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更準確及時地了解我的最新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在閱讀本文之前,先點擊我的頭像關注後,再閱讀。
韭菜號稱懶人菜,是我們最常見又普通的蔬菜之一,一次種植,可收穫多茬,據有關醫學書籍記載,韭菜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品嘗了美味,又對身體有好處,深受人們的歡迎。
韭菜在一年當中,能重複好幾茬收割,如果不注意收割的方式方法,以及收穫後的管理,韭菜的利用年限就會大為縮短,最後導致韭菜越割越細越瘦小,導致葉片發黃生長慢,最後是韭菜苗黃苗弱,甚至出現提前死亡,割韭菜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我們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
1,韭菜割淺不割深,特別是我們農戶自家種植一些韭菜,在割韭菜的時候不注意,往往都是貼近地皮進行隔斷,結果造成越往後,韭菜生長得越差,韭菜收割過深,雖然多收穫一些,但害處多多,韭菜割得過深,割下的刀口出現白色,說明割得太深了,會造成地下鱗莖受傷,那麼到下一茬的收割時間就會延長,造成生長勢減弱,每茬都割得深,對以後的產量,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一般韭菜收割的高度,距離地下根莖大約三公分左右為最適宜。
2,韭菜收割的次數,一般情況下,春季韭菜是生長旺盛,產量最高的季節,春季收穫,大約掌握在每30~40天收穫一次,整個春季收穫3~4次,夏季到來,天氣炎熱,應少割為宜,七八月的天氣,氣溫高,韭菜的質量差,如果過多的收割,往往會引起韭菜的早衰,導致韭菜利用年限降低,韭菜早衰,會引起品質與產量隨之降低。
3,選擇晴天收割,韭菜收割後造成的傷口,會有一些韭菜汁液溢出,如若是晴天,韭菜刀口溢出的液體,會隨之蒸發掉,有利於傷口癒合,若是韭菜割完之後,馬上遇到大雨,雨水會將韭菜的傷口汁液衝刷掉,造成韭菜的傷口遲遲不能癒合,給韭菜的根腐病菌,帶來入侵的機會,造成韭菜爛根病多發。因此在看天氣要下雨的時候,就不要收割了,雨過後,選擇晴天收割。當然,收割完成之後也不能馬上澆水,或者是提前澆水,或者是收割完成之後過兩天再澆水。
4,勤施肥,每割一茬韭菜都要進行施肥與澆水,韭菜一次栽植,可以收割多茬,需要的養分多,水分大,如果只收割,不注意施肥,就會造成韭菜越割越細,土壤中的養分水分需要及時的補充,每茬韭菜割完之後,在上面撒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者是有益生物有機肥30~50公斤,磷酸二銨每畝地20公斤,化學肥料最好是順壟溝,用化肥耬施入,順水衝施胺基酸液肥,每畝地10公斤,施肥後進行澆水。有的韭菜田裡有根蛆出現,根據往往會造成韭菜葉片發黃,根部腐爛,是危害韭菜的一大害蟲,此時可藉助澆水順水衝施0.3%苦參鹼水劑,每畝地500~700毫升,就可有效地防治韭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