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生病居然吃和田玉?還說能長生不老?

2020-12-14 文玩鑑寶

食玉之法,古代已經有了。

《山海經》中就有記載

黃帝食玉的傳說,

《周禮》中也有關於

古人食玉的最早記載。

只是到了魏晉時期

食玉已經變成了潮流風尚。

01

為什麼魏晉時期的人要吃玉呢?

大家都知道

魏晉時期戰火紛紛、更朝換代,

東晉時期就已經有16個國家了。

這種長期混亂的局面,

讓魏晉時期的人們認識到了

生命的寶貴和短暫,

(魏晉時期的文化藝術)

他們擺脫儒家思想的傳統束縛,

擁護道教,

而此時道教的神仙信仰深入人心,

人人都想修仙,以求得長生不老。

而具有靈性的和田玉

便是長生神藥的上品,

(道教——三清天尊)

中國的古人對玉是抱著一種

信仰和崇拜的心態,

玉是宇宙之中非常特殊的材料,

它是地球表面發現的韌性最高的材料,

因此,

當時的人們認為食用了玉,

就可以變得跟玉一樣,天地間無堅不摧,

這才會去食用它。

02

食用玉石為什麼能長生不老?

古人的這種思想是源自於

魏晉時期的道教思想家

葛洪編撰的《抱樸子》,

(上圖為葛洪編撰的《抱樸子》部分內容)

葛洪在書中提到萬物本體的同一性

是因為「氣」的流動

使得物與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和增益,

這成為葛洪神仙思想

和煉丹等宗教實踐的理論基礎。

為什麼葛洪會有這種想法呢?

是因為他看見有人用蛇銜膏將斷掉的手指

重新連接在一起,

金銀玉器放在屍體的九竅,

能讓屍體不腐爛;

蛇銜膏、金玉、手指這些是不同之物,

卻都能相益而生,

這些都是異物可以相益的證據。

(上圖為蛇銜草)

所以

任何萬物都是稟氣而生,

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會有

葛洪用玉石練仙丹的原因。

(上圖為葛洪煉丹圖)

就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玉屑甘平,無毒,主治胃中熱,

喘息煩懣,止渴。

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輕身長年。」

由此可見,

古人認為玉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食用便可成仙。

很多帝主君王紛紛效仿,

吸食玉粉以求得道,

只可惜吃玉的君主皆夭折甚多,

都不如喜歡玩玉的乾隆爺長壽。

(郎世寧所作的乾隆元年畫像)

03

玉石到底怎麼治病的?

除了修仙,

玉似乎在古代還有一些藥理。

在古代的醫學典籍中,

寶石或貴金屬總是佔據著一席地位。

玉石自然也不例外,

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將玉石磨成碎屑,

送水服下。

(上圖為玉屑)

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

玉石可以

「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

養五臟,止煩燥,安魂魄」。

東晉葛洪的《抱樸子》記載:

「玉亦仙藥,但難得耳。

玉經曰:

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也。」

04

古人到底是怎麼食玉的?

兌水喝

有點像我們今天喝的衝劑一樣,

將玉磨成玉屑,

然後和露水一起喝。

《史記》裡的漢武帝就是這麼食玉,

據說能長生不死。

(上圖為漢武帝劉徹)

《本草綱目》裡則說,

玉屑若是直接服用,

有很好的排除臟腑毒素的功效

煮水喝

《抱樸子》中記載,

將玉與一些神奇的仙草同煮,

能煮出讓人長生不老的瓊漿玉液

關鍵是,

還很好喝。

搓成丸子、燒成粉

玉丸和玉粉

是《抱樸子》中記載的

另外兩種食玉方法。

這也是為什麼

魏晉時期出土的玉器很少的原因,

因為都被吃掉了。

(上圖為魏晉時期的出土玉器)

05

食玉是種什麼體驗?

《魏書·列傳二十一》裡,

徵西大將軍李預就是食玉的愛好者:

「每羨古人餐玉之法,

乃採訪藍田,躬往攻掘,

得若環璧雜器形者大小百餘」。

「預乃椎七十枚為屑,日服食之」

「預服經年,雲有效驗」,

「及疾篤」仍篤信「非藥過也」。

直到後來病死了,

也說是因為自己「酒欲不斷」造成的,

不是因為食玉的原因。

《抱樸子》裡同樣也有案例:

「有吳延稚者,志欲服玉,

得玉經方不具了,不知其節度禁忌,

乃招合得圭璋環璧

及校劍所用甚多,

欲餌治服之。

後餘為說此不中用,乃嘆息。」

《抱樸子》:

「所以為不及金者,令人數數發熱,

似寒食散狀也。」

意思就是服用玉石後會產生

和服用五石散一樣的症狀。

不少考古專家發現,

魏晉時期的貴族墓,

墓主都比較年輕,

這和大量食用所謂的仙丹和玉屑

不無關係,

可能是察覺到食玉並不可取,

所以這一文化慢慢消失,

到了唐朝就完全退出歷史的舞臺了。

玉石無論是直接食用

或者是磨碎入藥,

所起到的作用和功效都是很有限的。

而在科學以及醫學發達的今天,

玉早已被認定是不能吃,

吃了會損害人體的健康。

情況嚴重的,

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

所以,

玉不是藥,更不可吃!

其實道理很簡單,

玉石如此堅硬的物質,

就算磨成粉末,

也是我們的腸胃所吸收不了的,

所以說食玉能長生不老,

治療百病只不過是古人的一種臆想,

對成仙的一種美好願景。

相關焦點

  • 西遊記裡居然有這麼多東西能長生不老!王母的蟠桃居然不是第一!
    西遊記裡有很多能延壽長生的食物,講了所有人都夢想的追求那就是長生不老,從何到今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嘗試嘗試卻從來沒有成功,是古人的難題也是現代人的難題,一部西遊記深刻反映了人類追求長生不老的思想,主角孫悟空也是因為想著長生不老才出去學到一生本領,才有的龍宮奪寶鬧地府大鬧天宮等等驚世駭俗的事跡。西遊記裡長生不老的食物有很多,本文小貓就要盤點一番。
  • 「長生不老藥」真實存在,保存一千多年還有效用,感嘆古人智慧
    秦始皇其實在近些年來,我們的國家考古發現了很多這樣的「長生不老藥」,那麼這樣的長生不老藥是什麼成分呢?能不能起到長生不老的作用呢?「長生不老藥」後來我國的考古學家在南越王墓裡面,發現了很多的五色藥石的實物,除此之外還發現了很多的鉛丸和丹砂,經過多方的考察之後,證實了這些鉛丸和丹砂是古人用來服用的「金丹」,這是方士煉成的一種丹藥
  • 古人為了獲得長生不老,連這些東西都吃,口味真重!
    在小說中,當孫悟空說出自己有長生的願望時,菩提老祖給孫悟空推薦了道字門、流字門、靜字門、和動字門四種方法。當孫悟空問起祖師,這些方法是否能獲得長生時,菩提祖師分別用了不能不能、壁裡安柱、窯頭土坯、水中撈月四個詞予以否認。
  • 吃了唐僧肉為何能長生不老,原來唐僧前世金蟬子藏著一個驚天秘密
    看過《西遊記》的人,一定會對唐僧師徒4人西天取經的情節津津樂道,在取經過程中,唐僧屢次被各路妖魔鬼怪抓走,而本事強大的孫悟空又總會以各種手段將師父救出來,緊張刺激的除魔過程總是能帶給人們極大的震撼。小時候我們只關心猴哥降妖除魔的情節,但往往忽視了一些重要的問題:為什麼妖怪們都要吃唐僧肉?吃了唐僧肉為何能夠長生不老?長生不老一直都是古人的最高追求之一,不知道多少代帝王因為吃了假冒的長生不老藥而死。在《西遊記》中,長生不老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吃天界的蟠桃,第二種是去閻王那兒劃掉生死簿,第三種就是吃唐僧肉了。
  • 「長生不老」偽命題?從秦始皇到現代,人們都做出哪些瘋狂之舉?
    另外,《山海經》裡還有一個「不死國」,說的是,在崑崙山腳下,住著一群黑人,而這個國家的人是不死的。傳說,「不死國」的人不死的原因,並非本身基因使然,而是因為這個國家有種植物叫做「不死樹」,這是一顆通天神樹,只要這個國家的人吃了這個樹上的果子,就可以達到長生不老的狀態。
  • 古人追求長生不老,常服食一些丹藥,所謂不老丹藥又是什麼?
    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願望,尤其古人更是相信有長生不老的存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很多人一直都在追尋著長生不老藥的下落,而在一些考古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特殊的丹藥。不要說現代人搞不清楚,也許在東晉,也是撲朔迷離,加上煉丹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師徒相傳並且嚴守秘密,這就給不老仙丹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 《山海經》中記載的長生不老,120年能獲得重生,可能這是科學
    裡面記載的奇人,異獸,除了法力高強無法撼動的力量之外,有些人或者獸是擁有長生不老或者是重生的技能的有一個軒轅國,根據山海經中的記載,軒轅國的人們都是壽命非常長的神仙,最多的壽命也能活到800歲,他們還有一個異獸,大家可能也都聽說過。那就是乘黃,這個異獸可以活到2000歲。
  • 它和茭白共生,只因3千年前生病,被古人拋棄,外國人卻當作寶貝
    它和茭白共生,只因3千年前生病,被古人拋棄,外國人卻當作寶貝!中國地大物博,東南西北氣候差異不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美食,在古代中國的美食就已經呈現出了繁多的品類,光是主食我們就有「六穀」,在《三字經》中將稻、粱、稷、麥、黍、菰並稱六穀。
  • 「長生不老」和「長生不老藥」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封建王朝時期,每一位帝王都曾經想過「長生不老」,也都追尋過「長生不老藥」,甚至請人煉製過「長生不老藥」結果都無疾而終,那麼「長生不老」是不是真實存在過?「長生不老藥」是否有人煉製成功過呢?長生一詞最早起源於上古時期,上古時期眾神歸位,各有各的職責和領地,每個領地內都有一名神仙,神仙也要生活也會感到孤獨寂寞,所以神仙就特意挑選一批人跟隨自己並賜予追隨者們永生,說的直白點就是:你伺候我我就讓你長生不老。有詩為證「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 秦始皇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藥,到底是什麼?
    一、秦始皇,長生不老藥追尋者要說我國歷史上最渴望長生不來的人是誰?毫無疑問一定是秦始皇。都說權力越大越是怕死,秦始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晚年時期,秦始皇越發的渴望長生,他在民間尋找無數的方士和道士,為自己煉製長生不老藥。
  • 都說吃了唐僧肉能長生不老,蠍子精為何不吃?她知道些什麼?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在女兒國,女兒國國王與唐僧之間的姻緣,是否是天定姻緣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西遊記》,說一說唐僧「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難」的故事!話說,在《西遊記》這部小說當中,唐僧的西行之路之所以會多災多難,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不知道誰傳出來的,說是吃了唐僧肉能長生不老,所以,一路上許多的妖魔鬼怪開始處心積慮地對唐僧下手。
  • 想要長生不老?看看古代人的奇葩做法
    可若是有古人聽到有人對長生不來嗤之以鼻,說不定會引來一番爭執:胡說,我上拜玉皇大帝,下祭閻王菩薩,有神仙庇佑,定能長生不老;可悲,君不知修身養性,得道成仙方可萬壽無疆;《煉丹寶典》在手,蓬萊仙山在外,長壽秘方,我自能尋到!
  • 《西遊記》裡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但基本上沒有妖怪相信
    聽說,吃了唐僧肉,不僅能夠長生不老,而且還可以固本培元,說不定,直接可以達到太乙金仙境,突破這妖仙境的瓶頸呢。」另一個小妖更是添油加醋地說道。 妖王立時心動,吼道:「小的們,咱們整隊出發,把那和尚抓來,一起享受長生不老一番。」 於是,眾妖動容,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去抓唐僧回來分吃肉。
  • 西遊記中比蟠桃和唐僧肉功效還厲害的東西,不只是讓人長生不老
    西遊記中比蟠桃和唐僧肉功效還厲害的東西,不僅讓人長生不老說起來,《西遊記》中能讓人長生不老的東西,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僧肉在《西遊記》當中的描述中,吃了唐僧肉就能夠長生不老,吃了蟠桃也能夠長生不老,除了這兩種之外,在《西遊記》當中還有一個能夠增壽的東西,就是鎮元大仙的人參果,但是人生果並不能讓人與天地同壽,所以說是不能夠讓人長生不老的。
  • 西遊記中,神仙們已經是長生不老之體了,為什麼還要吃蟠桃?
    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從三種品階的蟠桃之功效看來,吃了第一品階的蟠桃,能成仙了道成為「神仙」,但並不能同時獲得長生不老。要能吃到第二品階的桃,才能長生不老。
  • 皇帝與長生不老之術,仙丹、甘露的奧秘又是什麼?
    自秦始皇建立秦朝後,歷代帝王都會仿照秦始皇尋求長生不老藥。至高無上的權利以及想要王朝綿延數千年的帝王們在長生不老的騙局中沉迷不悟,造就了許多騙局與荒誕滑稽的歷史事件,連帶著短命的帝王一起消亡在歷史的海洋裡。
  • 妖怪們吃不到的唐僧肉,竟然被魚給吃了,但它們真能長生不老嗎?
    原因就是唐僧肉吃一口就能長生不老,而且唐僧又是一個凡人,只要找準機會,還是有可能成功抓住的。因此,便有很多妖怪經不起誘惑,紛紛前來搶奪唐僧,無論是修為高的還是修為低的,都想咬上一口。其中最可笑的還是白骨精,就連架雲都沒學明白呢,就出來和孫悟空交手,最終被孫悟空亂棍打死。
  • 《山海經》中的「長生不老」,看似十分荒謬,科學家:可能是科學
    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山海經》一書可以說是本"奇幻之書",不僅是因為書中記載了很多種奇幻之物,讓人覺著腦洞大開,更是因為書中的內容竟然還暗合某些科學原理。比如古代帝王們苦苦追求的"長生之道",在《山海經》中居然就有所記載。雖然很多人看後覺著這是無稽之談,十分荒謬。
  • 吃什麼食物能長生不老?
    是不是吃得越多,老得就越慢?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揭曉答案。1.「抗氧化」其實是個啥?任何生命(包括人、動物和植物)從新生到衰老,直至最終消逝,是個不斷氧化的過程。造成氧化的元兇,就是自由基。如果將身體衰老比喻成生了「鏽」,那麼這些「鏽」就是我們體內產生的過多的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就是通過阻止更多自由基的生成,儘量延遲「生鏽」時間。
  • 西遊記之長生不老之吃人秘方
    長生不老之吃人秘方魯迅曾經說過,滿口的仁義道德,其實就是兩個字「吃人」。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神仙是怎麼吃人的。壽星的長壽秘方就是「吃人」,準確的說是吃娃娃,或長壽秘方的主要配置成份就是娃娃。因為壽星是吃娃娃的,並且已經把吃娃娃的方法告訴了觀音菩薩,所以觀音菩薩也吃娃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