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穀物自給率超過95%口糧自給率達到100%

2020-12-19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5月23日北京電(記者包松婭)22日,全國政協第三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楊傳堂、辜勝阻出席會議。

糧食安全是關係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特別是隨著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受阻,國內外困難挑戰增多的背景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更具有突出作用和意義。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業農村部負責同志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主題通報相關情況。

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介紹,近年來,全國糧食播種面積一直穩定在17億畝以上,單產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始終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目前,我國穀物自給率超過95%、口糧自給率達到100%,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8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7%。

「儘管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糧食供求總體上仍然是『緊平衡』狀態。」張勇坦言,其中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玉米產需出現缺口並呈現擴大趨勢、庫存消化較快,大豆產需缺口大、對外依存度超過80%。同時糧食生產成本高企,市場競爭力下降,2005年以後,我國逐步成為農產品淨進口國。

委員們認為,我國是人口大國,必須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下一階段,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剛性增長的糧食消費,或許主要得靠國內增加生產。

張勇說,我們通常所說的糧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包括國內可持續的生產能力、對國際資源的掌握力以及必要的儲備能力;糧食安全的核心是「口糧安全」,在糧食中要重點保穀物基本自給,在穀物中要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糧食安全的實質是要更好保障國民食物和營養需求。「要樹立大食物的觀念,拓寬資源空間,合理引導肉、蛋、奶、菜、果、水產品等副食品生產,推動食物結構多樣化,減輕口糧生產壓力。」

對於進口與出口問題,張勇和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馬愛國都指出,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和小農戶生產的基本特徵,決定了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生產處於比較劣勢,完全實現國內自給要付出很高的經濟成本和資源環境代價。全球農業開發潛力還較大,適當增加國內緊缺的農產品進口,對我國總體上是有利的,要在立足國內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國際市場,加強國際合作。

「當前《糧食安全保障法》的立法進程如何?」「轉基因食品和農作物有沒有安全問題?」……通報會上,有關部委負責人還與委員們就關心關切的問題進行了互動。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羅志軍主持通報會。全國政協機關領導班子成員、專委會駐會副主任,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有關負責同志等近200人出席會議。

相關焦點

  • 糧食產需缺口不等於供需缺口 我國穀物自給率超95%以上 口糧自給率...
    目前,我國糧食庫存充足,庫存稻穀和小麥夠全國消費者吃一年以上,玉米自給率超過95%,糧食供應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習銀生告訴記者,糧食產需缺口與供需缺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產需缺口是指年度產量與需求相比存在不足的情況,不足的部分就是產需缺口。
  • 我國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 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
    穀物能夠自給嗎?百姓家裡要不要囤糧?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和「三農」問題專家。  國內糧食供應充足  糧食夠吃不夠吃,要看糧食產量究竟咋樣。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說:「我國糧食生產取得了『十六連豐』,國家米缸,充實無憂。」  重農抓糧,始終是「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中國發布丨農業農村部:我國糧食安全有保障 能守住穀物自給口糧...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目前我國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糧食總量平衡下,結構性的矛盾將長期存在,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是能守住的。潘文博介紹,我國糧食已經連續五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人均佔有量是472公斤,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特別是稻穀、小麥這兩大口糧,人均佔有量超過200公斤。
  • 國家糧食安全述評:三大穀物自給率超過98%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強調要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
  • 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 站上高基點 力求新突破
    穀物能夠自給嗎?百姓家裡要不要囤糧?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和「三農」問題專家。國內糧食供應充足糧食夠吃不夠吃,要看糧食產量究竟咋樣。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說:「我國糧食生產取得了『十六連豐』,國家米缸,充實無憂。」
  • 中國稻穀、小麥和玉米三大穀物自給率達到98.75%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稻穀、小麥和玉米三大穀物的自給率達到98.75%,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和抵禦突發事件衝擊提供了堅實保障。《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回顧了2019年中國農業產業走勢:糧食產量連續5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棉油糖生產保持穩定,果蔬供應充足,生豬產能止降回升。
  • 報告預測到2035年我國可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
    報告預測到2035年我國可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的底線要求,主要畜產品和水產品的自給率大致保持在90%以上。  報告稱,隨著我國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糧食產量、種植面積和單產整體將呈現增長態勢。受糧食收儲政策調整影響,未來稻穀和小麥等口糧作物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產量基本保持穩定,預計到2035年稻穀和小麥產量分別為2.03億噸和1.28億噸。
  • 國家糧食自給率跌破90% 糧食安全標準或需調整
    「新形勢下,不能籠統地以糧食自給率衡量糧食安全是否存在問題。」他說。  201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實現9連增,達到58957萬噸(合計5895億公斤),比上年增長3.2%。但是,這一年中國進口的糧食超過了7000萬噸。這顯示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下降到90%以下。
  • 全年糧食總產量300萬噸、蔬菜800萬噸,青島口糧自給率達到200%
    主要農產品供給 持續保持自給有餘實施產能提升工程,打牢「地」的基礎。打造農業生產功能區。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在全市劃定建設300萬畝農業生產功能區,推動優勢產能向優勢區域集聚,將青島人飯碗牢牢端在手中。
  • 畜牧新政讓菜籃子裝滿高質量肉蛋奶:豬肉自給率95%,奶源自給率70%...
    如今,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年度牲畜存欄頭數達400萬頭(只),奶業發展居於全國領先地位,奶牛存欄30.2萬頭,奶牛規模化養殖場154個,規模化飼養率97%以上,標準化生產水平、良種覆蓋率均達到100%。
  • 專家:糧食自給率下降不一定就會導致糧食危機
    雖然中國糧食總產量已實現「十一連增」,中國政府也始終用「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來表明穀物基本自給的決心,但日益增加的糧食進口也讓一些人憂心忡忡——誰來養活中國?  不可否認,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已成為當前中國糧食市場的基本格局。  2014年,中國進口穀物同比增長近34%,創歷史新高。
  • 江蘇堅持基本口糧立足省內自給
    新華網南京12月10日電(記者葉超)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堅持基本口糧立足省內自給,保護好6606萬畝基本農田,嚴格執行國家對糧食生產、流通、銷售各環節的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通知要求堅持基本口糧立足省內自給,要保護好基本農田,確保水稻種植面積3000萬畝、水稻總產330億斤。
  • 中國早稻產量扭轉七年頹勢 三大主糧自給率超98%
    農業問題專家、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於曉華表示,一直以來中國口糧基本上實現自給,這也是國家最優先的政策之一。根據他的調查,此次疫情對中國的糧食生產基本沒有影響,但是洪澇災害對部分地區的晚稻生產有部分影響。但到目前為止,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總體可控。在播種面積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我國早稻今年迎來了大豐收。
  • 正確理解和科學看待我國糧食缺口
    報告預測,在「十四五」時期,中國有能力確保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戰略底線目標,國家糧食安全有保障。我國糧食缺口主要表現為國內大豆產需缺口,而進口大豆主要用於加工和飼料,其對口糧安全的衝擊基本可以忽略。因此,人們應正確理解和科學看待糧食缺口問題,不必過分解讀。但在需求和消費層面,當務之急是將節約理念和危機意識納入國家糧食安全觀。
  • 奶粉目標6成自給率,飛鶴、伊利、君樂寶等品牌需超越外資品牌
    投稿來源:消費日曝國家7部位定調嬰幼兒奶粉自給率超過60%,中國奶粉品牌開足加力。6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商務部等部委聯合發布《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目標全面提升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品質、競爭力和美譽度。
  • 數說口糧丨我國的糧食生產是什麼水平?這些數字告訴你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自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已經取得歷史性的「十六連豐」,總產量增加了54%。2019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0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也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安全線。中國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 疫情之下北美糧食供產銷被打亂 糧食自給率40%的日本未來會如何
    一方面是疫情防控造成穀物、牛奶、豬肉、牛肉等消費下降,農場出現積壓現象,而另一方面,由於供應短缺,一些超市主食的批發價格暴漲。據悉,多家農場在線直播將玉米土豆碾碎了埋掉……此前,曾有媒體指出「如果美國不出口糧食,全球糧食供應會怎樣」,現在看來,如果美國未來糧食出口量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對全球糧食貿易市場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 韓長賦:堅守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
    新華社記者:據我們了解,這兩年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很大,兩年已經調減玉米面積5000多萬畝,今年又提出要調減水稻面積。請問,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已經不用再生產這麼多糧食了?今後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不是就是要壓低糧食的生產呢?
  • 我國大豆總產量預計低於1000萬噸 自給率將低於15%
    我國大豆產業應當如何發展?就這些問題,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大豆種植現狀如何?【調查】價格低、銷路差、播種面積逐年縮減,預計今年大豆自給率低於15%劉清財是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崇德鎮民主村的豆農,今年種了30畝大豆。
  • 農業農村部:能守住口糧絕對安全底線,大豆等適度進口是我國糧食...
    他給出一組數據: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5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人均佔有量是472公斤,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特別是稻穀、小麥這兩大口糧,人均佔有量超過200公斤,而目前我國人均口糧(原糧)消費不到150公斤。因此,「多年的糧食豐收,庫存是充裕的,價格總體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