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遇到這菜別放過,鐵含量是菠菜2.5倍,才2塊錢一斤,別不懂吃。大家好,我是廚娘小寧,今天分享大家一款麻辣鮮香、酸甜脆爽的家常小炒,一起來看一下吧!
最近每天送完女兒上學,都會去早市溜達一圈,轉來轉去都沒有看到自己一直想要的食材,明明這個季節該成熟了,可今年怎麼還沒人來賣呢?很多朋友都會好奇,小寧想買的到底是什麼食材,需要這樣日日尋覓呢?小寧想找的這位食材可不得了,聽名字就知道,那就是「鬼子姜」。
「鬼子姜」學名叫菊芋,也叫洋姜、姜不辣,其長相非常像我們平時用來調味的生薑,但是味道卻一點都不辣,因為其塊莖的位置長的鬼頭鬼腦的,所以有一個有趣的別稱叫「鬼子姜」。
鬼子姜非常有營養,尤其鐵含量特別高,所以小寧每年秋天都會多買一些,給孩子吃特別棒。對於北方大部分人來說,都會用它來醃製泡菜,當然小寧也不例外,每年這個時節都會醃上一大罐子,可以吃一冬天。但是今天小寧要分享大家的吃法呢不是醃菜,而是家常小炒,這個吃法不常見,但是勝在新鮮,口感酸辣脆爽,比醃菜要好吃多了。
【肉炒鬼子姜】
食材:
鬼子姜,小米辣椒,杭椒,鹽,瘦肉,生抽,料酒,糖,米醋,蔥姜。
製作方法:
1、鬼子姜用刷子清洗乾淨,切成5毫米左右的薄片,不要切得太薄,否則炒的時候會爛掉;小米椒去掉蒂豎著對半切開,杭椒切成環,再準備2個醃辣椒同樣切成環,蔥切段姜切片,肉也切成薄片備用。
2、鍋中放入適量食用油,先將肉片炒至變色,然後放入蔥姜爆香,然後烹入料酒翻炒均勻。
3、把鬼子姜放入鍋中,多炒一會,如果覺得幹可以淋入一點水,但是千萬不要煮,一直炒到中間部分綿軟,邊緣還是脆脆的口感即可。
4、下面來調一個料汁,一小勺糖、一小勺鹽、一小勺米醋,三小勺生抽攪拌均勻後,淋入鍋中翻炒均勻後,把切好的辣椒一起放入鍋中,繼續翻炒一小會即可出鍋。
出鍋後的鬼子姜,湯汁非常少,椒香四溢,咬一口中間是軟糯的,邊緣還是脆脆的,因為加入了三種辣椒,所以辣味較濃,口感酸中帶麻,尤其瘦肉和辣椒的搭配,使得這道菜特別的開胃下飯,比農家小炒肉還好吃。
這個做法的鬼子姜,不同於醃製的脆爽,它是脆中帶有一點綿軟,辣椒和肉的調味讓這道菜有一種特別的香味,尤其湯汁中糖和醋的加入,讓菜品更鮮,口感層次更豐富,超級好吃,喜歡的朋友趕緊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