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打呼嚕並不是睡得香。近3年來,7歲男孩強強晚上睡覺打呼嚕,白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一查原因居然是腺樣體肥大。
孩子打呼嚕可能是腺樣體肥大強強從4歲開始睡覺就經常張口呼吸,呼嚕聲很大。家人認為睡覺打呼很正常,甚至覺得打呼代表著睡得更香,就沒特別在意。上學後,他白天經常提不起精神甚至在課堂上打瞌睡,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最怕班主任來電話,」強強的媽媽陳女士回憶道,「老師不是提醒我們注意孩子休息,就是要求督促好好學習。」每當家長微信群裡哪位家長說自己孩子學習進步了,她都難受得不行。不僅如此,強強原本排列整齊的牙齒也漸漸往外凸,還經常被同學嘲笑,慢慢地變得敏感和內向。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熊高雲在查看強強鼻腔、咽腔後發現扁桃體不是很大,排除了扁桃體肥大引起打鼾的可能。再通過鼻內鏡檢查,發現腺樣體堵塞了後鼻孔的75%。合併強強睡覺打鼾並且經常憋醒的情況,熊高雲初步判斷他的腺樣體肥大。通過進一步的睡眠監測,強強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至此,確診了強強的病症是腺樣體肥大。
熊高雲建議強強手術治療。術後,他果真睡得好了,在學校表現也好了。
這個疾病專挑兒童「下手」腺樣體又稱咽扁桃體,位於鼻咽部頂後壁移行處,出生即存在,一般6—7歲時增殖達峰頂,10歲以後逐漸萎縮,成年後基本消失。所以腺樣體疾病多發於兒童。由於腺樣體處於鼻腔、咽鼓管、咽腔共同的引流區域,因此很容易被鄰近部位,如鼻腔、鼻竇、扁桃體的炎症波及而發生病理性增生,也就是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肥大的危害很多。肥大的腺樣體堵塞鼻腔後部,導致鼻塞,長期張口呼吸,可影響面部骨格和牙齒的生長和發育,導致特徵性的「腺樣體面容」。肥大的腺樣體也可導致局部炎症加重,使孩子的鼻竇炎反覆發作,久治不愈,還可能誘發急性中耳炎或分泌型中耳炎。由於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氧分,而腺樣體肥大往往會導致孩子打鼾,嚴重者可引起呼吸暫停,易造成腦部缺血缺氧,易出現精神萎靡和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現象。同時,人體內的內分泌激素如生長激素,與睡眠有關,兒童打鼾會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嚴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比如說身高、抵抗力、智力。
導致腺樣體肥大的因素包括過敏性鼻炎、病毒或細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或反覆感染、空氣汙染等。為此熊高雲建議家長及時清洗空調過濾網,空調溫度不要太低,另外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少攝取刺激性食物,減少孩子的上呼吸道感染機率。
熊高雲在門診「寒暑假期間,耳鼻咽喉科每周都有近20臺腺樣體手術。」熊高雲說,「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牙齒排列不好看就去看牙科。牙科醫生發現孩子有張口呼吸的情況便會建議先看耳鼻喉科治療。只有治好了口呼吸才能更好地矯正牙列。」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有過敏性鼻炎史,孩子有40%—50%的概率會產生腺樣體肥大。
【來源:青年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