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為啥老二不受待見

2020-12-15 棒奔霸

導讀:農村老話「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為啥老二不受待見

對於自己的子女,父母哪有不愛的呢?但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之中,會不會出現不公平的現象呢?答案是肯定有,而且還比較的多見。雖然都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對待孩子方面就像伸開手掌一樣,總會長短不一樣,但父母卻已經習慣於此,很多時候這些行為自己根本沒有覺察到,反而認為是很正常很自然的現象,其實對待孩子不可能完全一樣。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還真的具有幾分道理存在,作為老大是家庭第一個新生命到來,對於一切事物,最新的當然是倍受喜愛,所以老大在心理佔據的位置比較早,自然也就被喜愛,而作為老二,已經經歷過了老大的出現,新鮮勁已經明顯不足。所以從內心上面來講,已經少了老大時候的驚喜的心情。顯得更加的從容一些。而老三作為家裡最小的老么,自然是大家都會讓著他,老二就成為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

筆者村裡的老李就有三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三個兒子平時也是和和氣氣,家庭並沒有多大的波瀾。但老李在村北馬路上有幾間門面房,這幾間門面房到分家的時候,成為了各家爭奪的焦點,門面房是可以持久收益的,尤其是這些年挨著馬路建房相當的困難,所以對於這幾年門面房,兄弟三人是都想擁有。老李的本意是一共有四間房子,哥三一人一間,剩下一間屬於自己,到時候自己收點租金就不用給孩子們要錢。

老大和老二都沒有表明態度,唯獨老三,是一個滿肚子都是主意的人,而且花花腸子特別的多。分房的那天,老三滿臉傷痕前來,說是丈母娘家把他給打了,如果門面房不給自己,丈母娘已經發話,讓他兩口子離婚。這一說法讓全家都沉默不語。雖然自己都想要這房子,但總不能因為這幾間房子就讓自己兄弟離婚吧,所以老大老二主動說不要,這四間房子三間給了老三,一間給了老大,老李說老二在縣城上班,就別要了,老二張了張嘴也沒有說什麼。

後來據說老三和老大湊了些錢,給了老二用於縣城買房,但老二回家的次數明顯的變少了許多,說來也怪,老大和老三都是在村裡住的,但老李一有什麼事,就會跟老二打電話,讓老二回來幫忙、幹活,春季種油葵,夏季收麥子,秋季掰玉米,什麼時候都能看到老二。老二有次喝酒之後抹著眼淚直言,自己在家除了幹活想起自己,其他什麼事也沒有自己的份。真心地感覺到這個老二不受家裡待見。

像這樣的情況在農村還真的很容易看見,父母對於自己的子女,確實有不經意就偏心的現象,有的時候是不由自主,有的時候卻是故意,對於這樣的現象,還真的很難說得清,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這是咋回事?
    農村老人愛說: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呢?可能是養兒防老的原因吧!在農村裡,兄弟好幾個的比比皆是,獨生子女卻是很少的。然而有些農村老人在對待自己的子女的時候,並不是一碗水來端平的,而是有親有疼的對待幾個子女。
  • 農村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文化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的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就是咱們所說的農村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年代裡,一些俗語還被當作參考,給人們的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人們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說的真準
    導讀: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說的真準在以前的農村,農民口中總是有那麼幾句老話,那都是前輩給我們留下來的關於生活的錦囊。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在以前的農村,大家都認為家裡人口越多越好,尤其是窮人家,越窮的人家孩子越多。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講述一句關於家裡孩子的老話。這句老話就是老大憨,老二傻,老三壞。說家裡的老大傻,其實並不是說他真的傻或者是智商有問題。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為何?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為何?有道理嗎?農村素來有很多的俗語老話,這些流傳多年的俗語,也是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演變而來。所以有的俗語確實含有很多的道理存在。在農村有句關於兄弟姐妹之間的俗語,叫做:「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這句老話說的雖然說並不一定全對,但在現實生活之中,這樣的情況也確實出現的不少,由於佔據的比例較大,所以這句俗語也被大家津津樂道。過去的農村,子女較多,跟現如今的獨生子女較多正好相反,弟兄好幾個的家庭是非常多見的。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排行老幾?
    以前農村家庭的孩子多,基本上孩子之間的差距都不太大,都是小孩子帶小孩子,彼此之間相互照顧,在他們之間也會出現很多小故事,於是老農們總結出來了這樣一句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現在想想挺有意思的,不知道你在家排行老幾呢?
  • 農村俗語:「新老大,舊老二,破破爛爛是老三」你聽說過嗎?
    農村有一句老話叫做侄兒長的像外甥,可以看見舅舅跟侄子的特殊的情緣,因此侄子往往和舅舅是比較親密的,在農村來說就是緣分上天註定的意思。得確是緣分不是嗎?不然又怎麼會這麼有緣的成為了一家人。農村有句老話叫「新老大,破老二,破破爛爛是老三,大家如果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就會對這樣的農村俗語特別的熟悉,因為農村以前的生活條件十分的艱苦,一家的溫飽都是個問題,更何況穿新衣服呢?
  • 農村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老三老四飛上天」是什麼意思?
    很多農村老話都很簡單粗暴地概括了一些農村生活的現狀,有些話已經因為社會一些政策的變化,不太能用上了,今天咱們來看看這句,「老大傻,老二奸,老三老四飛上天」。老大傻以前,每家孩子都多,父母也不想現在的父母,基本都照看不過來,但是第一個娃還是會有精力好好教育的,所以,老大會比較聽話,特別是有老二之後,老大就會更懂事,也會替父母照顧照顧弟弟妹妹們,有啥好吃好玩的,都會想著弟弟妹妹,比較憨厚靠譜聽話,這裡的「傻」,其實並不是貶義詞。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那麼老三呢?老祖宗的說法還適用嗎
    不僅僅是孫子兵法、論語孟子、唐詩宋詞這一些由高級知識分子們所創造出來的璀璨文化,滋養我們精神世界指點我們生活實踐的還有另一種,那就是由勞動群眾所創造出來的俗語文化,可能現在很多人都已經較少聽到俗語,不過在農村中依然還很流行,就像是老話說「老大傻,老二奸」,來自農村的朋友應該也有聽過。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因此有句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都是古人所經歷過後所總結下來的話語,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所謂老大的「傻」包括著關心照顧弟弟妹妹的奉獻精神,最小的孩子沒有這個機會。老二的奸是因為夾在老大老三的中間,充不了老大,裝不了老小,只能靠自己老三則是由於有父母的疼愛,哥哥姐姐的照顧,一般就是有點任意妄為的老大傻老大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孩子的一切都強烈的吸引著初為父母的注意,父母親和親友都把喜悅和希望傾注在孩子身上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以前的農村家裡面大都會有三四個孩子,那時候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家裡面孩子確非常多,大家覺得孩子越多說明家族就越興旺,畢竟以前都是靠種地為生,特別是男孩更受到家庭的歡迎,農村裡面三個男孩的家庭也非常普遍,因為男孩子長大以後能幹活,能種地,雖然那時候大家生活都不富裕,但是每個家庭都過得非常開心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啥意思?有道理嗎?
  • 老人把老二老三叫回來分遺產,卻唯獨不叫老大,原來身份不一般
    王父親只叫了老二和老三。就是沒有叫老大。憑良心說,王父親最孝順的兒子就是大兒子。老二和老三,仗著有大哥侍奉王父親,從來沒有想過要孝敬他,在平日也沒有回來看望,甚至還懶得打電話。王父親給老二和老三打了電話。老二和老三站在王父親面前。「爸爸,你為什麼不打電話給老大?」「就是啊,爸爸,老大在哪裡?」王父親說:「不用叫他。」
  • 為什麼老大跟老二打架,死的總是老三?
    在商業爭鬥中,是無硝煙的戰爭,很多時候,行業中的老大與老二會互相爭搶市場份額,爭搶客戶,但往往在這場戰爭中,受傷的並非對方,而是老三!老大、老二打架應該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然後老三乘虛而入、順利超車,但實際上為什麼是很多老三死了呢?也有「坐山觀虎鬥」的計策。然而,到了現代商業鬥爭裡,道理好像變得不那麼靈驗了。
  • 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的老三最耍奸」啥意思?你家這樣嗎
    如今,鼓勵生二胎了,但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生不動了,即便是在農村裡,這種現象也是比較普遍的。如果第一胎生的是兒子,那有很多人就不會想生二胎了。但如果頭胎是女兒,還可能會考慮再生個兒子。可是在過去,農村裡很多的家庭都有好幾個小孩子,一般的家庭有三四個,有些家庭還在比較多的七八個也是正常的。前幾天又學到了一句新的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的老三最耍奸,今天分享給大家。這句俗語在以前經常聽到老人說到,不過現在每個家庭孩子少了,所以很少聽到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母親病重讓兒子們回家,老大老二不當回事,只有老三回家
    張老太是一個農村老婦,生了三個兒子。 由於農村太貧窮, 三個兒子都很拼命地讀書,最後如願考上大學,走出農村。畢業後,他們都把戶口轉出農村,在城裡紮根。 老大成家後,便很少回家探望母親,或許是在省城紮根不容易,需要整日忙於工作。
  • 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壞老三,專家:非迷信,出生順序真重要
    正常而言,一個家庭的三個孩子中,老大的標籤就是老實憨厚、肯吃苦耐勞;老二會耍小聰明,非常精明;老三就是家裡最壞的人。 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壞老三 寶媽莉莉就在網上分享過這樣的故事:
  • 父親去世,傻老二無人看管,老大坐視不理,窮老三領回家驚喜來了
    老徐號啕大哭,悔疚不已,二兒子是三個兒子當中最聰明、最討他喜歡的,可現在……老徐唯一能做的就是教導老大和老三以後要好好幫著傻老二。就這樣,老徐艱難地撫養著三個兒子,特別是對老二,老二再犯傻,老徐也從來不會罵他一句,因為他有愧於老二。
  • 「老大傻老二奸,調皮搗蛋數老三」,同樣是老二,為啥差距這麼大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老大傻,老二奸,調皮搗蛋數老三」,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老一輩認為,第一個孩子通常都比較忠厚老實,沒什麼心機,第二個孩子就不同了,想法很多,城府比較深,至於第三個孩子,完全是「熊孩子」,最調皮的就是他。許多人認為,這話明顯對「老二」不友好,憑什麼排第二就奸詐了呢?還有人現身說法:我就是老二,也很老實。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經常喜歡開玩笑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的不合理之處在哪裡?這句俗話就是農村娃們的母親,在笑罵自己時經常會說的。以前一家能生兄弟姊妹夥三四個,不好管理,但是也有很多的童趣的。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在家排第幾呢?
    以往大部分村裡人的文化水平低,不明白一些深奧的科技進步,但這並不意味著村裡人笨,自古以來村裡人日落而息落日而歸,用心地耕地自己的農村土地,在長期的農作日常生活裡,小結出了許多回味無窮很有些道理的農村俗語,用心去感受能感受到農戶的聰慧很大,在農村常常能聽見那樣一句俗話,「大哥傻,老二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