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七小福,你知道都有誰嗎?
香港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7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那麼,你知道他們七個人都是誰嗎?
元龍
一代影星洪金寶
2003年執導動作片《臥底威龍》。2009年憑藉動作片《葉問》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2010年憑藉動作片《葉問2》獲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2011年獲得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獎以及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2016年自導自演電影《我的特工爺爺》。
元奎
成龍的師兄
元奎為成龍的《龍少爺》、洪金寶的《皇家師姐》等片設計的武打動作已顯示出自身實力。 作為導演,他與劉鎮偉合導、 周星馳主演的《賭聖》曾創下1990年香港最高票房紀錄。 而當他遇上李連杰後,更是一展平生所學,充分發揮了李連杰的敏捷身手,經典的武術設計更是層出不窮。
元華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元華是一個非常有才華和職業操守的演員。元華是20世紀80年代名噪一時的「七小福」成員之一,早年以一身好功夫為李小龍作替身,參演過《飛龍猛將》、《急凍奇俠》、《東方禿鷹》等香港動作電影,其飾演的反派角色更是深入人心。
元樓
國家一級演員成龍
1971年以武師身份進入電影圈。1978年主演的動作片《蛇形刁手》、《醉拳》標誌著功夫喜劇片的開端。1986年自導自演的動作片《警察故事》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1991年擔任劇情片《阮玲玉》的製作人。1992年發行個人首張國語專輯《第一次》。1993年憑藉警匪片《重案組》獲得第3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元德
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香港導演、動作指導、演員。原名孔祥德,系孔子第七十五代孫。曾用名江林,為元家班其中一位成員,從影二十多年,曾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及武術指導。元德的首部作品為《飛鶴》,接著他於功夫片《背叛師門》擔演男主角。元德先後十次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其中1994年更憑《方世玉》榮獲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元彪
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1964年進入于占元開辦的中國戲劇學院學習京劇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常追隨師兄洪金寶、成龍拍片。1979年主演動作電影《雜家小子》成名。1983年因電影《敗家仔》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同年領銜主演喜劇警匪電影《A計劃》。1993年因擔任電影《新龍門客棧》的武功指導,與程小東共同獲第2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武功指導獎。
元武
後已銷聲匿跡
于占元得意門生,與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德等並稱為七小福,參演《七小福》的拍攝。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
作者:卡車車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