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展覽路線最長的博物館,鎮館之寶卻是曾為中國人製作的鐘表

2021-01-11 沙漠玫瑰

俄羅斯聖彼得堡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它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傑出典範,最早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其別稱「冬宮」只是博物館的一部分,1917年2月前,冬宮一直是沙皇的皇宮,同年十月革命後,整個冬宮撥給博物館,目前共有文物270萬餘件。從外觀上看,氣勢恢宏的建築將薄荷綠、白色與金色融為一體,有著大量的廊柱、窗戶和壁龕,屋頂上裝飾著成排的古典雕塑。

冬宮廣場上矗立著高47.8米,直徑4米,重600噸的亞歷山大圓柱,由一整塊花崗石製成,不用任何支撐,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為的是紀念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在1812年戰爭中戰勝拿破崙。廣場南面是建於1819-1829年的總參謀部大樓,由卡洛羅西設計,包括兩棟黃白相間古典式弧形建築,中間由凱旋門相連接,凱旋門頂部立有駕著六乘馬車的勝利女神。大樓的東西兩翼環抱著廣場的南面。東翼是博物館的一部分,主要展出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作品。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的建築由5部分構成,包括:冬宮、小埃米塔日、大(老)埃米塔日、新埃米塔日和埃米塔日劇院。這些建築內部相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裡,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裡長,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也是世界最長的博物館遊覽線路。

從面向涅瓦河的大門進入冬宮,寬敞華麗的前廳盡頭就是通往二樓的「約旦樓梯」。最初這裡被稱為「使節樓梯」,因為各國使節都經此樓梯登上二樓等候沙皇召見。後來每年1月9日,沙皇一家都要經此樓梯走出冬宮,在涅瓦河畔舉行隆重的受洗儀式,傳說耶穌降生後在約旦河受洗,涅瓦河就被比喻為約旦河,階梯也就從18世紀起更名為「約旦樓梯」。白色的大理石樓梯莊嚴肅穆,寬敞的臺階兩側是浮雕式的護欄,牆壁上鑲嵌的鏡子與二樓天花板上由義大利畫家繪製的油畫交相輝映。

二樓第一個大廳就是「陸軍元帥廳」,1833年由奧古斯汀·孟非設計建造,呈古典主義風格對稱性。大廳牆壁上掛著俄羅斯著名元帥的畫像而得名,其中六幅為陸軍元帥,拉斯卡維奇、蘇瓦羅夫、圖庫佐夫是永久展出的,另外兩幅是奮戰在沙場上的勇士們。大廳天花板上共有三盞吊燈,中間一盞由500斤青銅打造的鍍金吊燈,也是冬宮最沉重最華麗的吊燈之一。

與「小皇座廳」相連的是冬宮最大的房間之一,超過1000平米的「國徽大廳」,是沙皇時期接見貴族,舉辦舞會,宣布國家法令的地方。青銅吊燈的小方板上雕刻有俄羅斯帝國所有省份的徽章,體現了帝國的強盛,大廳也因此而得名。四面牆邊排列著金色的雙層立柱,四列柱子頂起一圈金色的廊沿,廊沿上方是窗戶形狀的鏡子,天花板上垂下來幾盞巨大的金色吊燈。大廳的中央的花瓶樣雕塑為的是在舉辦宴會時將美酒和冰塊倒入其中,用特製的酒勺分享飲用。

小埃米塔日最著名的就是位於二樓的「亭臺大廳」,是整個埃米塔日博物館的點睛之筆。這裡陳列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孔雀大鐘」。大鐘由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珠寶設計師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團隊製造,由一系列極其複雜的機械裝置組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小樹上站著一隻美麗的孔雀,左側一隻公雞,右側一隻被關在籠子裡的貓頭鷹,樹下有12朵圓蘑菇,中間最大的一棵蘑菇上刻有小時和分鐘的刻度,頂端立有一隻振翅欲飛的蜻蜓,上滿發條時蜻蜓就起到秒針的作用,可以一秒一秒地轉動。

孔雀開屏後金色的一面象徵著太陽和白日,銀色的一面象徵著月亮和黑夜。公雞啼叫象徵著新的一天的開始,整個運行過程代表從黑夜到黎明周而復始。孔雀四周的牡丹花,象徵富貴花開、如意吉祥,由貴金屬打造、寶石精雕,手工非常細緻。值得一提的是,大鐘原本是給中國人設計的,但由於交易談崩了,考克斯將鐘錶做了改造,更符合西方人的審美,親王波將金買下大鐘獻給了女皇,每周三晚上8點大鐘會準點報時。

「新埃米塔日」主要收藏義大利畫家的作品,最著名的當屬「拉斐爾長廊」。1775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在梵蒂岡欣賞了拉斐爾的作品,便在聖彼得堡複製了整個梵蒂岡畫廊。長廊在頂面和窗扉邊上都採用拱形結構,形成了很強的序列感和諧調性。柱、牆、頂滿布花紋,十分華麗。長廊的頂面是精緻的宗教題材繪畫,側面用假窗做裝飾,與另一側的真窗相對應,有很強的裝飾感,形成了鏡面效果,另一側攝入的光線讓長廊更加明亮。長廊的盡頭是一幅《最後的晚餐》。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相關焦點

  • 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華文化五千年,流傳下來的文物數不勝數,字畫,珠寶,青銅器等等,他們要麼還在墳墓裡安息要麼被私人收藏,要麼則是在博物館裡供後人瞻仰。今天就來看看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吧。裡面繪畫的人物比紅樓夢裡出現過的還要多,為後人描繪了北宋東京的生活。除了大眾熟知的清明上河圖還有一個重器那就是大禹治水玉雕。這是製作於清乾隆年間,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大,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工藝品。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本文我們約請姜松老師為全國廣大讀者推薦「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圖文很長,不能一口氣讀完,讀者可慢慢品味。  對於熱愛文明史與藝術史的朋友們,利用世界各大博物館資源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此列出世界最知名的五十家博物館,和每家博物館的一件鎮館之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科學技術博物館不在列表之內),隨後在「姜松評寶」中用一句話告訴您選取這一件國寶的原因。
  • 湖北省博物館要上新啦!誰是「鎮館之寶」?你來定!
    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大一倍,「鎮館之寶」也將隨之擴容。省博聯合湖北日報 推出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以更好地發揮明星文物代言博物館、推介荊楚文化的作用。此次評選旨在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這是博物館人不斷探索的問題。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本次評選活動,自11月11日啟動,線上線下反響強烈,公眾通過博物館網站、微信,湖北日報微信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活動還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廣大學子踴躍投票。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01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陶鷹鼎「 6000年前的猛禽容器卻萌化了無數現代人的心 」在國家博物館中「背手而立」的它,被網友戲稱為「出門遛彎的老大爺」。在1993年還曾被來華的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自挑選出來,代表中國出境參加申奧國家文化展。這件文物實在是太珍貴了,2002年它就位列中國第一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行列。被好好保護起來的它,每天不僅在國家博物館迎接成千上萬的粉絲觀看,還在視頻網站上狂漲人氣。看這桀驁不羈的深邃眼神。
  •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十大經典館藏文物
    甘肅省博物館裡最具特色的便是「絲路文明」的展示。特殊時期,人們無法實地參觀,很多博物館都進行了「線上展覽」。甘肅省博物館也參與其中。並在4月份的時候,進行了一個「十大經典文物展覽」的直播活動。在官方的「文案上」,宣傳的是對「十大鎮館之寶」的展示和講解。
  • 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最近,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分別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自然博物館展148件鎮館之寶 絕種拉蒂曼魚倆鼻孔
    皇宮內乾隆年間犛牛頭、帶有人物和盤龍雕刻的夜光蠑螺、長成如意狀的葫蘆、尼克森總統訪華送給中國人民的禮物……北京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於本周試開放向公眾展示了該館148件「鎮館之寶」級標本。這些標本有超過三分之二是首次公開亮相。
  • 河南洛陽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26年無解,美國為它特地租飛機
    雖然洛陽如今已經是一座非常現代的城市,但是洛陽人都知道只要動土施工就很容易發掘出古墓,裡面會出土很多珍寶,所以洛陽的博物館中自然有許多珍藏,其中鎮館之寶是一塊1955年出土的東漢石闢邪,它身高一米九,身長兩米九七,體重達到八噸,完全鎮得住場面。
  • 杭州發現一戰國墓葬,出土一「水晶杯」,現為杭州博物館鎮館之寶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去過杭州博物館的朋友想必對該館的「鎮館之寶」記憶猶新,甚至大跌眼鏡,因為其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都是一些珍貴的字畫或者珍奇的文物,唯有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個「玻璃杯」!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但在其官網新聞中則提到「十八件(組)國寶級文物」,這應該可以算作其代表作了。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三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件是「紅燒肉」,一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
    三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件是「紅燒肉」,一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大量古代文物慢慢向我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根據我國文物考古的規定,一般在哪裡出土的文物,都是放在當地的博物館進行保護及展出。
  • 探訪青州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
    9月16日,「孔子故鄉 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採風活動走進青州博物館,重點參觀了青州簡史陳列廳和龍興寺佛教造像展廳,同時近距離觀瞻了「宜子孫」玉璧、龍興寺佛教造像和明代趙秉忠的狀元卷三大「鎮館之寶」。  青州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四萬餘件,有八個常設展廳,展出文物2000多件,2008年5月,青州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家縣級綜合性國家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兩件人氣遠高另一件,卻飽受爭議
    歡迎來到溜溜達達看世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兩大鎮館之寶: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這兩件文物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的人氣國寶,許多國內外遊客來這裡專門就為看它們,在對外宣傳的時候,」東坡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也一直被列為三大鎮館之寶,但卻引起了很大爭議,毛公鼎實至名歸,但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就藝術價值而言並不足以擔當鎮館之寶的重任。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娓娓道來
    圖片來源:陝西歷史博物館官網其次,此壺的製作工藝非常獨特。壺蓋帽為捶揲成型的覆式蓮瓣,頂中心鉚有一個銀環,環內套接了一條長14釐米的銀鏈與提梁相連,壺肩部焊接著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劍形狀的提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劃重點哦~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秦代玉高足杯該杯於1976年在西安市東張村的秦阿房宮遺址出土。杯本是青玉材質,因千年置身地下受沁,現在呈焦黃色。
  • 「商代文明」、「陶瓷文化」——江西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自此,又過了二十多年後,「海昏侯墓」的發現、發掘,更表明了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太多的故事。所以,到江西省歷史博物館裡參觀一番,你會為這片土地上曾經繽紛多樣的璀璨文明所折服。2012年的時候,江西省博物館開始進行一個「鎮院之寶」的評選活動,歷時兩年左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