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7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七小福由來源于于佔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洪金寶當時的藝名)、元樓(成龍當時的藝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本名周元俊)、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
其實香港七小福的成就還不在戲劇上,他們對香港電影所發揮的創造性作用是很大的。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七小福」如今怎麼樣呢?圖為七小福兒時合照。
第一:洪金寶為人很是仗義,因為在洪金寶那個年代,很多明星的出身都很普通,條件也很艱苦,所以不論誰有了困難其他人都會幫一把。正是由於已經習以為常了,所以洪金寶自己的個人信用非常的好。大家也很佩服他。對於金錢,洪金寶看得很輕,曾志偉要開餐廳的事情一和洪金寶說,洪金寶二話不說就投錢了。而對於圈內朋友遇到難事,洪金寶基本是有求必應,傾囊相助。
第二:元奎,1951年出生於中國香港,演員、監製、導演、動作指導。元奎沒有一直在大熒幕前,所以大家對他的熟悉度不高。他為人低調,也較少亮相,是個少講話多做事,埋頭工作的實幹派。《方世玉》、《漫畫威龍》、《賭聖》、《新精武門》(周星馳版)等幾十部電影都由他導演。
第三:元華給人的銀幕印象一直是反派形象深入人心,在80年代成龍、洪金寶、元彪主演的許多電影如《飛龍猛將》、《急凍奇俠》、《東方禿鷹》中,元華總是扮演功夫最厲害的反派,有時需要成龍他們師兄弟同時出招才能戰勝他,其實以元華的瘦削身體,若沒有些真功夫還真不足以抵擋自己三個師兄弟的輪番進攻。元華在元家班中地位很高,是香港老一輩的武術指導和功夫巨星。第一次參與演出的電影是《精武門》,也是擔任李小龍翻跟鬥的指定替身。後來加入邵氏電影公司,拍了很多喜劇。2005年憑電影《功夫》奪得第二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及第十屆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
第四: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成龍憑什麼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當然是因為他的功夫,特別是將功夫與喜劇的結合,呈現出完美的電影感,很有可能成龍也是當今西方普通人最為熟悉的中國人。成龍,1954年生於香港,家譜名字為房仕龍,因其父的特殊身份而取名陳港生,英文名Jackie Chan。成龍的動作真實,擺脫套路束縛,更是將生死不懼的打鬥和所處環境最為緊密的關聯起來,以他本人為首的成家班一再在表演中深處險境,《A計劃》、《醉拳》、《警察故事》、《飛鷹計劃》等系列電影的高危動作有目共睹,成龍不止一次的骨折昏迷令全世界的觀眾為之瞠目結舌。
第五;元彬,1954年出生,祖籍上海,香港武術指導、導演。由於父母酷愛京劇,1962年,八歲的元彬被送入于占元創辦的中國戲曲學校,與成龍、洪金寶、元彪、元華等人成為師兄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七小福」。1992年憑藉《新龍門客棧》獲得金馬獎最佳武術設計,2012年憑藉《龍門飛甲》獲得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2015年分別憑藉《一個人的武林》《智取威虎山》獲得金像獎、金馬獎。隨後慢慢消失在影壇!
第六;對元德還比較陌生,香港導演、動作指導、演員。原名孔祥德,系孔子第七十五代孫。曾用名江林,為元家班其中一位成員,從影二十多年,曾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及武術指導。元德的首部作品為《飛鶴》,接著他於功夫片《背叛師門》擔演男主角。1995年,他初執導筒,拍攝《特警急先鋒》。元德獨立擔任武術指導成為了一名極有影響力的動作導演,並從同年開始,幾乎每年都將金像和金馬的最佳動作指導捧入手中,元德,一個默默為中國電影付出的藝術家。
第七:作為七小福三劍客中最小的一位,元彪可以說是人生贏家。在事業的成績上比不上兩位師兄,但他婚姻生活幸福美滿。元彪與妻子彭秀霞相愛30餘年,生出的一雙兒女,也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品德,低調務實的完全不似一個星二代,更是沒有自幼就熟識的房祖名身上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