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種子行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2020-12-25 農村錫小恩

hello大家好,我是農村錫小恩,一個了解三農、感知三農、振興三農的頻道。

今天是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人民日報發文《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 種業自主創新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

文章提到: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40%,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支撐。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要保持水稻、小麥等優勢品種競爭力,縮小玉米、大豆等品種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加快少數依賴型品種選育。力爭到2025年,以企業為主體、基礎公益研究為支撐、產學研用融合的國家種業創新體系基本建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品種,攻克一批突破性關鍵核心技術,重點作物和畜禽育種創新能力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在前幾期的節目中,錫小恩提到,農業的現代化的每一個步驟都充滿著科技的賦能,種子行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而且張桃林副部長提到的「縮小玉米、大豆等品種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這句話也有著很深的含義,下一期錫小恩將給大家帶來玉米、大豆的水有多深的話題。

張桃林副部長還提到「力爭到2025年,以企業為主體……創新能力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看到這的小夥伴們是不是覺得投資一個農業種子提升項目大有可為呢。

今天錫小恩就以一個良種繁育推廣項目做投資分析。

項目名稱:小麥良種繁育推廣項目

建設單位:xx市種業有限公司

建設期限:5個月

建設內容及規模:

項目新建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新上種子成套加工設備1套及輔助設施,對濟麥22、良星99、冀麥585、汶農14等小麥良種進行精選、包衣、包裝;並對新品種x麥369進行推廣,項目完成後能達到年加工小麥良種2000多噸。

項目總投資:240萬元

本項目年均銷售收入982萬元,本項目年均利潤總額為銷售收入扣除總成本後,年均利潤總額為108萬元;本項目投資回收期(Pt)為3.21年(含建設期)。

建設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有利於國家高新農業技術成果的示範和輻射,提升農業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功能,完善農業科技體系、推廣體系,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好了,今天的項目就分享到這,我是農村錫小恩,如果您有農業投資方面的問題,歡迎您留言區與我交流,謝謝您的觀賞。

相關焦點

  • 中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6%以上 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
    原標題:中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6%以上 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近日在京召開的全國種業創新
  • 從高產到優質 全國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一粒種子的增收帳
    種了大半輩子地,今年58歲的孫德標認準一個理兒:「好種子才出好稻米。」  「過去種常規稻,種子、化肥、農藥,一畝投入1000多元,刨去開銷,一畝地剩不下200元。」孫德標覺得,要想種好地,就得換個種法。  這麼多年下來,老孫地裡的稻種更新了四五輪,琢磨的就是精打細算,怎麼最能賺錢。2012年,縣裡統一更新豐良優系品種,單產提高了三四百斤。
  • 解決中國農業種子問題,到底有多重要?
    解決種子問題為何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罕見地重點強調?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記者表示,種子可以說是農業的晶片,嚴重依賴進口對我國自身的糧食安全是不利的,必須未雨綢繆,這樣才能牢牢把飯碗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 山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說,山東要在切實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的基礎上,大力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強化保鮮倉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優勢產業、特色產業、鄉土產業,創建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農業產業強鎮、省級鄉土產業名品村,促進縣鎮村聯動發展,輻射帶動鄉村產業興旺。
  • 為何解決種子問題上中央日程? 專家:這是「晶片」
    「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成為明年中國經濟八大重點任務之一。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澇、東北颱風、草地貪夜蛾等影響,國家糧食安全話題已被屢屢提及。會議提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 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提上中央議程-糧油-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據悉,「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已成為明年中國經濟八大重點任務之一。農業農村部明確,力爭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品種,重點作物和畜禽育種創新能力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 為何解決種子問題上中央日程?專家:這是「晶片」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種子可以說是農業的晶片,嚴重依賴進口對我國自身的糧食安全是不利的,必須未雨綢繆,這樣才能牢牢把飯碗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種子技術對農業特別重要,對增產的貢獻比較大。」
  • 糧食:從種子基地到產業集群
    更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來我市糧食生產成功實現了從高產優勢到產業優勢的華麗轉身,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度。種子、面品、玉米深加工等產業集群,正成為引領我市糧食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經濟轉型示範市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山東持續加大新品種研發力度 努力打造現代化種業強省
    在濰坊壽光三木種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正峰今天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向農業農村部申請番茄新品種保護。他說,這個品種果實大,果實硬,非常適合老百姓實時種植。去年,公司新研發的蔬菜品種有35個獲得了農業農村部批覆,今年又將有20個蔬菜新品種上報。公司董事長劉樹森說,這不僅是數量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把種子的核心技術實現本土化自主可控。
  • 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
    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觀摩會在威寧舉行 2020-07-05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國人大代表、李營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談「保糧食能源安全」!
    今年,我省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是: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600萬畝以上、總產量力爭達到373.9億公斤。那麼,要讓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保持穩定,該怎麼穩?「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種糧收益偏低以及土地承包的分散經營造成部分地區耕地撂荒,對廣大農村來說,撂荒地其實是一塊『寶』。」
  • 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創新助力脫貧攻堅——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及馬鈴薯綠色增產
    7月3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辦的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及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示範現場和雲上觀摩會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舉行。本次觀摩會旨在落實和推進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和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相關任務,推動馬鈴薯產業綠色高質量現代化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觀摩會舉行
    7月3日,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觀摩會在威寧舉行。相關負責人向到現場參加觀摩會人員介紹  本次觀摩會旨在落實和推進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和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創新和良種聯合攻關相關任務,推動馬鈴薯產業綠色高質量現代化發展
  • 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觀摩會在威寧舉行
    7月3日,2020年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現場和雲上觀摩會在威寧自治縣舉行。此次觀摩會以現場及網絡直播的形式進行,全國共有4300多人在現場及網絡參會。據了解,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集成技術及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項目位於威寧自治縣雪山鎮雪山村,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貴州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和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共同承擔實施,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資助
  • 川匯區:全民創業鋪就致富新路
    許昌縣:三輪驅動助推農業發展
    本報訊 (記者宋廣軍 通訊員張會立 孫俊峰)近年來,許昌縣以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按照政策帶動、科技拉動、服務推動即「三輪」驅動的發展模式,不斷加快大農業建設步伐,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許昌縣以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為重點,及時向種糧農民發放了「一卡通」。
  • 農業現代化
    今年,該鎮農業大豐收,預計水稻產量8.5萬噸,越來越多的農民使用大型農機具耕種嘗到了甜頭,提高了農民擴大種植的積極性,推進了農業現代化。機械化收割讓農民省了錢「今年太高興了,不僅大豐收,還省了不少錢。」永吉縣萬昌鎮孤家子村5社農民50歲的金銀昌望著剛剛秋收完的稻田,笑得合不攏嘴。
  • 開魯縣著力發展現代化農業 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開魯縣著力發展現代化農業 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1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障糧食安全 從「甬優」看一粒種子的雄心
    我國是農業大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保糧食能源安全。」「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去年以來,從「三農」頂層設計到「六保」政策舉措,黨中央一系列關於糧食安全的表述,不僅傳遞出特殊年份以特殊舉措重農抓糧的明確信號,更為「十四五」提出了新時期國民經濟發展的深遠命題。保障糧食安全,「藏糧於技」是關鍵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