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寶塔糖」火遍全國,後來銷聲匿跡了,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2020-12-26 小清新文化

關於「寶塔糖」的記憶

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念念不忘,但對「寶塔糖」的記憶,則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能吃上糖是一種幸福;憂的是吃完糖之後,將要面對的「可怕場景」。

為什麼會「可怕」呢?記得我每次吃完「寶塔糖」,有了便意之後,都得叫我奶奶拿著火鉗盯著我排便。為什麼要拿著「火鉗」呢?主要是排出來的「蛔蟲」,總是掛在屁股上來勾去的,這時就需要「火鉗」助一臂之力,把蛔蟲拉出來

這種情況還算是好的,有時這肚子裡的「蛔蟲」,還會趁著睡覺時,自己從嘴巴、鼻孔、肛門鑽出來,那才叫「可怕」。當時的生活環境,以及衛生條件比較差,「蛔蟲病」也就十分普遍。

基於這可怕的記憶,當時我就想:要是有那種,能把蛔蟲粉碎在肚子裡的「蛔蟲藥」就好了。感謝社會的進步,今天兒時的心願終於實現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事物也銷聲匿跡了。比如製作「寶塔糖」的原材料:蛔蒿,正是因為「蛔蒿」,「寶塔糖」才和蘇聯有了關係。

「寶塔糖」和蘇聯有什麼關係?

就算現在也有「寶塔糖」,但「味道」也不一樣了,因為曾經製作的「寶塔糖」的原材料:蛔蒿,在我國已經絕種了。那這和蘇聯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要吸取教訓呢?

這一切還得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寶塔糖」的製作原料是:蛔蒿,但我們國家並沒有這種植物,由於和蘇聯關係密切,就向蘇聯進口。直到1952年,蘇聯才給我國送來了20克蛔蒿種子

當時「蛔蟲病」十分普遍,對「寶塔糖」的需求量也很大,況且當時我國的製藥技術還十分落後,所以只能依賴蘇聯提供的「幫助」。現在得到了20克的種子,自然視若珍寶。

為了提高蛔蒿的存活率,國家把20克的種子,分為4份,分別送往西安、濰坊、大同以及呼和浩特4個國有農場,進行培育。後來3個地方的農場都培育失敗了,只有濰坊農場,培育成功了。

培育成功後,就開始了大面積種植蛔蒿,原材料的問題就解決了,「寶塔糖」的產量就有了保障,國民的「蛔蟲病」也有了保障。然而好景不長,之後兩國關係惡化,蘇聯把之前提供給我國的製藥設備和技術,統統撤回去了。

這種感覺,就像被別人「扼住了喉嚨」一樣難受,過度依賴蘇聯的弊端,方才顯現出來。好在後來經過我國技術人員的鑽研,才解決了問題,「寶塔糖」才能繼續生產。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解決了設備、技術等問題後,因為氣候、人為等因素,蛔蒿產量極度匱乏。但物極必反,等一切「動蕩」過去後,「寶塔糖」又「起死回生」,且迅速達到了市場飽和

供過於求,自然種「蛔蒿」的人就少了。再者,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了更好的「替代品」。所以在1982年,「寶塔糖」就被淘汰了,自那時起「蛔蒿」便銷聲匿跡了,儘管現在市面上也有「寶塔糖」,但已不是從前那個味道了。

小結

《易經》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況且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不管是人與人之間,還是國與國之間,要想有一席之地,都必須自立自強,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天下無敵」

相關焦點

  • 80年代「寶塔糖」火遍全國,後來為何不見蹤影?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還有在80年代火遍全國的「寶塔糖」,這是那個年代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愛的「零食」,但後來卻無聲無息地不見了蹤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一、常見寄生蟲病眾所周知,「寶塔糖」是一種驅蛔蟲的藥物。二、兒童喜愛的「零食」「寶塔糖」是兒童喜愛的「零食」,之所以這樣說,是在80年代時期,人們的物質生活還沒有現在這樣的豐富,資源匱乏導致經常物資稀缺,在憑票供應糧食的年代,糖果更加的少見,如果平時看到哪個小朋友吃塊糖,都會投以豔羨的眼光。
  • 80年代風靡全國的寶塔糖,如今卻銷聲匿跡,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童年的記憶讓人印象深刻,有時候經常會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如今小孩子的娛樂方式更加先進多樣,而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人,雖然沒有手機電腦相伴,但仍然過得非常充實,且成為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回憶。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當年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家中配備一點「寶塔糖」,小時候只知道吃過「寶塔糖」後便會從體內排出蟲子,長大些才知道那是蛔蟲。
  • 80年代「寶塔糖」火遍我國,後來卻不見蹤影,蘇聯的教訓不可忘
    那個時候,我們的性格天真,生活快樂,對於很多80後和90後而言,童年地記憶雖已模糊,但某些片段卻一直印在腦海中。時間飛速地發展,現在智能網絡時代已經到來,網際網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讓我們看到生活之外的事情。不過,記憶裡的那份美好卻永遠不能忘記。對於很多80、 90後而言,小舞霸王、幹吃麵等,都是我們揮之不去的記憶。同時,還有一種糖果,也令人印象深刻,這種糖果名叫寶塔糖。
  • 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網友:教訓不能忘!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寶塔糖」是伴隨著我們童年走過的,在當時生活條件並不好,中國的經濟條件很有限,糖果也是一個奢侈品,孩子把這種「寶塔糖」當作糖來吃,味道很甜。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網友:教訓不能忘!不過這種「寶塔糖「慢慢就消失了,消失的時間大概是1985年,那麼寶塔糖又是因為什麼原因絕跡的呢?
  • 80年代風靡全國的寶塔糖,後來為何不見了?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殊記憶,比如60、70後的記憶是三轉一響,80後的記憶是彩電、冰箱,90後的記憶是電腦和手機。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東西已經漸漸被社會淘汰。而伴隨70、80後長大,當年風靡全國的寶塔糖也消失不見。那寶塔糖究竟是什麼東西,它為何又會消失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寶塔糖」曾經火遍全國,後來卻銷聲匿跡了,蘇聯給的教訓太深刻
    當時醫生就給開了寶塔糖,說是糖,其實就是藥,只是為了適應小孩子的口味,所以在藥裡添加了糖。現在倒是還能見到這種寶塔形狀的藥,只不過已經不是以前的那種味道了,因為製作寶塔糖的原材料已經在中國絕種,可以說記憶中的寶塔糖如今再也見不到了。那麼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這一切還要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說起。
  • 當年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不見了?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殊記憶,比如60、70後的記憶是三轉一響,80後的記憶是彩電、冰箱,90後的記憶是電腦和手機。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東西已經漸漸被社會淘汰。而伴隨70、80後長大,當年風靡全國的寶塔糖也消失不見。那寶塔糖究竟是什麼東西,它為何又會消失呢?
  • 90年代打蟲藥「寶塔糖」,為何後來消失了?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像是比巴卜泡泡糖、跳跳糖、辣條……都是我們非常喜歡吃的零食。但是有一種零食大家還記得嗎?這種零食叫作「打蟲藥」,這種「打蟲藥」一般是學校或者醫院給學生檢查的時候吃的,但是這種零食沒有味道,而且需要就著涼白開喝下去。今天我們講的這個故事和我們童年零食有關,它是90年代的「打蟲藥」寶塔糖,可是後來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呢?並且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中了解到蘇聯給予世界的教訓是不能被忘記的。
  • 曾火遍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消失無蹤了,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以上,我們說的都是至今還存在的童年事物,但有一個,大多數80後都熱愛的事物已經徹底從世上消失了。它就是寶塔糖。這個名字90後幾乎都不熟悉,但卻實實在在是80後們的童真記憶。小時候肚子痛,該怎麼辦呢?醫生簡單查看一下症狀,說:「哎呀,孩子這是長蟲了,吃顆糖就行了。」然後醫生就拿出一顆寶塔糖。這事你換作現在的家長保證和你急,但在當時,寶塔糖就是能治病。
  • 「寶塔糖」曾紅極一時,後來為啥不見蹤影,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他們的專屬回憶,而對於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講,他們的兒時絕對會想起來一件物品,那就是寶塔糖,曾經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突然消失不見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實際上都是因為蘇聯給我們上了一課。風靡的「寶塔糖」在和蘇聯交涉的時候,蘇聯方面直接就表明,他們可以直接將已經提純完畢的打蟲藥賣給我們,並不需要我們親自去提純。
  • 還記得「寶塔糖」嗎?80年代曾風靡全國,為何突然銷聲匿跡了?
    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一個東西,它的形狀就像一座寶塔的頂部一樣,又有些像一個陀螺一樣,這個東西對於上世紀80、9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一定非常的熟悉,因為小時候很多人都吃過,他就是「寶塔糖」,一些人也叫做「陀螺糖」。
  • 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卻消失了,專家:看蘇聯幹了啥
    寶塔糖的形狀是圓錐形,外加不同顏色的波浪紋,「寶塔糖」是80後成長時最為特殊的「糖果」。相信它也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但是曾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後來卻消失了。寶塔糖其實說是「糖」,卻是一種驅蛔蟲的藥,在五十多年前的解放初期,因為公關衛生意識薄弱,再加上生活條件實在是太差,蛔蟲病在我國是一種城市與農村都大面積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疾病。這些蛔蟲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
  • 消失的「寶塔糖」與蘇聯的教訓,都是不可忘
    引言在80-90年代,那時候的生活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多姿多彩,科技也沒有像如今這麼發達,但是那時候也有著很多美好的事與物,讓人至今都難以忘記,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糖果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寶塔糖」卻讓人又喜又驚,
  • 小時候吃過的「寶塔糖」,為何現在銷聲匿跡?當年的教訓發人深省
    人類的嬰幼兒時期的抵抗力相對較弱,再加上生長環境不理想,就會引發多種疾病,比成年人更容易罹患感染疾病,以及患上腸道寄生蟲,相信現在的成年人很多都在小時候吃過一種叫「寶塔糖」的驅蟲藥吧。這種和糖果一樣的切的驅蟲藥從50年代開始流行,讓中國醫療衛生水平相對落後時期的國人不再受蛔蟲困擾。寶塔糖顏色淡雅好似精緻甜品,香甜的味道也深受小朋友喜愛。但是現在的藥店裡已經看不到當年風靡一時的寶塔糖了。小時候吃過的"寶塔糖",為何現在銷聲匿跡?當年的教訓發人深省!
  • 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之間蹤跡全無,你看看蘇聯幹了什麼?
    消除蛔蟲的寶塔糖,為何突然之間蹤跡全無,你看看蘇聯幹了什麼?曾經在中國有一款藥品風靡全國,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寶塔糖。實際上,寶塔糖一開始並不是甜甜的,畢竟是藥,肯定還是帶著一點苦味的,可大部分吃這種藥的都是小孩子,而孩子怕苦就不願意吃,為了讓孩子們能夠乖乖吃打蟲藥,於是便將打蟲藥融入了糖果中,這種寶塔糖也就這樣出現了。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這種作用顯著的特殊「糖果」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銷聲匿跡了,再也找不到它的蹤跡。
  • 風靡全國的寶塔糖原來是打蟲藥,雖遇挫折,還堅持生產到80年代
    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童年零食,像70後80後的回憶是一毛錢十塊的水果糖、炒熟的花生米,90後00後的回憶就是辣條、拖肥、巧克力等等。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富有,連零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光是糖就有著軟糖、硬糖、棒棒糖等多種類型。
  • 「寶塔糖」曾經風靡全國,為什麼突然消失了?你看蘇聯幹了什麼
    相信對許多的讀者來說,「寶塔糖」就是大家不可忘懷的兒時回憶。那一顆顆形似寶塔的糖果,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 新事物的出現,也必將一步步地取代舊的事物,這樣一來,原本銷量尚好的寶塔糖慢慢的走向低谷,最後只得徹底的退出人們的視線當中。然而事實上,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寶塔糖的消失,與當時的蘇聯也有著莫大的關係。
  • 曾經風靡一時的「寶塔糖」,為何突然銷聲匿跡,看看蘇聯都做了什麼
    對於一些成長在上世紀80年代的大人們而言,在他們的童年世界裡,有一種非常令人嚮往的食物——"寶塔糖"。正是由於這種糖的出現,才讓他們的童年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回憶。但是對於大多數95後的人來說,卻沒有見過這種糖,曾經在全國非常著名的寶塔糖,為什麼會突然消失呢?原來一切都是由於蘇聯,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曾經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消失了?專家:看蘇聯幹了啥
    在80年代左右,由於當時的中國經濟條件有限,因此糖果是一種奢侈品,有些孩子們就把「寶塔糖」當作糖來吃了,因其味道很甜而廣受好評。 不過,這種寶塔糖後來卻慢慢的就消失了,具體推算消失的時間,大約是在1985年。那麼,寶塔糖又是因為什麼原因絕跡了呢?讓我們看看蘇聯做了什麼。
  • 當年風靡全國的「寶塔糖」,為何突然消失?看看蘇聯當年幹了什麼
    當時正是中-蘇關係的蜜月期,所以在我國開發蛔蟲藥物的時候,我們也得到了蘇聯老大哥的幫助,給了我們很多抗蛔蟲藥物。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哄孩子吃藥一直是父母頭疼的事,就像讓孩子少吃糖一樣。因此,蛔蟲藥被設計成一個非常稚氣的形狀,就像寶塔,的塔頂,金色看起來像糖果,所以這種被稱為「寶塔糖」的蛔蟲藥是許多人童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