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農村錫小恩,一個了解三農、感知三農、振興三農的頻道。
今天是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人民日報發文《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 種業自主創新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
文章提到: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40%,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支撐。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要保持水稻、小麥等優勢品種競爭力,縮小玉米、大豆等品種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加快少數依賴型品種選育。力爭到2025年,以企業為主體、基礎公益研究為支撐、產學研用融合的國家種業創新體系基本建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品種,攻克一批突破性關鍵核心技術,重點作物和畜禽育種創新能力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在前幾期的節目中,錫小恩提到,農業的現代化的每一個步驟都充滿著科技的賦能,種子行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而且張桃林副部長提到的「縮小玉米、大豆等品種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這句話也有著很深的含義,下一期錫小恩將給大家帶來玉米、大豆的水有多深的話題。
張桃林副部長還提到「力爭到2025年,以企業為主體……創新能力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看到這的小夥伴們是不是覺得投資一個農業種子提升項目大有可為呢。
今天錫小恩就以一個良種繁育推廣項目做投資分析。
項目名稱:小麥良種繁育推廣項目
建設單位:xx市種業有限公司
建設期限:5個月
建設內容及規模:
項目新建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新上種子成套加工設備1套及輔助設施,對濟麥22、良星99、冀麥585、汶農14等小麥良種進行精選、包衣、包裝;並對新品種x麥369進行推廣,項目完成後能達到年加工小麥良種2000多噸。
項目總投資:240萬元
本項目年均銷售收入982萬元,本項目年均利潤總額為銷售收入扣除總成本後,年均利潤總額為108萬元;本項目投資回收期(Pt)為3.21年(含建設期)。
建設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有利於國家高新農業技術成果的示範和輻射,提升農業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功能,完善農業科技體系、推廣體系,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好了,今天的項目就分享到這,我是農村錫小恩,如果您有農業投資方面的問題,歡迎您留言區與我交流,謝謝您的觀賞。