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背後的保護盾——肩袖肌群,加強它,遠離運動傷病!

2020-12-22 小方愛舉鐵

肩袖肌群,一個你可能比較陌生的肌肉群,不過它的重要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肌群,作為健身者這個肌群是你必須要去了解一個肌群,因為它對肩關節的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在健身過程中有肩部疼痛,受損的經歷,那大多數情況下都與肩袖肌群有關,可以這麼說,加強肩袖肌群,可以很大程度上遠離運動傷病,讓你肩關節更為穩固。

我們都知道如果肩部疼痛受損,那不僅僅是影響著你肩部訓練,對你的胸部,背部,也會有阻礙,因為肩關節是上肢的核心關節,幾乎所有的動作,都要動用到你的肩關節,所以為了更好訓練,為了讓肩部更穩固,那加強肩袖肌群十分有必要!

本文要點速覽:

認識肩袖肌群,它們是由哪些肌肉組成,功能是什麼?肩袖肌群,為什麼那麼重要?造成肩部疼痛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加強肩袖肌群?

一.認識肩袖肌群,它們是由哪些肌肉組成,功能是什麼?

肩袖肌群主要由4個小肌肉群組成分別是: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

這些肌肉的功能作用,就是協調肩部肌肉來穩定肩關節,穩定肩部,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讓肩關節外展,內收,外旋,伸。

二.肩袖肌群為什麼那麼重要?

我們從肩關節的結構性,穩定性,平衡性,這三點來講。

1.肩關節的結構性

肩關節是球窩關節,是上肢最大最靈活的關節,正因為它的靈活性,與之相對的穩定性就不會很高,而肩袖肌群的作用就是為穩定性,是加固肱骨頭與關節盂的連結,使肱骨頭穩定於關節窩內,你可以這樣理解,你有一個健康穩定的肩袖肌群,那你肩關節的正常運轉就有了保證。

2.穩定力量的發展

肩袖肌群是一個穩定的肌群,那作為穩定肌群,它在你健身訓練中,尤其是使用到的上肢類的動作中十分重要。

拿臥推來說,你可能臥推50kg很輕鬆,大可「用不上」肩袖肌群的穩定,但是如果你去臥推100kg的時候,那肩袖肌群的重要性就會被放大。

薄弱的肩袖肌群會成為你力量發展的短板,同時你上越大的重量,就越需要肩袖肌群的穩定。

3.平衡性內旋與外旋能力

肩關節的功能有內旋和外旋這兩個功能,在我們大部分的生活中,或者是力量訓練中,內旋往往是用的最多的,如果當你內旋肌肉過度緊張,那就會讓肩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變低,造成各種問題。

比如:圓肩駝背的體態問題,肩袖肌群的存在也是為了平衡內旋與外旋,一般當你出現圓肩駝背的體態問題,會讓你去加強肩袖肌群,目的就是去強化外旋能力。

三.造成肩部疼痛的原因是什麼?

很大的原因就與肩袖肌群有關,其實你可以做一個小小的測試,當你抬起手臂舉過頭頂時,反覆幾次,你就會感受到肩部些許的不適。這是因為你的肩袖肌群被擠到一個很狹小的空間裡面。

在這裡面岡上肌是主影響的那個,我在上圖的解剖可以看到,岡上肌是在一個很狹小的空間裡的,它更容易受到撞擊和擠壓,從而導致肌腱炎,是最容易受傷的一塊肩袖肌肉。

簡單總結一下造成肩部疼痛的情況:上肢肌肉過量的訓練;不正確動作去進行訓練;常年過度的勞損;基因;舊傷復發等。

四.如何加強肩袖肌群?

在你進行任何上肢動作的時候,三角肌與肩袖肌群是一起協調參與動作的,所以當你練肩,或者練胸,練背的時候,如果過度在意這些主肌肉,而忽略了肩袖肌群,這些小肌肉的話,那很可能就會造成你肌肉發展不平衡。

這樣運動傷病,肩部疼痛的機率就會增多,所以在進行以上肌肉訓練的時候,抽出5-10分鐘的時間加強一下肩袖肌群,

也在訓練前熱身,訓練後拉伸下你的肩部。

或者你每周單獨抽出時間進行2-3次的肩袖訓練,這樣對你健身之路會非常有幫助,很大機率遠離了肩傷。

1.外側旋轉

這個動作主要就是鍛鍊你肩部的外旋能力,一開始我們說過肩關節的內旋能力一般是要優於外旋能力的,把這個動作放在第一個去做,強化你較弱的外旋肌群。

調整自己與拉力器的位置,與肘部高度水平即可,握住拉力器,肘部彎曲成90度,大臂貼近身體,拉動的過程中肘部角度保持不變,拉動重量,直到小臂垂直於身體,然後慢慢回到初始位置,重複動作,完成一側的次數之後,換另一側。

肩外旋形式有很多,在家裡的話你可以使用彈力帶進行,多種形式的訓練都去練一練,這樣也不會感覺到枯燥。如果沒有彈力帶的話也可以用啞鈴,如下圖:

側臥,你可以選擇瑜伽墊也可以選擇啞鈴凳,單手握住啞鈴,肘部保持90度,大臂貼近身體,旋轉肩關節把啞鈴舉起到身體側上方,然後慢慢下放啞鈴。

2.內側旋轉

與外側旋轉相對的動作,這個主要強化你的內旋能力可以更好地全面提高肩部的穩定性和肌群的平衡性。

這個動作和外旋不同的是,動作起始位置不一樣,外旋是從內往外拉動,內旋則是從外往裡拉動重量,其他要點是一致的。

3.啞鈴招財貓式

下圖示範的是一個仰臥的招財貓式的動作,你可以站姿或坐姿進行,也可以仰臥去做,也是強化你一個外旋的能力,空手或者小啞鈴進行都可以,到動作頂點收緊一下你的肩胛骨。

4.俯身肩外展+外旋

這個動作你可以看作一個簡化版的面拉動作,肩部拉動手臂,同時外旋肩部,外旋的同時停留3-5秒,再慢慢還原動作。

以上動作進行2-3組,每組15-20次!多做做,當做肩部熱身或者採用一定量的負重來強化肩袖肌群,都是很不錯的,對了做這些動作的時候,你手腕始終是保持中立位的有一定的節奏感,全程控制動作去做,速度不要太快。

總結

總的來說肩袖肌群,決定了你肩關節的穩定性,在你上肢訓練中,所有動作都會涉及到肩袖肌群,它是肩關節的保護盾,也是你必須去重視的一個部位,為了寬厚的胸部,背部;有力穩定肩部,加強它沒錯。

你必須讓你的肩袖肌群強壯有力起來,記住你的健身訓練的好壞,身材的打造程度,起決定性作用的往往就是這些小肌群。

以上就是關於肩袖肌群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歡迎關注,謝謝大家!#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打造飽滿肩膀的同時別忽視了肩袖肌群,它會儘可能保護你的肩關節
    但同時肩關節也是非常容易出現疼痛和損傷的關節,而且很多健身達人在訓練後即使不是肩部訓練,依然會出現肩關節不舒服的情況,臥推後也肩痛,深蹲後也肩痛,練背後依然肩痛…這其實與肩關節的結構和靈活有關。無論是生活中還是運動中,一點點的偏差都會讓它出現疼痛問題,所以肩關節問題也是最常見的疼痛問題,當然出現疼痛的形式有很多,但其中99%的原因都是與這四塊肌肉有關!
  • 1個動作,改善肩袖肌群的力量不足,增大肩關節的活動範圍!
    在進行上肢的鍛鍊中,都離不開肩部的運動,不管我們做什麼運動,肩部都會參與其中。但是我們總是忽視對它的動作的掌握,致使訓練方法不當,這樣導致了它經常受傷。只有選對訓練動作,增強肩部肌群的力量,才能避免這種情況。
  • 強中自有強中手,肩袖肌群帶頭走
    不知道你對肩袖肌群了解多少?肩袖肌群是負責肩關節旋轉的重要肌群,不容忽視。下面一起來認識一下肩袖肌群的幾塊肌肉吧。一、肩袖肌群的組成和功能肩袖:肌腱均起於肱骨大小結節,部分起自肱骨解剖頸,為聯合腱,以袖口稱肩袖。功能: 固定肱骨頭,旋轉肩關節,協調三角肌外展上臂。
  • 你不可忽略的肩袖肌群
    肩袖肌群,對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即使是健身人群也不例外,健身從業者雖然知道但也未必就重視它,今天我就來簡單說說肩袖肌群。如上圖所示,肩袖肌群由四塊肌肉組成:肩胛骨前面的肩胛下肌、肩胛骨背面的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
  • 經常肩膀疼,說明肩袖太弱了,4個動作練好肩袖肌群
    怎麼回事,你的肩袖肌群太弱了唄!4個動作,強化肩袖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帶來4個動作,來強化我們的肩袖肌群,讓肩袖更加穩定。肩袖不是單獨一塊肌肉,而是多個肌肉的肌腱組成,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等4塊肌肉的肌腱。
  • 肩袖肌群非常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鍛鍊,看看該怎麼練
    肩袖肌群的重要性許多訓練者都會忽略肩袖肌肉,因為站在鏡子前面看不到,而且肌肉塊相對較小,不足以吸引訓練者的注意。然而,如果肩袖肌肉薄弱,那在各種推拉動作中就很難穩定肩關節,從而增加肩部受傷的風險。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肩峰撞擊或肩袖撕裂的情況。
  • 想要擁有無痛且強壯的肩膀,肩袖肌群的訓練不能少!看看該怎麼練
    雖然肩膀的疼痛原因非常多,但是有一個是比較常見且被不少人忽略的,那就是薄弱的肩袖肌群。我們可以看到不少人表層肌群練得不錯,胸肌很飽滿,但是他們的肩袖肌群不一定強壯。而且這種情況也不一定只出現在新手中,往往很多老手都容易忽略肩袖肌群的訓練,因為他們覺得很無聊或者麻煩。
  • 保持肩部穩定有力的關鍵所在:肩袖肌群,你鍛鍊過了嗎?
    許多人知道鍛鍊肩部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他們都是為了鍛鍊三角肌前束和中束,而後束則是很少鍛鍊,同時由於肩袖肌群,用肉眼幾乎看不到,所以許多人都沒有去鍛鍊肩袖肌群的熱情。肩袖肌群是圍繞在肩關節周圍的肌群,它們雖然很小,但是卻是肩關節的保護套,就重要性而言,它是保持肩部穩定有力的關鍵所在。因為肩部所有的肌肉從肩胛骨開始,通過肩關節和上臂的股骨相連。
  • 肩袖肌群,你是否一直忽視?肩部嬌貴,別只知道練習三頭肌!
    但是虎頭肌打造除了我們肩部的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後束外,其實還有一部分很重要的肩部小肌群:肩胛肌群。肩關節可以說是人體最不穩定的關節,除了因為它需要連接許多大塊肌肉,比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胸肌和斜方肌,同時不遠處還有大小圓肌。
  • 3步循序漸進糾正訓練,快速修復肩關節損傷,消除健身肩關節疼痛
    肩袖肌群:與肩關節有關的肌肉有很多,這些肌肉會給盂肱關節提供動態穩定性,包括肩袖肌群和肩胛骨肌群。肩袖肌群由前方的岡上肌和肩胛下肌以後方的岡下肌和小圓肌組成,主要負責於肱關節轉向的結構。肩袖肌群和肩胛骨肌群為肩關節提供動態穩定性,肌肉群之前形成力偶關係(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對平行力稱為「力偶」)來動態穩定肩關節和給肩關節提供運動。通過以上肩關節的解剖結構,我們再來分析形成肩關節疼痛的原因就相對簡單了。
  • 肩關節這麼「累」,讓我們一起保護它
    猛提重物、摔倒時肩部支撐、外來暴力牽拉,可能造成急性肩袖(肩關節周圍的肌腱)撕裂;長期打網球、棒球、經常遊泳的人,慢性肩袖勞損比較常見。60歲以上的人群,約三成患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損傷。日常如何保養肩關節?無論是勞損引起的肩痛,還是凍結肩導致的肩關節活動受限,運動才是最好的「止痛藥」。一、避免受涼肩膀喜溫怕寒,肩關節更是如此。因此肩關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不要貪涼讓空調或風扇直吹肩關節,以免誘發肩關節疾病。
  • 肩部疼痛、無力,活動受限,可能是肩關節撞擊症候群在作怪!
    :我久不運動,一定是肌肉和關節都老化了…………:我難道是肩周炎?其實還有一種可能——肩關節撞擊症候群。在肩痛問題的人群中,有44%~70%最後會被診斷為肩關節撞擊症候群,它最典型的症狀是:抬起胳膊時會感到肩部疼痛。
  • 啞鈴肩部訓練,4個動作穩定肩袖刺激三角肌,幫你練出漂亮肩膀
    從功能上來看,穩定的肩袖肌群與發達的三角肌可以提高胸背部甚至是下肢訓練的表現,而如果肩袖不夠穩定,三角肌不夠發達,不但會影響整體的訓練效果,還會增加訓練風險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都應該重視對於肩部的訓練。
  • 肩關節疼痛怎麼辦?了解肩部組織,教你用運動緩解疼痛
    一、肩關節的構成肩關節的主要是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肱骨頭組成,在肩胛骨周圍還有橫韌帶、 喙肩韌帶、喙鎖韌帶、肩鎖韌帶組織,他們共同用力,起著固定肩關節的作用。一旦某一韌帶受損傷就會形成肩關節脫位情況。在肩關節的外部又有肌肉群包圍著,抵禦外部的壓力以及支配關節運動。
  • 巨大肩袖損傷也能治,反肩置換拯救「報廢」肩關節——歐陽元明
    骨科-關節外科歐陽元明副主任醫師仔細檢查了患者的病情,並安排相關檢查,MRI 結果顯示:巨大肩袖撕裂,股骨頭上移。因巨大肩袖缺損無法修復,歐陽主任決定全麻下行反向肩關節置換術。 肩袖是肩關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結構,維持著肩關節穩定和正常活動。肩袖由位於肩胛骨前面的肩胛下肌、肩胛骨上面的岡上肌、後面的岡下肌和小圓肌等構成,這些肌腱連在一起,像袖子一樣圍著肩關節。
  • 放鬆你肩關節的4個好方法——泡沫軸和放鬆球
    肩關節算是人體最複雜最靈活的關節了,正是因為它具有這樣的特點,也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傷和疼痛。由於肩關節周圍的肌群基本上是和肩胛骨和胸椎上背部共同運動的。因此,為了使肩關節能夠靈活運轉,你的胸大肌要有較強的活動能力和較好的軟組織血液流通性,才能更好地有助於放鬆限制的結締組織以及增加血液流向你要訓練的目標肌群。
  • 禍根是肩袖損傷
    肩膀痛是困擾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隨著運動醫學及核磁共振診斷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學數據證明,在引起中老年人肩膀痛的病因中,最常見的是肩袖損傷。肩袖肌群是肩關節非常重要的動力結構,起到肩關節外展、內收、內旋、外旋的作用,其中岡上肌負責外展,岡下肌和小圓肌負責外旋,肩胛下肌負責內收和內旋。
  • 科普時間丨有一種痛叫「肩袖損傷」!
    肩關節是一個允許手臂向多個方向運動的球窩關節,由肱骨頭(肱骨的上端)和肩胛骨的關節盂(肩胛骨外側)組成肱骨頭由關節囊和關節盂唇以及適合肱骨頭、延續的盤狀軟骨帶固定在合適的位置上,肩袖肌肉是肩關節的動力穩定器和推動器,在肩關節運動過程中調整肱骨頭和肩胛骨的位置,肩袖肌肉在解剖學上與肩胛骨相關聯。在肩關節活動範圍內,肩胛骨運動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引起肩袖肌肉的撞擊,導致肩關節本身運動出現問題。 這四塊肩袖肌包括: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
  • 肩關節疼痛,含胸圓肩。有可能肱骨前移了,四個姿勢穩定肩關節
    如果你做瑜伽體式桌式或前伸展式,身體抬不起來,肩關節受到限制。經常含胸駝背,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上舉手臂時肩關節有酸痛感。很有可能是「肱骨前移」了。從肩關節處手臂外展肩外旋。如果肱骨頭抬高,超過肩關節水平位置,是出現了肱骨前移。肩袖肌群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性,肱骨前移的出現,主要是肩關節前下方的肌肉不穩定,前下方靠肩胛下肌來維持。這樣很容易造成肩胛下肌受損,並限制肩關節的活動。肱骨前移會引發圓肩駝背,並導致上肩部肌肉過緊,進一步引發頸椎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