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社會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天天有割不完的「韭菜」,也不知道有多少「韭菜」正在被割。網際網路行業發達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也暴露了人們喜歡交「智商稅」的真相。社交越來越便捷,交易越來越簡單,於是微商、直播帶貨等一系列的操作全都出現了,我並不是反對這些行業,而是反對那些被「割韭菜」的人,「韭菜們」真該醒一醒了……
說到底,「貪」才是原罪!我已經忘記了微商這個行業是什麼時候興起的了,但是微商一直作為一個「偏門」行業,這麼多年來都不知道微商到底有沒有被法律認可,也沒有哪個官方出面解答。但是微商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季節到了,該割韭菜了」。
我不否認微商真的可以賺錢,但是割韭菜的成本還是比較大的,從上級代理到發展下線,所有的經營模式像極了傳銷組織,但它又不是,人家畢竟是有實質性的東西,於是不知道從哪裡生產的商品就成為了「盾牌」,但是這麼多年來,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微商的重點並不在於賣貨,而是在於「割韭菜」。商品似乎只是一個幌子,他們真正賺錢的環節是代理費!
與其說是代理費,不如說是「智商稅」,當你相信人家月入過萬,開著豪車住著豪宅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哪一個住著豪宅的人會有時間和你做生意?這不是諷刺,而是更加理性的思考,如果有一個富人想和你做生意,那麼這個富人不一定是假的,但割你韭菜一定是真的。
有人說,自己的優點有時候自己都發現不了,反而別人會發現。我想說,這句話根本就沒有任何依據,如果一個人有特別的優點,那麼你自己早就會發現了,而且會無限放大這種優點,根本就不會等到別人來發掘你的優點,你就會自己去向別人展示。所以說,兩個實力不匹配的人是不可能走在一起的,就算走在一起,那也是為了踩著你走向更高的臺階。
另外還有一點,微商中經常會出現「最低拿貨一千塊」的說法,當然了,至於多少錢還要看什麼樣的微商,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不管是什麼行業,只要運營者真是靠著商品賺錢的,那麼就不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電商平臺3塊錢的東西還包郵到家,微商為什麼就不可以?不要說成本問題,消費者只是來付錢的,付完錢拿到自己的東西,就這麼簡單,至於什麼成本,那是商家應該去考慮的事情,如果商家不考慮這些事情,那麼就只有一個原因,他們不是靠著商品來賺錢的,而你也是正在被割的韭菜。
總的來說,被割韭菜的原因用一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貪」,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