會陸續介紹薩克蒂(帕爾瓦蒂)、毗溼奴、吉祥天女、梵天、辯才天女、因陀羅、伽內什等。
  • 吳曉黎:愛盛裝的神:印度教中的一個地方傳統
    在通常一年一度舉行的崇神儀式上,神會附體在那位裝扮他的人身上,後者在神附體之後會舞蹈,並向信眾賜福。這裡的神被稱為特雅姆(Teyyam / Theyyam,在馬拉巴南部稱為提拉 [Tira]),是「神」的一個變稱,準確地說,這裡的神是愛盛裝的神。特雅姆有三四百種,絕大部分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大部分是人轉化而來的神。他們都有自己特定的面妝、頭冠和服飾。
  • 印度文化有什麼特點?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印度教
    《吠陀》中的一些讚歌有著哲學的意義,被稱為哲學詩,其中代表性的讚歌有《梨俱吠陀》中的《無有歌》,《無有歌》認為諸神是在世界被創造之後才出現的,一些吠陀詩人把宇宙最初的因看作是超乎世間一般之「有」與「無」概念而存在的;此外,吠陀讚歌中還提出了「彼一」、「生主」、「原人」、「實在」、「理法」等哲學概念,它們是影響印度宗教思想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 陷入「種姓制度」怪圈的印度牛,要麼成神,要麼被殺
    每年有大量的黃牛、水牛在幫印度人在耕種、運輸、產奶後又會被殺,成為出口的牛肉,命運與神牛相比可見之慘。 一方面,他們提供了重要的耕種勞動力,是生產環節中起了關鍵的作用,依靠人的勞力,那麼土地上的糧食產量可能寥寥無幾,靠著耕牛,印度古代的農業水平才能不斷提升起來。 其次印度教禁止殺生,古代多數印度人是吃素,但需要從其他地方補充蛋白質,而牛奶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除了補充日常飲食需求,還是孕婦、嬰兒恢復和成長重要的營養物質,所以才有了「牛是印度人的母親」這樣的說法。
  •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梵天,為何如今信奉的人不多了
    梵天是印度教中創造和給予的神。在印度教神話中,世界是由梵天創造的。神的誕生三階段神的誕生標誌著宇宙起源的意識開始以物質偶像的形式出現。當溼婆揭示了實體,宇宙開始了一個永恆的運動,溼婆是一切的起因,因為有了溼婆,所有的業力也開始聚集。
  • 【印度教神話一季 第四期】滅世之神 溼婆與他的妻子薩蒂女神、帕爾瓦蒂女神.
    這時護世神毗溼奴就提議說道溼婆是一面兩性的,可以利用這一點將溼婆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神我」部分,象徵著溼婆的父性與理性另一個個部分是「自性」,象徵著溼婆的母性與感性,這一部分以實體化的薩克蒂女神所顯現因此,薩克蒂女神是孕育整個世界的母神 梵天也因此開始創造一個圓滿的世界
  • 和印度人的「抗中神劇」比,抗日神劇簡直弱爆了……
    印度人為啥總這麼迷之自信? 找了半天,感覺問題可能出在他們的電影電視劇身上.... 主角設定無敵,腳踢航母,手撕坦克,眨眼間以一敵千,走進電影院看印度電影的印度人就是為了個爽。 可能是以前打過仗,印度對抗中這件事一直都有執念,然後體現在了電影上。 最被印度人津津樂道的,是改編自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電影——《嚴峻的現實》。
  • 【印度旅遊】10個印度人的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 泰戈爾〈太陽頌〉在印度詩人泰戈爾唯美的詩裡行間,能見著濃厚的印度氣息,令人想起一張張紗麗掩蓋住神秘的臉,她發上有硃砂、她的眉心有顆紅痣,而臉上的小小紅點庇佑著每一個印度人。印度教之於印度人,不僅是一種宗教,是信仰亦是生活方式,承襲印度教傳統衍伸了許多在地文化以及旅人不可不知的禁忌。1.
  • 印度教的林伽崇拜與溼婆神
    他一方面象徵創造和繁殖,另一方面又表現為一個苦行僧的角色,或是修煉超自然神通力的瑜伽行者。在古印度宗教崇拜中,也有崇拜偉大女神的證據,但已很難考察溼婆崇拜與女神崇拜兩方面的相同表現之間有何特殊聯繫。  在吠陀頌詩中,溼婆並沒有出現,但學者們多認為,吠陀頌詩中的樓陀羅是溼婆的前身。吠陀詩所頌揚的神靈大多表現為與自然現象聯繫在一起的自然神,而溼婆神所表現出來的特徵卻不是自然神。
  • 才知道!原來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喝恆河水而不生病?
    是印度教的聖地,傳說這裡就是印度教「神中之神」溼婆的修行地。由於恆河水來源於「聖湖」,那麼恆河水也就是「聖水」了。無數印度教徒都會前往恆河沐浴並暢飲,以求消災祛病。雖然,恆河水質不盡如人意,但是在印度教教徒心中,那是「聖水」。印度教徒認為聖水流經的阿拉哈巴德、哈裡瓦、烏疆、和納錫四地最受神明庇護,在這裡可以洗去所有罪孽,獲得轉生機會。
  • 聖羅勒 印度人離不開的神草(圖)
    聖羅勒是羅勒的一種,是一種半灌木,作為西餐中常用的香菜為世人所熟知,而這其貌不揚的綠色植物可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離不了的神草,「杜爾茜」在印地語中的就是「無與倫比」之意。開啟印度每一天在印度,新的一天是由聖羅勒開啟的。印度有80%的人口是印度教徒,在他們的家裡,都至少有一株聖羅勒。
  • 所有印度人都有種姓嗎?
    相信了解印度的人一定知道,印度國內現如今還存在著等級森嚴的制度,除了那幾個最令人熟悉的四大等級之外,大家還知道被排在種姓之外的群體嗎,而這種群體是印度國內最卑微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究一下這些種姓是如何產生的。
  • 從敘事角度、歌舞藝術、信仰文化看印度喜劇電影《我的個神啊》
    然而不少商人正是利用人們的虔誠的心理,從中謀取巨大的利益,這也是印度2014年拍攝的電影《我的個神啊》的主題。《我的個神啊》於2014年12月9日在印度上映,一舉成為印度票房最高的電影,也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寶萊塢電影 ,更是印度史上第一部海外票房達1億元的印度電影。
  • 印度人熱議:我們天天看「抗中神劇」,為什麼中國人不敢拍印度?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是一個位於南亞次大陸上的一個國家,印度雖然面積不大,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人口密度卻遠遠超過中國,迫近十四億大關。很多人都對這個古老神秘的國家有些好奇。而更讓人好奇的是,印度人經常能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比如我們某位偉人用比較誇張的話說就是:「想了十天十夜也沒想明白,為什麼……」。
  • 為什麼印度的佛教衰落了,印度教又繼而興起?
    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的發展和演變,不僅印證著「國教」印度教的發展歷程,而且暗示著印度文化的變遷方向。隨著印度文明的成熟,記錄和描述印度人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著作《吠陀》逐漸形成,並成為印度人的聖典,故該時期又被稱為「吠陀時期」。 「吠陀」一詞意為「知識」。狹義的吠陀指的是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等四部書構成的《吠陀本集》。除此之外,廣義的「吠陀」又包括了除《吠陀本集》外的《梵書》、《森林書》、《奧義書》等對《吠陀本集》進行註解和闡釋的著作。
  • 牛糞 竟然是印度人的靈魂伴侶
    牛糞是生活必需品牛糞在印度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跟其他國家的牧區和農村地區一樣,牛糞在印度是很受歡迎的燃料。在印度農村和小城市,許多房屋和院落的牆上都齊整地貼著一塊塊牛糞餅,一般都是直徑20多釐米,中間厚邊緣薄的圓餅。與別國不同,印度的牛糞餅中間都有個清晰可辨的手印。是的,如你所料,印度的牛糞餅都是手工作品。
  • 大愛即信仰——《猴神老哥/回家》觀後感
    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屬於不同的宗教,這兩個宗教都是嚴禁和異教徒通婚的,所以它們生來就是互相排斥的兩個宗教,這對於已經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我曾遇到過多次有比較新加入的印度電影迷問我,為什麼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不能結婚?我回答,因為他們屬於不同宗教。然後他們會繼續問我,為什麼不同宗教的人不能結婚?我則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