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市北區大港小港片區啟動區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
根據規劃顯示,啟動區規劃範圍約77.45公頃,總建築面積為68.88萬平方米,未來兩大片區將規劃形成「一軸串五片,兩廊連港城,青島源一心」的規劃結構,加速老港老城的聯動發展。
編輯/文瀾
日前,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市北區大港小港片區啟動區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划進行了批前公示。
根據規劃顯示,本次啟動區位於青島國際郵輪港區南側,包括 1 號、2 號、6 號碼頭及其腹地,東至新疆路、南至邱縣路、西至膠州灣海岸線、北至普集路延長線,啟動區規劃範圍約 77.45 公頃。
根據規劃內容,啟動區總建築面積為68.88萬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築面積27.82萬平方米;保留建築面積31.66萬平方米;改造建築面積9.4萬平方米。
青島因港而生、向港而興。大港作為青島城市的原點,至今已有120多年歷史。
隨著城市港口功能的西移,大港急需轉型發展。根據本次公示顯示,在功能定位方面,作為先行開發區域,啟動區將持續發力,爭取早日建設成為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承載區、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的核心區,集聚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等元素,吸引渴望創業、發展、成長的青年人。
同時,通過規劃縫合港區與城市界面,充分發揮港區轉型發展對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輻射帶動作用,再續老港老城的歷史地緣,加速老港老城的聯動發展。
規劃結構方面,啟動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為核心支撐,規劃形成「一軸串五片,兩廊連港城,青島源一心」的規劃結構,以青島源文化中心為空間和功能核心,濱海景觀軸串聯創新文化消費片區、購物餐飲片區、商務辦公片區、郵輪旅遊片區和創新居住片區五大片區,並構建兩條港城融合廊道連接港區與老城區。
重新規劃後,三類居住用地和工業用地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二類居住、商業、科研、公園、體育社會福利混合用地。
其中西部片區主要規劃了防護綠地、行政辦公用地、商業商務混合用地以及交通樞紐用地,東部片區規劃主要以體育用地、服務設施用地以及公園用地為主,筆者注意到,此次規劃較原先最大的變化就是綠地面積大幅增加,區域內規劃新增綠地多達26餘處,總面積達79533.2㎡。
根據本次公示,新規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不但基本做到了片區無工業化,而且住宅用地、文化設施用地、公園綠地規劃佔據了整體規劃的大部分面積,未來兩大片區按照規劃改造完成,兩大後片區的宜居性將得到提升。
(樓市鳳向標綜合,資料來源:青島市自然和規劃局、精彩膠州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