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金寶成龍「七小福」憑什麼佔據了香港功夫片武術指導大半壁江山

2020-12-16 大象看戲

「七小福」其實遠不止洪金寶、成龍等七個人

話說1962年時,香港「懋林影業」要開拍一部電影《公主與七小劍俠》,于占元師父擔任了該電影的武術指導,而「七小劍俠」的扮演者則從于占元的「中國戲劇學校」裡挑選。

據成龍回憶,當時聽師父說要選出最優秀的七個去扮演主角,很多人一晚上都沒有睡好,盼著自己能夠被選上。第二天一早,師父一個一個地點出被選中的名字:元龍、元泰、元華、元武、元奎、元彪......最後一個被點到的是當時叫「元樓」的成龍。這七人便成了「七小劍俠」的扮演者,出色完成了電影的拍攝,成為了「懋林七寶」。

後排左一為成龍、左三是洪金寶

拍完電影後,于占元受到「七小劍俠」名字的啟發,創出了「七小福」的京戲班底,以此名號開始在荔園等地演出,久而久之「七小福」的名聲便傳遍港島。

有種說法提到,著名導演吳回曾在1961年執導了一部名為《七小福》的電影,于占元將這個京戲班底取名「七小福」,應與這部電影也有一些關係。

最初扮演「七小劍俠」只有那七位,但創建「七小福」京戲班底後,實際成員並不固定,人數也遠不止七位。于占元師父會根據不同場合安排出不同的「七小福」組合,甚至有時還會有三四個「七小福」組合同時在香港的不同地方演出。

紅圈處是成龍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七小福"可看作是于占元所培養的「元家班」得意門生的總稱。

到了1960年代後期,香港戲曲行業走向落寞,「七小福」隨之也就沒了市場。後來,于占元隨女兒于素秋移民美國,還帶了一些小徒弟過去,打算在美國華人區開闢出中國戲曲的新市場。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除一部分學員繼續跟隨于占元師父留在美國外,元彪和其他師兄弟不久就返回了香港。

到了1970年代末,洪金寶、成龍等人風生水起,成為了新崛起的功夫明星。跟風派導演郭南宏認為「有機可乘」,就跑到美國請于占元出山,拍了一部《師父出馬》的電影,還特意打出了「七小福」的字幕。只是,出演這部電影的「元家班」成員僅為留在美國的那幾位。後來,他們很多人也都轉了行,並沒能像洪金寶成龍他們一樣進入電影界。

到了1980-1990年代,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彬、元德等幾個師兄弟名聲大噪,這使得外界都誤認為「七小福」就是指洪金寶成龍他們這七個人而已。

而且,隨著歲月流逝,元俊、元泰、元武幾位在1980年代初期就幾乎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默默無聞地混跡影壇。在這群師兄弟中,也只有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成了當今香港影壇的赫赫人物。於是,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也就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了他們七人的身上。

"七小福"除了能演動作戲外,還個個都是有名的動作指導

據統計,香港電影金像獎設立至今一共舉辦了37屆,其中有24座最佳武術/動作指導的獎盃被「七小福」和「元家班」的成員奪得。而臺灣電影金馬獎自1990年代開始設立最佳動作指導獎以來,該項獎盃絕大多數也落入「七小福」和「元家班」的成員手中。因此,可以說「七小福」佔據了香港武術指導和功夫片的大半壁江山,一點也不為過。

前文提到,在1968年前後,隨著香港戲曲行業的衰落,荔園跟著也變了樣,于占元的"中國戲劇學院"舉步維艱。一些滿師畢業的學員,已紛紛跟韓英傑等前輩進了電影武行。隨著于占元師父移居美國,中國戲劇研究學院也就此劃上了句號。

在本號此前《成龍幼年時的銀幕首秀, 有點不太走運》一文中曾提到:于占元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在香港眾多戲校中只算是中等規模。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于占元並未誤人子弟,教得很是認真。這所在當時普普通通並不出眾的戲曲學校,現在看來簡直就是香港電影業的"黃埔軍校",將帥輩出,對香港電影尤其是香港動作片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元家班"、"七小福"將帥輩出的秘訣是什麼?

其實,和其他戲曲學校相比,中國戲劇學院的「元家班」弟子並沒有什麼優勢。論出道時間,大家都是1960年代混跡電影界的小後生;論在電影圈的關係,粉家班有大明星陳寶珠、蕭芳芳,東方戲劇學校有唐迪;而論基本功,誰又真正比誰高出了一截呢?

但說到同氣連枝團結互助,中國戲劇學校「元家班」弟子卻遠勝其他學校不止一籌。當然,論「同氣連枝團結互助」,最開始卻是得益於他們有一位極具領袖氣質的大師兄「大哥大」洪金寶。正是因為大師兄洪金寶,把眾師兄弟團結在了一起,慢慢地打出了一片天下。而到了成龍、元彪、元奎、元華等人成名之後,「元家班」師兄弟之間的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幾十年依舊不斷。

這一些,可不是其他戲劇學校所具有的。也因此,其他學校只是個別人脫穎而出,學校的名字也早已煙消雲散。而于占元的「中國戲劇學院」、"元家班"、"七小福",卻常常被大家作為一個集體提起。文/大象行

相關焦點

  • 香港「七小福」到底有哪些人?洪金寶排第幾?
    香港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7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七小福由來源于于佔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洪金寶當時的藝名)、元樓(成龍當時的藝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本名周元俊)、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
  • 盤點香港七小福「元」字輩的師兄弟,成龍為元樓,洪金寶為元龍
    洪金寶1952年1月7日出生於香港,演員、武術指導、導演、監製、編劇以及龍虎武師。 洪金寶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洪金寶幼年生性頑皮好勝。1958年,洪金寶被送入于占元創辦的中國戲劇學院京劇戲班學習,與其他「元」字輩的師弟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等人合稱「七小福」。洪金寶當時的藝名為元龍。
  • 香港七小福,你知道都有誰嗎?
    香港七小福,你知道都有誰嗎?香港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7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那麼,你知道他們七個人都是誰嗎?元龍一代影星洪金寶2003年執導動作片《臥底威龍》。
  • 一代人終將老去,撐起中國動作片半壁江山的七小福難敵歲月
    香港金像獎設立至今,一共發出了20個最佳武術指導獎盃,其中有12個落在七小福手裡;臺灣金馬獎的最佳動作指導至今已有8屆,光七小福就拿了6次。說他們撐起了中國動作片的半壁江山,絕不為過。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 洪金寶、成龍、元彪三人對比,誰才是真正的人生大贏家?
    香港動作片曾佔據了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銀幕中的演員可以說都是一身真功夫,各個都是熒幕中的英雄,最為著名的莫過於七小福,元龍(洪金寶)、元樓(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這七位之中,在影視圈發展最好的當屬洪金寶和成龍還有元彪了,他們的動作片已經成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 港片「最靈活的胖子」暴瘦,七小福老了,功夫片頭髮也白了
    如果瓊瑤看了,大概率會把他捧成下一代童星。然而真正改變其命運的,卻是華語影壇的功夫巨星——李小龍。1973年嘉禾公司拍《五雷轟頂》,已經在好萊塢功成名就的李小龍回來探班。當時洪金寶21歲,只是個小小的武術指導。他衝上去誇偶像「你很厲害」。李小龍以為是想挑戰他的意思。
  • 香港七小福之一的元奎勵志人生,闖蕩好萊塢最成功的動作指導
    元奎早年與成龍、洪金寶等師承於京劇演員于占元,是「七小福」之一。和其實師兄弟紮實的舞臺功底功底不同的是,因為天生的腿型問題,他的舞臺功夫比較偏弱。 所以,他的師傅經常派他管理戲服道具和一些舞臺後勤的一些工作,這也從小培養了他工作方面的細心和幕後工作的管理經驗。
  • 香港七小福現狀,最看好的不出名,成龍洪金寶老態盡顯,元彪發福
    提起香港七小福,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于占元的7位弟子中如今再合體,也算是緣分之至了,也許80、90後並不熟悉七小福但是說幾位成員,那就清楚了成龍、洪金寶、元彪、元華這四位想必我們都熟知但是成龍先生有一點是非常讓人敬佩的,那就是在出席大活動時成龍幾乎都是清一色的中式服裝,真的特別敬佩他年輕時候的成龍真的是非常鮮嫩的,成龍的頭髮非常毛躁,所以看起來似乎有點自來卷不過那個時候的成龍還挺有時尚味道的,豎條紋白襯衫穿身上非常清新
  • 拋棄原配,突然娶女徒弟,深陷坐輪椅傳言,洪金寶現在怎麼樣了?
    香港影壇的大哥有不少,像成龍,曾志偉,都稱得上一聲大哥。但說起大哥的大哥,擔得起「大哥大」這一名頭的卻只有一人,那就是洪金寶。 洪金寶是第一批入學的,在六歲那年,就被送進了學院,是大師兄。像是成龍,元彪,元秋等著當時都是洪金寶的師弟,他們也就是後來的七小福師兄弟。
  • 成龍洪金寶合作的電影好看,因為匯齊了兩大武行班底的精英
    同樣出身香港七小福的成龍洪金寶兄弟,除了都是華語影壇首屈一指的動作巨星,也是世界最頂級的武術指導。成龍洪金寶各自的武行班底,成家班和洪家班從80年代開始,就不斷在電影動作設計上進行激烈的競爭,同時因為是成龍洪金寶是師兄弟,兩大班底進行過多次成功的合作,為觀眾奉獻了無數經典的動作電影和經典的武打場面。
  • 洪金寶好顯老,當年捧出多位功夫巨星,如今還是敗給了歲月
    童年時他就開始演戲了,後來拜師京劇大師、武術大拿于占元,在他那裡還學習了功夫,在學習過程中,于占元把他們編入專門表演打戲為主的京劇演員中,和他一起進入的還有元彪、成龍、元華等人,後來他們也被大家稱為「七小福」。在于占元那裡畢業後,洪金寶憑藉著身上的功夫再次走進娛樂圈,奔波在各大劇組中充當武術指導。當時著名動作指導韓英傑看他動作過人頭腦靈活,就把他收入旗下中。
  • 洪金寶功夫往事:被星爺炒魷魚,和甄子丹留下經典,功夫後繼無人
    20年來,除了墨鏡王的《一代宗師》,華語電影能拿得出手的唯二兩部功夫片,正是洪金寶都有參演並擔任武術指導的《殺破狼》和《葉問2》。一個喜劇之王,一個港片大哥大,道不同,難與為謀,但卻在命運的交錯與交鋒之間,共同維持了華語功夫片最後的體面。在此以後,流量們的唯美慢鏡統治一切。
  • 洪金寶的「老襯」人生,他曾經說過最不想和成龍合作,不是一路人
    說到洪金寶,大家都會叫他大哥,因為就算在香港娛樂圈德高望重的曾志偉和成龍在他面前也只敢稱呼自己為小弟。洪金寶是當年著名的七小福的老大,是成龍正兒八經的師兄,洪金寶七小福的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們就不炒冷飯了,就想聊聊洪金寶的為人,你知道大哥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嗎?
  • 香港電影成龍、洪金寶都弱爆了,袁家班才是真正有實力
    早在混跡武行時代,他就已經是替身明星,而60年代末他開始掛名武術指導,比袁和平上位要早上好幾年。當時袁祥仁跟著大師兄唐佳,做過張徹《保鏢》、《報仇》、《遊俠兒》等片的武指,到了70年代,他在邵氏已經小有名氣,期間與楚原、何夢華這些名導演合作過不少力作,如《流星蝴蝶劍》、《香港奇案》這些。70年代末80年初,臺灣功夫片潮起,袁祥仁港臺兩地走。
  • 和成龍合拍電影最多的明星,第一洪金寶第二元彪,第三有點意外
    成龍這個人已經是電影圈的一個神話了,而且在2017年也獲得了奧斯卡的終身成就獎,這算是對成龍演繹生涯的最大肯定。成龍的動作電影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不管以後多少年這些電影都將成為永不磨滅經典。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都是哪些明星和成龍拍過的電影最多。
  • 深度解剖香港動作影星成龍的成名之路,負傷無數僅肋骨就斷兩次
    一九六一年,當時年僅七歲的成龍,就進入了著名京劇武生于占元門下開始學習武藝,並將其原名「港生」改成了「元樓」。在學藝期間,成龍忍受挨打重罰,不肯棄學回家。練功時,他將雙腳倒懸,引體向上,磨練腰、腿腿的硬功夫。成龍學的功夫是北派武功,唱的角色是淨角應工,嗓音極為宏亮。成龍與元彪、洪金寶、元華等七個師兄弟就是學院裡著名的「七小福」。
  • 讓成龍當替身,洪金寶做配,周星馳高價請不動的他,如今成這樣!
    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就開始嘗試拍攝功夫片了。功夫片是中國首創表演中華武術技藝的影片,在中國動作影壇上,有很多打星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70年代的李小龍,李小龍的出現打破了之前功夫動作片的虛假以及香港明星氣質的萎靡,開創了華人進軍好萊塢的先河,讓西方人認識和學習中國功夫,同時令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片種之一。
  • 洪金寶為了他和曾志偉翻臉:誰用曾志偉就是我的敵人!你門怎麼看
    只要成龍和洪金寶同臺,成龍永遠是被調侃的對象,當著成龍的面,洪金寶會說:「成龍分量不夠,他只配給我擦鞋」這樣的話,而成龍沒有不高興,反而在一旁陪著笑臉。敢當面調侃成龍大哥的人恐怕只有洪金寶了。洪金寶(Sammo Hung),1952年1月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演員、武術指導、導演、監製、編劇以及龍虎武師。
  • 洪金寶:4家公司全部倒閉,落魄無人幫,被認為和範冰冰關係特殊
    如果說起洪金寶,不知道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什麼?是曾經的七小福?還是粉絲對於他的評價就是一個敏捷的胖子?實際上洪金寶當年的家庭條件很不錯,他的母親是中國第一位武打明星,他的父親是經典電影《上海灘》的製作人,但年少時的他更想憑藉自己的實力闖出一番新天地,那時的他靠著自己的實力從一名武替到演員,最後成為一名武術指導,經歷多次失敗卻越戰越勇,最後成就一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