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蕩新村移車次數排前三?記者探訪:6000戶居民,固定車位僅736個

2020-12-2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最近,杭州公安首次公布了杭州今年1-2月被通知移車前10的小區名單。其中,餘杭區桃源小鎮被要求移車392次排在第一位,蕭山區綠都湖濱花園被要求移車368次排第二,西湖區古蕩新村366次排第三。

今天(3月23日),小時新聞記者來到西湖區古蕩新村進行了實地探訪。這裡是典型的老小區,房子大多建造於上世紀80年代,自然是沒有停車庫。

上午9點多,小時新聞記者從益樂路一路走,兩旁一排排密集的房子。菜場、公園、小學、幼兒園、老年活動中心,甚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見縫插針分布在古蕩新村的範圍內。

走進古蕩北區,只有一條通行的道路,兩邊的車位基本停滿,顯得非常狹窄。進門沒兩步,就是一個小公園,很多老年人坐在涼亭、石凳上曬太陽。記者仔細觀察了一下,車位上大多畫上了具體的車牌號,還有幾個專門的孝心車位。一兩個空餘車位上,立著幾輛像是佔位用的電瓶車。

再走幾步,是個老年活動中心,暫時沒開門。繼續往前走,路左邊是古蕩街道社區衛生院,右邊是古北社區。衛生院門前人比較多,很多是帶著孩子來打疫苗的家長。一個背著黑包的男子站在衛生院門口不進去,焦急地指揮車裡的司機,「這裡很難停車,我剛看到那邊開出去一個,你趕緊去停。」男子說,他不是小區居民,知道這裡不好停車,但真沒想到這麼難。

「兩邊的車位全部都是固定車位,老早都分掉了,根本沒得停。」另一個穿夾克衫的中年男子告訴記者。

「這麼點停車位,馬路又窄,開進來要有點技術的。」一位中年大姐也是擺擺手。

小區一名物業保安也證實了這種說法:「車子白天可以進來碰運氣,空著的車位上臨時停一下,晚上5點以後肯定要開走。不然有車位的車子進來,肯定要叫移車了。」

「我自己就打過好多次114移車電話,都是因為社區門前被車子堵牢。」古北社區書記李丹的開場白是這樣的,語氣裡滿是無奈。

李書記說,因為古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小區裡面,即使是疫情期間,只保留了一個進入口,但是每天還有三四百的人流量。可想而知,平時外來車輛有多少,停車有多打結。

李書記說,古蕩新村都是老房子,總共6000戶居民,裡面社區就有3個,體量非常大。

古蕩新村的物業主任王小濤告訴小時新聞記者,3個社區總共736個固定可劃車位,居民車子就有1400輛,幾乎一半是沒有地方停車的,這還不包括其他共建單位的停車需求,可以說車位嚴重飽和。

老小區停車難是個頑疾,那為什麼這裡移車這麼頻繁?

王主任說,房產證和駕駛證合一的居民車子要進小區,一些共建單位的車子也要進小區,這大部分車子都是沒有固定車位的,只能見縫插針臨時停一下,只要固定車位的車子到了,就得移車。有些車主沒留聯繫方式,那勢必要打114。

為什麼1-2月移車情況更多呢?工作人員說,是因為疫情期間,小區單行線取消了,就越加擁堵了。

這些年,物業也經常接到亂停亂放、車子刮擦的投訴,還有居民來反映半夜挪車的糟心。

為了改變這種固定車位停車的模式,讓車位能動起來,物業和社區發起過2次投票。

最近這次是去年年底,3個社區的居民統一進行投票,聘請了第三方統計。總共3個選項:全部車位先到先停,每年搖號一次,沿用現有固定車位方案。最終的結果,仍是沿用老政策。

李書記說,在現行的停車管理制度無法改變的情況下,街道和社區一直在想具體的辦法,「疫情結束後,先要把所有口子打開,另外,要將一些房子賣掉騰退的車位整理出來,用來先到先停。」

相關焦點

  • 美得像世外桃源的餘杭桃源小鎮,1-2月被通知挪車392次,背後煩惱從...
    前幾天,杭州公安公布了杭州今年1-2月被通知移車前10的小區名單。其中,餘杭區桃源小鎮被要求移車392次排在第一位,蕭山區綠都湖濱花園被要求移車368次排第二,西湖區古蕩新村366次排第三(詳情戳這裡)。桃源小鎮以392次名列榜首,相當於一天通知挪車6次。
  • 好事,老舊小區劃出1731個車位!奇怪,許多業主卻不滿意?
    最近,南京四方新村小區,就嘗試了新的停車管理方式,挖掘出了可以滿足所有居民停車需求的停車位。可居民們不但沒叫好,反而還出現了一些矛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藉機小區出新 車位應劃盡劃滿足內需】2018年,南京秦淮區四方新村小區完成了出新改造,為滿足居民的停車需求,小區物業動起了腦筋,儘可能多地挖掘停車資源。
  • 固定車位和產權車位有什麼區別 租車位是固定的還是隨便停
    一般來說,大多數的租車位都是隨便停的,少部分是固定車位,不過固定車位會貴一些。固定車位的價格肯定稍貴些,不固定的就便宜些。如果小區內的車位都能固定,也就不存在問題了,可問題是多數小區的車位是不能固定的。2、總體上來說,車位可以地簡單分為兩種,一種是能辦出產權證的,另一種是不能辦出產權證的。
  • 雙層自行車架尷尬處境怎麼破解 150個上層車位僅停3輛車
    車道溝地鐵站車道溝站150個上層車位僅停3輛車車道溝地鐵站D口出來,各種共享單車停放在路邊線框內。往南走不到百米,道路右側即是一處非機動車停車場,白色車棚、灰色車架的雙層自行車架格外醒目。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停車場地面上,密密麻麻停放了四排數百輛車。主要包括自行車、電動車、共享單車等等。然而,在總共150個車位的上層自行車架,卻只有三輛自行車停放。附近一位居民告訴記者,這三輛車至少已經存在數月,「從我開始注意到有雙層自行車架到現在,一直就這三輛車在這兒放著,上層利用率挺低的。」
  • 在工作中「玩」出新意 杭州古蕩的這位社區主任花樣真多
    在每一次跳傘前,要嚴格按照跳傘規範操作,確保每個細節的準備工作做到位,才能保證自身安全。古蕩灣社區內有古蕩灣河和古蕩灣支河兩條河流,河長1800米,僅有200米遊步道,河流流經各小區和單位,社工巡河常常要花大半時間繞路,費力費時。為了讓年輕人在工作中獲得更多樂趣,同時提高巡河工作效率,李奇南一開始試過無人機、平衡車巡查。但無人機不能下到河面上,平衡車不能上道路,他又想到改造家裡閒置的遙控船,安裝上攝探頭。
  • 承諾人車分流卻出現百餘地上車位?濟南力高君御世家小區:明確公示過
    王女士告訴記者,當初 買房時不但置業顧問向她承諾過小區裡是人車分流,就連開發商的微信公眾號文章裡也宣稱是人車完全分離,且售樓處的沙盤也顯示樓下區域是花園,沒有地上車位,沒想到最後交房時卻突然冒出151個地上停車位,門口還掛出了停車場收費公示牌 ,這讓她無法接受。  不過,在查詢了小區的規劃後,王女士卻發現小區的建設是符合規劃的,因為規劃圖裡小區裡就有很多地上車位。
  • 這裡的分類垃圾房,「異味」令居民心憂?記者實地探訪
    12月16日,記者趕到實地進行探訪——圖為引發居民擔憂產生異味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垃圾房。還有過激的業主認為,應該找推土機推掉……記者實地傾聽小區業主的意見——最為擔心的是垃圾散發異味12月16日下午,南通日報社(集團)85110110新聞熱線接到市民反映的問題後,記者趕到盛和花半裡居民小區,實地探訪相關情況。
  • 探訪梅州五華移民安置新村:搬出大山 生活邁上新臺階
    【脫貧故事】探訪梅州五華移民安置新村:搬出大山生活邁上新臺階  中新網梅州11月26日電(記者韓輝)「從山區搬遷到縣城,公共設施、村委到小學幼兒園都是高標準的建設。」說起現在的生活,今年已經70歲的退休教師溫新雄感慨不已,「做夢也沒有想到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
  • 物業:車多車位少,改造升級後再...
    今天(10月26日)早上,記者來到辰秀嘉園探訪。辰秀嘉園是一處建於2008年的經濟適用房,分為南苑和北苑。10點左右的小區,車位上基本都停著車,路邊也停著不少,記者估算,高峰期車位加上路邊停車,有六七百輛。根據小區門口的停車費收費指示牌,外來車輛一天停車費至多可達30元。
  • 小區想方設法建起八層停車樓 樓群裡「挖」出273個停車位
    這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通過創新引入社會資本,最大化滿足居民需求,反覆優化施工方案,攻克光照、燃氣管線、垂直空間有限等難題,在原有平面停車場位置,「挖」出了一座石景山區最大的社區內自走式立體停車樓。近日,這座立體停車樓正式運營,可為居民提供273個停車位。
  • 三個點位可見一斑
    7月15日,長江日報記者兵分三路探訪 水:「穩船」「測溫」「撈草」保供水 探訪點位:白沙洲水廠 她指了指水泵下面,告訴記者,「取水口就在這艘船下面三米處,每天都有20萬噸原水被這些泵機抽入水廠。」
  • 木框、手推車、電瓶車……小區驚現五花八門「佔車位神器」
    調查:23 個空車位被佔,方式五花八門7 月 15 日中午,中雨,記者在新華苑小區內看到,佔用車位的設備五花八門,有木框、手推車、板凳、電瓶車、自行車、隔離墩,甚至是破壞車鎖、佔為已有的共享單車。記者數了一下,23 個空車位被佔,毀綠私闢的車位約有 10 個。
  • 揚州一小區60多戶門牌號變了,居民一連串信息需變更
    近日,揚州江都區的袁先生向我蘇特稿反映稱,他們小區的60多戶老房子貼上了新門牌後,新的門牌號卻和房產證地址上的門牌號不一樣。用了幾十年的舊門牌號,為何突然變了?新舊門牌號碼不一致居民:是不是貼錯了?(袁先生家的舊門牌號405被改成了402室)63歲的袁先生在揚州市江都區的亞威新村小區有一套房產,已經住了近20年時間。袁先生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他的家門口張貼了一塊嶄新的藍色門牌,上面還有該戶的二維碼信息。
  • 浦東三林新華苑佔車位大戰:木框、手推車、電瓶車、共享單車齊上陣
    調查:23個空車位被佔,方式五花八門7月15日中午,中午,記者在新華苑小區內看到,佔用車位的設備五花八門,有木框、手推車、板凳、電瓶車、自行車、隔離墩,甚至是破壞車鎖、佔為已有的共享單車。記者數了一下,23個空車位被佔,毀綠私闢的車位約有10個。
  • 居民可先登記
    小區內多位居民表示,辦卡的居民也不少,希望商家給個說法。記者又來到康樂新村小區,小區南門有一排已經撤走保鮮櫃的自助售賣設施,壁板上有一隻只插座孔,留的商家名稱、客服電話與陽光美第小區的一樣。記者再次撥打該客服電話,依然無人接聽。「前一段時間保鮮櫃就撤走了,辦卡的已經退卡了。」康樂新村的居民表示,使用的人並不多,可能是生意不好。
  • 【鄭在蝶變】工人新村:老城居民開窗可見綠、出門可踏青
    據工人新村的居民回憶,幾年前的工人新村破舊的樓房、坑窪的道路,顯得雜亂無章、有些破敗。  據了解,改造期間遇到過很多困難,有店面商戶的不理解、有居民的不信任,經過工人新村社區工作人員耐心講解新政策、描述新規劃,使商戶和居民理解、信任,改造工程才得以順利開展。經過四到五個月的施工改造,老城區呈現新活力、煥發新生機。
  • 浦東三林新華苑佔車位大戰:木框、手推車、電瓶車、共享單車齊上陣...
    調查:23個空車位被佔,方式五花八門7月15日中午,中雨,記者在新華苑小區內看到,佔用車位的設備五花八門,有木框、手推車、板凳、電瓶車、自行車、隔離墩,甚至是破壞車鎖、佔為已有的共享單車。記者數了一下,23個空車位被佔,毀綠私闢的車位約有10個。
  • 西安計程車海綿車位,首批投入使用!22處居民用海綿車位目前……
    22處居民用海綿車位目前…… 時間:2020-07-27 14:24:20  來源:陝視新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