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酷似酒杯,邊開花邊結果,吃多了必須喝一杯鹽水,今成稀罕物

2021-01-13 植物的視野

生活在農村不像城裡的人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和各種各樣的零食,但是農村卻有各種各樣的野果子。它們是我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也是我們最好吃的零食。小時候的這些味道至今回憶起來還記憶猶新,令人無法忘懷。這些野果子長年生長在野外靠的全是大自然的滋養,沒有化肥農藥,不僅是有機產品還是健康產品。小時候經常會在果子成熟的時候上山採野果子,野果子自身帶著一種水果的香氛,放進嘴裡是滿滿的汁水和清甜,現在這些野果已經成了稀罕物,很難再見到了。

小時候印象最深刻以及最喜愛吃的一種野果子我們那邊叫「哆尼」,有的地方叫「多蓮」、「稔子樹」,其實它的學名是「桃金孃」。桃金孃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成熟,小時候暑假都會上山採哆尼吃,成熟的果子就像一個個大肚子的酒杯。桃金孃成為了我們暑假最美味的零食,每次放在口袋裡,想吃就抓一把。但是大人都不讓我們多吃的,如果吃太多了就得喝一杯鹽水,這主要和桃金孃這種水果的屬性有關。

桃金孃主要生長在南方的丘陵地區,比如福建、廣西以及廣東等地區。桃金孃的花期為每年的4-5月份,每當桃金孃開花的時候,整棵樹就仿佛塗了粉紅色的腮紅一樣,非常好看。桃金孃的果實在它開花不久就成熟可食用了,成熟的果實呈深紫色。正常是一邊開花一邊結果,所以只要去山上採桃金孃就不用擔心沒有收穫。所以桃金孃正常是被人們分批採摘的,等成熟的果實被採摘了不久之後,其他還沒成熟的也就能吃了,所以每次上山採桃金孃都會滿懷期待。

桃金孃的花謝了之後,果實剛開始呈淡綠色慢慢地轉變成黃色最後呈現紫色。成熟的果實正常是黑紫色,那樣的果實最好吃。成熟的果實大小差不多大拇指那麼大,就像一個小酒杯。果實的皮表面有絨毛,摸起來有點像剛出生的小兔子的皮,非常滑嫩。成熟的果實用手就可以掰開,果實裡面會有一根像蟲子一樣的芯。小時候大人總告訴我們不可以吃那根芯,不然會拉肚子,其實是哄我們的啦。每次吃完桃金孃,嘴裡就滿是紫色,舌頭牙齒都是紫色的,果實有種很特別的甘甜味兒,讓人愛不釋手。每次吃桃金孃都可以吃很多,大人不同意我們吃太多,怕我們第二天大便難受,所以每次吃完桃金孃都讓我們必須喝一碗鹽水。

桃金孃因為具有止血補虛的功效為人們所喜愛。人們不僅直接食用還用來釀酒,釀出來的酒富含果香味兒又帶著一絲清甜。桃金孃還可以採用幹藏的方式進行收藏,將其曬乾可以保存一段時間。隨著環境的變化,桃金孃是越來越少了,如今想吃到桃金孃是越來越困難了,已然成為了稀罕物。

相關焦點

  • 這樹滿身是刺,果實酷似橘子卻不能吃,曬乾卻成40元一斤稀罕貨
    導讀:這樹滿身是刺,果實酷似橘子卻不能吃,曬乾卻成40元一斤稀罕貨小時候筆者特別喜歡吃野果,畢竟那時候農村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經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而野果一年四季都有,既不要錢又好吃,所以在以前的時候,野果就成了不少農村娃及農民朋友常吃的一種食物。
  • 這樹不值錢,果實卻是稀罕物,酷似龍眼,用來洗頭可預防頭皮屑
    導讀:這樹不值錢,果實卻是稀罕物,酷似龍眼,用來洗頭可預防頭皮屑在農村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對於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朋友來說,這些野生植物可都是寶貝,因為即便是生長在路邊的不起眼的雜草,都有著它們的價值,就比方說農村路邊很常見的牛筋草,很多可能就覺得沒用,但是卻少有人知道,夏季的時候用牛筋草來煮水
  • 農村田邊的野草,種子是稀罕物,小孩吃了會尿床,人稱「尿溜溜」
    薺菜不僅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野菜,同時它還有著很好的藥用價值,所以在如今價值也是相當的珍貴,每年一到春季,人們就會去農村野外採摘薺菜回來吃。不過在農村裡,同樣還有別的野草也有著很好的價值,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這麼一種,它長得就和薺菜很像,叫做「葶藶」。
  • 瑪格麗特杯 古典杯:雞尾酒酒杯入門(圖)
    以不同基酒,不同材料調配而成的各色雞尾酒,與之搭配的酒杯也各具特色。常見的雞尾酒杯到底有哪些,各配什麼樣的雞尾酒呢?  七彩斑斕,風格迥異的雞尾酒,有的熱情洋溢,有的神秘悠遠,赤橙黃綠青藍紫,似乎沒有雞尾酒調配不出的絢麗色彩。五顏六色的雞尾酒透過一個個或三角型,或長笛型形的純淨明亮的酒杯,盡情綻放各自的美麗……盛放雞尾酒的酒杯多種多樣,其中的馬天尼酒杯便是典型。
  • 因為粉絲叫爆米花,時代少年團走紅毯時一人一杯爆米花邊吃邊走
    因為粉絲的名字叫爆米花,時代少年團走紅毯時一人一杯爆米花邊吃邊走。這是誰的創意?又無聊又沒禮貌。因為爆米花撒了一地,後面的女明星毛曉彤就慘了,穿著那麼美的高定裙子,拖在碎了一地的爆米花上,那場面不要太尷尬。最後還是工作人員看不下去,趁明星走紅毯的間隙趕緊去撿地上的爆米花。明星走紅毯都想走出自己的特色,爆米花紅毯還是第一次。
  • 古人的酒杯有多吸睛?這款自帶固定吸管的「碧筒杯」一直被模仿
    中國文化歷來講究器物的精美,縱觀古代的酒杯設計,不乏工藝精湛的稀世珍品,要多吸睛就有多吸睛。其中有一些酒杯藝術品,構思奇巧、清新自然、典雅別致,成了先民的經典之作,我們今天要談的「碧筒杯」正是如此。美源於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美"。
  • 古人的酒杯有多吸睛?看看這款「碧筒杯」就知道了
    別看中國人在酒桌文化有發展,在酒文化上有很多的講究,其實同樣的我們在酒杯之上也有過很大的突破。而這個突破,真正意義上做到了人工與自然的結合,那麼古人的酒杯有多吸睛?看看這款「碧筒杯」就知道了。正如學者所說,碧筒杯是一種真正蘊含著文化藝術與境界的酒杯,它讓原本粗俗的酒變成了一種文化,變成了一種天工之物。面對這樣的誇讚,可能很多人都會表示驚訝。
  • 一個女人喝了一杯鹽水後,竟然發生這麼大事情!
    胃出血停止吐血後,體內急需補充大量生理鹽水,在未到醫院救治之前,可飲鹽水1 —4杯,以補充體內血量不足。(2)止鼻出血。鼻出血後,可用藥棉浸溼鹽水塞進鼻孔中,同時飲用鹽水1杯,即可起到止血的功效。(3)止小出血。口腔內部若發生小出血,用鹽水漱口後可以促進血液凝固,起到自然止血的作用。
  • 「我通常在夜裡寫作,酒杯裡的威士忌必須是滿的.」
    「你沒有醉,」Bill邊說,邊倒了半杯威士忌,「自己再兌點水,只剩一小杯了。」「還有嗎?」Nick問。「酒倒多的是,可是父親只讓我喝已經開了瓶的。」 「那當然。」Nick說。 「他說開了一瓶,就會有另一瓶,會便成為酒鬼的。」Bill解釋說。 「確實如此。」Nick說。
  • 搖晃的紅酒杯!喝紅酒為什麼晃酒杯,怎麼晃酒杯才是「高逼格」
    讓你變成一個資深文化美食家:為你揭秘紅酒搖晃酒杯的根源。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以往的吃飽,而是追求更高的食物質量。俗話說得好,唯愛和美食不可辜負。美食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點。
  • 美酒愛好者必知:花樣百出的雞尾酒杯(圖)
    不管你想要開一場宴會還是開一個雞尾酒吧,雞尾酒杯的選擇都是一件需要謹慎對待的事情,因為它不僅關係到雞尾酒的形象,也關係到個人的品位。下面這個雞尾酒杯入門指南可以幫助你快速解決各式雞尾酒應該選用哪種酒杯這個問題。  喝草莓黛克瑞(Strawberry Daiquiri)雞尾酒應該用馬提尼杯還是瑪格麗塔杯?
  • 酒杯文化|威士忌酒杯知多少
    威士忌作為一種體驗型的飲品,喝威士忌更能直觀的了解它的風味與個性。作為一個初學者,一些必要的威士忌知識,能讓你在品鑑威士忌更快速的提升自己。那麼,威士忌中有哪些必要的知識呢?威士忌是一種由大麥等穀物釀製,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後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相傳,最早的威士忌就誕生在古愛爾蘭。
  • 金甌永固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酒杯
    我們平時喝酒用的酒杯,在皇帝的眼裡都要用最珍貴的東西打造,造型必須獨一無二,還要足夠華麗,足夠體現王者氣派。這樣的酒杯也只有皇帝才能夠擁有和使用,一般的人就連見也沒有見過。在清朝時期,就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酒杯,特殊的材料,特殊的寓意,特殊的使用者。「金甌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
  • 杭州西湖邊一小樓酷似「湯屋」成網紅 拆還是不拆眾說紛紜
    杭州西湖邊一網紅建築酷似《千與千尋》裡的「湯屋」(圖片來源於網絡)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謝夢麗報導:近日,杭州西湖景區滿覺隴茶園邊的一幢房子火了,因其外形酷似宮崎駿電影《千與千尋》裡的「湯屋」,成為網紅打卡點,吸引眾多市民前去拍照
  • 用冰凍酒杯喝啤酒?NO NO NO
    某所酒吧掛著「不提供冰凍酒杯」的大招牌。儘管這聽起來像是一些追趕時髦的酒吧放出來吸引顧客的噱頭,不過不用冷卻酒杯的確是有據可依的。
  • 喝好酒當然要用好酒杯,用好這10種精釀啤酒杯,逼格提升蹭蹭的!
    而用高腳杯喝啤酒的時候,為避免酒液站到臉上,你不能仰起脖大口大口地喝,必須小口小口地慢慢品嘗。由此一來,酒液停留在口中的時間就會更長,接觸到的空氣也更多,啤酒的風味可以盡情展現。綜上所述,冰涼清爽、可開懷暢飲的啤酒可選用平底杯;而喝香氣濃鬱、風味細緻複雜的啤酒適合用高腳杯。常見的啤酒杯有哪些?
  • 請秋老虎喝一杯
    蛇目杯,白瓷與杯底藍色同心圓的搭配,是傳統酒杯中的專業品鑑杯了。其色彩和圖形的配合能夠很好的觀察清酒的澄清度。其實不妨準備一個自己的專屬蛇目杯,下次再逛清酒酒展,舉著自己的專用杯從頭嗨喝到尾。薰酒,可以聯想「薰香」,通常是吟釀、大吟釀,喝的首先就是「香氣」。為了讓優雅的花果香完美展現,玻璃杯最好是細長的杯身,給香氣足夠的時間來釋放;杯口內收,讓我們能夠更好的嗅香。
  • 喝紅酒時,為啥只倒酒杯的三分之一?知道後別再倒滿杯,會鬧笑話
    喝紅酒時,為啥只倒酒杯的三分之一?知道後別再倒滿杯,會鬧笑話。日常生活中,我們喝得最多的就是啤酒和白酒,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朋友喜歡上了紅酒。紅酒雖好,但對於喝紅酒也有很多講究,不知道大家喝紅酒時有沒有發現,一般紅酒都不會倒滿杯,大多倒在酒杯的三分之一處,跟白酒和啤酒的倒法有著很明顯的區別,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為此小小還特別請教了開菸酒門市的朋友,他說很多人都知道紅酒倒酒有講究,但卻跟你一樣不知道是什麼講究,只是學貓畫虎的學著,不懂裝懂而已,其實這麼做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 茅臺酒自帶2個小酒杯,作用不是一般的大,如果只用來飲酒就錯了
    打開飛天茅臺酒的包裝,首先看到的是茅臺酒贈送的一對小酒杯,晶瑩剔透、小巧玲瓏,優質無鉛玻璃燒制而成,一看就很精緻,一般容量就是10ML,一瓶茅臺酒的規格為500ML,換算下來,能倒出50杯剛剛好,每一口都是幾十元,喝的就是「鈔票」。
  • 白蘭地酒杯的拿法
    參照下面的酒杯拿法,看看你拿對了嗎?     ◎葡萄酒杯  無論是要品嘗適合在常溫下飲用的紅酒,還是適合冰鎮後飲用的白酒,都應以握住杯腳的部分來持杯。若是手握住杯身的話,手的溫度將使葡萄酒變溫而改變其風味。  最常用的方法是拿杯柱,即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高腳杯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