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十年禁漁,漁船拆了網具收了,卻還有人「惦記」江裡的魚……

2020-12-17 澎湃新聞

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已經實施,漁民紛紛上岸「轉型」。也有少數人,得了政府退捕安置補償「實惠」,卻還惦記江裡的魚。

這樣的人,除了嚴打,檢察機關還耐心普法,細緻宣講禁漁政策。最終,被告人認罪認罰,並且籤下生態損害賠償協議。

9月18日,由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沈某某、張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依法宣判。法院當庭做出判決,以非法捕撈水產品、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沈某某、張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四千元。

上岸後還惦記江裡的魚

沈某某原是漁民,張某某在鄰鎮菜市場有固定的水產品攤位。二人長期合作,沈某某捕獲的漁獲物一般都由張某某在攤位上出售,出售之後雙方再結帳。2019年12月,地方政府根據長江退捕政策對沈某某進行了退捕安置,給予相應補償,漁船被拆解、網具被收繳處置。

多年捕魚突然閒了下來,沈某某感覺很不適應。張某某也因為攤位少了長江水產,生意很受影響。利益驅動之下,沈某某和張某某抱著僥倖心理,決定重操舊業。

2020年3月至6月間,被告人沈某某、張某某在明知捕撈區域處于禁漁期、系長江禁漁區的情況下,分工合作,由沈某某三次駕駛鐵皮漁船在長江如皋段刀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使用電魚器進行非法捕撈,共捕獲160公斤左右漁獲物,均交由張某某出售牟利。

在第三次非法捕撈中,沈某某捕獲一尾重約2.56公斤的胭脂魚。經鑑定,該胭脂魚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案發後,執法人員及時將該胭脂魚放流至長江。

2020年6月26日,沈某某和張某某因涉嫌捕撈水產品罪、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公安機關取保候審。

2020年7月31日,該案移送南通市崇川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沈某某和張某某,在禁漁期和禁漁區,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魚,並捕撈到國家二級珍貴保護動物胭脂魚,其行為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法律課和政策課要補上

辦案中,檢察官注意到這起案件雖然案情簡單,但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當前,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已經施行,長江沿岸政府都對漁民進行了安置補償,但非法捕撈案件仍屢有發生。

「從被動上岸到主動保護,差的就是觀念,法律課和政策課必須及時補上。」 

兩人的作案工具

審查期間,檢察官不僅向沈某某、張某某告知了非法捕撈相關法律規定,還向他們講解了電魚對環境的巨大危害,尤其是對於長江生態系統。電魚不僅會將水中魚類不分種類大小直接電擊致死,而且會破壞魚類的繁殖能力,導致水中貝類、藻類等生物死亡;電魚工具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導致電魚人員傷亡。

「長江水生生物豐富,是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非法捕撈作業對長江水域漁業生態資源造和生態環境會造成嚴重破壞。」檢察官說的這些「大道理」,在具體事實、案例支撐下,句句敲打在被告人心坎上。

經過檢察官耐心、細緻地教育,沈某某和張某某最後認罪認罰,並在檢察機關與南通市農業農村局籤訂了漁業資源生態損害賠償協議,繳納了生態和漁業資源損失費共計11394元。

每一次辦案都是絕佳普法契機

法庭上, 有31名全國人大代表全程旁聽庭審。這樣的高規格陣容,也是難得的普法「舞臺」。

擔任公訴的檢察官結合本案以案說法,向被告人及旁聽人員進行法治宣傳。公訴人指出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本案中,被告人在非法捕撈過程中,獵捕到國家珍貴、瀕危動物胭脂魚,情況又有變化,必須罪加一條,還涉嫌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該罪名要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傳播法律知識是基礎。更重要的是,庭審中人大代表可以直觀了解檢察機關和其他司法機關在長江大保護工作上做所的努力、探索。通過他們,這些理念、做法、成效會被廣泛傳播給公眾,而且是幾何級數放大,宣傳效果非常好。」南通市崇川區檢察院檢察長孫亞認為,每一次涉長江保護案件辦理過程都是很好的法治宣傳契機,檢察機關要牢牢抓住。

(來源:南通檢察微信公眾號 作者:蔣君 葛明亮)

相關焦點

  • 鹹寧長江禁漁「百日攻堅」見聞 漁船上岸 餐館「變臉」
    長江禁捕行動開展以來,鹹寧市圍繞「船、捕、販、食、轉」五字訣,開展長江流域禁漁「百日攻堅戰」。7月底至8月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沿江探訪其進展。4846艘漁船上了岸8月3日,嘉魚縣一公司的空場地,一艘艘漁船碼放在一起,等待處理。
  • 長江已到「無魚」等級,十年禁漁迫在眉睫,是否影響老百姓吃魚?
    「這份方案的出臺,為長江擺脫『無魚』等級帶來了希望。」魚類學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說。江若無魚,何以漁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種,其中魚類400餘種,特有魚類180餘種。保護好長江的生物多樣性,事關國家的生態安全與長遠發展。
  • 長江十年禁漁 只為年年有魚
    大半年前,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明確,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率先實行全面禁捕;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這一空前嚴格的禁漁措施,為長江流域擺脫「無魚」困境帶來了希望。
  • 長江的十年禁漁和「無魚」困局
    為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長江流域從2020年起開始十年禁漁,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1993 年,長江葛洲壩附近發現的一尾死亡白鱘。受訪者供圖━━━━━「很多魚類可能正排著隊走向滅絕」2019年12月31日,十年禁漁期前的最後一天。東洞庭湖,水位已降至全年低點,大片湖底裸露在外,漁船擱淺在岸邊。
  • 十年禁漁,「魚米之鄉」江蘇該當何為?
    奔湧不息的長江是一座生態寶庫,然而長期以來人類活動嚴重威脅著其生物多樣性。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和此前一年一度的春季禁漁期不同,十年禁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漁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
  • 長江已到「無魚」等級 十年全面禁漁迫在眉睫
    「這份方案的出臺﹐為長江擺脫'無魚'等級帶來了希望。」魚類學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說。1﹑江若無魚﹐何以漁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種﹐其中魚類400餘種﹐特有魚類180餘種。保護好長江的生物多樣性﹐事關國家的生態安全與長遠發展。
  • 人民日報來信調查:長江禁漁為何還有禁而不止現象
    禁令之下,依然有人鋌而走險,非法捕撈野生江鮮「我自小在江邊長大,長江沿岸還有一部分人在進行非法捕撈。」6月20日上午,記者走訪安徽某市一家大型農貿市場時,一名魚販告訴記者,偷捕活動常常在夜間進行,私下售賣,隱蔽性強,不易被漁政部門發現。
  • 長江禁漁,保護的不只是魚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從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即「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實行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水系支流眾多、生態系統獨特,長江流域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典型的區域。
  • 長江十年禁漁
    原標題:長江十年禁漁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河流。但現在的長江「病」了,魚也越來越少了,一些流域甚至出現「無魚區」。
  • 長江禁漁下的漁民「上岸」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輩子和魚打交道的邊嗲2004年就看清楚了這樣的趨勢。「天上那個雲波咯,水裡的霞喲,八百裡洞庭我的家……」這樣的歌謠,對於生於資江的吳新躍來說再熟悉不過。7月28日早上4點,吳新躍哼著這首小曲,麻利地跳上快艇,「嗖」地一下消失在晨曦微露的江面上。凌晨4點,這是一個漁民自然養成的作息時間。
  • 「技防+人防」對長江非法捕撈「亮劍」十年「無漁」換年年有魚
    從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10年的禁捕。下蜀鎮作為長江句容段唯一臨江鄉鎮,積極落實全面禁捕工作。據悉,截至7月,我市已全面摸清持證漁船29艘、漁民52人的基本情況,並完成了建檔立卡工作,於7月底將全部持證漁民信息錄入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魚船管理信息系統。
  • 「湖北長江禁漁紀實」:《為了留住江豚的「微笑」》
    長江天鵝洲是國家建立的第一個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區,老楊和兒子就住在保護區的柴碼頭村,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2018年保護區禁漁之後,父子兩加入了石首市江豚保護協會,今年7月4號,他們和村裡另外8名漁民一起又自發成立了一個江豚救護隊,從捕魚人搖身變成護豚員,老楊還是隊長。
  • 關注長江禁漁: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
    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大江大河·關注長江禁漁①)  編者的話  長江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今年1月1日,長達10年的長江「禁漁令」開始實施。10個多月來,沿江各省份和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多措並舉,禁漁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另一方面,禁令之下,非法捕撈、私下兜售「江鮮」的情況依然存在。
  • 長江十年禁漁為解「無魚」之困
    這一空前嚴格的禁漁措施,為長江流域擺脫「無魚」困境帶來了希望。    作為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長江涵養著多種多樣的魚類,然而近幾十年來,長江的魚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生物完整性指數也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
  • 武漢今年禁漁期刑拘45人 長江全段2020年全面禁漁
    漁政部門透露,為更好保護長江300多種魚類資源,保護水域生態環境,農業部正在進行相關調研及前期試點工作,力爭在2020年實現長江全面禁漁。­  非法捕魚設備五花八門­  10時許,在漢江集家嘴段武漢水上公安碼頭岸邊,堆放著九艘小漁船,還有成堆的漁網:長達百米的攔河網、霸王罾、地籠、迷魂陣……五花八門。
  • 湖南東洞庭湖進入為期4個月的全面禁漁期 春禁前夕江鮮已買斷貨
    禁漁期間,禁止所有捕撈作業,禁止收購、銷售違法捕撈漁具和漁獲物,做到「船進港、網入庫、人上岸、證集中」和「湖(江)中無漁船,水中無網具,市場無湖(江)魚」。&nbsp&nbsp&nbsp&nbsp春季禁漁是養護、保護長江和洞庭湖水域生態環境,推進漁業綠色發展的需要。據了解,今年東洞庭湖全面禁漁實施時間比往年提前了10天。
  • 十年「禁漁」,方才有魚
    大量的獨有物種,也讓長江成為中國生物多樣性基因庫。【詳細】  在過去幾十年快速、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下,長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許多人竭澤而漁,採取「電毒炸」「絕戶網」等非法作業方式,最終形成「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實施禁捕,讓長江休養生息,迫在眉睫。
  • 湘江10年禁漁!為長江大保護貢獻「長沙力量」!
    長江無魚,這個結論讓很多人感到心驚。實現禁捕,讓長江休養生息,迫在眉睫。今年,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規定從2020年開始,長江將進入十年禁捕期。漁業資源銳減十年禁漁方才有魚長江流域進入十年禁漁期,力度空前。政策出臺的背後,是長江漁業資源的日益告急。
  • 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大江大河·關注長江禁漁①)
    今年1月1日,長達10年的長江「禁漁令」開始實施。10個多月來,沿江各省份和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多措並舉,禁漁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另一方面,禁令之下,非法捕撈、私下兜售「江鮮」的情況依然存在。長江禁漁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更考驗相關監管者、執法者的能力和耐心。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如何保證市場上魚類的正常供應?如何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 仙桃:打好長江「十年禁漁」市場監管「組合拳」
    連日來,記者走訪仙桃市各大集貿市場發現,店面的「野魚」廣告招牌已不見蹤影,周邊餐飲店「野魚」菜譜也一律下單。長江禁漁違法違規行為攻堅整治行動成效明顯。「門店名稱已變更,新的招牌馬上就會安裝。」1月3日,位於漢江邊上一家江魚館店招中的「江」字被拆除後略顯彆扭,門店老闆朱先生介紹,正按照要求整改,確保合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