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葉魚檔》如何「煉」成?原作者向我們投稿解密了!

2021-01-09 大洋網

大洋網訊 改革開放40年來,廣州這座城市發生了哪些變化?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發生了哪些代際更迭?在這座城市打拼的人們又如何描繪自己的人生軌跡……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人民日報社廣東分社「南方南」融媒體工作室主辦,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承辦的「潮起珠江」——改革開放40周年徵文活動自8月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讀者踴躍投稿。

他們用精彩的文字講述了改革開放40年來他們的廣州情緣、廣州人民生活方式的「升級換代」。國內第一部以個體戶為主角的電影《山葉魚檔》的原作者、廣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章以武更是特別撰寫了回憶文章《魚啊魚》,詳細解密《山葉魚檔》的創作過程。而在廣州日報大洋網開設的「改革開放,我想對你說」主題專頁中,讀者也紛紛寫下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對廣州這座城市的殷殷寄語。

《山葉魚檔》音像製品封面。圖據網絡

熱話題

生活質量

在農村也可騎共享單車

生活環境改善了,物資更豐富了,口袋裡有錢了,生活方式也「升級」了……用自己親歷的故事反映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成了讀者來稿的熱門話題。

廣州市增城區國土規劃局公職人員劉進林在《旺伯的寫意生活》裡以「當地村民」的目光,描繪了改革開放40年來,廣州農村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首先居住環境變好了。」他在文章裡描述,現在村村通水泥公路,大部分機耕路也用水泥搗築,村民穿著鞋也可以下農田,可站著插秧。開工時間自由,避開炎熱太陽和嚴寒天氣。收割農作物機械化。探訪親朋戚友可以騎共享單車或網絡約車。

「其次,農村各項保障也得到落實。」他說,前幾年,因為建廠徵地有補償,村民的醫保社保,村已經為他們解決了;村的留用地用於建廠作為集體收入,有分紅;政府有計劃的舊村改造,農民住房也有保障;鄉村振興計劃有序推進,鄉村旅遊業的帶動,也給村經濟注入血液,加大發展;農民種水稻有補貼,不用交公糧了……

「最後,農村的教育和衛生也改變很大。」他介紹,目前中心小學建在中心村,自然村學生上學有專用校車接送,保證教育質量和保障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有條件的中心村已開辦幼兒園和託兒所。

時代信物

糧票肉票進了博物館

40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遷,老百姓生活中的「時代信物」也悄無聲息地進行更新換代,留下了一件件時代專屬的「信物」,講述這些「時代信物」的更迭,也是讀者來稿的另一個熱門話題。

「如果對老一輩人來說,改革開放如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話,那麼對我而言,這40年的變化好似『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讀者李祝英在來稿《記憶中的票證》中,詳細憶述了計劃經濟年代中「最具象徵意義的那些形形色色的票證」。

在李祝英的記憶裡,在以前的「票證」時代,沒有票證,幾乎寸步難行。這些票證包羅萬象,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像糧票、肉票、油票、酒票、糖票、布票、自行車票、縫紉機票、煙票等不一而足。

「我們這群生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恰恰經歷了票證的歷史變遷。」李祝英說,現在呢,這些跟生活物資有關的票證都進博物館了,但我們手裡又多了一些新的票證,只是發證單位不同了。各家蛋糕店的打折券、速食連鎖的優惠券、賣場商店的現金抵用券、零售鋪子的集齊可以兌獎的小卡片……無不印刷精美,個性鮮明。「現在用各種票證不是因為物資不夠,而是為了吸引顧客,剌激消費」。

青春故事

20年前來廣州的經歷讓他開了眼界

「廣州是我揮灑青春汗水的地方。」「在我的奮鬥足跡中,廣州是不能忽略的一筆。」很多來自北京、天津、深圳等地的投稿者,在文章中追憶自己當年在廣州打拼的故事,傾訴自己對廣州這座城市的熱愛和留戀,甚至還有不少外地讀者詳細記錄了自己跟廣州的「一面之緣」。

天津作協會員、新聞評論員夏曉華在《第一桶金》描繪了一幅「雙城」畫卷。他在文章裡寫道,在他的抽屜裡,珍藏著一個「寄自四千裡之外美麗廣州的信封」,裡面有一份20年前的獲獎通知。那是廣州一個企業舉辦的活動,他幸運地獲得了一等獎,獎品是一個金首飾。「時間已經過去了20年,首飾依然如故,優質靚麗,金光閃閃,」夏曉華把它稱為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且是不折不扣的純正優質黃金。從此,他與廣州結下了長達20年的不解之緣。

在他的記憶中,20年前的天津,滿街跑的都是「黃大發」,百姓的出行工具基本上還是「大二八」,最繁華的濱江道上廣告牌還是素顏美女;20年前的廣州,只有越秀、荔灣、天河、東山、黃埔、白雲、海珠、芳村八個區,廣州地鐵一號線在1998年底建成,天河區還是一片荒蕪……「歲月如梭,20年後的今天,無論廣州,還是天津,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說,正是20年前參加的那次活動,讓他打開了眼界,學會了堅持,激勵了他的鬥志。而那份來自廣州的獎品,也一直陪伴著他,見證了他的奮鬥歷程。

名家談

《山葉魚檔》背後的故事

時間回到1984年的夏天,一部名為《山葉魚檔》的電影誕生於廣州,這部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是內地第一部以個體戶為主角的電影,轟動全國,獲獎無數。港臺流行音樂、山葉摩託車、個體檔口一條街……電影淋漓盡致地反映了廣州繽紛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生活。電影提出勞動致富的理念和濃鬱的「廣味」市井風情,讓這部電影被譽為「改革開放的一張亮麗廣東名片」,在社會各界引起巨大轟動。

在此次徵文活動中,電影《山葉魚檔》的原作者、廣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章以武發來了他的回憶文章《魚啊魚》。他說,《廣州日報》的徵文啟事,把他的思緒帶回到30多年前寫《山葉魚檔》的日子。他在文章裡詳細解密了《山葉魚檔》背後的故事。

據章以武的回憶文章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廣州率先開放,開放了魚鮮、水果、蔬菜、三鳥市場,市民拍手叫好,都說政府好,跟老百姓想到一塊了。當時,很多待業青年一馬當先,領了牌照,紛紛在馬路邊的轉角處,在窄街小巷,設檔擺攤。

有一次,章以武在路上遇到一名他以前教過的學生,學生邀他去金碧輝煌的東方賓館飲茶,以表師生之誼。他猛搖頭:「去不得,去不得。」因為他認為那是接待外賓的地方。那學生執意要他前往,說自己開魚檔,賣魚賣得風生水起,每月能賺300多元。當時是1983年,章以武的月薪才68元5角。這讓他感慨世界在變;於是,最早的《山葉魚檔》的故事在他心裡發酵了。

章以武先寫了近6千字的短篇小說《山葉魚檔》。當初,小說的題目叫《魚啊魚》,他的老友徐康是珠影的製片主任。徐康認為這題目不生動,不時尚,「現在開放了,山葉摩託車滿街飛,乾脆叫《山葉魚檔》吧,用摩託車載魚,又新潮,又熱辣,讀者看這題目也好奇。」章以武對此非常認同。

後來,他找了合作者黃錦鴻將該短篇小說擴成中篇小說《山葉魚檔》。珠江電影製片廠文學部主任王進先生讀了他們的中篇小說,認為《山葉魚檔》應時勢,接地氣,故事性強,富有視覺衝擊力,具有廣州地方特色與南國風味,可改編成電影。後來電影公映後,好評如潮,被譽為「撕開了計劃經濟的一角」、「廣東改革開放的第一張靚麗的名片」。電影獲得1984年文化部優秀新片二等獎,並被選去參加1984年國際柏林電影節。

章以武說,這部電影的票房達8000萬,當時電影票才2角一張。當時,他們得到的稿費是1000元,除去200元個人所得稅,兩人各得400元。後來,劇組每個人又都分得了48.5元文化部頒發的獎金。他說,當時許多內地年輕人是看了這個片子後,嚮往廣東,才到廣東圓創業夢的。

「潮起珠江」

——改革開放40周年徵文啟事

1.作品要求

作品文體以記敘文為主,主題、內容、素材與廣州有相關性,能充分展現和詮釋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果,能展示廣州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特質與精神。

字數為2000字以內,可配真實圖片。

作品只接受電子版作品報名,格式請統一為DOC格式。

稿件須為原創作品,嚴禁一稿多投,如發生抄襲或剽竊,將取消參選資格。

2.參加辦法及投稿要求

報紙讀者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得參與指引;廣州日報微信號、廣州參考APP即日起開闢徵文專欄,新媒體讀者可點擊專欄中的H5邀請函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H5邀請函,即可獲得參與指引。

投稿的原創作品以「真實姓名+手機號碼+單位+職業」的格式命名,發郵件到gzggkf40@163.com,郵件主題註明「作品標題+真實姓名+手機號碼」。

即日起至9月30日,面向公眾徵集優秀文章。

3.獎項設置

最佳作品:1名,稿酬20000元/人+榮譽證書

最佳故事、最佳創意、最佳文筆:各1名,稿酬10000元/人+榮譽證書

優秀作品:6名,稿酬5000元/人+榮譽證書

網絡人氣作品:10名,稿酬3000元/人 +榮譽證書

4.廣州日報大洋網開設專頁

專頁以「改革開放,我想對你說」為題,邀請網友寫下改革開放以來對廣州發生的變化的感受。留言者將有機會獲得50元的購物(書)券一份。(獲獎名單請留意網頁上的每期活動報導。)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黃蓉芳、申卉

相關焦點

  • 電影《山葉魚檔》誕生記
    那時,我住在百靈路,整條小街成了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墟集,魚檔、燒鵝檔、水果檔、粉麵店、髮型屋,牛仔褲、T恤、絲襪、遮陽傘,應有盡有,大有春風撲面之感,好生興奮。家有客人來,上街斬2元錢的燒鵝(燒鵝每斤4元,2元即半斤),拎一塊帶血絲的鯇魚清蒸,炒一碟菜心就搞掂啦,再不用因憑魚票,排長隊,買回幾條臭魚而煩心了。所以,那時的心情可謂面對長街,幸福花開!
  • 《山葉魚檔》原著作者 講述幕後故事
    放映現場:經典電影十分受歡迎「珠江潮湧,粵影風華」——改革開放40周年廣東電影成就暨「珠影再出發」經典電影展映活動正在進行中,開幕片《山葉魚檔》等收穫高人氣。主辦方指出,這次影展就在於讓觀眾重溫經典的魅力,初衷是讓廣東電影再出發,回顧過去更是面向未來,希望廣東電影人堅定打造藝術精品的信心。
  • 《山葉魚檔》:一部影片和它開啟的南粵電影新篇章
    「心情舒暢啊,可以用幸福花開來形容,再也不用為買魚而煩心了。」章以武是浙江人,在廣州某高校任教,家住越秀區百靈路。市場開放後,整條小街成了熱鬧的市集。「魚檔、燒鵝檔、水果檔、粉麵店、髮型屋,牛仔褲、T恤、絲襪、遮陽傘……應有盡有,大有春風撲面之感。有一次,我去買魚,魚檔的小青年口吐煙霧,笑眯眯地對我說,別小看我這溼淋淋的小木箱,裡面全是賣魚得來的錢,誰搶劫它就好比打劫銀行。」
  • 從《山葉魚檔》到當下文壇
    黃錦鴻近照□羊城晚報記者 何晶《山葉魚檔》作為中國最早描寫個體戶生存狀態的作品,被譽為廣東改革開放一張亮麗的名片,該作品的作者之一黃錦鴻如今已移居西班牙,不久前,他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回憶起自己當年的創作故事,他神採奕奕;談起文壇的現狀,他又有些憂心忡忡……開個體戶文學潮流拍成電影風靡全國羊城晚報:《山葉魚檔》小說創作於1983年,上世紀80年代初國內文學界還處在「傷痕文學」時期,而《山葉魚檔》卻最早描寫了個體戶的生存狀態,最初您和章以武是怎樣想到一起創作這部小說的?
  • 《山葉魚檔》等14部粵產經典電影修復重放
    《海外赤子》陳衝劇照4月17日晚,經典粵產電影《山葉魚檔》亮相螢屏。據悉,從4月13日至28日,由珠江電影頻道推出的《嶺南電影·原色展播》,於每晚20時05分集中播放一批經典粵產影片,《七十二家房客》《山葉魚檔》等14部老電影,在經過膠片原色修復之後,將於螢屏重現光彩。
  • 《山葉魚檔》領銜,這15部粵味經典電影不容錯過
    《山葉魚檔》1984年    PART2 主創話當年    時代變遷激發創作,「山葉」當年最洋氣新潮    本次活動的開幕影片,是反映改革開放初期廣州市井生活的《山葉魚檔》。出席啟動儀式的來賓不僅現場重溫了這部銀幕經典,還和影片導演張良、編劇章以武、主演張天喜齊聚一堂,了解到不少幕後趣事。
  • 「2019亞洲電影展」廣州站 《山葉魚檔》等17部名作展映
    當然,中國電影也是重頭戲,當中包括王家衛導演的《重慶森林》,還有廣州人非常熟悉的《山葉魚檔》。據悉,為惠及廣大影迷,本次展映影片的票價將大大低於平常商業影片票價,僅設定為兩檔——20元與30元。
  • 《七十二家房客》《山葉魚檔》等14部老片修復後螢屏重放
    記者獲悉,從4月13日至28日,由珠江電影頻道推出的《嶺南電影·原色展播》,將於每晚20:05分集中播放一批經典粵產影片,這些老電影在經過專業修復之後,《七十二家房客》、《山葉魚檔》等14部經典影片,在經過膠片原色修復之後,將於螢屏重現光彩。
  • 山葉的六檔+LED,124cc單缸水冷引擎,4.3萬你會買嗎?
    就像我介紹的這個山葉R125一樣,它是山葉的另一個「王牌」!6擋+LED,124cc單缸水冷式發動機,430,000起步價。JamahR125是山葉順應時代打造的一款跨騎,依靠大氣磅礴、時尚感和耐見性的外觀布局,能充分滿足騎士們對外觀布局更加挑剔的內在需求,成功地佔領了市場。
  • 山葉打造厚道王!149cc爆9.1kw功率,5檔+電噴,8600貴嗎
    生產技能讓摩託車都有不一樣的優點,找準自身定位就成了摩託車品牌賴以生存的法寶。正如要分享的這款山葉 天劍YBR150Z,它是山葉打造厚道王!149cc爆9.1kw功率,5檔+電噴,8600貴嗎。再看動力表現,山葉 天劍YBR150Z裝配149cc的單缸風冷動力發動機,結合電噴之後,性能進一步提高,最大扭矩可達12.4牛米,能爆發出9.1KW的功率數據。變速採用了操作輕巧的5檔常嚙合-組合,綜合表現無大問題,起步反應積極,此外山葉通過反覆優化與調教,變速體系和發動機有著完美的配合。
  • 2019不同檔位山葉和卡瓦依鋼琴型號對比表!
    卡瓦依和山葉是日本兩大鋼琴品牌,也是目前中高端鋼琴市場中最有競爭力的兩個鋼琴品牌,類似汽車行業的豐田與本田。由於大家對於鋼琴行業的信息量遠少於汽車行業,今天就為各位家長整理一下,2019年中國市場上卡瓦依鋼琴與山葉鋼琴各自型號不同檔次價位的區別與聯繫。方便家長不同的預算價位如何去挑選鋼琴!
  • 奶牛貓欲向魚檔主討魚吃,見有人來買魚竟然如此做,真是太聰明了
    只見奶牛貓站在路中停下腳步,先朝左右兩邊方向轉頭張望了一眼,看暫時沒有來人,就徑直走向正對面的一家魚檔,魚檔賣的主要是大小不同的鯽魚。看魚楊檔前無人,奶牛貓走向魚檔奶牛貓走到魚檔前,衝著檔主「喵、喵、喵~」地叫了起來,沒等檔主有所反應,檔口前走來了一、兩個買魚人,奶牛貓見有人來,轉身慢慢走回到魚檔對面的雜貨鋪,看奶牛貓的神情,似乎這個雜貨鋪正是它的主人開的
  • 山葉R3為什麼被稱之為「車界性價比之王」?讀完你就知道了
    如這款山葉 R3,它是山葉 R3為什麼被稱之為「車界性價比之王」?讀完你就知道了。山葉 R3被山葉打造成跨騎中的佼佼者,善於利用它漂亮驚豔又不缺乏穩重大氣的外觀設計,與而今大家把外觀構型視作自身擁有特別的審美觀的需求相符,也是如此,順利成功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 山葉SRZ125——承載了第一代玩車人太多的回憶!
    那時也是山葉風頭正盛的時候,一輛SRZ125和本田王、鈴木王呈三足鼎立之勢,是當時高端車型的代表。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山葉的SRZ125。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產SRZ125進入國內,當時紅透大江南北的「四大天王」中的劉德華還做了SRZ125的廣告代言人,可以看出山葉SRZ125的實力不容小覷。
  • 世茂海峽呂翼解密中國第一地區公司煉成之道
    來源:新浪財經世茂海峽呂翼解密中國第一地區公司煉成之道世茂海峽近期榮獲了行業權威機構頒發的《2020中國房地產區域公司卓越榜TOP10》第一名,躋身中國第一地區公司。目前,世茂海峽旗下臻品項目超200個,累計股東方資源超100個,業務覆蓋海西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港)等國家核心發展區域,將向千億級區域公司邁進。呂翼稱:「世茂海峽是世茂集團近幾年,體制創新、體制優越性下,衝出來的一匹頭狼。」
  • 山葉頂級跨騎!前雙碟剎+17L油箱,599cc水冷+113馬力,21萬起
    我們今天要講的這款山葉 R6,它是山葉頂級跨騎!前雙碟剎+17L油箱,599cc水冷+113馬力,21萬起。山葉 R6備受山葉愛戴,強力締造並推向市場,依靠著性能傑出的發動機,極力滿足購車人追求速度與激情的需求,因此獲得了廣泛的眷注。
  • 好藜麥是如何「煉」成的
    這一次,我們有幸參觀了藜麥的整個加工過程,與大家分享好藜麥是如何「煉」成的。驅車穿過雁門關,到了「塞外」,這裡海拔更高了,天也更藍了,與「關內」的喧囂仿佛隔離了一般。這裡是中國第一張藜麥米SC認證頒發的地方,是藜麥行業的品質標杆,接下來我們將和大家一起揭開藜麥加工的面紗。進入生產車間外間,轟隆隆的機器聲不絕於耳。在廠區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首先需要更衣,穿戴鞋套、帽子,七步洗手及烘乾等衛生、灰塵處理,然後才允許進入生產線車間參觀。
  • 山葉良心踏板車!公認的好開,125cc單缸13馬力,9530貴嗎
    例如接下來所講的這款山葉 賽鷹CYGNUS GT,它是山葉良心踏板車!公認的好開,125cc單缸13馬力,9530貴嗎。山葉 賽鷹CYGNUS GT是山葉品牌在國內市場非常重視的一款踏板車,善於利用它令人滿意的動力組合,可以迎合騎士們喜歡勁爆動力的需求,騎士們對其愛慕有加。因此獲得了很多忠實粉絲。
  • 測評進口實用街車,山葉FZS150,百公裡油耗2.7升,續航400km!
    測評進口實用街車,山葉FZS150,百公裡油耗2.7升,續航400km!現如今,不僅國內的摩託車比較多,國外的車型也比較多。近幾年,國內外都出了很多比較經典的實用車型,車輛的綜合實力也有了很大提升。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款進口實用型街車,山葉FZS150。這款車到底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外觀方面,山葉FZS150整車結構傳承山葉經典造型,整車層次分明,肌肉感十足,車身部分,可以看出山葉特有的美感。儀表採用是液晶儀表,是目前主流的配置,遺憾的是沒有配備檔顯,其他信息齊全。油箱採用拱形油箱,雙側採用條紋設計,動感十足。
  • 山葉福喜AS125的品質到底如何?沒調查就沒發言權
    一位車友發來的問題——看上了山葉福喜AS125,想買來做代步用,不知品質如何?如果是代步的話,山葉福喜125還是很合適。這款車是目前山葉在國四排放標準實施之後,踏板車家族領域裡面主打運動定位的一款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